人际关系之家庭关系_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 人际关系之家庭关系
笑笑郡主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11-10 09:11:28

人际关系之家庭关系

【得知到购买】
从暗时间作者豆列获得此书。一直没有放在心上,后来和学生家长沟通孩子学习问题,发现在学生父母说的最多的不是孩子的学习问题,而是家长和孩子的沟通的问题,孩子怎么不听话,孩子怎么青春期叛逆。但是又不能给家长提供任何有用的建议,内心比较煎熬,所以才买了这本书,买回来之后一直没有看。
【购买到开始阅读】
又有家长说到这个问题,后来听到他说了一句话特别受刺激:每次写作业,我们两个人就是在战斗,我不能退步,否则他就认为自己赢了,以后都会压在我头上,这样不行!根本不是父母好吧,这是斗士啊。

【阅读过程】
过程顺畅,最后把书合上之后想不起内容,决定记了大纲笔记。

【笔记】
重要概念:


   * 问题归属原则。现在面对的情况是谁的问题。
   * 如果问题属于孩子时,家长应该采用积极倾听技巧。(参考如何说,如何听)
   * 如果问题属于家长时,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表述方式。

当孩子表述情绪或者阐述某个问题时,如何应对孩子的问题:
第一类:简单的回应。really?开玩笑吧
第二类:继续深入谈这个问题。
第三类:解码孩子表达的信息(反馈孩子),积极倾听。



   * 家长如何使用积极倾听?[ch4]

   *
      * 家长使用积极倾听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孩子们都在当时的情景下的感受。
      * 孩子遇到一个问题之后,他会将这个信息经过修饰表达出来,家长必须讲修改之后的话语或者行为剖开,还原为孩子遇到问题的最初感受。

【quote:p81,常常令父母们犯错的是,孩子们总是把他们的看法表达的如此强烈或者以某种方式对他们的天真或不成熟感到战栗。爸爸妈妈们会忍不住想要介入其中,帮孩子改掉错误,或者是把更为广阔的图景展现给它。此时父母们的意图是良好的——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提供了帮助。他们也是自私的——显示了自己更高的智力能力。不论那一种情况,父母如果介入方法不对,最终会导致孩子们关闭心门,或者挑起一场口角,最终以感情的伤害和尖刻评论收场。】



   * 使用倾听时候要注意的事情:

   *
      * 1.如果孩子有情绪的话,要接受任何人遇到这些情况都是有情绪的。
      * 2.这些情绪不是永久的,而是暂时的。
      * 3.信任孩子。信任孩子可以处理好情绪,信任孩子可以找到解决方案。

当问题属于家长时,家长应该改变自己叙述问题或者给出答案的方式。采用的方式是
家长所表达的想法应包含三部分的内容:1⃣️对不可接受行为的描述;2⃣️父母的感受;3⃣️对这个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
第一点的解释:不接受的行为可以是一个所做的事情或者说出的话。描述不可接受行为不是为了评价孩子的做法,而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他做了什么,而不是为了评价。
第三点的解释:说明他们行为具体影响是为了增加他们改变行为的机会。
这种方法叫做”可接受叙述法“。


   * 可接受叙述法的使用:
   *
      * 批评孩子: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想象中行为不同;
      * 表扬孩子。
      * 预防性问题——作为长辈孩子应该不可以做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
      *
         * 【我需要完成我在网上参加的一门课程,因此我们希望我们讨论一下这个周末如何分享电脑】p140
         * 【我希望我们能想清楚旅行前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才能有时间把这些都做完】
   * 亲子冲突:某些行为孩子拒绝改变。
   *
      * 第一种方法:对抗,父母孩子有一方退步,接受另外一方在做的事情。主要原因是因为权力的存在。
      * 第二种方法:父母与孩子遇到一个需求冲突的情况。父母请孩子与他一起寻求某种令双方接受的解决方案。他们中一方或双发可能会提供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他们商量接受这种办法了。


【评价】
第一:翻译书籍。感觉的到是直接文本翻译,有部分不服好中文表达习惯
第二:内容完整性方面。开始的时候,我认为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所以去搜集方面的内容,发现不怎么贴切,后来试了人际关系之后,才找到和这本和类似的书。所以这本书其实属于人际关系中的家庭沟通。前面感觉自己学到很多,最后一部分对抗方法那里有一些问题。采用的方法应该分情况讨论。比如问题是属于原则性还是小的;家长和孩子是怎样的?
这个部分可以参考《沟通的艺术(look in ,look out)》
第三:书籍易用性。没有那么好,比较偏好讲理论,可能适合文化程度较高和比较有耐心阅读家长。另外一本相比,会好一些:如何说孩子才会停。

【补充】
人际关系中的沟通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工作和生活。生活里面有可以分为家庭内和家庭外。家庭内的关系主要是平级沟通以及不评等级沟通,签注如夫妻沟通,后者如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家庭外的沟通主要是熟悉的朋友。

就这些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