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练技也是养心_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 P.E.T.:练技也是养心
逃乐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5-04 14:05:34

P.E.T.:练技也是养心

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如果你的三岁孩子不愿上幼儿园,你会怎么办呢?会千方百计地说服他,幼儿园有滑滑梯哦,很好玩的,幼儿园老师在等你呢,在想为什么小安还不来呢。
   
   或者列举出上幼儿园的理由还是会许以各种甜头,你去幼儿园就给你买巧克力,买棒棒糖,买变形记刚。
   
   当这一切都不奏效之后,或者干脆威胁恐吓,你不去幼儿园的话我就生气了,就不管你了。
   
   那么,所有这些方法试过之后,孩子会不会就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
   
   答案是否定的。
   我知道,因为上述的那位妈妈就是曾经的我,接触P.E.T之前的我。

   P.E.T.是美国的托马斯.戈登博士创办的一种沟通模式,英文是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而戈登博士的老师正是大名鼎鼎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他的同学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正是创立了“非暴力沟通”的那一位。所以P.E.T.是有着科学的心理学背景的,它的方法也极具实操性。戈登博士之所以给自己的方法取名为Training有其深远用意,因为只是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真的不足以让我们变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不断的在学习还是不幸福的原因。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最早接触P.E.T是三年前,读了书之后似乎若有所感,但好像没有太大收获。正真的改变是发生在读书会之后。
    去年,参加了果果花的读书会,每周一次,平心而论我并不是个很好的学生,十次的读书会只去了一半不到的时间。但这些也足够刷新我对P.E.T.的认识,点燃我对沟通的热情。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P.E.T就是技巧,而我更推崇的是道。但是技巧经过练习,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内心呢。

    练技也是养心。

    戈登博士说父母是需要训练的,其实何止父母,生而为人,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都需要训练。最终的归宿是我们如何与自己相处,你接纳自己吗?

    很多时候我们说话都是无意识的,我只注意到了身体的暴力,没有注意到更隐蔽的暴力,那就是语言,而当你刻意练习用理解与接纳的语言去拥抱这个世界,有一天你会自己自己真的能够接纳了。
   
    P.E.T.首先要求父母做真实的人,而不神。是的,我们也是可以犯错误的,我们无需时时刻刻接纳孩子,但是我们需要训练。
   
    P.E.T.接着指出了父母在口头回应孩子的时候的十二种方式,或者称为十二块石头:命令、通知、警告、规劝、说服、建议、评价、归类、解释、调查、分散注意力甚至是赞扬和安慰。是的,我承认这些我都干过,我有段时间都不敢轻易说话了,虽然现在偶尔也会扔石头,但我意识到了何时我该闭嘴。
   
    P.E.T.最让我喜欢的是划界限。我们要知道什么时候是孩子处在问题区,什么时候是自己处在问题区,而对于不同的情况,我们的策略也是不同的。这一点其实不只在亲子关系中很重要,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认识到问题的界限,我们不必为别人的问题负责,我们也不能要求别人为我们的问题承担后果。
   
    P.E.T. 在区分了问题归属之后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孩子的问题可以用第三法来引导解决,而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在关系中,最终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啊。这一点在读书会的演练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太多时候我们都把问题的责任归给了别人,到了最后才恍然大悟,除了试着改变孩子,试着改变环境,我们是否也可以试着改变一下自己?
   
   其实读书会过去已经半年了,果果花要我写感想的时候,好多细节都不记得了,但大家一起操练,一起讨论甚至是争论的情景历历在目,大家和而不同,但又互相接纳,寻求改变,想做更好的自己。而在读书会结束之后半年的时间中我自己的家庭生活也有了一些改变,且不谈和孩子,和先生也是如此,这些技巧其实已经慢慢蔓延出亲子沟通的范围,滋养着我们的生活。
   
   这真是一次美好又难忘的经历。
    
   最后想用Ruth Bebermeyer的一段诗作为结束:

   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
   它们审判我们,或者让我们自由。
   在我说与听的时候,
   请让爱的光芒照耀我。

   虽然现在仍然会扔石头,但是我知道自己在进步。
   P.E.T.继续!加油!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P.E.T.:练技也是养心”的回应

HELEN 2017-01-03 16:50:55

其实我想问楼主,那么现在出现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的问题,您会怎么处理?

Jambalaya 2016-05-29 20:01:12

最后那段来自「非暴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