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_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鱼翅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2-18 16:02:16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这本书用对话体的形式探讨阿德勒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曾有头无尾地读过一本讲一个僧人与哲学家的对谈哲学史的对话体,可能是《被讨厌的勇气》更加深入浅出,这次读完了,还读了两遍。读第一遍的过程感到兴奋,似乎将我的一些故事还有近些年新的感悟串联起来,像是让认知、感受的电流顺畅通过一样叫人激动。第二遍把书里的概念联结,解答了我过去的困惑,也慢慢试着了解阿德勒所构建的生活体系,之前听人说“心理咨询是现代的宗教”,确实隐约地感受到阿德勒学说的魅力,解开了我过去的一些困惑,同时文化的碰撞、角度的不同也让我产生了新的问题。

一些豁然开朗的话题、一些新的疑惑:
1) 老好人与博爱
过去不知道到底该对所有人好还是只对亲近的人好,“老好人”仿佛成了无能或者虚伪的代名词。书里最后关于爱情部分提到了博爱,作者无条件地信任每一个人,“课题分离”地相信对方的谎言,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基于此去影响对方。联想到小时候读的古圣贤的博爱,让我顿悟“老好人”与博爱的本质区别,前者可能是没有自我的依赖型,但后者是超越了自己的小我,也就是走出了“自我中心”达到了自立。
2) 目的与原因
书里提到了我们看待事情的三个维度,“可怜的我”、“可恶的他”、“今后怎么办”,阿德勒强调我们要关注目的,而不是原因。
过去一直不理解两者的区别,总想着“目的”不就是原因吗?
直到读到了这三个维度,突然理解目的是朝向未来,可以是积极的建构,而原因,是过去,很多情况下是来访者自我麻痹,为了和现在的“不幸”一致的消极的构建。从原因转向目的,对于消极体验者来说也是从消极转向积极。
个人觉得,无论是原因、目的都可以去关注,希望能达到的状态是“如是地”,多角度地觉察后,原因也可以成为积极的、对未来有启发的经验。
3) 道 是否存在
古人说,道可道,非常道。从小我都喜欢思考现象背后的规律,试图寻找道,也觉得东方儒释道、西方圣经等等经典也都是万剑归宗,是道的不同表现形式。但当我了解叙事、解构后疑惑了,到底有没有道?
读完这本书,发现阿德勒也在构建一个体系,正巧最近也看论语,发现这个体系和其它经典很多想通。比如说到无条件地相信对方,论语里面有“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 啊,和阿德勒说的主动地相信对方但保持自己独立性也是这个意思。
我还是相信有“道”的存在,只是,这个道有很多面,我们领悟道的过程如同盲人摸象,又像看棱镜的多面,部分与整体、多角度切入地的关系。叙事可能也是,我们透过不同角度来看当下、回顾过去,也不断地挖掘内心的自我。
听说高僧修行悟道,内观自己的体验,达到“如是”,这是不是就是放下自我然后可以更全面地看这个世界,所谓客观是多角度、更全面。
4) 书里提到社会交往通过挖掘发现内心,而爱情通过构建来超越自己(小我到大我),如果社会意识植根于我们的潜意识,为什么前者是挖掘后者是建构?还没想通……
5) 称赞与鼓励
之前就生活中到处都是困惑,称赞、评价,当我考上研,一个好兄弟不由自主地说,太棒了!你真是太棒了!
难道这样的“评价”也不可以吗?
直到我读到尊敬,开始慢慢领悟,尊敬还有爱不该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内心,核心的信念。我尊敬你,是我内心觉得我们是平等的,我想要了解你。对啊,我不是从上而下对你说,你小子做的很棒。不是这样,而是内心感受到你的激动、喜悦,由衷地赞叹,好像我也经历了这次体验一样,是进入对方的世界,而不是外在的、技术的,更不是自高而下为了体现自己优越感的称赞。
同样的话、同样的语言,内核不同,其实都不同了,我也相信对方是能感觉到的,可惜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无感”。


这本书从教育、咨询领域切入,贯穿”人与人关系“的轴线,提出了核心的一些概念“尊敬”、“社会意识”、“自卑感”、”交往“、“工作“、”爱“,以及活在当下。

下面按自己的思路把书的内容串联了一下:
自立

阿德勒认为,教育的目标于行动层面是自立、能与社会和谐生活,心理层面则是”我是有能力的“、”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作为教育者、咨询师、家人如何协助人们自立呢?阿德勒认为第一步是尊敬而不是介入,是朝着个体“自立”发展的协助。

尊敬这个词源于拉丁语的“respicio”,有“观看”的意思。首先就是以对方原来的样貌去看待他,如实地看待他人;是对他人可以如实成长发展成他自己的模样的一种用心关照(佛洛伊德);是鼓励(赋予勇气)的原点。有人认为尊敬是衷心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样,带有憧憬向往似的情感),阿德勒认为那不是尊敬,而是畏惧,是从属依附、是信仰。那不过是完全没有看清对方,单单只是屈服、惧怕于权力或权威之下,是种崇拜虚幻假象的态度。个人觉得这也和人际关系有关,阿德勒提倡的人际是横向民主而非纵向的屈服、崇拜等等。

如今老师、家长往往用赏罚来控制孩子们,如同集权社会的统治者一般。然而现实中世界还是战乱不断、“问题孩子”也层出不穷。阿德勒的思维与当今社会的教育,个人觉得好比是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前者关注整个系统、注意预防,后者源于解刨学关注部分、治疗为主。阿德勒偏向前者,看到了孩子的问题是他们所在“土壤”被污染。孩子犯错背后是模式化的“脱序行为五阶段”:寻求称赞、引起注意;挑起权利斗争;恶意复仇;宣扬自己无能。而这些阶段从心理上源于归属感。

为什么我们归属感是孩子也是我们的基本需要?从小我们的身体落后于精神成长而形成的“自卑感”,简单地说想法跟不上身体所能做的。从演化角度看,在自然界中比起其它禽兽,人也是脆弱。为了超越这样的自卑,我们形成共同体,人类的历史,也是克服自卑的足迹。从远古到今,这样的意识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也就是“社会意识”。

再看脱序行为的产生目的是克服自卑、满足归属感。孩子们希望得到称赞认可、在组织中获得独特地位。在非民主得社会、赏罚的班级,势必有竞争,有人落后有人被忽视。相反民主的环境,尊敬的态度、无条件关爱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克服自卑。所以,没有赏罚就没有伤害,此外,尊重、信任、无条件关爱都是解开脱序行为的钥匙。

相信并不是照单全收,关于对方的思想信念、或是他所谈论的话语,我们要抱持怀疑的态度,要暂且留待自己深入思考。这并非坏事,而且是很重要的步骤。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该做的是即使对方说了谎,我们也要带说谎的部分完整地相信他这个人。相信他人,并不是囫囵团糟的被动态度。真正的信任,其实是具有彻底主动的影响力。

上面提到赏罚制度带来的竞争引起的危害,那么这种制度为何能持续这么久、构建我们社会的主流文化、教育下一代呢?称赞本是有能力者给无能力者的评价,目的是要控制。当老师用赏罚来管理班级,学生会以“受到赞赏”或“不被责骂”为目的而顺从,共同体将受到以褒奖赞扬为目的的竞争法则所支配。如此,大部分群体成员会“积极”像老师的标准靠拢,同时矛盾就此产生,我们将陷入“人人都成为我的敌人”的生活状态。纵观社会,借由赏罚来操控社会类似于极权统治,与民主主义相违背。相反,如果根据合作法则运作的共同体,学生就会养成“人人都是伙伴”的生活状态。

在竞争法则、赏罚制度下,我们的归属感来自寻求认同。可惜这样满足自卑感、这样的归属感是永无止尽的,藉由他人的称赞获得认同或许会在瞬间感觉到价值。但由此得到的感受是外在东西,一生都在追求获得更多称赞,置于依赖的处境,过着永远追求、永不满足的人生。这些我身边好多人都有体会,上个月访谈了一位姐姐,跟我说自己体会到安全感也是由内而外的。确实,我们只有凭着自己的意思,达到自我认同。我的价值由我自己决定,这也就是教育的目的:自立。


社会意识
世界由人组成,人际沟通也像国家关系,处理不当就会有矛盾,冷战、一二战都是血淋淋的反面教材。由此,个人自立外,我们需要社会意识来与社会和谐生活。
阿德勒将社会意识”翻译成英语时用的是“social interest”。这意思是“对社会的关心”,再进一步细细咀嚼他的意思,是对形成社会“他人”的关心。
如何发掘我们的社会意识呢?脱离对自己的执着、对他人付出关心。只要顺着这个方针前进,自然可以抵达“社会意识”的层面。


人生三大任务
个人在社会上生活所必须直接面对的课题,称为“人生的任务”。我们通过三大任务,即工作、交往、爱,来达到自立,也由此超越个人中心到达社会意识。

工作是我们与地球联结的方式,也是我们生存的方式。工作关系的原则是“我的幸福”。近看是自利行为,而再往前看,社会分工的本质是“互惠”,也是贡献。所以,工作关系是以信用为基础的。

交友关系成立的原则是“你的幸福”。与信用不同,不要求对方提供抵押担保,无条件给予信任。在这里并没有互惠的想法,就是藉由全然相信、一心一意付出的利他态度建立交友关系。

爱是两个人的课题,主词是我们,交往是去挖掘自己的社会意识,而爱是两个人一起去建构未来、命运。以此摆脱自我中心,爱的关键在于如何去爱而不是如何被爱,在于方法而不在于手段。那些寻找命中注定的人其实在逃避现实,将爱情寄托于未来可能性之中,而那些考虑怎么被爱的人其实自己不敢去爱。

活在当下
有些人不仅未来的可能性,还活在过去的中。我们常常埋冤可恶的他、可怜的我,但没有关注到该怎么做。过去是被建构的,从某叫角度根本就没有过去,只是我们为了和现在保持一致性所构造、选择的“过去”,有些人以此作为保持现状的借口止步不前。

换一个角度,人不是受到过去的”原因“而推动,是循着现在的”目的“在过日子。
我们并不是受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支配,是藉由”如何定义“那些事情来决定自己的人生。
那么,决定自己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活在当下, 与其专注在可恶的他、可怜的我,不如考虑“现在该怎么办”,然后从当下开始一步步实践。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的回应

鱼翅 2017-04-17 11:53:18

两本是一套书,红色是第二部

2017-04-14 23:41:23

请问这和那本蓝色的《被讨厌的勇气》有什么区别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