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在前,谈在后,然后是新的认知_倾听孩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倾听孩子 > 哭在前,谈在后,然后是新的认知
倾听孩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3-21 12:03:15

哭在前,谈在后,然后是新的认知

晚上鸽子从自己的小椅子上摔下来了,脑袋“扑通”一声撞到地上,随即大哭起来。我赶紧过去抱起她,检查头和脸,只有嘴角磕出了一点血。拿纸给她擦掉后问她哪里痛?她指指左边后脑勺和脸,我就给她揉揉,没有说话。

在看《倾听孩子》之前,我的惯常做法是边揉边念叨:妈妈给你揉揉,揉揉就不痛了,宝宝不小心摔跤了是嘛,那你下次小心一点,就不会摔跤了。这套话会循环说好几遍,直到她停下来不哭为止,这个过程大约会持续2-3分钟。停止哭泣后,她脸上还会带着很委屈的表情。

今天,我只是抱着她,揉着头,没有讲话。她哭了大约半分钟就停止了。等擦干净眼泪,我问她,你从哪里摔下来的?她指指她自己的小椅子,我说那很危险,下次不要站上去了,她点点头,一副明白了的表情。然后去玩其他玩具了。

为什么结果完全不同?《倾听孩子》的作者帕蒂·惠芙乐(Patty Wipfler)这样解释,“孩子在哭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感受和你的存在上,对四周事物全不在意。孩子哭够之后,重新感到安全和自信,会急切地想知道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你只需点到为止。”

哭在前,谈在后,然后是新的认知——这就是一般的规律。
下一次孩子开始哭泣时,也许我们换一种做法可以直接做到调节孩子情绪的作用。我们留在孩子身边倾听他,不打断他的哭泣,他的烦恼会随着哭泣而消散,哭泣也会随之停止。原因是:哭泣能愈合创伤。让孩子自己排除受到伤害的感觉,之后他会变得更加坚强与自信。

孩子在生气和愤怒的时候,也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倾听并不表示我们认可他的情绪,或是会纵容他,而是让孩子通过哭闹,摆脱不良情绪,然后恢复正常。

现代社会,作为父母压力也不小,面对孩子的哭闹,有时也会控制不住情绪和脾气,这也是正常现象。过后,父母可以找值得信赖的朋友和家人,通过别人的倾听,让自己的内心重归平静。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