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书名,就知道一定会有豆瓣青年捶胸顿足哭爹喊娘嚷嚷着我的拖延症终于有救了然后十天二十天三十天俩月之后,豆瓣阅读器的阅读记录一定还停留在0%-15%之间的某个数字上。
没想到的是,收到丁老湿赠书两个礼拜之后我才在极度无聊的情况下才点开了这本书。我望了望窗外(但是除了帝都大雾我什么都没看到我会告诉你么),心情极度抑郁,难道法力无边丁老湿的书已经可以让健康人先得病再治病么,我去,这是欲练此功必先自宫的节奏么!
但是,怀揣着一个心理学研究生二流子基础三脚猫水平的咨询功底和节操,我迅速给自己号了号脉,脸上泛起了红晕,那是幸福而又真实的喜悦(说“恭喜你有喜了”的人先死开好么)。
没错,我在这里要讲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那就是——
拖,延,症,算!个!屁!
从以往的经验,还有各类豆友的反馈,再加上丁老湿文中所述,我发现所谓的拖延症,不过只是一种生活现象,就像我们右手用筷子一样。可以预见,有朝一日有研究者发现右手用筷子的人80%都没那么成功,就一定会有铺天盖地的广播和帖子跳出来,嚷嚷着说“我好苦恼!”“每次吃饭都想剁了自己的右手!”“该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左手!”“马上要找工作了,可是我还是没法用左手拿筷子!”
啊喂,右手躺着都中枪好么!研究者去调查一下左手用筷子的人,估计也是80%的不成功率吧。真相就是,全世界只有20%的人能成功。
绕来绕去这么一大圈,我无非是想说,何必为了成功与不成功和自己过不去呢?拖延症也是一样,以前没有“拖延症”这个词儿的时候,你们几时发现自己有拖延症了?人性就是如此,不想做的事情就是不想做,除非你有权利不做。
丁老湿在书中说过很多次关于基因、进化、人性、本能这些让老百姓头疼统治者默泪的、看不到摸不着但还就根深蒂固的东西,我倒是觉得,人这一辈子,最大的不足,不是看书太少想得太多,也不是动得太少吃得太多,而是“是个人都没法儿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总是被教育要做最好和最棒,否则就有吐沫星子大刑伺候,还会有各种手指戳你脊梁骨,在中国文化下你的父母也一个不小心就会把自己跟你绑在一起受刑彷佛这就是他们欠你或者你欠他们的,反正到时候你跳黄河跳黄浦江也都没什么用了。
就是这种莫名其妙的观点让我们深陷在很多莫名其妙的规则中迈不开腿。这不又到了一年一度合家团圆七大姑八大姨集体出动进行人口普查打着关心下一代的旗号采集信息的佳节吉日了么,但是感觉豆友里起码50%宁愿在北京吸毒气不想回家,为什么?因为回家免不了要面对买房工资搞对象这些万年长青不倒的评估体系。谁能挺得住?
谁能挺得住?答案只有一个,能承认自己是撸瑟还自得其乐的人。买不起房,没什么。工资不高,没什么。搞不上对象,也没什么。有时候我也非常佩服那些欢乐的小二逼,彷佛这个世界就没有他们可以畏惧的东西。
我一直在想,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真正的快乐?吃自己想吃的饭就快乐嘛?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快乐嘛?搞自己想搞的对象就快乐嘛?都不见得。人生在世,这些有形的东西拼凑在一起,估计解释率也不超过30%。更况且这些人的喜欢,说不定只是为了让别人看上去的“喜欢”而已。真正快乐的人是什么样?想必就是那些能接受自己“不那么完美”的人吧。
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其实是一件很难得事儿。你也许能承认自己上不了一流名校,也许还能承认自己确实脑子有点儿笨做事笨手笨脚,也许还能对着镜子知道自己一口黄牙或者鼻梁不高,再勇敢一点还能对着世界大声嚷嚷我是个屌丝哈哈哈,但是你真的能想明白你早上出门对面邻居一脸堆笑冲你打招呼其实他们心里想的是“这姑娘在屋里唱歌跟杀猪似的”,到了单位接下了一堆的活你用坚毅眼神凝视着电脑时周围同事其实在微信上损你说“凭丫的智商那点活儿一天都搞不定你信不信”,下午下班和对象一起去看电影你男朋友亲密的搂着你说“北鼻你喜欢看这个那我们就去看我最喜欢你了木啊”时他闻了闻你油油的头发不禁皱了皱眉吗?
尽管你已经小心翼翼和这个世界在交往,但是根本没人买你的帐。你以为你已经表现得足够完美了,但是在别人眼里你其实就是个傻逼,一个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包装成士力架或者奥利奥的三分钱小酸酸(注,一种糖)。我说亲啊,你还想活不?
是啊论谁也没法让他们闭嘴,就算堵得住别人的嘴,你还能强奸得了别人的脑子吗?这个世界总有这么些人,一眼就能看出你的拙劣和自卑,然后在你最high的点给你重重的一榔头。
(现在回到拖延症的世界来,)于是,你选择了拖下去。
你没法面对看不进去牛顿莱布尼茨的你,你就想拖在最后一天再复习高数。没法面对整日宅在家找不到对象的你,你就不想去见那个国企上班家庭富裕无不良婚恋史的小明。没法面对你的五音不全,你就不想去跟那些个不太熟的同事K歌。没法面对离开网络就不再一呼百应巧舌如簧的你,你就不想关掉电脑去收拾房间。
所以拖延症是什么,就是你想选择你一时半会儿更喜欢的生活方式,而不想成功不想社交不想搞对象的行为。当然,我说这么一句话,不是为了鼓励你去刷豆瓣。尽管刷豆瓣本身没错,错的是你把刷豆瓣看成了一种错。我看豆瓣上有个叫丁小云的就很不错嘛,人家也偶尔刷刷豆瓣,不也能出书赚钱养家糊口么。
重点是,你得知道你的生命正在或者将要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停靠。
所以啊,姑娘小伙啊,去爱吧,去恨吧,去他妈的完美和成功吧。
--------------------------------------------------
写在后面:
既然是书评,就还是要就书本身写点儿什么。
1、看得出来,丁老湿身为业余黑带心理学爱好者,读过了不少心理学著作,貌似还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粉丝,自我本我超我童年经验性本能都掂量的非常熟练,还能通过自身经验,找出很多拖延症的病因与并发症装,最难能可贵的是,国内很少有把心理学的东西写得像点人话,增加了不少可读性,高贵冷艳的学院派心理学往往做不到这一点。随手点了几篇已有的书评,发现给很多人带来了不少的启发。
只不过我总觉得书的形式有点散,丁老湿在写理论和经验分析的时候,离得有点散,所以看着看着就忘了刚刚弗洛伊德还是别个谁刚刚说的是什么来着了。
2、就拖延症本身来说,丁老湿归纳得很全面,家庭、社交、时间管理等等一些市面上看得到的拖延症成因都有,总的来说,总有一款适合您。
3、全书,可以归纳为“丁老湿的读书笔记”什么的。引经据典非常之全面。只是有时候,不太能看到清丁老湿在引文之上的思想是什么,所以有点分不清哪一段是引文那一段是正文了。
4、和上一本文艺女青年指南一样,这本书的标题就能透露出一些对象的指向性。但是建议没有拖延症的人也来看。因为拖延症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许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拖延,生命之不完整会让你有种虚无之感。拖延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有一种为自己而活的动机和冲动。不拖延的人,看看这本书,说不定能让生活训练有素工作一丝不苟的你找回那种久违的随意感。
而且不拖延男青年,可以通过此书去拯救拖延女青年,理智和情感双管齐下,让世界充满爱,或者让曾经拖延女青年的世界充满爱。
5、享受拖延并乐于拖延的人,尽情的拖延吧,生活终究是美好的。别理丁老湿。
6、纸质版较电子版应该还有很多新鲜的东西出来,阅后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