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氏鸡汤宝_本色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本色 > 乐氏鸡汤宝
@挪 本色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2-01 23:02:21

乐氏鸡汤宝

在叙述我对这本《本色》的几点疑惑之前,我必须要表明我是欣赏乐嘉老师的才华以及折服于他本人的奋斗经历。但即便是我这样的初级读者,读起这本书来还是一箩筐的疑问,没办法快乐地玩耍。

1. 您的读者群到底是谁?
公司高管?企业白领?家庭主妇?青春期少年?大城市里的外来务工群体?……每一个不同目标群的锁定将意味着素材的选择和剖析的角度都会产生巨大差异。

本书就是严重无视这个问题,抱持着“反正我们讲人性,是人都用得着”的想法,端上一盘大杂烩。于是出现了接下来的结果……

文章《证明——信任我的,我为你死;不信我的,我让你悔》,大体向读者阐释了生活里的确有这样一种以乐老师为代表的人群,他们做事情的动机都是拼命要向别人证明自己。从前“少年穷”的时候加之心理敏感,总觉得被看不起,未来终于找到机会还击。但这和那些不把个人价值建筑在“别人看法”的读者又有什么关系呢?

文章《育女——给15岁女儿的信》,起初以为会像蔡康永的《有一天啊,宝宝》即使文字简单却出手犀利揭开的都是人生赤裸裸的真相。可这篇就真的是写给初中生或者有孩子的父母,什么不要在乎成绩,要广泛并且有深度的阅读……乐老师我想你真的低估了这些80后的父母。

2. 心理分析真的够严谨吗?
举凡考过出国英语的同学都明白事例对论点的支撑作用有多重要,乐老师也不例外。但要进一步审视例子的支撑性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逻辑性,那本书的部分论述就让人感觉有点牵强附会了。

还是这篇《证明——信任我的,我为你死;不信我的,我让你悔》,其中有一个桥段是举乔布斯的例子来解释“证明者”这类人群。乔帮主的事例我们再熟悉不过了,略去大多,只看书中片段“……乔布斯重新归来,上任一年,即从亏损10亿到盈利1亿,将苹果电脑从关门危机中拯救过来,还更上一层楼……这个漂亮的翻身仗是乔布斯作为’证明者’最好的证明。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他在回归后,停掉了昔日总裁斯卡利曾经很喜欢的一个项目,在重要岗位上替换了自己中意的人选,26年来,与斯卡利一直形同陌路。从某种意义而言,他是有复仇快感的。”

首先作者缺乏一手实际的调研数据或材料,单凭自己的臆断就认定老乔是因为要“证明”才会有如此卓越的表现。他同样还创造了Pixar,同样战绩惊人,也是为了“证明”?那难道每一个优秀卓越的创造者创新者都是“证明者”,而举世瞩目的成就难道没可能是出于他们各自的才华、经历或者单纯对事物本身的热爱吗?!这是漏洞其一。

其二,停掉斯卡利的项目。我想每一个上市公司的运作都不会像是一个国企小作坊,更何况是苹果这样被无数股东盯着的顶级公司。一个项目的运作或终止都不可能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好恶、恩怨,这是常识吧。更何况连作者都用了“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样不够严谨的论述实在不能让人信服。

3. 编辑的把戏?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乐嘉的另外一本书《色眼再识人》的腰封上有这样的字句“心理专家乐嘉倾心打造”。注意,是“心理”而非“心理学”,虽说是一字之差,大抵受过正统学院教育的人都明白其中的差别,看来编辑也心知肚明,只是想用这样鱼目混珠的字眼蒙混过关罢了。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