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平衡_Girl, Interrupted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Girl, Interrupted > 打破平衡
穿着棉袄洗澡 Girl, Interrupted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7-21 16:07:11

打破平衡

看镜子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但是从别人眼中看到的你我,未必就是自己认识的自己。青春是一场看似没有规则的游戏。青春中,你可以肆无忌惮的做你想做的事,你可以打破规则,打破平衡,你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想象,尽情做疯狂的、刺激的或者开心的事。青春里可以没有约束,但我们却又生活在一定规则之中。这些规则和约束是我们想打破的,因为我们想要自己的世界。

《冰箱里的灯》从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角度来描述在精神病院的生活。这本书视角独特,创意新颖,几乎每章都附有张病历表。从这些病历表当中,我们看到苏珊娜的变化。18岁由于高考压力,学业压力,吃了50片阿匹西林,之后被诊断为性格障碍。但她还是不大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送到这里。于是她和医生聊了十五或二十分钟,就把她关进了精神病院。还是自己签字把自己关进去。在精神病院里。她和她的朋友打架、斗殴、吸烟、喝酒等等。她们做着似乎不合常理的事情。但仔细想想,在我们的青春期中,这样的事情好像也挺多的。难道有这些不太平衡的行为就有“精神病”?我不赞同这样想。青春期中我们大多是叛逆的,具有很多打破常规的做法。我们渴望打破常规,渴望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安排,自己做主,渴望有独立的空间,独立的人格。就像我们经常说,我的青春我做主。

苏珊娜在47页中写到:还有一个不大寻常的、打破平衡的前提:我总是处于某种对抗的状态。对抗,就是我的抱负和雄心。那个世界,不管它是致密的还是空洞的,对我的影响只有一个,那就是挑起我的对抗。不该奕奕清醒的时候,我沉沉酣睡;本该口若悬河的时候,我缄默不语;伸手即得的事,我据而远之。我的欲求,我的渴望,我的甘寂寞、无聊厌倦以及惊惧害怕,都是我的武器。我用它们瞄准敌人——那个世界。我的自我完整性,似乎正仰赖于持续的对那个世界说“不”。

如今人们生活压力愈来愈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一些精神疾病也随之而来。精神问题受到社会强烈关注, 比如“强迫症” ”焦虑症“ “暴躁症” “拖延症”等等。生活的压把我们压得似乎透不过气来。慢慢的我们习惯不打破常规,喜欢按部就班的做事情,这样似乎可以使我们生活的更容易一些。但打破平衡,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实苏珊娜和她的朋有们一直在打破平衡,苏珊娜没有选择和她同学一样的道路,她也没有按照别人的想法来去当牙医,她想做作家而且打算不要孩子;乔治娜加入了可以提高自我意识的互动小组,之后退出结婚搬家;莉萨也有了艾伦,她甩了孩子的爸爸,但是它成了家庭主妇有了公寓,她还想有个真正的家。按照她们的想法过自己的生活,她们也过出了自己的精彩。

打破平衡并不是为了制造混乱,而是为了让生活更有秩序。按照自已的意愿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敢于打破常规,做自己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