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家的肺腑之言_超负荷的大脑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超负荷的大脑 > 脑科学家的肺腑之言
锡兵在途中 超负荷的大脑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4-05 07:04:14

脑科学家的肺腑之言

作为一位职业脑科学家,作者在本书中深入浅出的介绍兼具了可靠性和启发性。而他的目的是要解释一个现代人司空见惯的问题:如何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里有效、专注地处理事物。

先是名词解释。”工作记忆力“指人类将信息暂存并进行处理的能力。短期记忆涉及生物电反应而不涉及生物结构的变化,因此,一旦电反应结束,这些信息就会消失。通过工作记忆,我们可以对感官获取的语言和图像信息进行实时处理,比如识别一句话的含义或辨别熟人的脸。与工作记忆对应的则是”长期记忆“。通过特定蛋白质的生成,人脑会把一些信息像烧光碟一样刻在脑子。这样,只要索引和存储没有损坏,我们可以在任意时长后重新提取(回忆)起这些信息。还是以识别熟人为例,这需要将看到的人脸和记忆中的脸进行一一比对,因此会同时用到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还有一个概念是”注意力“。多项研究现实,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在工作记忆中保存所关注目标的能力。因此,注意力难以集中的人也就是工作记忆容量不足的人。

脑科学家主要用PET等脑部扫描技术研究大脑在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时的不同活跃区域。虽然这种行为被戏谑地调侃为用温度计测量计算机的工作部件,但它确实可以发现特定脑区和特定的信息处理类型之间的联系。扫描研究发现,工作记忆在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时,都会调用顶内沟和顶叶、额叶的其他某些相同区域。换而言之,这些区域很有可能是工作记忆的单点或性能瓶颈。人类不能同时记住超过7件事之类的现象,可能就是受顶内沟等区域的并行能力所限。

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改善工作记忆能力呢?有,就是锻炼。不过,正像身体有不同的肌肉群,大脑的功能也是分区的。某项脑力锻炼只对对应的脑区有促进作用(比如弹钢琴对左手感知能力的提升)。锻炼顶内沟的方便之处在于,工作记忆总会用到它,因此一项有关工作记忆的锻炼可以提升各个方面的注意力。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大脑的锻炼和身体的锻炼一样,也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频率才能有效果。(每天做一个仰卧起坐或者每年上一次健身房是不行的。)

然而,工作记忆的容量终归是非常有限的。无论如何锻炼,提升也只是线性的。同时,外部信息正在以指数形式飞速增长。因此,为了避免被外部信息的压力所带来的危害,学习控制自己对信息刺激的响应,避免面对海量信息时产生的负面情绪,也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脑科学家的肺腑之言”的回应

锡兵在途中 2014-04-07 15:46:09

书上说,不控制输入信息的主要恶果是应激反应和习得性无助。

那个n back实验的介绍我看了看,确实烧脑仁。要是有人开发一款游戏应该会受欢迎

毛樱桃 2014-04-06 23:07:51

上周在纽约时报书评看到一本叫smarter: the new science of building brain power的书,就是讲怎么锻炼脑力,有一个叫N back的锻炼工作记忆的练习,看着太难了!我本来想试试,感觉没这个能量,光是想象作这个练习就有意志力耗尽的感觉。

besuch 2014-04-06 21:53:07

好建议。有人认为知道的越多,烦恼越多,如果只有输入机制,没有清除机制,早晚有一天会不堪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