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试着踏上正念之路吗?_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 你要试着踏上正念之路吗?
某乌鸦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2-18 21:12:16

你要试着踏上正念之路吗?

大概半个月前,我为本书作者的《正念:此刻是一枝花》写过一篇书评。出于好奇心,再加上最近焦虑水平的确有些高,我在这几天里便一直持续进行正念修行。
大概是因为时间过于短暂的缘故,正念里提到的“发现与世间万物存有联系”的境界我还没有达到。但在这半个月中,我的心态的确发生了一些好的转变,焦虑水平也有所降低。
当然,如果我什么收获都没有,那么我大概也不会看卡巴金教授第二本关于正念的书籍,更不会大费口舌来给这本书写书评了。

与我之前看的《正念:此刻是一枝花》相比,这本书要更加适合初次接触正念的读者,因为这本书对正念的介绍更加通俗和详尽,甚至本书的最后一章还有练习正念的方法。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想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是:什么是正念?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正念修行?正念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又该怎么进行正念修行?
正念就是觉知,它不是宗教、意识形态、信仰体系,不是迷信,也不是崇拜;它是一种注意力的单纯形态,它是智慧与慈悲生起的原因,它是压力、疼痛、疾病、情绪和身体之苦的良药。
它是普世的概念,所有人,没错就是所有人,都可以修行的一种体验当下的与生命相恋的方法。
好吧,上面说的的确让你不明就里,那么卡巴金教授为正念下了一个操作定义:有意识地于每个当下,以不带评判的方式持续进行观照。
正念就是当你有意识地于每个当下,以不带评判的方式,持续进行观照的时候所升起的觉知本身。

当我们在生活中停顿下来,仔细体验一下自己现在正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然后你就会发现,你一直都在思考,不断地思考,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不停地思考。
是的,我们的设定似乎早就被默认为思考,我们思考事物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做事,一直在试图弥补过去的错误,或者在为未来规划。
我们很大程度上只能是“做事的人”,而非“存在的人”。不再记得自己究竟是谁,为什么做出这种种行为。
我们忘记了生命其实是由一个个当下构成的,我们迷失在了过去和未来的时间线里。但是正念提醒我们,借由留意与觉察,我们可以将自身从行为模式切换到存在模式。
换句话说,正念可以使我们的心神得以安宁,如果我们的心潮一直起伏不定,那么我们也就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像如果望远镜对准起伏的水面,那么也就看不清水中的明月。
我想我们都有这种经历,如果我们在看球赛的时候关掉声音,那么我们往往会更关注于比赛的细节。
只有立足于当下,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就像教授在本书指出的那样,正念减压可积极影响大脑处理压力的方式,能够转换前额叶皮质中的活化区域——从右侧活化转为左侧活化,这将更有效地促进情绪平衡,同时人体免疫系统机能也随之增强。
换句话说,正念减压可以使我们的内心更为平静,降低我们的情绪波动,使我们能够更加淡然地处理当下的工作。
而稳定的情绪则是有效避免,或者说治疗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甚至是帮助病人更充分有效地处理慢性病痛;提升癌症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重郁症的复发几率的核心因素。

正念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我们从自动且无休止的思考模式,慢慢切换为觉知模式。使我们从过去未来的时间线上解脱出来,从而立足当下。
但我们在进行正面冥想修行的时候,令我们分心散乱的事件不间断地发生,有的来自内心,有的源自外界。我们的注意力会不断的被这些因素所吸引。
因此,培养正念确实需要一定的积极性和意志力。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时,我们可以不加批判地、轻柔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回自己的内在世界。

正念冥想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这里我们最需要的是接纳自己的一切,并且不加以批判。不要刻意地去观察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特别的变化,因为你可能忍受不了漫长的等待。
所以,就像教授说的那样,我们至少应该每天都定时进行修行,并且最少持续六个月。所以,如果你真的打算踏上正念之路,请先戒掉自己内心的浮躁。
其实我们进行正念冥想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学习如何把冥想时的平静状态转移到现实生活中以及应对压力的过程中来。
或许当你可以包容一切的时候,你的正念之路便已经大成了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