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书籍_解放父母解放孩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 > 这是一本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书籍
菟湄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7-26 10:07:47

这是一本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书籍

这不是本难看的书,我花了一天多的时间就看完了。第一次的评价往往没那么深入,我相信这本书值得看一次以上。
首先我认为这本书不仅对亲子关系有益,而且对于师生关系,以及工作中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都会有积极方向的引导。对于我来说,由于还没有小孩,我更愿意将里面的原则应用于我的学生工作中。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我对这本书的思考:

一、对中国教育理论现状的思考
1、“因材施教”
在我所教的科目《教育学》中,无论哪一种版本中,都会在教育原则上写到一点:尊重幼儿发展的差异性,要因材施教(离题小议:对于“因材施教”这个词儿我一直觉得是国内教育界为抗衡国外理论而仓皇自造出来的,还说孔子是提出因材施教思想的中国第一人。关键是这种思想一直都没有被传承,你有什么可得意的?以前中国学界由于被强大的国外学术所冲击,思考支离破碎,底气不足,就跟韩国一样迫不及待地宣称“这我也有啊!”“我们老祖宗一早就有了!”其实大可不必)。但材有哪些种?对这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又如何施教?对于材的差异性的强调,有可能会导致对于教育的不可知论。然而我们看到,国外在承认并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早已经绕过了这个怪圈,着手用一贯的原则去解决千万种问题。这可以算为对于教育思考的否定之否定。
然而,我们的教育理论却止步于“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一会儿会说到的,理论与实践的悬崖点。
2、“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原则在中国是非常强调的,内在的心理学机制在于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不过,传统的言传身教理论更多的是强调对“主体”的内在品质的“传”和“教”,例如向孩子传授“善良”、“诚实”的品质;而本书也有贯彻言传身教的思想,但强调的是对于亲子关系,也就是“主体间性”的“传”和“教”。例如在孩子犯错误时,我们不应该对孩子进行侮辱、攻击和威胁,因为这样也会让孩子学到侮辱、攻击和威胁,并学到在受到威胁的时候惟命是从。
3、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该书是由红黄蓝教育机构出品,我有一个同门也在北京的红黄蓝工作。亲子教育现在在中国蓬勃发展,可说是可喜之事。但是中国的现状是,理论界仍不愿意走下神坛,而实践界随意喧嚣,却容易迷失方向。即使在当今中国的亲子课程中,像书中描述这样,由专家主持,父母充分参与并形成强大情感及知性支持的情况,绝对是没有的。国内仍然是教师独大,而家长羞于参与分享。家长的力量尚没有真正地调动起来。

二、与同类书籍的比较
1、《教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这本书里一些教育原则与本书是相类似的,例如用“描述性语言”取代“评价性语言”。我也期待着在第二次阅读时获得更多的感悟,但是《教师怎样和学生说话》里面语言的情境性不强,罗列了很多语句,可让读者了解这个事实,但对现实的支持力度不强,我们无法套用其中的语句。
2、《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
与上书相反,这本由国内特级教师写的书,由于情境性太强,所以无法将经验迁移。而且教师也没有从经验中提升教学原则及理论。很多时候我们感叹于其教学智慧,却无法尾随。这也正如我刚才所说,这是国内实践与理论界的另一个悬崖——经验的片面化、个别化。

三、对于经典理论的纠偏及革新
在行为主义教育学看来,在幼儿出现不正确行动的时候,要对之进行相应的“负强化”必要的惩罚是可以存在的。但是书中则认为“当我们惩罚孩子时,他就不会正视自己的问题……惩罚孩子才会使他轻易逃脱罪责,他会认为自己已经赎了罪、服了刑,所以他又可以随意重复自己的错误了”。也就是书中并不认为对幼儿的惩罚能匡正其行为。这两个理论并不相悖,但如何融合呢?或许我需要更多的思考。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这是一本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书籍”的回应

Likymeng大小姐 2012-05-22 19:34:50

理论与实践的悬崖点。

家长的力量尚没有真正地调动起来。

这是国内实践与理论界的另一个悬崖——经验的片面化、个别化。


------------這三點 我覺得說的很透徹。欣賞

Likymeng大小姐 2012-05-22 19:33:40

感謝這位老師的辛勞與對教育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