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盒子_跳出盒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跳出盒子 > 跳出盒子
一土 跳出盒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7-21 18:07:17

跳出盒子

一般我在书店里挑书的时候,最最不会关注地就是所谓的畅销书,尤其是管理类的畅销书.为什么呢?这类书通常是以一种对话的方式为结构的,然后在整个对话中,反复反复地在强调某种理论,或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内容来铺开.首先,我异常讨厌这种结构.

其次,凡是畅销书,貌似异常畅销,无非就是在封面上写上全球已经发售多少多少册,或者谁谁大力推荐,或者某某的读后感和前言,这些无非是广告效应,就算凭着这些吸引了眼球,可是书的内容却往往令人大跌眼镜.所以,我为自己拿出时间看这样一本书,感到愧疚.

全书就是围绕"自欺"展开的,然后列举了一些不是很准确的例子进行了论证.其实所谓的"自欺"是一种本能,或者直接说是"自我"的表现.难道不是么?

在座飞机的时候,为了自己能够拥有舒适的位子和足够的空间,就霸占着旁边的位子,然后把所有陆续登机寻找座位的人都看成了对自己的一种威胁,这不就是自私的一种表现么?而那位让出位子的女士,也无非是细心一点,观察到了巴德夫妇的需求,而换一下位子对于这位女士来说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许她很并不需要两个位置的大空间,或许她反而认为有一个人在她旁边坐着她还会感觉到安全呢?Who Knows?我乘飞机时候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换了登机牌对号入座的,(我没有想到国外的飞机还是可以抢座位的和霸占座位的)所以,也不用担心谁占了你的位置,或者你是否能够抢到两个位置之类的情况.不过,我在大学时坐公交车的时候,我就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那个时候学校的情侣还是比较多的,通常两个人都是希望能够座在一起的,而这时候如果我发现把我的位置给他们让出,他们就可以坐在一起的时候,我也会毫不犹豫地让出我的座位,成全两个人坐在一起.其实,这就叫做举手之劳.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跳出盒子还是困在盒子的事情.

还说道汤姆由于员工乔伊斯没有在得到允许的前提下,擅自使用那个会议室,并把白板上面的内容擦掉了。于是,汤姆就大发雷霆的训斥了乔伊斯。

首先,会议室又不是汤姆的办公室,尽管他经常会到这个会议室来思考问题。可是,未必所有的员工都知道这个情况。对于一些平时不太积极,也不是很主动的基层员工来说,很少人会注意到这个情况。如果,汤姆把会议室外面的牌子换成汤姆第二办公室,我想乔伊斯也就不会那么大胆地跑进经理的第二办公室去开什么会议了。所以,最先打破规则的是汤姆而不是乔伊斯。是汤姆总是自己一个人霸占着会议室,进行所谓的思考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活动。可是,办公室为什么就不行呢?如果没有白板,难道就不能增加一个白板在自己的办公室么?而公司设置会议室又是干什么呢?难道除了汤姆他自己,其他人就不能够使用么?这是一种多么自私,自我的表现而忽视他人的存在。

其次,作为乔伊斯,她则完全没有主动积极地问问这间办公室前面的会议是谁在用的,白板上的内容是谁写的,还有没有用?她完全忽略了这些关键问题的询问。或许,她只要发挥一点点地主动性,或者只要一点点地细心,从写白板这个人(汤姆)的角度考虑一下,或者,她能够稍微尊重一下这些成果,也就不至于把白板擦掉,而招致汤姆的一顿冷训。

再次,汤姆的秘书也有责任,如果别人不知道汤姆会用那间会议室,那么汤姆的秘书肯定会知道。而如果这个时候,在乔伊斯准备用会议室的时候,秘书能够主动的沟通一下,想必也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所以,这完全不是汤姆一个人的问题,因为只要其他人稍微细心那么一点,就可以让这件事情不发生;或者说这也是汤姆一个人的问题,问题是他如果没有用这个会议室就什么都不会发生了。可是,最后的结果说明了什么?这并不是自欺的行为,而是一种自我的行为。

等等,等等。

我完全不明白自欺体现在哪里?甚至知道现在都不明白所谓的盒子是指什么?归根到底,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不完全被自我所控制,而是换个角度从对方来思考一下,就可以更游刃有余的解决问题了。整本书,归根到底就是这个意思。

http://www.oneleo.com/2007/12/getting-out-of-the-box.html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跳出盒子”的回应

可可蝎 2012-10-09 14:38:28

我觉得他的理论和《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是一致的意思,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影响到周围的环境。这个真的需要有实践经历过才有感受。

鱼儿 2011-10-29 17:44:21

我到不觉得这是一种反复陈述,恰恰相反,他将这种理论可能会引出的其它思考覆盖到了,也许是一种灌输,但这种灌输相当的全面。

cherry_vi 2011-06-08 17:16:55

这类书通常是以一种对话的方式为结构的,然后在整个对话中,反复反复地在强调某种理论,或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内容来铺开.首先,我异常讨厌这种结构. ——我也不太喜欢这种结构

刚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挺有意思的,好像可以带来些不一样的思考,但是越看到后来越晕乎,我不太能接受这种叙述的结构,反复陈述一样东西
  

火龙果 2011-05-23 20:37:55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也不太能明白为什么称为“自欺”。机舱内霸占位置的案例是用两种标准来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感受,是我们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楼主说的自私,自我,好像和“自欺”关联不大。可是,看到半夜孩子啼哭的案例时,上司在“自我背叛”前提下的进行自我辩解,以及对妻子“夸大的埋怨”时,我才真正理解了“自欺”。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多少次,当我们有了帮助身边亲戚朋友的初衷,可是行为上并没有采取行动时,我们就会进行自欺的辩解(强化自己的需求,抱怨、夸大对方的不足),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案例的讲解也许会有些牵强的地方,但是,我认为,只要有启发,有帮助,对我来说,就是好的案例。

kraft 2011-04-06 22:34:52

啊,人总归要选择一个 "盒子" 待着

399491846 2010-08-23 09:57:41

他现在就在盒子里!你先入为主的看这本书,所以你根本就看不进去,你也不理解里边的内容

nphs 2010-01-30 23:23:22

这个是前面两章说的东西,lz概括的很好。我刚看到这,还是要继续读下去

牛角尖 2009-07-31 22:59:54

你将这些行为解释为自私,没错,那你能否继续考虑一下:

他是如何将这种自私行为变得心安理得的?
而这个过程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拜占庭的蓝调 2009-04-13 09:38:40

拜托,实话都被你说了,人家靠什么卖钱啊?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