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精排带图版书评,请移步我的豆瓣日记:http://www.douban.com/note/496150312/
25cm*25cm*3cm的体积,像字典一样沉甸甸的,这是《自然之美》的质感。
而当翻开书,你会被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出的这本自然影像志所折服的!图片质量好,图注丰富(包含动植物名称、拍摄背景、摄影对象知识、摄影师和设备信息),内容结构明晰(分兽类、鸟类、植物、两栖爬行动物、昆虫、水下摄影、特殊技法摄影和栖息地),还附赠了两张纯手绘图。
这本书的内文版式疏朗大气,看起来很舒服,具体可以点进我的日记去看一下。
我们普通人终其一生所能了解的物种实在有限,如果不是博物学家,很多神奇的生物我们都叫不上名儿来,更无从了解那些在外观上一般人几乎无法区分的动物了。
现在,互联网技术使得我们传播图文变得极其方便。我们有图片搜索可以检索海量的美图。我们随便从网上复制、下载、使用。我们甚至去除别人图片的版权信息,恐怖的是很多人似乎觉得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便捷,但是却未必真正心怀感激。
当我们看到那些美丽的素材在网上流传的时候,我们庆幸自己发现了它,我们把它们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用,可是除了这些我们并没有感谢过第一次制造出这张图来的人。这就像吃饭,我们很少有人在吃东西的时候,对食物的制作者表示感觉,更不用说感恩生产粮食的农民了。不过我们吃东西,至少还支付了钱。可是在网上,我们亏欠那些创作者太多了。
就像《自然之美》里的摄影作品,那些精彩的动植物最自然美好的瞬间,它最后定格成为一幅画。普通人看到这些画面,一般很少想到摄影师。但正是从自然保护区到人迹罕至的山林,从草原到海拔几千米的高山里有那么多摄影师一张张的抓拍,才拼凑出了我们这个星球上丰富的物种版图。通过它们的镜头,我们看到了不同于我们常见的世界的另一个丰富的世界。那里有让人惊叹的美景,有形态各异的植物,有风采卓拔的各类飞鸟,以及千奇百怪的昆虫和动物。
你看到的只是一幅幅图片,但这背后的故事,也许你并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的成立就是一个例证,从2008年11月的奇思妙想,到2015年这本书的上市,这其中的曲折很少有人知道,如果不是这世界上有那么一群热爱自然的博物学达人,如果不是有那么多人热衷生态研究和自然保护,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因缘聚会,立志用“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方式来书写中国自然影响志。
正是这群人,让我们看到了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的奇珍异兽,让我们看到大自然最震撼最美丽的一幕。由衷感谢书的最后33位IBE的摄影师。如果把地球上的全体人类都人格化,那么无疑这些人正是我们人类这个族群的眼睛。
摄影师们长途跋涉,餐风饮露,有可能等了好几天都未必能找到需要拍摄的对象,而当那些动物突然出现,却发现设备还没有准备好,又错过了时机。有的好几年都未必遇到最好的机会,在经历了等待,激动,失望以后继续坚持,带着一点运气,拼着执着,最终抓拍了精彩的一幕!于是我们通过图片才发现,这世界上真的有诗歌和远方。
所以,无论如何,当你看到一张美图,心中应该有所感恩,正是有人餐风饮露,才使你一瞥《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