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木经惟的我们仨_爱猫奇洛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摄影 > 爱猫奇洛 > 荒木经惟的我们仨
李小丢 爱猫奇洛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8-26 13:08:57

荒木经惟的我们仨

“当你活过了那三次死亡(指父、母、妻),你就能成为一个摄影师。”荒木经惟说,“然后,当你挚爱的女儿也死去了,你就能成为一位诗人。”荒木和阳子没有子女,或许,小猫奇洛可以算。

2010年,陪伴了荒木经惟22年的爱猫奇洛离开了他,22岁这个年纪,对于猫来说已是难得的高寿。然而对于人来说,这意味着荒木经惟在20年前失去了妻子之后,又失去了和他相依为命的女儿。他已是孑然一身,在外界看来,这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显赫声名的摄影师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只有和他最亲近的人才知道,他承受的是过于喧嚣的生活下面泛起的孤独涟漪。荒木经惟的经纪人YUKI说:“老师有很多情人,但是奇洛死后,他每天回家就只有一个人,很孤独。”

在喧嚣的盛名之下,真正读懂荒木经惟的有几人?

对荒木经惟的评价历来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种是把电影《东京日和》中竹中直人扮演的丈夫角色认定是他,这部以荒木经惟和阳子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小清新风格电影大受文艺青年们的追捧。可是电影中的“他”只不过是将他的感情生活局部放大而成的效果,一个只存在于“都市爱情传说”中的男人罢了;而另一种则是把他和米原康正划归为同类,粗暴地认定他是个色情摄影的爱好者,沉溺于女体和捆绑。而他那标志性的怪诞造型:“二饼”形状的墨镜、两边各一小撮头发梳成的“猫耳”发型、闪光又花哨的无袖背心,则更为他坐实了“老不休”的非议。

可惜他从未如此纯粹,可喜的也是他从未如此纯粹。上面说的两个他都不是他,又都是某一方面的他。这样矛盾的性格在他身上集中地体现出来,正表明他作为一个日本人的纯粹。无论他拍摄的哪一类型的作品,都传达出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之美。丰满健康的肉体和当季绽放的樱花一样,都是自然存在着的美,并不受任何道德规范的制约。更何况,他捕捉到的,是盛开那一瞬间埋藏的伏线,那谁也逃不开的,注定凋零的哀伤与感叹。所以他不觉得自己拍摄的照片是有任何不道德的意味,每次他拍照的时候,奇洛都可以自由出入摄影棚,即便是在拍裸女,他可以坦荡地和家人分享这一切。

1990年阳子病逝之后,荒木经惟整理出版了《爱猫奇洛》和《东京日和》这两部摄影书,既是他对家庭生活的纪念,又可以看做是他摄影生涯风格转变的分水岭。荒木经惟几十年来的拍摄的摄影作品大致都围绕着生命、死亡和性爱几大主题来展开。然而这样的主题在早期的作品中可以说并不明显,和阳子在一起的时候,他呈现的世界更俏皮,也更生活化。如果说他后期给众多模特儿拍摄的彩色情色写真是目迷五色的花地狱的话,那么他为阳子和奇洛拍摄的黑白色私写真,就是繁华落尽见真醇的生命底色。那灵秀、自然、平和的一面,是他的家庭带给他的。

从记录二人蜜月旅行的成名作《感伤之旅》开始,荒木经惟的创作就和阳子密不可分,他虽然是掌镜者,但是你能感受到,他的很多构图,是通过阳子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的。镜头中天朗气清的东京天空、零星有人走过的小巷深处、调皮的小猫奇洛,都是阳子的趣味展现,这样的一贯性,在阳子参与的《阳子,我的爱》、《第十年的感伤之旅》、《爱情生活》等摄影随笔集中都有所体现。可以说,这时候的荒木经惟身上,占主导的是阳子——荒木经惟人格。

荒木深爱阳子,奇洛开始得算是他们婚姻生活中的“第三者”。荒木原先不喜欢猫,尤其奇洛还是一只流浪猫的后代。只是因为阳子觉得它太可爱,于是就抱回家来。对荒木来说,“爱妻及猫”本来不成问题,和平共处便是了,但是敏感的奇洛似乎立刻就看出他是讨厌猫的,为了讨他的欢心,撒泼打滚百般撒娇,连睡觉都要蜷在荒木的腿上。荒木很快就被奇洛迷住,还在札记里留下了撒娇意味的文字,“真是,可爱的不得了。阳子什么的不要了啦,喵喵……”未曾想竟一语成谶。

荒木经惟对物哀之美的迷恋,不止一次地闪过他们的生活。在纪录片《迷色》中,荒木经惟解释了那张名作的由来:阳子在小船上睡着了,展现出婴儿在母体里的蜷缩之态。荒木说,那是因为她前晚做爱过于疲累,因而睡着了,令人联想到生命的开始,然而,这何尝不是死亡的状态呢?

当阳子病逝之后,荒木经惟独自完成了《东京日和》剩下的部分,刻意一个人重走了之前两个人走过的路。虽然拍的还是风和日丽的东京,但是那只是一个人的东京日和了,他镜头下被台风蹂躏过的植物和损毁的桌子,以及爬到树枝高处一脸惶惑的奇洛,都泄露了他怆痛的内心。荒木经惟在《东京日和》的后记中写道:“也许是从彼岸看到此岸的风景,是阳子拍下的。于是,由色彩变为光影。从与阳子相识之日开始的我的摄影生涯,也就结束了。”

所以,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何《爱猫奇洛》是唯一一本陪阳子入棺的荒木经惟作品,因为在这本书里,阳子还没有缺席。尽管这是以奇洛为主题的摄影集,但是处处显示着阳子存在的痕迹。奇洛离家出走了三天,回家的时候,阳子抱着奇洛哭了;阳子入院,奇洛危襟正坐的在桌子上,定定地看着窗外;奇洛跳上屋顶似乎想出去玩,可是一会儿就回来了,叫声很是凄然,一下子就跳上了荒木的胸口;蹭着阳子《爱的旅行》睡着的奇洛,仿佛也盼着妈妈快点回来;奇洛躺在荒木腿上,和荒木一起眯了一会儿,荒木做了个梦。梦见和阳子、奇洛一起去哪里泡温泉了……

整本书最后一幅照片,拍的是坐在院子里的奇洛,正蜷成一个半圆,眯着眼睛舔着大腿左侧的毛,在它面前的,是栏杆外的一大片行道树,和被高压电线分割而成的像琴谱一般的天空,那乌云密布的天空,依然有日光奋力穿透而出。荒木留下了寥寥几行字:“11月23日,奇洛的生日,阳子出院了,万岁喵!”看上去这一切都充满了爱、温情与希望,而属于荒木经惟“我们仨”的故事,就在这里戛然而止。


(刊于8.24《文汇报》,转载请豆邮征询。)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荒木经惟的我们仨”的回应

Masami Aomame 2016-02-15 21:54:47

好棒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