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对这本书“逐字逐句”的批评……= =+_水知道答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摄影 > 水知道答案 > 【批评】对这本书“逐字逐句”的批评……= =+
上弦弓张 水知道答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5-07 13:05:57

【批评】对这本书“逐字逐句”的批评……= =+

PS:阴差阳错看了这本伪科普,怨念郁结,不吐不快,于是有了这篇文。

我这人有个习惯,在看一本书之前不会刻意去查询该书内容简介及作者生平,我倾向于直接通过书籍本身去了解作者的思想与为人。相信大多数书籍作者也怀有类似的情感——希望读者能通过自己的作品来了解自己吧。于是我站在没有任何偏见的立场上读完了这本书。该书标榜的是科普著作,作者是日本医学博士江本胜。他从各种水的结晶形入手,讨论由水结晶引发的诸多思考。虽然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是个十分中规中距的科普内容,但我一遍读下来之后,心中始终有种极其别扭的感觉,总觉得书中很多地方的叙述逻辑混乱,作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及解释十分牵强附会,或者严格一点说,完全缺乏科学常识。以至于我一度怀疑这样一本书真的是出自一个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之手。后来我上网查询了这个作者的相关信息,结果果然不出所料……我不禁感慨这非是我十几年读书积累下来的认知力发挥了作用,而是本书中众多有违一般科学理论的论调实在过于明目张胆不加掩饰了。不仅如此,大量表述上也存在逻辑矛盾。这样的一本书实在不能被称为科普,甚至称它“伪科普”都是对它的一种优待。

隔行如隔山。本人是动物学和生态学专业的,对于这本书可能涉及的结晶化学等研究领域所知甚少。然而这些年来的学习也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自然观,还不至人云亦云。这里就将本人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放在这里,权当我个人对此书看法的总结罢。我将尽量使用科学论证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表述我的想法。(PS:不排除在看到十分令人恼火的地方会出现措辞偏激的句子。)


————以下正文开始————

作为一个科普作品,无论作者是否愿意,他首先都应该站在科学的立场上,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面对自己所要讨论的内容,这不仅是对科学的尊重,也是对公众的尊重,更是对他所研究的这个自然界的尊重。科普作品不是科幻小说,可以想当然地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描述客观存在的自然世界。科普作品其实是科学研究的一面镜子,它所反映的应该是当前科学所达到的成就和前景展望,而不是夸张、不负责任地将各种理论杂糅、整合用以迷惑众人。所以科普作家也须像科学工作者那样,以谨慎认真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的结果,并辩证地看待这些结果可能引发的思考。以我个人的研究学科“生态学”来说,因为其学科研究特点所决定(其实这何尝不是这个自然界本身所体现的规律呢?),要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所有我们提出的所有假设,都将面临着更多例外的情况。我们只能描述一个特定尺度下某一地域的情况,而不能轻易地将这个结果进行推广。所以生态学工作者最忌武断和线性思考模式(PS:这也许就是我对于在科学或者科普作品中出现“绝对化”“随意化”的论调感觉相当不舒服的原因)。

科学的根本在于不断实践。对于自然科学,实验更是检验各项理论、假说的唯一途径。任一学术领域的科普作者,都需具备这项基本素质,即立足于实验的科学世界观。国外许多有名的科普作家其实本身就是科学家,如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时间简史》及续篇),微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倾斜的真理——论盖娅、共生和进化》)、空间物理学家加来道雄(《超越时空——通过平行宇宙、卷曲时间及第十维度的科学之旅》)、数学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皇帝新脑》)等等。这些在各自研究领域已经做出相当成绩来的科学家们,他们所著的书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与无可辩驳的研究数据支持。当然他们在对科学前进进行展望时也是立足于现有的研究水平,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出猜想,并非天马行空般的幻想。国内科普作者较少,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理论物理学家郝柏林(《混沌与分形——郝柏林科普文集》)。还有一些活跃在一线的科普作家可能并非某个领域的研究者,但是他们随时与这个领域的先锋们保持着密切的交流,这种长期与持有科学思考方式的工作者们接触的生活也令这些非科学家的作者们能够客观地对待他们所面临的所有科学论题。因此他们所著的书籍同样具备着科学的世界观。例如《寂静的春天》、《野兽之美》二书,两位作者均为记者。但是这两本书却充满了鲜明的辩证唯物主义色彩,其精彩程度不亚于科学家们写出来的东西。而我现在所看的这本书,在很大程度山完全与这种科学的创作态度扯不上关系——它看起来更像一个怀有浓厚宗教情绪的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至于中文版序言……或者是书评(?)中将其与《时间简史》并列为科普界的两大奇书,我觉得这实在是对《时间简史》和霍老先生的一种亵渎。

下面是书中语句摘抄及我阅读时产生的一系列想法的具体记录。(PS:以下所有讨论基于的前提条件是:该书所提到的实验方法与结果照片完全属实。)


——序章——

“从物质的角度来看,人就是水。”
“想要健康而幸福地度过一生……只要让占到人体70%的水干净就可以实现了。”
“水必须保持一种循环状态。很多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大多也是因为体内的水(或曰血液)凝滞所致。”
“作为能量载体的水,有点儿像人体内的运送车。如果运送车本身就肮脏无比、堆积着许多垃圾的话,它所运送的货物自然会受到污染。因此,水必须保持自身的洁净。”

从序章开始,我就觉得这本书的措辞与结论缺乏科学依据。仅仅上面三句摘抄就反映出了作者对于科学的态度并不是那么严肃的。那么来看一下第一句话,“人就是水”。这句话显然有很大问题,想来是作者的信口直言。我们即便用常识来判断,也知道水的确很重要,但是水仅仅只能作为生命的载体,而不是生命本身。目前为止没有谁能够给“生命的本质”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世界上存在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猜测与争论都是基于各学科的研究特点而言。比方说,生化学家认为生命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化学反应形成的一个超循环结构。而物理学家则认为生命是一种远离热力学平衡态的耗散结构,它是个有序、能够自稳定,并且能排出熵的开放系统。遗传学家则认为生命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将自身信息传至下一代并且能够变异的存在。以上各类对“生命”观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我们却能够从中找到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生命包含着某种信息,它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得以体现,而且它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那么我们再来看“水”。水是一种无机物,它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以分子间共价键结合成稳定的分子结构。对于生命,水并没有携带更多的信息,它的三相(固、液、气)变化是由分子热运动程度决定。它不具有任何生命的特征(同化物质与能量,排出熵,)。它甚至与自然界中结构最简单的生命——病毒都无法相提并论。虽然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都离不开水,但是这并不能推出水就是生命这一论点,这个推论不充分。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将“人”这种生命形式之一说成是水,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之嫌。

(PS:目前我认为较为理想的对生命的定义是:生命是具有自我复制、自我调节、自我更新,能对环境作出选择性反应,能够变异的耗散系统。生命的信息体现在有机分子的排列方式中。)

而让自身的水“干净”,这种说法同样令人费解。何谓“干净”?难道是要让水变得十分纯粹,水中其他溶解物尽可能少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就算体内含水量高达98%的水母,它的体液也绝对不 “干净”,由于水这种无机物很特殊,它的分子具有很强的极性,能够很好地溶解数量众多的无机盐和多种有机物,并且为各种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提供重要的环境。例如生物体中至关重要的酶促反应,就对反应体系(水环境)中的离子强度、pH值、底物/产物浓度等相关因素要求甚严。试想一个简单的酶促反应就需要多种溶于其中的离子(金属的和非金属的)相互协调才能正常进行。而生命体中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不计其数的酶促反应。如果生物体中的水“干净”了,没有那些金属或非金属的离子溶于其中,生化反应不能正常进行,化学信息无法正常传递,那生命也将不再“生命”了。作者用了“干净”这个模糊不清的字眼来修饰生物体中的水,却并没有给予更进一步的解释。无论是否放在这篇文中,都是缺乏科学性的。

至于说“健康受到损害的人……体内的水(或曰血液)凝滞所致。”的说法则同样不妥。除开致病微生物的影响,人体呈现“不健康”的状态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积累超过了一个阈值,也即体液中这些成分的浓度增加,而并非是由于血流不畅造成。而且血液只是生命体内“水”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它还有淋巴液,细胞内环境等,都是水扮演重要角色的地方。

最后一段摘抄最好结合第二段摘抄一起来分析。这里作者似乎给出了水“洁净”的含义——让那些不洁净的垃圾尽可能少。但是这个含义显然颇具误导性。作者只看见了水作为一种能量运输载体而存在,却忽略了水更为重要的一项功能,那就是提供各种生化反应的环境——所有与生命活动相关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在水的环境中才能得以进行。水所提供的这个“环境”包含了众多溶于水中的物质,而且这些物质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循环变化(这个过程几乎全部都有酶蛋白的参与),构成相互关联的超循环体系,各中物质浓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酶促反应都是可逆反应,底物产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有重要反馈调节作用),只有确保了这种生物体中各物质间“平衡”的状态,才能保证生命过程的持续进行。所以即使是被称为生命体“垃圾”的代谢产物,它也绝不是通常意义上“一无是处”、需要彻底清扫的存在。它们在生物体中通过一定范围的浓度变化对各种酶促反应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而这些酶促反应也是相互交织成为一个网络系统,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比如某种代谢产物浓度突破某个界限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相关反应的失控,连锁反应便产生了病症。然而如果它们的浓度过低,同样会影响一系列生化反应的正常进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破坏性的灾难?

(PS: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能量合成途径——有氧呼吸链——发生在线粒体膜上。而推动这一系列反应的根本动力是膜两侧由于离子浓度差异造成的电位差。如果没有这些溶于细胞液离子,则反应无法发生。生命就此终结。)

所以所谓的“有用”的能量与“无用”的垃圾,均为生命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绝不能以人类好恶对它们赋予阶级色彩。这倒让我想起了易经中阐述的“阴”、“阳”之论。放在这里“有用”便是“阳”,“无用”便是“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和合而万物生。生命就是这样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存在。

(PS:后来上网查阅作者相关的背景时才发现,这个作者的公司是卖水制品的。于是了然了……)

“顺势疗法……以类治类、以毒攻毒。”
“……只要将铅在水中稀释到某种程度,水中几乎已经不存在铅的成分,只留下铅所具有的特性,它就能成为治疗铅中毒的良药。”
“……症状的消失并非仰仗物质的功效,而是稀释后通过水复制了某种信息,然后与中毒症状所发出的信息相克,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水可以复制信息,并加以记忆。海水可能记住了以海为生的许多生命的故事;冰川可能记录下了地球数百万年的历史,并在心中封存起来。”

以上几段合在一起说好了。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一种顺势治疗理论。我们权且先不管这个理论是否已经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被证明为可行之策。单就这方法本身来说,却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办法。其针对的治疗对象恐怕也大多是命垂一线的重症患者(通俗点说就是生还概率极微,只好死马当活马医)。这时医生反而会大胆使用药性(药性其实与毒性只有一线之隔,切记“是药十分毒”啊!)猛烈的药物来“吊命”。这若换作平常的病患,无异于蓄意谋害。所以下猛药以毒攻毒一说是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不能用作普遍规律来推广。自古医病最重要的手段仍是用弱毒性药物进行温和的调理。我印象深刻的一例是中药中对于“附片”(毒性烈)的用量是有严格规定的。

然后就是铅中毒的案例。我不知道文献中是否真的有这么一段记载。只不过就这段描述本身来看,是相当令人怀疑的。重金属中毒的原因不外乎是重金属离子使体内参与多种化学反应的酶蛋白(不可逆)失活,导致生命过程相关的反应链遭到破坏,从而引起中毒反应。而通常的救治方法是使用金属离子螯合剂(还记得《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里面的二巯基丙醇么?)。螯合剂与重金属离子结合使之失去化学活性。但重金属离子是极难排出体外的,所以中毒后的救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在上面那个以铅水救治铅中毒的案例,作者给出的解释相当令人不满意。而且这种方法除了给患者增加更多重金属离子外,我看不出任何有理可据的解毒可能。简单地理一下这几段叙述的逻辑关系:

铅离子—铅中毒—病症信息
铅离子—水复制铅离子信息—复制信息后的水与病症信息相克—治病
总结:铅离子(通过水)引发病症(因为任何引起中毒的物质首先必须可溶于水),然后铅离子自己又(通过水)将这个病治好了。

显然,这种逻辑上都自相矛盾的说法没有任何说服力。只要是头脑清晰的人都能明辨其中的是非。

最后一段摘抄看起来像散文一样抒情,可是其中贯穿的观念也仅在文艺上有些意义罢了。从未见有报道能对“水能复制信息”给予一个明证,更枉论“水能记忆”了。这部分将在以后详细讨论。


“这是因为东京的自来水在消毒过程中使用了氯,从而将天然水的美丽结构全都破坏掉了。”
“与此相反,只要是天然水,无论出自何处,它们所展现的结晶都异常美丽。泉水、地下水、冰川、仍然保持自然形态的河流上游的水(下游往往因为生活废水的注入,无法看到美丽的结晶)。不管来自世界上哪一个地区,只要是在大自然中未被污染的水,都能呈现美丽的结晶。”

单纯将这两段摘抄出来说说。作者在这里将人工处理过的自来水和自然界存在的江河湖海中的水拿来做比较,其用意无非是想证明现代工业对于环境造成了伤害性影响这一事实。但是这里用水结晶来证明却显得有些可笑。城市饮用自来水本身就是来源于自然界的河流或地下水源,工业处理的过程无非是一些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先抛开现代自来水处理涉及的众多步骤,单就“氯”的使用来说吧。作者坚信是由于自来水处理中使用了“氯”,而导致水结晶不能形成。可是具备中学化学知识的人们都知道单质氯溶于水后,与水会发生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根ClO(-1),真正起到消毒作用的就是它。但次氯酸根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游离态的氧和稳定的氯离子Cl(-1)。于是氯作用后的水中最后剩下的物质只有氯离子。再看自然界中未受污染的水,除了雨水雪水外,无论地表或地下,水中都溶有大量无机盐矿物,其中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等为主,而这些可溶性矿物盐一般以氯化物、硫酸盐或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也即是说自然界中的水氯离子的含量也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将水能不能很好的结晶归咎于氯元素,实属冤假错案。

“……这次我们商量着到药店买瓶精制水试试。”

这是要用水做“听音乐结晶”实验前作者的打算。作者一向信奉自然界的水有最美丽的结晶,而认为经人工处理过的水无法形成结晶。但这里却蹦出这样一个要使用超纯水做实验的奇怪想法。作者不会不知道药店所谓的“精制水”(就像化学实验用于配制反应体系的双蒸水一样)正是通过多道人工方式处理过的吧。简单说不但要蒸馏数次,甚至可能还要过滤膜过离子交换树脂。然而后面的音乐结晶实验结果则证明了,被如此“人工化处理”后的水依然成功的完成了作者赋予的神圣使命。(PS:前提是这些实验结果真实可信。)既便如此,这个使用超纯水做出来的实验,却依然对作者所宣扬的“人工处理会破坏水”的观念形成了个绝妙的反讽。


“……看到"谢谢"两个字的水结晶,非常清晰地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而看到"浑蛋"两个字的水结晶,像听到重金属音乐的水那样,破碎而零散。”
“看过"爱与感谢"几个字的水所形成的结晶。这样的水结晶充满了喜悦,并形成像盛开的鲜花一样的模样。”
“……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对世界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语言能非常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意识,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都应该采取积极的语言,让事物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这种想法在过去没能呈现出肉眼可见的形态,从而获得我们的认同。”
“人是水做的。看到水结晶的照片的人,体内的水一定会发生某种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它找到了最为极至的美,这美就是看到了"爱与感谢"几个字所形成的水结晶。”

将这几段放在一起,是因为这里我只想说一个问题。序言部分至此已经不再是科普的范畴了。这几段话如果单独来看,很有些宗教分子鼓吹自己理念的意味。当然首先我要承认,无论是从社会的健康发展还是人与这个自然界和谐共存的角度来说,“爱与感谢”的确是个值得称道的永恒主题。但是如果为了宣扬这个主题而将一些似是而非、披着科学外衣的结论抛向公众从而误导他们。其行为本身就是对这一主题的亵渎。

水能否听、能否看,实在不是现代科学所能给予解释的。因为水毕竟不同于生物,而看和听都是生物才具备的生理机能。我们了解生物能听能看,是因为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生物对不同的视觉信息(光线反射)和声音信息(机械振动)产生了有选择性的反应。这些反应都对应着它们特殊的生理结构,是客观而真实的。但是水结晶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水对决定“看”事件的光线变化,或者决定“听”事件的机械振动究竟有没有反应,我想这不能通过简单的结晶实验来证明。毕竟水结晶是一个混沌过程,它受不计其数的环境因素决定,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很可能就导致一个不可预知的结果,因此完全无法用宏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去描述。这一点后面正文中我会详细讨论。

而单纯从文字上看,作者对于水结晶的描述文字充满了主观感情色彩。其实不仅是水结晶,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矿物结晶都具有十分美丽的重复对称结构。即使肉眼无法直接看到水结晶的形态,人类依然有着更多美丽的事物可共欣赏与追求。像是聚伞花序、蕨类叶片呈现出的分形美,或是鹦鹉螺壳中令人惊叹的对数曲线……无论哪一点都是自然界的客观表现形式之一。但作者却执意将这种自然而然的存在归结为人类语言带来的结果。前面讨论过水是否能听能看完全是个未知数(而且最可能的结果是跟没本没有那回事)。但作者却在这个虚假的前提下肯定地认为人类的语言具有左右水结晶的能力。这显然与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背道而驰,是典型的唯心论。


——第一章——

“人的意识或语言所具有的能量,能够通过水结晶,以人的肉眼可见的形态显现出来,……在过去,诸如此类用语言或思想改变水或其他物质的性质的想法,都常常只是被归入宗教或者哲学的范畴。”

这里我想说的是,即便是当代,对于语言改变物质的论点依然没有很好的实验证据来支持。意识作用于物质这种论调并非新鲜,不过这次它披上了一件貌似科学的马甲。

这段中有一处与之前所述自相矛盾,即水结晶“肉眼可见”。前面序言中提到这些照片全部是由“精密度很高的显微镜”拍摄的。作者在语言处理上缺乏严谨态度。


“万物是通过波动而存在的,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在波动,并且各自拥有一定的波长,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波动。”
“……在量子力学等科学领域,物质的波动是一个常识。如果将物质一一细分,其实我们身处的是一个一切都是粒子与波动的不可思议的世界。”

以上两段摘抄仅是为了说明作者为了解释自己的观点而刻意引用物质波的理论。但是就像一些国内外批评人士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将量子力学理论庸俗化的作法是十分不妥的。人类有一种潜在的通病,即很容易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而断章取义地使用某些被证实了的结论。他们不仅不去思考这些理论的适用范围,而且无视了甚至更多的否定他们观念的证据。作者此时也陷入了这个通病的囹圄。

自然规律的得出,一定有它适用的范围存在。那种适用于任何条件的规律至少目前绝不存在。一种规律或方法只在一定研究尺度内才有意义,只要研究对象尺度发生变化,则原有的规律方法不再适合。例如牛顿力学仅适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参照系(变加速参照系则不行),狭义相对论的前提是光速不变,数理统计中的t检验只能用于样本空间呈正态分布的情况……然而作者在这里却将仅适用于微观世界的物质波理论拿来推测宏观世界的变化,显然是十分不妥的。就像著名的薛定谔猫模型一样,会引出一个在宏观世界显得荒谬的推论。波动说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而宏观世界中的物质显然不可能有这样“以概率出现”的存在状态。宏观世界起支配作用的是电磁力和万有引力。比如组成我们手的基本粒子们显示着波粒二象性,而当我们用手触摸桌面时,区分手与桌面的便是强大的电磁力,所以即便从微观上说构成手与桌子的粒子之间具有十分广大的空隙,但现实中并没有发生手穿透桌面这种诡异的现象。


“一天和某个朋友两个人正在屋里聊天,气氛愉快而热烈,这时另外一个朋友突然来访。当这个朋友打开门的一瞬间,原本明朗得如百花盛开一样的气氛,骤转直下,空气就像凝固了一样,整个房间顿时都被阴暗、沉郁的氛围所笼罩。…… 其实这是因为,人也在波动。每个人都有其各自固有的波动频率,同时也像具有接收器一样,能接收外来的波动。”
“自身可以波动的并不仅仅限于人类,某些事物及场所同样能发出波动。就像在某一地方开店,就会生意兴隆,是因为那地方总是被幸福的气氛所笼罩。说到这里,不禁使我联想起经常听到的有些宝石会给主人带来不幸的传闻。”

关于这个作者企图用“波”来解释一些由心理作用或是地理位置(风水)有关的事件我不想多做表述。仅仅看到以上两个例子,足以说明这个作者的物理概念非常混乱。上面两个例子中涉及的(所谓的)“波”,实际上已经和量子力学中微观世界的物质波没有任何关系了。这里的“波”,如果硬要和物理扯点什么关系的话,那也只能是生物电。现有科学已经证明很多生命体表面都存在着可测量的电势差。然而这些电场之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至今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许将来这个领域的发展能为我们提供解释诸如“心电感应”这类未知问题的理论,但目前关于生物电与生命体之间的作用也仅停留在猜测的层面上。

关于某件物品带来厄运的传说,我小时候就一直听人这么说。不过这些更像是巫术与迷信的遗留问题,有时可能心理暗示也起了相当的作用。人们在得知一件物品可能会带来灾祸后,情绪上多少都会将后来发生的一切不幸与这件物品扯上关系。但不幸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这与微观粒子的运动显然没什么关系,当然与生物电更没关系(物件是非生命的)。


“……假如雷电或者台风能把地面上累积的负面能量一扫而空的话,倒也是件值得感谢的事情。”
“……当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穿着华丽的衣装又唱又跳时所发出的明快而高昂的频率,肯定能使原来凝重的负面能量因此而灰飞烟灭。”
“万物皆能发出波动,并有其固定的波动频率。……”
“既然万物都能发出波动,那么也必然能发出声音。”

这里我仅有一个疑问:这个“负面能量”是个什么东西?是污浊的大气?还是凶险的风水?还是别的什么?作者只是用一个不明所以的词汇带过,完全不给于解释。让读者因此产生迷惑。这个作者似乎非常喜欢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赋予人类的主观道德色彩,这与宗教中所说的“上帝看XX是好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而集体祭奠活动的引用,则是牵强地将波的叠加性拿来生搬硬套的结果。作者这里估计是联想到每种物体都具有一个固有频率,在外界机械波与之频率相当时会发生共振。但这个固有频率显然与前面提到的物质波风马牛不相及。物质波是一个几率波,并非机械波那般是震动传递的方式。物质波与机械波,一个属于微观世界,另一个属于宏观世界,两者完全是不同尺度的存在。


“为什么水听到音乐,其结晶会发生变化呢?还有,为什么听到声音或者看到文字的水,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呢?这一切都因为有"波动"存在,还因为水对万物所发出的波动都非常敏感,它能将那些波动一一如实地复制下来。”
 “……我们又该如何去解释水看了文字后其结晶所产生的变化呢?那是因为写在纸上的文字本身就会发出一种固定的波动频率,而水能够感知到这种频率。”
“ 水可以忠实地反映世上所有事物所发出的波动频率,然后通过我们肉眼可见的形式表现出来。看到文字的水,把文字视为一种波动,并将这种波动给它留下的"印象"具体表现出来。”
“无论是哪种语言,当水看到"智慧"后,其结晶都非常整齐而美丽。”
“无论是日、英、德任何一种语言,当水看到"谢谢"后,其结晶都非常整齐而美丽。”

这里摘抄的三段文字就是作者对于语言影响水结晶的态度。实际上作者本人并没有弄清楚水结晶过程的原理,而仅仅在这里用自己的臆想去推测事实的真相,并且对此深信不疑。如果这仅是一个科幻小说,可能根本不会有人去纠结这类问题。然而当它以“科普”的面貌出现,我则不得不在这里啰嗦两句。这种以凭空臆想,“讲故事”的态度对待客观事物,如果出自一个科学工作者,那就十分危险了。

液态的水是一个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系统。这种由大量粒子组成的系统在统计物理学上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性质,比如在某个条件下通过一些突变进入更有序的状态。而水结冰和大气中的水分子聚集成雪花都属于这类情形。液态时,水分子处于复杂的热运动中,当温度降低到某一个界限时,这个平衡的热力学系统突然发生了对称性破缺,水分子自发地形成重复有序的排列。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例如很多液晶物质也能在某一特定温度下呈现精致有序的排列。这种忽然产生的有序,便是系统的“突变”导致的。

这种突变发生在一个极小的时间段内,如果采取一个合适的时间尺度来研究,就会发现它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有突变发生的系统本身具有不稳定性,而突变则是在一个条件下将这种不稳定造成的影响放大到宏观尺度。液态水或者气态水,在温度降低时发生的分子有序排列的现象直到形成一个几何对称的结构,这个结构的细节是由突变刚开始发生那一刻的微小事件决定。任何环境因子都有可能影响这个微小事件,导致千奇百怪的排列差异。这其中的过程可以用混沌模型来描述。

因此水结晶形态的生成是由众多我们无法详述的因素所影响。并不如作者所说,单纯通过声音等机械波就能全局干预。当然最荒谬的一点是作者认为写于纸上的文字也能对其产生影响。当然从混沌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确不能排除这种影响的可能性。但我相信无论纸上写着什么样的文字(褒义的或贬义的),其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一定不会因为被赋予不同的感情色彩而产生明显的不同。

水的“结晶形”是自然过程造就的,它是一个自然而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存在。而它们却在这本书中被拿来与各种人类情感对应,这不过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解读的结果而已。


“人类因为居住在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当然就有差异。而地域不同,其自然环境中所发出的声音也就不同。……四季分明的地方,拥有的声音就相当丰富,从而用来表达大自然之灵动的语言也异常确切与多样,以象声词为例,就有"哗啦哗啦"、"滴答滴答"、"刷拉刷拉"等等。”
“这或许是因为,就如《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所提到的那样,在太古时代,人类曾经使用同一种语言,还可以进一步说明,虽然地域及自然环境存在着差异,但大自然的基本定律却恒久不变。”

以上两段摘抄,作者用语言产生于大自然,来解释各种语言的表现千奇百怪。而且他认为由于人类语言的同源性,所以水在不同语种的褒义或贬义词下产生了类似的反应。但他的论据显然前后有矛盾:语言的形成的确有地域起源一说,所以世上众多民族才拥有了各自独特的文字与语音。但这种语言差异却不能解释水在不同语言下都产生“美丽”结晶这一事件。于是作者又引用了一个虚无的神话——巴别塔的传说,说也许人类早期使用同一语言。这显然与之前的地域起源说相矛盾。


“我所拍摄到的水结晶,大都呈现出均等的六角形,我想这是因为,这种能形成结晶的水与大自然所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相一致的吧。而对于人类无视自然定律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及受到污染的自然物,水都无法形成结晶。”
“我曾试着拍过东京自来水的水结晶,结果竟呈现出非常可怕的形状。这是因为,日本的日常生活用水都用氯来消毒,使水的结构遭到了破坏的缘故”
“……如果在其中加入一些违背纯自然的成分,水就无法形成美丽的六角形结晶。”

第一段摘抄纯粹就叙述逻辑上啰嗦两句。什么叫“呈现六角形”是因为“与大自然所存在的生命现象相一致”?这句话的确听起来很漂亮,但它中间缺乏最起码的逻辑联系。这句话是因果关系,但是所涉及的这两者之间却不构成因果。水结晶呈现六角形是由于水分子的特殊分子结构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以能量最低的原则排列的结果!这与其他结晶物的原子有序排列或者大分子蛋白质自组装成具有特定三维结构所遵循的热力学原理是一致的!“六角形”是分子排列遵循热力学原理的“果”,而不是“生命现象”的“果”。

至于二、三两段摘抄,我还是仅就论证逻辑来说。二中刚说了往自来水中加入氯破坏了水的结构,后面马上就说“违背纯自然的成分”无法让水形成六角形结晶。我们之前讨论过自来水中加氯的最终结果是使水中多出了稳定的氯离子。那么作者这里的态度显然是肯定了氯离子是一种“违背纯自然”的成分。而事实恰恰相反,海洋——地球上最大的自然水库中,氯离子在众元素的含量中位列前茅。当然我们更不能忘记高原内陆咸水湖。你能说那些碧蓝的湖水不是纯天然的么?


“‘谢谢’、‘爱’与‘感谢’等都是人的心底自然萌生的、符合大自然定律的‘圣物’,也是生命现象的基本原理,因此水在看到这些文字时会呈现出美丽的结晶。”
“与此相反,类似‘浑蛋’等语言,也许原本在大自然中并不存在,是人类后天衍生出来的。还有责怪、伤害、蔑视等语言,应该都是人类文明出现之后的产物。”

唯心论再度出现。在这本书中作者不止一次引用他的实验结果来宣扬他的理念。但是我却要在这里针对他的实验及结果提一些严肃的看法。

抛开人类主观感情色彩,单纯从科学实验角度来说,结合上面几个水对音乐和语言产生不同结晶型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轻易得出人类情感对于水结晶型有影响这一结论是相当草率的。因为作者的实验设计本身就没有多少科学性可言。下面我分别列一下科学实验的一般要求:

科学实验包含了客观研究对象和它所处的环境两大主要因素,而设计实验的一般思路是将对象和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因子罗列出来,选择一个需要研究的因子作为变量进行人为控制,而其他因子则保持一定(常量)。这个研究因子可以是对象本身,也可以是环境因子之一。一旦选定这个变量后,其他所有的因子都不可再变。然而不论选择何种因子进行实验,都必须设定一个对照实验来检测额外因素(背景噪音等)对实验产生的影响。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对照的要求更加严格,比如在转基因实验中,检测菌株中是否含有插入的目的DNA片段(X-gal,挑蓝白斑)时就要同时设立阴性和阳性两种对照。

再来是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处理实验结果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检验。统计检验要求样本量足够大,然后检验样本空间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如果不符合则需要对数据进行转化)。之后就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t检验、χ2检验、ANOVA,相关性分析,有些可能还要用到一元或多元回归分析)。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才能得出结论。任何科学数据只有通过合理的数理统计分析后,才具有说服力。

就水结晶这个例子来说,作者显然缺乏基本的科学实验素养。首先关于水结晶的实验作者自始至终没有提供对照。特别是像音乐和语言对水结晶的影响上,最起码的对照实验应该是利用同一来源的水分别进行“有音乐”和“无音乐”(安静环境);“贴上写字的纸条(褒义或贬义)”及“贴上空白同种纸条”条件下分别进行结晶实验,而且为了所得结论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这样的实验必须重复至少数十次以上(越多越好)。然后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S:对这类数据的处理只需用t检验检测下差异是否显著即可。)

而对于不同种语言的字迹对水结晶的影响实验,作者只用了简单的三个语种,这类实验要想具有说服力起码也要提供数十乃至上百种语言实验的结果。同时要针对同一语言影响下水形成的结晶形态进行测量,并且要预先设立一个测量参考标准(例如结晶的分枝数与节点数)。经统计检验这些测量数据之间无显著差异才能说明同一语言(或音乐)的确能对水的结晶过程产生作用。否则读者会认为这只是一个偶然现象,不具有普遍性。(PS:实际上也的确不可能,因为水结晶的形状确定是个混沌过程。)然而在作者的实验中,我们不但没看见对照实验的结果,也没有看见统计分析后的实验数据。因此书中提供的结论几乎没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然后,我再针对这两段摘抄中对于褒义词和贬义词产生的问题啰嗦下。作者看来对辨证唯物主义十分不感冒,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他的文中宣扬这种“一边倒”的观念。诚然,劝人向善的目的是很好的,但是企图以歪曲自然现象或者科学事实的方式来达成这个目的可就不怎么令人舒服了。物质世界是矛盾的。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里我要衷心膜拜一下我们华夏民族的老祖宗门发现并传承下来的“易”的思想。易中的阴阳正是对矛盾双方最直接的表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人无至善,亦无至恶。情感上我们可能会褒扬正面的、积极的因素,但是负面因素并不会因此而有所削弱。所以如何正确处理这一阴一阳二者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宣扬一方打压另一方就可以的。从人类社会或者自然演化的角度来看,或许协调双方以达到一种平衡方为上策。

自然界与生物演化的过程彰显了一个事实:在那些支配物质界进程的力量面前,一切人类社会中存在的诸如感恩戴德、卑鄙无耻等具有道德色彩的情感都显得那么苍白。于是这里可能有人会认为将自然界演化的规则应用于人类社会是一种荒谬、不切实际的做法。这简直就像将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观念代入人类社会一样令人恐慌。但正如这种荒谬的假设一样,反过来说,如果将人类情感反推到自然界演化进程中,那同样是极其荒谬且不合实际的!人类情感是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的东西,它也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具有它重要的意义。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两种非常不同研究系统,所以枉顾研究领域,机械地将各自所得出的结论生搬硬套、相互往对方领域推广是非常有害的做法。同时,作者用以论证“爱与感谢”是先天固有的,具有伤害性的词汇是后天产生的观点的实例还是上面那个在科学上站不住脚的水结晶结论。因此这个推论本身,至少在科学性上难以成立。

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前面提到过的一个重要观点:物质世界,按照科学研究的手段和观测方法的限制被划分成众多的观测尺度(在物理学上通常将10倍以内的数量变化忽略掉,视为一个“量级”。),物质界在不同的观测尺度下会显示出不同的特征。所有科学研究都是针对某个特定尺度下特定领域的具体研究。科学通过观测和实验证实的、用以描述这些现象的“规律”也仅是在这个特定尺度下才能成立。所以要将一种尺度下得出的自然规律往其它尺度上推广,务必需要绝对的小心谨慎。


“大自然中理应只有"爱与感谢"的共存。这只要看一眼周围的自然风景便能明白。树与花草互相尊重,共存共生。动物也一样,狮子只有肚子饿了的时候才会攻击其他动物。大自然中既没有在树阴下受不到阳光普照而怨气满腹的花草,也没有企图独享食物的禽兽。”

前面那部分摘抄是从理论和逻辑角度分析。而眼前这段我则要从实际角度去啰嗦一下了。作者企图以生物界的现象来论证自己的“自然界只应存在爱与感谢”的观点。但他引用的例子显然不那么恰当。植物界对于阳光的竞争可谓白热化。以达尔文学说来看,植物界中通过光竞争来遏制其它植物与其竞争生存环境是非常显著且重要的一种生存斗争。通常树冠茂密、对阳光遮挡作用强的乔木林中,林下灌木的数量非常少,其植被多以喜阴的草本为主(蕨类、真菌等)。而乔木分布较为稀疏的地方林下灌木则比较茂盛。然而最终形成这种乔木与林下植被共存状态的原因并非是“相互尊重”,而是植物间生存竞争导致的最终妥协!同时,在动物界,食肉动物(或者可以将这个含义扩展到整个哺乳纲)并非只有饥饿了才会攻击其他动物。哺乳动物的特点之一是具有领域意识(无论雌雄),当它们的领地受到侵犯时会主动攻击入侵者。而在繁殖期,雄性个体为了争夺交配权会攻击同类雄性。哺乳期的雌性同样对外界极具攻击性。还有加剧生存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生态位重叠或受到挤压——会引发同种或异种生物间的攻击行为。我举这些例子不过是想证明在自然界中,如果硬要对非人类物种的行为赋予某种人类的感情与道德色彩,其结果将会变得不伦不类。有谁能够证明那些在大树阴影下挣扎生长的小草真的就不会“怨念冲天”?总之我只知道这样一个现象——没有树荫遮蔽的小草将比同类拥有更茂盛的长势。而禽兽为了争夺食物展开战斗也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情形。


“……而1赫兹表示1秒钟波动1次,这也就是说,人体所产生的波动每秒钟高达570兆次。换言之,人类其实隐含着超乎想像的能力。”
“……人类拥有各种各样的频率波动。人体就是一个由不同频率所组成的‘宇宙’……”
“何谓"八度理论"呢?……就是在包罗万象的万物之中,所有事物所具备的频率,均能包含在跨越一个八度的7个音符内。”

这几段摘抄可能所有具备中学程度物理知识的朋友们都会觉得是在胡搅蛮缠吧?从前面几部分看来,作者并没有搞清楚量子力学“几率波”和机械波的区别。而在这里他的表现更离谱了。请看第一段摘抄的第一句话,我想即使一个中学生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赫兹是频率的单位,表示一个物体在1秒的时间内震动的次数。这里作者想利用美国学者研究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念,即表明组成人体的众多有机物的振动频率分布在一个很宽广的集合中。但是即便这是事实,也与“人具有超乎想象的能力”这个推论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吧。这种推论就好象说一块石头(大量矿物的混合物),因为其中所有组成成分的震动频率覆盖了一个很宽的谱带,所以这块石头具有超能力一样荒谬。

作者的“八度理论”同样令人莫名其妙。似乎作者对八度音阶很感兴趣,所以将频率分布用这七个音符来套。而实际上这几个音符所代表的频率是离散分布的,其间并没有什么数学上的必然联系。音阶的产生通常与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与听觉审美有关,像是中国古代音阶就只有五个,而古印度的音阶也不是这七个音,当然其他地域的民族拥有着他们自己更独特的音阶。现今世界上流行的八度音阶制只是历史选择的一个偶然。实际上真正符合频率以等差数列递增分布的音阶是十二平均律,所以如果作者想借用音阶说事的话,采用十二平均律岂不是(至少在数学逻辑)上更具有说服力?


“那么将所有的波动频率都转换成声音的话,会出现一种怎样的情形呢?”
“对着音叉敲出440赫兹"la"音,然后让另外一种发声器同样发出440赫兹的"la"音时,音叉就会产生"嗡嗡"的声音,这就是共鸣。”
“……共鸣现象。同样的波动频率就会产生同样的共鸣”
“具有同样波动频率的东西,只要一方发出声音,另一方就能产生共鸣。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以类聚,指的就是这种具有相同波动频率的东西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作用的‘共鸣’。”
“走在大街上的狗看到其他动物往往无动于衷,但是道路的另一侧也有一条狗的话,它就会很敏感地作出反应。此外,还有一些狗听到救护车的警笛声,以及沿街叫卖的喇叭声时,会大声狂叫,这都是一种共鸣。”
“……具有同样波动频率的人与人之间会相互吸引,从而成为亲密的朋友;不同类型的人,不管距离再怎么近,彼此也会漠不关心,甚至相互排斥。如果在生活中有一个你讨厌的人试图接近你,其实说明你与他之间在某些方面是存在共鸣的。”

这几段摘抄都是连续出现的。该书中像这般连续出现概念错误的地方还有很多。多到令人咋舌。就第一段摘抄来说,其实作者大可不必费尽心思地将“波动频率”转化成“声音”。因为声音本来就是具有一定频率的波动。= =|||||

关于共鸣,作者继续犯着概念性错误。共鸣是共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声波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而共振的含义是,当物体受迫振动,外力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接近过相等时,物体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于是决定共鸣是否产生的充要条件是物体固有频率与外力(这里是声波)频率接近或相等。而作者在这里显然没有提到“固有频率”这个关键。只是单纯地归结为是波与波之间的事。好吧,即使波与波频率相同,它们之间发生的并非“共振”,而是波的叠加(如果波的发射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会出现干涉现象)。

音叉实验的因果关系弄错了,音叉是一种泛音极弱的物理仪器,它具有固定的发声频率,上面那440Hz的“la”音并非是“敲”出来的,而是由它的固有频率决定的。

关于作者“相同波动频率相互吸引”的观点,我实在不知道和上面所举的那个共鸣例子有什么关系。简单用逻辑推理法推演一下:假设作者的前提成立,即承认人是个可以发出波的存在。能发出相同频率“波”的人就会共鸣,就会相互吸引。这句话暗含的推论是“人类每一个体拥有一个独特的频率,当两个个体的频率相当时互相吸引”。但是请注意!上一处摘抄刚好有句话是“人拥有各种各样的频率波动……”。这岂不是典型的自相矛盾?

至于那条大街上吠叫的狗,令它吠叫更可能的原因也许只是与同类打个招呼,或者表示示警。狗会对着噪音源狂叫,多半是因为一个“发着巨大怪声的庞然大物接近了”给它带来了威胁感,于是它要用叫声表示警示作用。这绝不是什么物理意义上的共鸣。如果非要用物理学上的“共鸣”来解释,那条狗早就因为强大的声波接近它的固有频率而血管爆裂死亡了。

以上摘抄充分说明作者在几率波、机械波、物理意义上的共鸣、心理层面上的共鸣等众多概念之间来回变换、摇摆不定的投机行为。很显然人与人之间的共鸣实际上是心理层面的一种感同身受,这与前面引用的物理学论据没有直接关系。人类社会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包括秩序的建立、道德的出现、革命爆发等)是一系列复杂过程的结果,它大可以归到非线性科学研究领域去,而作者生搬硬套的“波动说”解释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日本武士道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胜",换言之,就是不与你的敌人产生"共鸣"。而经过比试后获得胜利,毕竟还是与敌人产生了某种"共鸣",所以层次要略逊一筹。”

这段莫名其妙的论调我一直没看懂,后来回过去翻前面才发现这段叙述里面同样存在着自相矛盾的地方。前面提到人与频率不合的人无法共鸣。而这里的论述言下之意是人随时都可以和任何人发生(或者不发生)共鸣。(尤其不要和对手发生“共鸣”)好像这个共鸣的发生与否是由每个人自己主观决定似的。而实际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许只是“不与对手进行“身体切磋”及“精神交流”而已。故弄玄虚。= =||||||


“只要波动频率呈2倍、4倍、8倍,或者1/2、1/4,均能产生共鸣,而且这个数字可以无限延伸下去。也就是说,无论波动频率相差多少,只要是倍数,就可以产生共鸣。”
“世界上有很多人受到具有高波动频率的耶稣基督、释迦牟尼的影响;同时也有人对那些无视社会规范、活得‘奔放而潇洒’的诸如大盗--石川五右卫门之类的人充满羡慕。……这其实并不矛盾。不同的人就是会与不同阶层的人或事物产生共鸣。有句俗话说,‘清浊并饮’,也许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更自然,更适合人类。”

第一段摘抄显示了作者对于人与人能在广度范围内共鸣的可能,但这个可能与物理定律一样,需要遵循频率呈偶数倍关系。好的,我们先将这个前提放在这里,等会与后面出现的推论合在一起讨论。

而后一段摘抄……先不说作者凭什么就认为传说中的圣贤具有“高波动频率”,这里也许作者自己都忘了前面所主张的“要心怀爱与感谢,消灭侮辱与伤害”的理念。在这里又主张起“清浊并饮”来。殊不知,作者现在这个主张中的“浊”——那些无视社会秩序、缺乏社会责任感、只顾自己快意人生的人类群体——按照作者先前的理论,他们的存在难道就不是对社会及他人的一种伤害么?也许作者这里已经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他在这里绝口不提“爱与感谢”。


“爱情也是一种共鸣现象。比如,自己的能力如果在波动的世界中可以归为第10级的话,那么自己只能和拥有第10级波动能力的人产生共鸣,或者憧憬着与拥有比自己"高级"的、波动能力为第12级的人相恋。”
“如果一个人拥有10级的才能,却常常只能施展出5级来,这时他若和拥有10级能力的人恋爱,他的能力必定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到10级。若恰好对方拥有的波动能力达到了12级,那么相信他的能力肯定将随之提高。”
“……这里所说的恋爱,并不仅仅局限于世俗意义上的男人与女人的相恋,而是包括了很广泛的人对人的崇拜,以及对他人人格的景仰。”
“恋爱能提高波动频率,同时也能让人逐步完善自身。……”

又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推论。结合前面作者“人可以与自身偶数倍频率的人产生共鸣”这个前提,这里便又出现了矛盾。这个“10级波动能力”是什么意思?如果是假设一个人频率为10的情况,那么这人便只能与频率为2n倍于10的人发生共鸣而不是12。这里如果不是作者的表述方式存在偏差,那便是作者信口开河为频率的量级做了一个模糊的划分。

不少人相信恋爱能增加创造力与工作效率,但也有不少人会认为恋爱使人智商下降。作者所阐述的“恋爱”是个广义的概念,我觉得更大程度上像是指的是好奇心与求知欲。然而这与前面作者所想要讨论的“爱情也是一种共鸣现象”似乎完全是两回事了。但是看最后一句,似乎这个作者一直都认为人的频率是可以自我调节的。= =|||||


“自然界中的诸多事物,大多只能发出固定的波动频率,就像所有的麻雀所发出的叫声都千篇一律(虽然就麻雀本身而言,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不同),猫狗的叫声也并无太多的变化一样。”
“相对于它们,人类可以自由地唱出"doremifasolasi"来,甚至还能创造出更多优美的旋律。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奇迹吗?”

上面作者还在宣扬“频率可变”的论调,这接下来的一段频率又成固定的了。似乎在作者的观念里,只有人这种高级动物才有调节频率的可能。其他动物都不行。我站在自己专业的立场上可以很负责地表示,所有可以发出声波震动的生物,都能发出不止一种的声波频率(包括蝙蝠的超声波、频率也是可变的)。因为与人类一样,声波同样是其它生物之间重要的信息传递手段。从逻辑上讲,要形成信息必然需要一个能变化的载体。在动物中这个载体之一就是声波(当然还有化学信息素等。这种化学分子信息传递时,接受一方的细胞膜上受体蛋白需要与信息分子结合,结合的过程伴随着受体蛋白空间构象的变化,这个变化引发膜内其它化学反应发生,将信息传递到体内其他细胞核组织。于是也是一个“发生变化”的过程)。所以这里我对这个缺乏生物学基本常识的作者对待非人类生物的偏见态度十分不爽!


“惟有人类可以和自然界中的万物产生共鸣;惟有人类可以和宇宙中的万物展开对话,赋予它们能量,并从它们身上获取能量。”

前面刚刚用音叉的共振实验来阐明共鸣现象,现在马上改口说只有人类能和其他物质发生共鸣。作者这个“共鸣”到底指的是什么?很显然已经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共鸣”了。后面那个“赋予万物能量”的说法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人类,从他的老祖宗们还未学会直立行走以前,从他祖先的祖先们还未爬上陆地时,从他祖先的祖先的祖先还是个单细胞生物时,它就是个只会从周围环境中摄取能量维持自身生命过程的存在了。即便是40亿年后的今天演化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人类作为一个生命体,所能做的事情也只有为全球生态系统增加熵这一件而已!


“……要对整个世界发射出什么样的频率,要让地球变成一个什么样的星球,这有赖于我们每一个人。”
“要选择什么样的世界……可能全在人们的一念之间。”

文章进行到这里,作者笔下的众人已经进化为变频波动发射器了。后一段摘抄到颇有些混沌科学的味道。但是这里请注意,人类社会是一个数量巨大的群体,类似于一个混沌系统,在这个系统间每个人的活动都是影响这个系统过程的一个变量,但是这个过程最后究竟会得出何种结果,是极难预料的。这就好像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天气变化一样,未来同样也不是可以人为选择的。

说到这里,只要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在这篇文在叙述方面充满了对各种概念的混乱使用,以及随意变更同一概念所指代的范围。就像“波”的讨论,一会说物质波,一会又变生物电,一会又变成机械波或者声波。而频率也是同样,一会指代物体固有频率,一会指代机械振动,一会又变成电磁场频率(还是可变的),这会又指代声波频率。然而作者却将如此之多不同的物理概念混杂在一起,用同一个词来描述,很难令人不怀疑他这么做有着混淆视听的意图。


——第二章——

“……如果在充满空隙的水分子结构中加入活泼的水分子,这时温度又恰好是4℃的话,其重量就会增加。……”

这里又是概念使用错误,显然作者的意思是想表达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特性,然而却错用成“重量”了。

“……水还有易溶于其他物质或者令其他物质悬浮在其表面以便搬运的特点,这也独具特色。”
“我们从自海水中提取纯净水之难这一点上就可以知道,水是多么易溶于其他物质。……”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缘故,这两处地方都出现了表述错误,并非是“水易溶于其他物质”,而是其他物质易溶于水,或者水易溶解其他物质。(PS:我真的不喜欢挑这种Bug。)


“……水是创造生命之源……水还创造了空气,创造了一种令生命延续下去的秩序……”

这句话前半句的表述基本没问题。后面这句就十分有问题了。在对地球环境演化的研究中,目前科学界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即地球上现在的大气环境,是由生物与地球共同进化形成的。在原始地球大气层中氧元素的含量微乎其微。大气中氧元素大量增加出现在光合作用产生之后。而在生命诞生的早期,氧元素对原始生命来说是致命的毒物。即使现在地球上仍然存在许多厌氧细菌(它们就是那个“氧气有毒”时代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当然,光合作用导致大气氧含量上升,而这些氧的确来自水源。但作者“水创造了空气”的表述法是不妥的,因为水是个被动的“原料”,不具有“创造”的能动性。创造现今空气组成的是绿色植物。而有氧呼吸能量代谢途径也是在那之后才开始成为生命世界能量代谢的主流途径。所以著名的盖娅(Gaia)假说认为,是地球上的生物创造了适宜自身生活的环境。

至于什么叫“令生命延续下去的秩序”?我不知道。总觉得这作者喜欢用一些指代不明的“词汇”来装饰自己的文章。


“它们(冰彗星)在降落到地球的过程中,到达距地球约55公里处时,便与大气层的空气混为一体,随着风变成冰状的颗粒继续下落,再进一步转化成雨水,落到地面。”

这里作者描述了水来自外太空的假说——冰彗星撞击地球的过程。我们用常识来推测一下当时的情形吧。如果是一个较大的冰彗星,它以及高速冲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产生极高的温度,这时彗星表层的冰层会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气化并转化为等离子态物质。而冰质的内核如果发生碎裂,也很快气化为水蒸气或是解离成等离子体物质。像作者叙述的那种“随风变成冰状颗粒下落”的情形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切冰彗星所携带的物质都处在一种超高温的环境下。然而这也仅是地球上水来源的一个假说罢了。


“如果说作为生命之源的水的确来自宇宙的话,那么就相当于承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的生命都是外太空的产物了。”
“……水来自地球之外的说法,倒比较容易解释水所具有的几个不可思议的特性。……为什么冰能浮于水?水为什么具有如此易溶于其他物质的特性?拿一条毛巾,把一角放入水中,又为什么能反地心引力而将水吸上来呢?这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如果从水原本就不属于地球的观点来解释的话,便好理解得多。”

我很悲哀地发现在第二章进行了2个小节后,我依然需要继续“捉虫者”的工作。第一段摘抄,前面作者对地球上水的来源提了两种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假设。前一种是地球上的水就是来自地自身的氢氧元素。它们在地球形成初期的高温下结合成水蒸气,在地表温度下降后变为液态降落地面。另一种就是作者赞同的,地球上的水来自于外太空的冰彗星。好的,先不管水是否来自外太空,我们先从太阳系诞生的情况推起。有假说认为太阳系的形成源于一次超新星爆发,理由是地球上现存的100多种元素只有通过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内部的热核反应过程才能形成。不管这些假说是否真的就是元素形成的动力,但有一点应该肯定——地球上的所有自然存在的元素,均来源于宇宙。地球不过是这些宇宙元素的集合体。从这一点上看,水这种物质是否来自外太空,其分子结构都是H2O,理化特性也不会出现什么差异。所以无论水是在地球附近形成还是在远离地球的地方形成,水对于地球生命的作用都是相同的。那些所谓的“水的不可思议的特性”(其实也就是一般理化特性),也决不能用水在何处生成来解释。这二者之间完全没有必然联系。

关于这部分内容,我想引用1993年国际生命起源会议上拉斯卡诺教授的一段话来总结我的观点:“彗星是带来某些物质,但它不是决定性的。生命所需要的物质在地球上已经存在。”其实不仅是本书作者,一些成就卓越的大科学家们在遇到这类不能解释的“起源类”问题时,都容易将之归结为“地外起源”,将纷繁复杂的困难问题直接丢给外太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典型的回避矛盾的做法。

下面再看作者列出的所谓水的“不可思议特性”。只需中学物理化学知识就完全能够解释这些现象。冰的分子排列较之液态水稀疏,因此比重较小,能浮在水面。而水的易溶解其他物质的特性前面我也说了,是因为水分子具有很强的极性,以离子键结合的大量无机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容易解离为各种离子。最可笑的是水对毛巾的浸润现象那条。其实不仅水,其它很多液态有机物,都具有很强的浸润性。水沿着毛巾纹理克服重力上升是典型的毛细现象,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这些都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特性”。


“据称,生命在4亿2000万年前开始在陆地上出现。这些生命全都依赖氧气及臭氧层,才能从幽暗的海底世界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结合前面所述,依赖氧气的生命是在有氧呼吸成为主流能量代谢途径后才在当时的环境中存活并发展起来的。而海洋生物登陆也是在这之后的事件了。其后作者引用的renin基因(氧气遗传基因密码?总觉得这个翻译不太对),想必也是生命演化中促成有氧呼吸代谢途径形成的一个突变事件吧。


“……水经过高压处理后再由管道输送到每家每户,其分子结构就会受到破坏,让水损失很多矿物质。”
“……在水中放入小水晶,这样便能长久地保持水中的矿物质不至于流失,……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磁铁,或者在水龙头的出口处加装可以使水呈涡状旋转的装置,”


以上都是一些很奇怪的结论。第一段摘抄的逻辑是:高压处理导致水分子结构遭破坏,从而水中损失矿物质。众所周知水分子结构就是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这种共价键之强只有在极高温或者电解的状态下才会被破坏,仅仅是人工加压的能量远不能达到破坏分子键的程度。不知道作者这“分子结构被破坏”的结论又是从何而来。同样的,即便水分子结构被破坏,这与损失矿物质有什么关系?水中溶解的矿物质不外乎是一些金属离子,能让它们从水中析出的方式要么是与无机酸根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即使溶解度再低,也会有少量溶于水中),要么是用性质更活泼的金属来置换,再不济直接过离子交换树脂。而这三者均是其它物质与矿物离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与水分子结构没有任何关系。水只是提供了离子间相互作用的一个环境罢了。

后面一段摘抄是讲如何使人工处理过的自来水变得更加接近天然水的方法。但是天然水又是如何定义的呢?作者显然没有给出,也就枉论后面的一串讨论了。那个在水中加入水晶能保持矿物质不流失的做法很令人费解。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中氧原子和硅原子以原子键牢固结合,不溶于水,化学性质十分稳定。我对结晶物化学所知甚少所以不知道是否在微观结构上,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会造成一些特殊的性质。但是一般来说水晶都不会太纯净,它所含的各种矿物离子令它呈现不同的颜色。但是二氧化硅晶体是如何能够保持水中矿物质不流失的呢?在没有实验数据证明的前提下,做出如此推断显然是不妥的。磁铁也一样。磁铁的特殊性在于其间的各原子磁矩取向几乎一致,所以宏观上才表现出磁力。将水置于方向确定的强磁场中,确实能对水分子极化的取向造成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否真的与自然界中发生的情况相符合,水是否因此而变得更像天然水?显然还是个未知数。


“……大家都普遍认为富含矿物质的水就是好水,却不知矿泉水中的矿物质也会造成动脉硬化,……”
“……通过科技手段净化过的水,根本无法形成美丽的结晶。其实水需要的不是净化,而是彻底的被尊敬。”

这两段是作者引用其他科学家的话。动脉硬化的成因有很多,一般说来与胆固醇,高密度脂肪酸等脂类物质代谢途径有关。我还未听说过矿泉水中的矿物离子有导致动脉硬化的例子。作者最好能对此结论给出实验证据和模型机理。否则无异于信口开河。而且作者引用的这段说辞恰恰与他前面主张“天然水是好的”这一观点背道而驰。

而后,这里又出现了令我迷惑的说法。“尊敬水”究竟是什么含义?难道就像前面作者的实验那样,使用“爱与感谢”等具有人类感情色彩的字眼么?显然不是这么回事吧?目前世界上水污染的现状的确令人堪忧,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对水的一种“不尊敬”,但是按照作者的逻辑来说,要达成对水尊敬的途径无非两种:一是心中充满对水的感谢,这是唯心论,并不能使被污染的水就此变得澄清。另一种就是控制并减缓水的污染。这是个全球性的课题,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社会学乃至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水污染是一个人类的群体行为,依靠个人主观情感或许能对这个行为过程有所影响,但它还不曾拥有改变水污染过程的决定性力量。

话说回来,自然界拥有着比人类更高明的净化水的方式。那就是通过生命系统本身。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是微生物降解。被污染的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物,它们会被水生生物和微生物利用,通过代谢系统还原为无机物,而水生生物的遗骸最终还是要经过微生物降解,最后全部还原为无机物小分子再次进入生命系统的循环。水在这种循环中就是一个被逐层“净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需要人类来干预与操控,也没必要将其上升到宗教层面进行褒扬。


“水能记忆信息,还能通过在地球上的循环来传达信息。由此可知,来自宇宙的水包含着很多关于生命的答案。而解读水的秘密的惟一方法,就是观察它的结晶。”
“……水的结晶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生命创造的过程。水会因为我们的注视而随时变化它的表情。我们的视线就是它变化的动力。当我们对它投以善意的注视,也就等于我们给了它某种勇气。而当我们的目光充满敌意或恶意时,它顿时会失去动力。”

重复的东西我就不再啰嗦了,这里仅提一句。水作为一种无机物。它的分子随时处于热运动中。只是因为温度降低到某一点时分子间的排列忽然变得有序。这个过程叫做系统的“相变”。这只是水这个系统的特征之一,而不是“唯一”。

水的结晶过程与生命创造的过程实在不能相提并论。水结晶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自然界几乎随时都在发生。而生命创造的过程只能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才能进行。因为原始大气成分中氨、甲烷等还原性气体比例较大,是个“还原性”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宇宙射线将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有机物(糖类、酯类、氨基酸等)后,这些有机物可以长期稳定存在于环境中。为生命最初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而现在的“氧化性大气”则会很容易将这些物质氧化。即使它们很幸运地没有被氧化,也会很快被其他生命形式同化,成为生物界物质能量流动环节中的一员。另外水结晶是个随温度变化可逆的过程,而生命是个不可逆的过程。这期间并没有什么可比性。

而第二段摘抄的描述,似乎已经将水这种简单的无机物赋予了复杂生命才具有的各种情感。情感的物质基础是极其复杂的生理结构,而水显然不具备这一点。况且液态的水分子处于无规热运动中,这种微观世界的事件又岂能是宏观情感所能左右的呢?


“在两个瓶子里装上米饭,每天对其中的一个瓶子不断说‘谢谢’,对另一个瓶子则每天不断地说‘浑蛋’,……过了一个月后,‘谢谢’瓶子里的米饭呈现出一种发酵似的样子;而‘浑蛋’瓶子里的米饭,则腐臭变黑了。”
“……对它置之不理的那个瓶子里的米饭,甚至比骂它‘浑蛋’的米饭还更快地腐烂了。”

作者在这里用米饭腐败的例子想证实他的“爱与感谢”对物质具有积极作用的观点。我不知道这个实验是否真如作者所描绘的那样,几百个家庭做出来的实验结果都是如此(PS:也许做实验的家庭有1000个,但只有实验结果与作者所提的那种类似的那几百个家庭才反馈了他们的实验结果?总之除非看到标准化的实验设计、总够大的实验样本量、合理的数据采集与分析之后我才能对这个说法进行进一步分析)。但是我们却知道米饭的腐败是微生物活动的结果。如果真如作者所说,人类的情感活动能对物质造成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与人类的情感成正相关,那么岂不是情况要刚好颠倒过来才显得更合理么?——实验人对装在瓶子里的米饭(一堆无生命现象的有机物)和里面的微生物(活生生的生命)同时“发射”着“善意的信息”或者“恶意的信息”。那么按照作者的逻辑,作为与我们生命体更加接近的微生物岂不是比一堆有机物残骸更容易接受到这种信息并受到影响?于是接到“善意的信息”的微生物们士气大振,种群数量激增,分解有机物的速率也成指数上升。而接收到“恶意的信息”的微生物们则郁郁寡欢,食不知味,分解有机物速率成直线下降。然后我们看到的应该是对着说“谢谢”瓶子中的米饭急剧腐败,对着说“浑蛋”瓶子中的米饭维持原样,而不理不睬的瓶子中米饭应该是以正常速率腐败才是。很显然作者这个逻辑荒谬至极!然而事实却是,无论对瓶中发出什么样的信息,其结果米饭都一如既往地腐败掉了。


——第三章——

“而污染归根结底就是人们的意识造成的。到今天,世界各地之所以出现环境污染问题,都是人类只图生活便利的自私心理所致。”

这就是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论的具体体现。到这里我几乎已经没有兴趣再来进行些什么评论了。所以允许我无厘头恶搞一下吧。以下是我对这个论点的意见:

——这个世界是属于物质和意识共有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物质的。意识的产生只能凭依于物质。所以所有表面上意识在作用于物质的事件,究其原因都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意识只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媒介而已。


“构成人体的元素,迄今为止已经知道的大概有90多种,我相信人体内一定还有尚未被发现的元素存在。或许随着人体不断进化,新的元素还会产生,使人体的构造更趋完美。”
“越是高等的生物,体内拥有的元素就越多,而且还会与日俱增。比如说,与人相比,植物的元素就要少得多。含有的元素少,又会怎样呢?虽然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都有"痛"感,但只有人类和与人类相近的高级动物才有悲伤或者感动等高级情感。”
“如果肯定人类来自于宇宙的话,那么认定人体拥有宇宙所含的全部元素就可以成立。”

继续,第一段摘抄,作者猜想了人体有可能随着进化而利用起更多的元素。这句话似乎有点道理。但请注意,人类目前能利用如此之多的元素,是从40亿年前生命演化最初的那一刻一步步通过突变积累下来的成果。生命体对某种元素的利用是一个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人类短短数百万年的存在历史绝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所以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人类还没有坚持到进化出利用下一个可能元素的时候就已经灭绝了。

同时这里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进化是由环境选择压力促成的,它不是一个想当然的随随便便的过程,更不是一个有方向、有目的过程!相当多的生命从简到繁再回归简的例子就是这方面的铁证。生物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环境的变化又导致生物必须通过变异以一种新的的方式来适应。这就是生命世界进化的本质。人类究竟有没有继续利用新元素作为生命组份的必要(选择压力是否存在?)与可能(是否能产生有效突变并保留下来?)尚且不知,又怎么能推断出“体内元素与日俱增”、“使人体构造更加完美”这种荒唐的结论呢?!作者之前还口口声声说人类的贪婪导致水污染,那么现在这种对元素“越多越好”的利用态度不正好就是一种贪婪本性赤裸裸的体现么?!

最后一段摘抄不啰嗦了。这个地球上存在的所有生物非生物,哪个敢说它(的组成元素)不是来自宇宙的?恐怕连地球与太阳都不敢这么说罢。我想这里作者恐怕忘记了宇宙中还有很多放射性同位素的存在,那可是我们人类不敢随便染指的元素哦。


“佛教说人有108种烦恼。……我总在想,人所有的108种烦恼会不会和108种元素是一一对应的呢?也就是说,人体内可能拥有更多的元素——108种。”
“我用这种仪器(波动测定仪)测了很多人的波动,发现人在处于消极状态中时,其情感波动正对应了不同元素的波动。”
“……使用铝制的锅或者餐具可能会导致老年痴呆。但其实这是因为铝与人的悲伤、寂寞等情感的波动几乎完全一致的缘故,因此我推测,不是因为铝制品中的铝导致老年痴呆,而是老人寂寞或悲伤的情感引发了铝元素,进而导致了老年痴呆。”

看到这里时我不免想起最近听的曾仕强老先生讲解的“易经”。他在其中提到的那种东方特色的思维方式令我耳目一新。在东方式的哲学思想体系中,“数”并非像阿拉伯数字那样具有一一对应的确定数值,它更像是一个变量,可以指代具体的数值(1、2、3)、或者某一事物/事件(从一而终)、或者一种思辨(一而二,二而一)。东方的“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代表的是世间万物及其变化(就是易理)。所以……我们回来看这段摘抄。话说古印度的佛教思想其实也归属于东方哲学体系。那么佛经中所说的108种烦恼并不是指人类烦恼一一细数起来真的有108种之多。这108是“数”而不是“数字”,代表的是人世间一切的烦恼变化。这就如同说“一粒砂中有三千世界”一样,并不是说真的有三千个世界存在于一颗砂粒中,而是指站在人类的尺度上砂粒虽然微小,但站在砂粒自身的尺度上,它却(同人类世界一样)是个包罗万象的世界。作者在这个层面上的认识显然不到位,机械地解读了佛经,歪曲了它的本意。

然后我再度迷惑了。作者又在这里大肆使用“波动”这个概念,我仍然不知道他这个“波动”指的是什么。但是人体的波动——如果它真实存在的话——也是由组成人体的所有原子共同决定的,而金属则只有单一的原子波动。所以就算人在某种情绪下会形成一个与某金属类似的频率,那也只是一个巧合。要知道组成人体成分中含量最大的碳原子都没发话,哪里轮得到各种金属微量元素冒头呢?

至于铝元素致老年痴呆的例子。话说金属离子在人体内累积过多的话会影响某些化学反应和神经传导过程。而人类情绪的产生也是大脑皮层的化学活动造成的。至于其中的生化原理可以去查文献。我在这里不赘述了。但是悲伤寂寞的情感如何引发铝原子,引发后铝原子又是如何导致老年痴呆,恐怕只有作者才晓得。


“有位物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分析太阳系行星的位置对水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将几种不同的矿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当行星走到特定位置时,含有何种矿物质的水会被吸附到吸水纸上。”
“结果发现,当土星强烈影响地球时,含有铅的水会发生反应。只有含铅的水会被吸附到吸水纸上,而含有铜、铁、银等其他矿物质的水则没有任何变化。”
“从这个结果可以推测,土星似乎和铅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而金属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是会产生某种共鸣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土星是与人的愤怒情感有着某种很强的关联的。”

这几段又是作者引用西方某物理学家的实验来证明自己观点的例子(但是他却没有给出实验者的具体信息)。这个实验一眼就能看出是占星术的现代科学版。我很好奇他是怎样将吸水纸放置在各矿物质水中(并没有解释是否是可溶性矿物)而又保证不让纸吸附上水的?如果是直接放置在水中而吸水纸偏要等到行星运行到某一位置才会吸水,简直是咄咄怪事。由于对这个实验背景资料所知甚少,我不能在这里妄加评论。我只但愿这不是一个占星术士为了让人们相信行星运动会对人产生影响而设计的一场骗局。虽然诸如此类事件从中世纪到今天一直都在源源不断地上演着。

无论以上实验是否属实,我这里必须说明:所有宏观表现出来的现象(包括人类的意识、情感活动和性格行为),都是在那些特定系统中的大量微观粒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上面实验结论所表示的,遥远的行星对地球上某浓度极低的金属离子产生影响的说法,我觉得并无根据。首先,这两者之间由于距离极大,它们之间所能存在的力只有微乎其微的万有引力,粒子自身的热运动要比万有引力剧烈的多。其次,就算天体能对人体内金属离子产生影响,那也应该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产生的影响最大,大到其他远距离行星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对于月球对人造成影响说法的辟谣,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参考乔治•O•阿贝尔所著《科学与怪异》一书


“当这本书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偶然看到一个电视节目中提到,所有的元素都来自于宇宙爆炸时的超高温,这也是一个引人深思而有趣的话题。”

于是作者在这里终于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许多结论自相矛盾了。


“完全相反的两种情感,具有波形相同但方向相反的特性,这正说明,每个人都有其两面性。”
“世界上既没有人格完美无缺的人,也没有坏到骨子里的人。同时具备这两者,或许才是所有人的真实面目。”

作者在这里表示相反的情感具有相反的波形,实在有些信口开河。即使真正意义上完全相反的两个波形,也能通过相位差变化达成完全一致的形状。况且我们又怎么知道相反的情感就一定具有相反的波形呢?情感活动的过程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复杂得多。就像正常人脑电波一样,是一个混沌无规可循的状态,而只有精神出现异常的人脑电波才单一得像一个普通的波形图一样。

第二段摘抄,很好,作者终于意识到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回事(PS:由此可见作者对待事物是采用“双重标准”的。)。但是请问什么叫同时具备“人格完美无缺”和“坏到骨子里”才是正常人?这表述明显有问题嘛。


“然而心中充满怨恨的人,实在很难很快找回那份感激之情。这时候,就可以通过‘代为感恩的人’,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为你身心的痊愈提供某些帮助。所谓‘代为感恩的人’,就像它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那样,让别人替代你去感恩。”
“例如法国著名的许愿泉,以其泉水可治愈病痛而闻名于世,这不正是因为泉水中饱含着感谢之情吗?”

好个“代为感恩的人”,生生令我想起了地藏王菩萨。我始终觉得诸如地藏王菩萨或者耶稣基督这类人类虚构出来的意象,其实是人类劣根性的一种映射。当处于道德困惑中的人们无法寻求出路时,往往希望能有一个转嫁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人,可以是物。说俗一点就是替罪羊。可是这种心理的背后不正暗示着力图逃避现实的人类的懦弱、虚伪与残忍么?

至于泉水治病的传说,一方面可能是水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起了一些作用;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人类自身的心理暗示。再有就是很可能后来人们通过饮食和其他方面的调理,疾病痊愈了,但情感上则全部归结为泉水的功劳。其实话说回来,所有疾病的痊愈都是人类身体自己完成的(通过免疫系统、组织的更新能力等),药物的作用只是暂时控制而已。


“顺势疗法……原本具有毒性的物质,……经高度稀释后,物质将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其波动的信息,而无论是毒还是药,它们都源自一种波动。”
“像镇痛剂这种药物,它的波形与疼痛的波形正好相反。人类制造的镇痛剂,通常是将几种物质混合,让它产生与疼痛相反的波形,……”

又见顺势疗法。作者这里给出的解释同样荒谬。既然水中留下了金属离子的波形信息,那么这个波形也应该和人体内起毒害作用的金属离子是完全相同的。这频率相同的波碰到一块难道不会叠加产生更加毒的效果么?理解不能。

很可爱的是,就连疼痛都有波形了,那么疼痛的种类其实也不少呢。它们的波形是否一样呢?镇痛剂镇痛的作用是通过化学反应削弱神经对疼痛信息的传导。而非是拥有与疼痛相反的波形。


“人的肉体是由水构成的,人的精神却由意识构成。保持水的清澈与顺畅,不仅是最好的保健方法,同时还能让人的精神洁净而清明。试着让你的身体里充满水的美丽结晶吧!这一切全都取决于你有着一颗怎样的心灵。”

前面摆了一大堆奇谈怪论,最后又回到了水结晶上。我已经无力在对这个唯心论问题啰嗦了。总之水在人体这个37摄氏度的环境中永远不可能结得起来晶。OK?


“……免疫力不单单只来自于‘爱’,更准确地说,应该源于‘爱与感谢’。”
“……把水放进微波炉加热,然后拍下了它的结晶的照片。我拿加热后的蒸馏水结晶的照片,和同样加热但曾经给它看过"爱与感谢"字样的水结晶的照片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的结晶已经完全被破坏,但是后者的水仍然能形成结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爱与感谢’这句话的波动,可能足以抵抗电磁波的负面影响,从而具有免疫力。”
“……看过‘爱与感谢’几个字的水,能够呈现出异常美丽的结晶。当然,只是看过‘爱’字的水结晶也很美丽,但是与前者相比,却缺少了那份淡雅而神圣的气质,没有那种如钻石一般绚烂的光芒。”

作者继续他的奇谈怪论。我还是不能相信这个实验的真实性。微波加热的原理实际上是在短时间内使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从而产生温度上升的现象。当温度降低后分子热运动又会恢复之前的水平。实在无法想象这之后还能与电磁波有什么关系。当然对于看过文字的水结晶形态的描述,作者也是完全从主观审美立场出发的。审美这种东西因人而异,有人喜欢简洁美有人喜欢纷繁复杂的图案。这是个很难用统一标准去划分的问题,完全不能简单拿来做科学分析的对象,因为它不是一个可以定量的准则。


“爱与感谢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在这里我用水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H)和一个氧原子(O)构成。H2O就是代表水分子的符号。如果爱与感谢也像水一样以二比一的比例构成的话,那么从影响力的大小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感谢为二,爱为一。也就是说,感谢的能量比爱要大两倍。”

作者这里是想说明“感谢”的力量比“爱”更强,但是他却举了个十分不恰当的例子。氢原子只是在数量上多了一个,而就原子直径与分子结构来说,显然是氧原子起着主导作用。一个氧原子之所以会结合两个氢原子,是因为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为了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与两个氢原子(氢原子最外层电子只有1个,而且处于最内层轨道,要达到稳定结构必须有2个电子)结合成电子共用状态的共价键!作者意图用水的分子结构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未免牵强附会了些。


——第四章——

“……不管多么纯净的天然水,如果你心不善,这水也绝不会变得纯净。”
“如果你心中怀有未解的情结,再甘甜的水喝起来也会觉得寡淡无味。”
“而运动后大汗淋漓时喝的水,即便是没什么特别的白开水,都会令你感觉很好喝。这正说明,最重要的是你的心。”
“我不是在这里提倡唯精神论。相信各位已经明白,同样是喝水,心怀感激时喝的水跟心情浮躁时喝的水,会让同样的一杯水变成截然不同的东西。”

好死不死终于拖到第四章了,这精神上的煎熬就快结束啦。让我们来看看作者还有些什么调调好了。

这里我几乎就是在摆作者主观唯心论的例子了。看看这些言辞吧,全部都是在说人的情绪怎么样,会对所饮的水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但是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叙述中的破绽。所谓“觉得水好喝”或者“觉得寡淡无味”,并非是水本身发生了质变,而是喝水人的心情传递出来的感觉。而且运动后对水的需求并非由“心”决定,而是由生理决定(身体损失大量水分后会向大脑皮层反馈这一信息,人才会觉得想喝水)!至于作者自己在这里声明“不是主张唯精神论”,难道不是“此地无银”么?


“我们的所思所想时刻都在影响着这个世界。如果我们能充分地对这个世界展现我们更多的创意及语言才能,这个世界必将产生更多美好的事物。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发出破坏的信息,地球说不定还会去破坏整个宇宙。”

这第四章几乎全篇都是主观唯心论的调调。我记得大量日本动漫中都喜欢使用“人的意志/观念/语言甚至音乐改变世界未来”的设定,还是那句话,那些是动漫所以天马行空一点没什么好说的。但是要在一部标榜“科普”的严肃读物中出现这类观念可就不怎么招人待见了。至于作者认为人居然可以指使地球去破坏宇宙的观点,我觉得即使科幻小说也不见得会采用。


“为了说明人的意志对这个世界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影响,据说有人通过‘消云游戏’去验证。其中的道理想必就是用人的想像力去使云消散。”
“做‘消云游戏’时,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心理准备。首先要对自己深信不疑,相信自己绝对能让云消散;另外就是不要太过专心致志了。因为这有点儿像逆向思维,如果太过专心致志的话,恐怕反会无法适度地传达能量了。”
“做好心理准备之后,在脑子里想像从你的内心向云朵发出了肉眼看不见的波。记住要尽量地让能量准确地对准你的目标--也就是那朵你希望其消散的云。”
“然后,对云说:‘云不见了。’同时再对自己发出的能量说:‘谢谢你。’只要按照这个顺序做,云就会慢慢变淡,并在几分钟之内消失不见。”

这段是作者所举的“消云实验”,看起来真是荒谬无比。云层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状态中,水分子热运动、高空气流碰撞对它的形态变化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这怎是人类凭借自己想象就能左右的事件?而且即使按照上述做法成功地让一片云消失,那也只是偶然事件,与人是否对它发出“能量”没有任何关系。真不知道作者所在的国家还有多少诸如此类荒诞不经的、披着科学外皮招摇撞骗的迷信活动。(PS:事实显然是再肯定不过了的。)


“……许多人都承认,人类意志的能量,具有强烈的影响万物的能力。而云是由水构成的,同时还是一种气体,所以应该更容易对人的意志产生反应。”

这个“许多人”到底是多少?没有确切数字。但是我这里主要还是挑虫:云不是气体,它是由水分子凝聚成的小液滴组成的。所以才会反射光线呈现白色!(如果是水蒸气的话根本看都看不到!)


“从量子力学开始,到荣格学派的心理分析理论,再到遗传基因学派,都已经开始肯定在我们居住的三维空间之外,另有一个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世界。据说,那个世界不仅看不到、摸不着,而且就连时间都不存在。”
“因研究量子力学而闻名世界的大卫•博姆(DavidBohm),将我们可以感知的这个世界称为"明在系",并且认为"明在系"的背后另有一个被称为"暗在系"的世界。"暗在系"的世界了解"明在系"世界的一切,而生活在"明在系"的事物则记载了"暗在系"世界的一切信息。”

第一段摘抄,别的不敢说,我自己就是生物学专业的,这么些年来怎么没听说过遗传学领域中有人提过这种观点?而后一段摘抄中提到的“明在系”和“暗在系”的说法我也没见过。倒是以前看《超越时空》时,里面谈及十维宇宙时提到过一个类似的观点,大致意思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四维宇宙实际上是由一个十维宇宙的涨落演化而来。在某一时刻十维宇宙中的四个维度暴涨,形成现在我们存在的宇宙形态,而其余六个维度则塌缩到一个我们无法观察与测量的尺度,即基本粒子之下的那个尺度(测不准原理将其屏蔽了?)。科学家通过计算推测这种宇宙模型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可能会反转,即六维宇宙开始暴涨而四维这个开始塌缩,完成一次涨落的过程。但这只是数学模型演算出来的结果,依然只是对真实情形的一种猜想。


“……其道理与‘一沙一世界’有些相似。从一小部分宇宙,可以窥见整个宇宙的全貌;一个人的身上就记载了宇宙全部的信息,甚至其中的一个细胞的身上,也都刻画着整个宇宙。”

这段话看起来很眼熟,对!它就是曾经流行过的“宇宙全息论”的一个侧面表述。这个理论我们无法去验证,只是平时通过观察,发现在不同的尺度上的事物表现形式有时出现惊人的相似,这种思想似乎特别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的确,人类早期认识自然界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手段便是“类比”,通过自己熟悉的事物去推测自己不熟悉的,但在形式上却存在一定相似度的事物。类比法这个方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物质界客观存在的层次在人们认识新事物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再次强调一下前面提到过的一个重要观点:不同尺度上的规律存在各自独有的特征,不能轻易将一种尺度上的规律往另一个尺度上推广。这里举个简单例子好了,人们在研究原子模型时,喜欢将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周期性运动的现象与太阳系中行星围绕太阳运行做比较。但是在微观的原子世界,核外电子的运行轨迹却呈现这“几率波”的形式(而不是行星的椭圆轨道),描述它行为的是波动方程(而不是开普勒三定律,即使方程形式也是天差地别)。这就是不同尺度体现出来的各自独特的规律。所以宇宙全息论的真实性,至少在目前为止还是应该在后面打上个问号。


“博姆认为,每一个‘瞬间’在宇宙展开的新的投影就是‘现在’。而下一个‘瞬间’又会重新展开新的投影。简单地说,也就是每一个‘瞬间’都将出现一个不同的世界,只不过‘瞬间的世界’将会影响下一个‘瞬间的世界’,由此相互联结成一个相似的世界。”

又是一段看着眼熟的叙述,博姆(Bohm)此人就是宇宙全息论的发起者与倡导者。怎么说呢,这个全息理论十分具有煽动性,然而我认为它在科学上是否具有普适性仍然值得进一步探讨。物理学发展到当前,追求一个完美的大统一理论是每一个科学家的梦想。而宇宙全息论几乎就是这个梦想的一个具体化的实例。当时Aspect的粒子实验中发现两个朝相反方向运行的电子能够互通信息,当一方的轨迹改变,另一方也相应改变。从而得出信息传递可以存在“超距”性。而Bohm则推测为这实际上是观测者眼中的一种幻象,即粒子并没有分离,观测者看见的是同一粒子在不同观测角度下的行为。这种理论得到了部分科学家的支持,然而它却被更多的超自然现象追随者所吹捧(科学的外衣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让人们充满对它的信赖感!)。因为全息理论相信宇宙中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百亿光年外某恒星中的一个氢原子很可能就与你体内某个氢原子是“一对”的),宇宙的全部信息都存在于它每一个组成部分中。这对于解释心电感应、行星对人存在影响等现象着实是个易学好懂的便易理论。现在它正被本书作者拿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我终于明白了,作者之所以可以在这本书中无视现有的自然科学理论与实验方法大放厥词,是因为他早就为自己准备好了“宇宙全息论”这个最大的理论靠山。回顾前面多有匪夷所思的结论,全部都可以用这个看上去很美妙的理论来圆满。相形之下,孤陋寡闻的反而是我自己了。

然而宇宙全息论深层次的含义却令人大为沮丧——所有宇宙的的信息(过去、现在、未来)都存在于一个更高的维度,即深度的现实(真正的真实)。而我们所存在的这个宇宙仅是那些确定信息的一个投影,它包含着所有宇宙演化事件,包括时间与空间。我们现在处身于一种虚幻,我们对这个自然界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幻象,都是那个存在于高维度全息库的投影。而在那个全息的“真正的现实”宇宙中,所有的信息同时存在于其间,那里没有过去未来、没有时间空间的分裂,那里包含着我们宇宙演化中全部的能量与粒子的信息(即它们所有可能的相互作用方式与命运)。Bohm底气十足地下了定论——这个超级全像结构(真正的现实),没有人可以假设它不会包含着更多。换句最简单的话来说,那个“现实”才是绝对的存在!

多么宿命论的一个理论!!我们周围所有一切都仅仅是那些信息的投影之一,我们的存在宇宙的过程微观世界的行为一切一切都是幻象。我们研究的电磁力万有引力行星运动规律生命起源演化我们的数学我们的哲学我们的历史乃至我们哭我们笑我们从古至今的所有努力我们的自我意识全部都是那个“超级全像结构”中已经存在的一个信息。那么我们作为一个能理解这件事的生命,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所以在世界观问题的抉择上,我宁可选择混沌理论。至少那个未确定的“未来”,不会令人那么绝望、那么欲哭无泪……


“那一天,与日本相隔甚远的波斯湾,爆发了多国联军同时攻击伊拉克的海湾战争。开战当天的下午,我碰巧正在东京湾测量自来水的波动情况。结果发现,当时水中所含的水银、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的波动值高得很异常。……不断重复地进行检测,结果却都完全一样。”
“……在地球另一端开始炸弹攻击时,炸弹所具有的有害波动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传遍了整个地球。”
“也就是说,波动应该存在于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世界及我们居住的三维空间之间,所以水才能觉察到地球上任何地域所发生的事情,并迅速"告知"我们。”

让我们暂时从宇宙全息论带来的阴影中缓口气,来看看作者接下来的实验。在了解了上面的全息论后再来看作者的叙述,似乎的确有那么些道理了。但是还是注意一下,仪器检测到的异常波动来自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所以即使要说有什么接收到了炸弹爆炸的信息,那也应该是那些重金属离子,而并非水。作者虽然借用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但他的论证仍然漏洞百出。


“英国的鲁伯特•谢多雷克博士,致力于研究如何连接肉眼看不到的世界,从而为人类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
“我们常说:‘一生二,二生三。’比如飞机坠毁事件,有时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即便是社会与历史也一样。从整个人类历史的长远眼光来看,许多悲剧都曾不断重复上演过。为什么同样的事件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呢?谢多雷克博士以一种科学的态度解释了其中所包含的秘密。”
“他认为,只要同样的事情发生过几次之后,就会形成事件的‘形象之场’,而只要和这个‘形象之场’产生共鸣,同样的事情就能再度发生。这里所谓的‘形象之场’,并非一种能量所传达的信息之类的东西,而是与家装的室内设计图有点儿类似。”
“谢多雷克博士……认为,不只声音会产生共鸣,事件也会产生共鸣。他将连续发生同类事件的场所称为‘形态形成场’,将所发生的同类事件称为‘形态共鸣’。”
“为了验证谢多雷克博士所提出的‘形态共鸣’理论的真伪,英国电视台进行了公开的实验。”

这里作者引用了一个生化学家的理论。先不说这个理论本身是否经得住检验。单看作者这里引的一句话“一生二,二生三。”这句话是中国人都应该熟悉得很。这是易经中描述太极生两仪,阴阳和合而生万物的句子。然而作者显然把这句话的理解错了,将之用来表示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这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人士来说的确不容易发现问题。但我是中国人,所以还是在这里特别提出来说明一下。

而最后那个实验的结果是支持这个理论的,因此作者也表示对其充分肯定。但是因为这个实验似乎只进行了一次,所以……实验数据样本量远远不够,结论不能说明问题!


“谢多雷克理论最重要的一点是,一旦形成‘形态形成场’,其传播就可以跨越空间与时间的界限。换句话说,只要有‘形态形成场’存在,就可能在瞬间影响到其他地方,这也可以算做是世界瞬息万变的一种。”
“如果有了水结晶给我们的启示,再加上谢多雷克博士经过实验得出的结果,便可以解释这个世界中的大部分现象,同时还能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足以改变世界的能力。”
“上帝赋予人类创造力,只要充分利用这个能力,便可以在瞬间改变世界。”

很显然,这位生化学家也是宇宙全息论的潜在支持者之一。然而他的“形态形成场”理论与宇宙全息论比起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因为改变世界的一切力量就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当你面对水,满怀爱心向它表达自己的谢意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一定有人像你一样对一切都充满了爱心。”
“你不需要离开你现有的环境,因为你眼前的一杯水已经连接了整个世界。无论在哪里,水与水之间都会产生共鸣,由此扩展开来,全世界的每个人都应该心存着一份爱与感谢。”
“那么就让爱与感谢充盈这个世界吧!那样的话,就会形成一个神奇的充满爱心的"形象之场",从而改变这个世界。在那样一个世界里,就不再有空间与时间的界限,甚至每时每刻都有美好的事情发生着!”

不得不承认,作者的言辞非常煽情,这让我想起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对人们进行精神控制的宗教的行事做派。当鼓吹者以圣贤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宣扬他的教义与理念时,他们首先借用的一定是“仁爱”、“救赎”、“和谐”、“世界大同”(本意理解,请不要想囧想歪)等光鲜灿烂的外衣。这时人们就要尤其小心他们很可能深藏于表面之下的用心了。我并不是在这里说作者有什么图谋不轨,只是觉得这般将“仁义道德”挂在嘴边,处处宣扬着人能通过意识改变世界的主观唯心论,实在不像是个严谨的科学家能做出来的。虽然当前公众指责科学家缺少人文主义关怀的声音越来越强,但这却不意味着人们迫切需要一个以滥用科学理论、歪曲其科学含义的方式来证明并宣扬一些大而空的博爱理念。科学研究是对这个物质世界规律的探寻,人们只有正确认识了客观事物才能从中更好地领悟自然的法则,才能成为具体行动的理论指导。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真正治学严谨、人品高洁的学者们从不用冠冕堂皇的华丽词藻来粉饰自己的言论。科学之于他们是一种信念,而不是随意使用的工具。他们言行谨慎、身体力行、逻辑思维能力超强、以哲学世界观为自己的工作指导、对自己的研究事业充满忘我的热情、随时关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时常反思自己的研究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他们本身就是对科学最好的诠释。

中国有句古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即是在说人类的意识需要物质世界的规律相配合才能发生作用。人类要认识世界,首先应该正确定位自己与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不得不说人类只是生命进化史上的一个特例,是物质世界的一个子集。人类有自己的能力极限。这不是通过基因改造或者机械辅助就能克服的问题。这个能力极限是自然法则的制约力。比如死亡的不可抗拒不可消除,是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个结果。在自然界面前,人类不过沧海一栗,即便地球上的人类全部灭绝,这个世界依然会继续下去,直到物质世界终结的那一天。那么我们的意识对我们灭绝后的这个世界还能有什么作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正确看待人类自身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是认识这个世界的基本出发点。

有一本科普读物,The World Without Us(By Alan Weisman),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审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这本书虽然描述的是一个“人类忽然灭绝”后世界演化的推想,并且到主旨依然是保护生态。但是这本书读起来却比“水知道答案”更加实际、更富有科学性和逻辑性,也更加有助于引发人类对自身活动怎样作用于全球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的切实思考。科普当应以这样的方式对公众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而不是通过鼓吹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哗众取宠。


——第五章——

“到底这本书里什么东西能如此抓住人心呢?我想,也许是当人看过照片之后,人体内的水受到了水结晶的感化而起了反应。水急切地想告诉这个世界,一切的根源都在于‘爱与感谢’。”
“爱与感谢是自然之常理。来自宇宙的水将‘爱与感谢’的信息带到这个地球,并让这‘爱与感谢’在地球上创造了生命,孕育了生命。而当人看过水结晶的照片之后,通过体内细胞中的水,使一种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忆开始复苏。”
“水结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传达‘爱与感谢’。”

这几段摘抄该论述的前面已经论述过了,我已经无须再重复些什么。这些叙述很难让人不会觉得这是在看幻想小说或是动漫。在作者的世界观中,水简直已经上升到了圣母玛利亚的地位。不但具有人格、人类情感,还有交流甚至传教布道的欲望。也许这便是作者对于自己内心的一种映射吧。


“平时我们生活在到处充满电磁波的环境中。尤其是现代生活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电脑。水结晶能让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对电磁波所予我们的伤害无动于衷,必须小心翼翼地接触与使用它们,”
“……瑞士人对于水,肯定是在心中满溢着感激之情的。我甚至想,我们与他们相比,是不是就连DNA也存在着某些差异呢?”

前面我已经谈到,关于作者的实验的科学性尚有待确定。这里便出现了引用实验结果的例证。我们先肯定那个实验是真实可信的,即电磁波的确能对水造成一定影响。但是我们现今生活的这片空间中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各种频率的电磁波,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不是我们通过“小心谨慎的使用它们”就可以免受它们侵害的。如果这里作者想达成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表述,那也应该是给出一些能减缓电磁波侵害的行之有效的建议。然而这显然与作者支持的“水主题”没什么关系了。

第二段摘抄,我只能说世上除了同卵双胞胎外,没有哪两个人的DNA是完全一样。所以存在差异是肯定的,与对水的态度怎样没有必然联系。宗教与传统是文明发展的产物。就好比汉族喜红、羌族尚白一样,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语言本身有着它固有的波动频率,同时还具有影响宇宙的能量。说出口的话,都是一种有力的‘具有灵魂的语言’,足以对事物产生影响。”
“盐谷先生的长寿秘诀就在于他所独创的正心调息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头脑中想像着,通过呼吸,让肺里充满了空气,并让体内的空气处于循环状态,由此得以汇集宇宙的能量,从而获得健康的体魄。当然,要想获得像他那样健康的体魄,另一主要原因还在于他所使用的通过大声宣言获得能量的方法。”
“……在用完正心调息法之后,要大声颂唱被他称之为"大宣告"的祷告语。这祷告语的内容是:
  ‘凝聚宇宙无限的能量,必将获得和平盛世。’”
“‘大宣告’的祷告语中充满了凝聚着宇宙能量的言语,蕴涵着祈祷世界和平的希望。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使用的"必"字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

以上这段摘抄几乎已经转入神秘学领域了。原始巫术中有一类叫“言灵”,相信语言携带力量,人类说出的话具有超乎想象的影响力。也许这就是上面这段文字的思想来源。但语言本身是个含义十分模糊的东西,它不够精确,也许仅是措辞上的一个微小的变化就能引起很大的歧义。这对于科学所要求的定量表达是十分不利的,所以科学演算的过程借用的是数学符号而不是语言文字。同样,正是因为语言表达的模糊性,一些玄而又玄的言论与活动随之而生,比如算命、占星等等。有过经历的人会发现对方提供的“内容”都是模棱两可的语言。无论你从什么地方去解释,都有可能沾上点边。而就像我前面也提到过的,人们往往容易倾向于将偶然事件视作必然,于是正中对方下怀。究其根本,无非是些文字游戏罢了。

关于“修行”,我认为本质在于身体与精神上的放松,至于要怎么做说什么话则是次要的。那个摘抄文字中的所谓“誓言”,其实上下句之间根本没有因果联系。这无非是一种借以调节心绪的手段,而语言本身是什么内容似乎无关紧要。


“我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重复这种实验。就像过去我在实验中不断观察到的,水结晶会随着人的意识而发生变化。另外,把水放进50个容器中冻成冰块儿时,放入时的方式,以及放入者自身发出的波动等等,都会使水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晶。依照顺序观察50个容器中的水时,也会发现水无时不处于一种变化状态。”
“在种种不同的条件下,根本无法达到科学实验所严格要求的‘条件完全一致’。因此在实验方法上,我只能尽可能地在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尽量采取科学的实验方法。”
“为了将人的意识对水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我们实行了‘遮蔽操作’。因为,如果实验者事先已经意识到,看到说‘谢谢’的水会比看到"浑蛋"的水能产生更美的结晶,他的这种意识就可能对水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是单纯地在容器上贴上a或b两种标签,到最后才揭开到底哪一个写的是‘谢谢’,哪一个写的是‘浑蛋’。使用这种方法,应该就可以避免实验者的意识对水所产生的影响。”
“在选择结晶时,我们将50个容器中分别观察到的结晶,分成‘美丽的结晶’、‘六角形的结晶’、‘不规则的结晶’及‘无法形成结晶’等几类,贴上标签。然后每一类都设有一定的系数,视结晶情况再打分。”

这几段摘抄比较多,目的是展示一下作者水结晶实验的全部过程。作者这里自己也承认了水结晶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水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云云。也许在不同水质的结晶实验中的确有可能形成极不规则的晶形。但是在作者所列举的“人的意识”、“放入时的位置”、“人的波动”等条件中,我竟然没有看见最有可能的一条——水中的杂质(可溶性与非可溶性的)种类与含量!为什么不考虑这个原因?这或许就是作者有意回避的,实际上对水结晶过程可能产生最大作用的一个因素!学过中学化学的人都知道,水中溶有其它物质(无机盐或有机物)时,混合物的凝固点会下降。而作者的观测温度是-5摄氏度。很难说水中溶解的各类物质是否已经让水在-5摄氏度时不能冻结了。至于结晶型,那也是很有可能受这个因素影响的。(PS:没有做过相关实验,不好评价。)

再来看作者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所采取的手段吧。作者这里有些语焉不详。大约意思是先定义好a、b各代表哪个词汇。然后将写着a、b的纸条贴到瓶子上做结晶实验。那么这里问题又来了,假设水真的能看见什么,那么它看见的也是a和b两个字母,而不是对这两个字母所下的定义。作者如此行事难免有些欠考虑。

最后看作者对水结晶型的分类。这里所用的判断标准实在太过主观审美化了。什么叫“美丽”的结晶?这恐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吧?于是在数据记录上完全可能产生极大的人为误差。在大分类上尚且如此,往下细分的参数我实在想不出会怎样。当然作者很聪明地继续回避了这个问题。

综合以上,作者的水结晶实验设计漏洞百出。实验结果根本不具科学意义。当然作者很聪明,提前将那些可能影响水结晶的无关紧要的“抽象”原因罗列出来,如果实验一旦不符合自己的设想,就全数归结为那些莫须有的原因,而只选择结果符合自己设想的一些作为自己结论的证据。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推测。

对于水本身,因其纯度不同而在结晶时呈现不同的结晶形态并不是不可理解的事件。自然界中的矿物结晶,在纯度相对较高、结晶条件合适时会生长成对称规则的大块晶体;而纯度低、结晶条件不适宜时则形成细碎的不规则小颗粒,比如河沙中细小的石英碎片与水晶就具有着截然不同的外观。虽然如此,二者微观的晶胞(晶格)结构却是一致的,只是大块晶体的晶胞在空间上得以连续延伸,所以宏观结构也呈现规则的对称型。而杂质颗粒的存在阻碍了晶胞在空间延续上的连续性,所以结晶细小而不规则。本书中提到的水结晶,也是大量水分子规则排列出的一种宏观的现象(就像雪片一样),其中悬浮物颗粒很有可能作用于这个宏观过程,打破了水晶胞空间延续的过程,阻止了它们形成连续对称的宏观形态。所以看上去显得破碎。但实际上它们的微观晶胞结构都是一样的。(PS:我不了解结晶化学,不知道以上推测是否有误。还请各位看官明辨。)

还是就水结晶实验展开讨论。假设有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他在做水结晶实验时发现有些水能够结晶而有些水不能,他的思维重点肯定马上转移到那些不能结晶的水上。他会先假设几种可能造成水不能结晶的原因,然后分别设计新的实验去验证这些假设。当实验证实了某些假设的因子的确有作用时,他便会继续设计实验研究这些因素的作用原理。最后整理归类大量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然而我在这本书中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这种一般科学实验思想的只言片语。作者自始至终都将不同形态水结晶的产生原因建立在一个不可捉摸的假设上,并且坚信不疑。同时还使用了大量具有人类道德色彩的字眼去解释这些原因,并且借用了许多其他领域尚待证明的假说(不管适不适用)来支持与推广自己的理念。这实在是对科学的一种亵渎。


“我认为,水结晶的研究将来能带给人类的最大贡献还在预测地震方面,因为水有提前感知地震信息的能力。”
“而且,只要在每次地震发生时,把震前与震后的水结晶的变化做成资料库,或许还可以发现其中的某种共同点。甚至还可能通过这个资料库的逐步完善,预测到下次地震发生的大致时间。”
“这项技术除了能用来预测地震外,还可广泛应用于预测台风、水灾等因大自然气候异常所带来的天灾。另外,在病毒学方面,这项技术也可以得到广泛的利用。”

以上几段是作者对水结晶技术的展望。我十分不明白的是水结晶型与各种天灾预报之间如何挂上钩?作者估计通过自己的预假设“水能感知一切”推理到“水能预测灾害”。但是这两者在物理学上的相关性建立起来之前,我想还是持保留意见的好。更奇怪的是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将水结晶技术与病毒学扯上关系。病毒只有在进入细胞环境后才会表现出生命活性,否则它与晶体的性质更为接近。总之作者没有给出这个想法的来源依据。我也实在想不出来。


“人由水构成,缺了水人就根本无法活下去。但是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我们不能忘记水也曾湮没过人类的文明,也曾不当地使用过它那似乎可以颠覆一切的巨大威力。”
“但一切全在于我们人类怀有怎样的一颗心。”
“我们肩负着净化水资源、改变整个地球环境的使命。要想完成这一使命,其前提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怀有一颗澄净的心灵。”
“过去我们掠食、污染着地球,这段历史,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留在水的记忆中。现在,水开始说话了,水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申述着它的委屈。”

唉,类似的问题说到懒得再说。这里只提一下前后矛盾的地方好了。前面作者说过“水需要的不是净化,而是尊敬”,这里又跳出来说“人类肩负着净化水的责任”。真不知道他到底想怎样。话说回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水会不会委屈,也许只有水自己知道。


——后记——

“宇宙中的一切都有其相似性,微观世界会忠实地展现另一个微观世界。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曼陀罗,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以知道宇宙中发生的事,同样也可能在我们的体内重新上演。”
“人体需要水在其中不断循环,宇宙中的水也需要不断循环。如果水只是持续涌入地球的话,终有一天宇宙中的水是要枯竭的。”
“水来到地球,不过是它以回归宇宙为目的的浩瀚旅程中的一小段,所以说地球上的水,总有一天会重新返回宇宙。”
“果真如此的话,水不断来到地球又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假如把太阳系比做人体的话,我想也许地球承担的就是肾脏的功能。”
“人体的肾脏每天要过滤近200升的水,并将过滤后的干净的水输送到其他器官。这样说来,地球所承担的角色就是将循环在太阳系中的水过滤后,把干净的水重新送回宇宙。”
“既然如此,又由谁来承担净化地球水源的责任呢?那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因为我们是水做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有义务净化地球上的水。”

终于磨蹭到了后记,我的评论兼吐槽之旅也将结束。于是放在一起讨论吧。

很显然,文章的末尾,作者再一次抛出了强大的宇宙全息论来压阵。这次他用了人体的体液循环来类比水在宇宙中的循环。但是关于地球是宇宙水资源的净化地一说实在荒谬至极。物质间本身就是混杂在一起的,世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因此它们也不需要什么“净化”。至于来自于宇宙的水真的就那么“干净”么?我看未见得。而且地球上的水是否真的来自宇宙也只是个假说。至于“人是水做的,所以人必须担任净化水的义务”一说更是信口胡言,这个地球上哪个生命体内不含水?水母体内98%都是水。按照作者的逻辑,最有义务净化水的物种应该是水母!而实际上地球上水资源的净化大多是由微生物完成的,人类在这方面起的作用并不显著。所以作者这一切展望都是虚构,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但是,如果将以上所有文中言辞与作者经营的那个贩卖水制品的公司联系起来,一切便真相大白了。


“……人体70%由水构成,因此水所记忆的信息,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人格。”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验,很可能会变成水的记忆留存在体内。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魂。”
“灵魂究竟来自何方?如果我前面所说的都正确的话,那么,灵魂来自宇宙。然而,身为人类的我们最后又往何处去呢?”
“我们就是水。也许我们有一天会带着地球的信息与经历,再次回归到宇宙。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在离开地球之前,将自身净化成无污染的水。所以,我们必须活得有神采,必须用意识净化我们体内的水,并向所有生命发出富含力与美的信息。”
“我们总有一天会结束在地球上的短暂生命,飞向浩淼的宇宙。但会怎样离开,没有人知道。至于这一点,我们只能委命于宇宙的无限真理。当然,到那时,我们就不再拥有现有的肉体,而是以水的姿态,化为水做的一抹晚霞。”
“待我们的灵魂回归宇宙的那一刻,我想我一定要对各位说:
‘让我们一起飞向宇宙,下一站就先到火星上去看看好吗?’”

这是文章最后一段内容,我几乎全部搬过来了。

(PS:人格形成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灵魂,因为受研究手段所限,向来是个游走于心理学、科学与玄学之间的暧昧领域。它的存在与否尚未肯定。但即便是文艺上的“灵魂”,也绝不是指记忆这种实在的信息。)

我现在只想对这最后的一部分做个恶搞总结:

——作者以其痴人说梦的笔触,利用水这种物质形态,描绘着他自己的虚妄世界观,并且最终暴露了他妄图展开宇宙殖民计划的本质。Over!

所以关于这篇文,我的千言万语最后都可以归结为送给作者的一句话:

请放过我们利万物而不争的上善之水吧!!


——正文结束的分割线——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我自己会在看了一本伪科普之后坐在电脑前面码了这些文字来发泄怨念真是一件神奇的事。其实在评论兼吐槽的同时,也是我对自己工作及所学知识的一次大整理与回顾。其间自己也重新认识了很多东西,比如对科学与伪科学的思考就是最重要的一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可以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言论。所以良莠不齐的书籍纷纷大量涌现。我以前也不多不少地看过一些国内伪科学书籍。大多也就是当笑话来看。可是从没有哪本书像这本“水知道答案”一样令我恼火。也许是因为作者披着科学的外皮,装成一个参悟了世界之理的圣贤,道貌岸然地大肆鼓吹、推销与贩卖自己似是而非的理论,并很有可能因此而获得商业上的利润而引发了我从心底而生的强烈反感罢。所以我才几乎将书中每一句话都进行了一番批判。当然,这其中也掺杂了不少我的个人情感。但绝大多数情况,我还是以尊重科学事实的态度在分析书中有违科学的部分。本人才疏学浅,如果文中有什么不正确之处也请海涵。

相信各位看过或者没看过这本伪科普书的朋友们自己心中一定有着自己的是非标准与思考方式。其实伪科学不算什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们甚至还有些可爱。当然我只是针对有辨别能力的人们来说的。而对于正在接受教育、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孩子们来说,伪科学极有害!),但以科学的名义行违背科学信念之实的伪善行为才是需要格外令人警惕的。无论是否从事科学工作,每个人在遇到这些言论或行为时也需多一分思考。虚假的东西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它们终有一天会不攻自破。

文已终结,思考仍在继续。谨以此文与各位从事或者爱好科学的同学共勉之!


——END——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批评】对这本书“逐字逐句”的批评……= =+”的回应

aimyang 2017-01-25 13:22:22

初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有相同的想法,不过没有楼主那么细致入微,书到现在也就看了三分之一,剩下2本还没有开封,今天整理书柜的时候拿出来又翻了一下,才上豆瓣来看看,看到楼主的评论,深有同感。

FloydYuan 2016-09-17 21:20:04

最近身边这本书被提到的频率特别高 借朋友的看了一个章节 没有多去揣摩科学理论 还被作者所描述的"爱和感谢"吸引 昨天在京东买了一整套 看了这段评论果断退货 省了六十块钱

kqlyjht 2016-02-03 18:08:30

觉得LZ科研工作搞多了,钻到科学的牛角尖里去了。连“人就是水”这四个字LZ都用长篇大论来反驳,看得我一愣一愣的。可是你没看到前面有一句“从物质的角度”这个前提条件么?
另外让自身的水“干净”,作者也在“干净”上较真,请注意这不是发布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也不是一本科普读物,小弟不才,认为这里说的让自身的水“干净”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干净”。
言归正传,《水知道答案》这本书我是很多年前看过的,当时对实验结果也很是惊讶。印象中最深的一句话是“世界是波动的存在”,这句话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晶。抛开科学和伪科学不谈,作者书中宣扬的真善美还是可圈可点的。
至于楼上说的科学和宗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我只想问,没有被科学证实的都是假的或者不存在的吗?如果宗教里讲诸如因果报应,六道轮回这些将来有一天被科学证实了呢?要知道当年哥白尼的“日心说”也是遭到世人的谩骂。
对待本书,什么叫科学的态度?自己按照书中的说明做下实验,或者联系作者求取更多的或者更精确的实验条件和数据,这才叫科学的态度。写一篇长篇大论,逐字逐句把本书批评的一无是处,我看到的是一颗被应试教育摧残过得狭隘的,不懂得理解的,形而上的心

心中的浮萍 2015-04-05 06:18:16

科学是个事实证明的问题,假设必须要能被重复证明,是或者不是,真或者假,怀疑是最起码和必要的科学精神;

而宗教是价值领域的问题,善或者恶,这根本无法证明也不能证明,这种标准只存在于人的心中,总之信就对了!

两个领域风马牛不相及,扯到一起干嘛啊~~~善和恶对于水的作用,这和善本身是好的完全是两码事吧!作者的可笑之处就是把人们引向对于价值的证明,不仅无聊而且对于宗教(价值)本身有反作用,西方的启蒙运动后就发生过人人抛弃宗教的恶果……所以,想要扬善也要用对方法~

5hao24 2014-10-09 17:21:07

只能说LZ辛苦了!!!

奉孝在健身 2014-08-31 20:05:49

膜拜楼主,楼主科学素养很高,科学精神让人敬佩。特申请豆瓣号顶。

萨若勒 2014-08-30 21:56:19

佩服,然后感觉碰到了一个可能脾气秉性相似的人。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好几年前了,然后这两天又重新翻出来看,目的只是想给我朋友说里面的问题。然后把这本书以及视频《兔子洞里到底是什么》看了一下。但是我没有像楼主这样写这么长的文章

Mephisto 2014-08-30 10:41:15

个人感觉做科普的最悲哀的莫过于分心费力去写,结果该看的没几个看的
想那些看了这本书就以为被“科普”了的,不要指望他们能多花半点脑细胞去看那些真正的科学

杨灏哲 2014-06-17 20:05:50

只能说楼主所建立的唯物主义世界观非常牢固,很难被打破,一旦被打破楼主会疯掉?或者楼主会接受新的事物而迸发崭新的思想?当然希望两者都不要发生。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还是保留一点余地比较好。
很多事情,很多事物,不是科学就可以解释的清楚的,科学不是一切。
尽信书不如无书。

小强强 2014-05-12 17:40:05

LZ太牛逼了,佩服佩服!

人工湖 2014-02-04 15:47:31

同样佩服楼主

蓝色雾都 2013-11-16 20:51:01

好吧 我很有心地看了1/3就看不下去了 楼主写得特么长 佩服楼主严谨的精神 我是今天看完的这本书 不追究它里面的错误的话 这本书的确的蛮有特色

李金恒 2013-11-11 09:01:51

LZ这么辛苦写了这么多,还是回一下贴吧。。虽然觉得实在不值得花费这么多时间精力去反驳

almost 2013-10-26 14:00:41

LZ写得漂亮!

zhouder 2013-10-07 22:18:08

真厉害,还有心思看完,我看到"让水看文字或者听声音,得到的水结晶有不同的形状"就恶心到看不下去了,这根本就是伪科学甚至唯心主义,迷信的东西.楼上的楼上的玫瑰色的你说"给植物听音乐能促进其生长,这是否曾经也是伪科学?",我对此的回答是,给植物听音乐能促进生长,本身是一个科学的命题,但是这个命题是不是对的,还有争议,虽然有例子证明似乎是对的,但是不能证明对所有植物都正确.就像哥德巴赫猜想,虽然目前已知的(大于2的)偶数都能分解成两个素数的和,但是我们没法证明对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成立.目前最好的结果是陈景润定理:任何偶数都能分解成一个素数与一个素数或殆素数(殆素数是两个素数的积)的和.
当然,数是有规律的,植物却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律,或许哥德巴赫猜想有天能被证明,但"音乐能促进植物生长"是否对所有植物在任何时候成立,这只能通过对所有植物一一检验来证实.假设,真有一天这个实验有人做到了,证实对所有植物而言,音乐都能促进其生长,那么就该有个科学的理论,对此说明,比如,是特定的音频的作用,等等.
反过来,水知道答案,这本书中的实验,甚至不能称之为实验.首先,水的纯净度未知,也许有的是矿泉水,有的是自来水,甚至是河水海水,脏水!其次,温度和气压等物理条件不确定;第三,冷冻的时间不确定.先不论别的影响因素,就这以上三个,就能形成形形色色,数以千万计的水结晶的形状!这就导致实验不可重复,更不能得知是不是因为水看到文字听到声音而影响结晶的形状,但是作者就这么牵强的把不确定因素忽略掉了,把原因都归结到他设想的"水能听懂语言看懂文字"上了!他甚至就在文中说,并不是每次试验结果都一样,还说他只选取有代表性的照片.这不是明说,我的实验是唬人的,照片都是我随便选的,跟我结论不同的照片我就不给你看!!!!

Cyrus0201 2013-07-25 01:04:12

早该看到就不买了,买了读了2页就读不下去了,多谢楼主

笨笨 2013-04-19 22:56:26

楼上( 焓)没有注意到,你的楼上是发帖子当天才注册的吗?那就是个马甲。懒得和他们吵。

2013-04-13 20:06:00

楼上你不晓得这么用辩证法纯属和稀泥么……

探索~人生 2013-03-04 04:16:00

任何东西和事件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难道如今没科学依据的东西就一定没道理~~~~~~~~~~~~~~~

玫瑰色的你 2013-02-07 23:11:54

非科学的东西不一定就完全不能信了。
比如,给植物听音乐能促进其生长,这是否曾经也是伪科学?

笨笨 2013-02-07 21:02:27

楼上也认为本书并非科学,揭穿了本书作者想借着科学骗人的鬼把戏。

玫瑰色的你 2013-02-07 20:44:40

很多恶的事都打着善的旗号,并不代表每件善事都有个恶的初衷。我就是认为这不是科学,是宗教,怎么了?
楼上笨笨说不知道伪科学的人不会看LZ文章,请问是从回复人数来推论的吗?你的文字不通一样能回复,我怎么就不能?

笨笨 2013-02-06 23:48:15

楼主很花时间,但是不知道伪科学的吹鼓手们才不会看你的文章,他们只是在下面重复一句他的观点。正如楼上“玫瑰色的你”,他说的文字根本不通,但是不妨碍他在下面回复。

伪科学是不讲逻辑的,就比如明明是伪科学的本书,他们非要不从伪科学的角度来看,非要说善恶。正如很多恶的事情,都是打着善的旗号来做的。

玫瑰色的你 2013-02-01 20:59:42

如果不把"水知道答案"当成科学或伪科学,而众心理,宗教的角度上来看它,我认为这确同 上善若水 所说,是本扬善的好书, 只不过若换成大妈发的小册子,恐怕就没多少影响力了.
唯心与唯物有时候并不完全要对立,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科学家.

打败晚睡晚起 2012-10-31 15:36:50

真心写的好,这样的态度也很让人感动!我是因为有个长辈一直极力推崇这本书,每次见面都要我去看这本书,今天才买这本书,然后看到大量评论,看了楼主的评论,我决定拿这个评论去说服那个长辈,感觉我的那个长辈都快被洗脑了!

顾扯淡 2012-05-27 16:48:50

楼主的写的真好,为了这篇文章我也要专门把豆瓣帐号找出来顶一下。。

刘小舟 2012-04-19 11:20:18

哲学课上被重新拿出来讨论,有点玄乎。

日落松花 蛋 2012-03-13 12:57:32

看了评论我决定忽略这本书。

Pirate晨 2012-02-21 10:06:22

很多人看了楼主的书评这么多就懒得看了其实在众多书评当中,lz的书评确实是最为认真对书逐字逐句的反复推敲过的,感谢lz分享。多说一句,此书确为“伪科学”,因为在科学观下他确实在放屁,但我们不能判断科学将主导世界多久,何时是另一个伪科学主导世界思想的时刻,新时达的到来就如同“迷信”向“科学”的转化一样艰难,总之,此书确为伪科学,但科学终有尽头,或许科学尽头叫做“伪科学”。

上善若水 2012-02-06 23:24:45

楼主写的太多了,只看了一部分。相当佩服楼主的科学功底,虽然有些地方批驳略显单薄,不过已经很棒了!这本书其实不用太较真,老实说,一般都是有点宗教信仰的人或者是科学素养较差的人对这本书推崇备至,唯心主义者看唯心主义的书似乎也不干唯物主义者的事。冲着题目我看了几页就知道这是伪科学,有点像公交上基督大妈送给众人的教人向善的小册子,讲点因果报应、福音降临什么的。是本扬善的好书,科学的异类

金世骇俗周鑫鑫 2012-01-30 21:39:46

LZ这都是你自己写的吗?
太佩服了,这么长!这本书我没看不予置评,不过你的态度真是让人敬佩。

[已注销] 2012-01-30 00:59:47

我也没看完,如果宇宙真是如当今科学所揭示的那样,我觉得人的是太小看宇宙高估自己的能力,以为学了点数理化就可以把世界归物质,这也就是普通唯物论者的思维,真正的唯物论者是那些勇于探索唯心与唯物的科学家,他们有着高智商有着好奇心,他们发现的理论一般科学家又无法理解,诸如万物一体论,假如这理论出来肯定又被批得体无完肤,万物一体与我们的所作所为背道而行,岂能让其生存。
科学让人明智,而非以科学之理压人之言,对方有实验证明,外加自己的哲学见解,自己思想达不到,就不能容忍这样的思想存在,更何况这个思想无论对谁都大有益处,为以自己狭小知识而攻异己者,多做有益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