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永权《出三峡记》:叙述是为抗拒遗忘_出三峡记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摄影 > 出三峡记 > 晋永权《出三峡记》:叙述是为抗拒遗忘
西亡 出三峡记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12-22 17:12:03

晋永权《出三峡记》:叙述是为抗拒遗忘

原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桂杰 

  自2000年8月至2004年8月,因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中国政府历时5年,从三峡库区向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中东部地区11省市外迁移民16.6万人。作为世界瞩目的水利工程,三峡的建设吸引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在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前后,不断有人以各种方式探访、记录、拍摄三峡,试图从一条河的变迁来见证历史,认识生命。

  在三联书店新近出版的《出三峡记》一书中,作者晋永权以文字、图像并行的方式,努力探究三峡移民这一特殊群体的私人记忆,力图把这批“非志愿移民”大迁徙的过程深入立体地呈现出来。为此,他曾16次赴重庆、湖北三峡库区采访拍摄。

  “拍照能够干什么,能够见证这记忆的深沟吗?这种记录到底是真相还是谬误,诚实还是欺骗,纯粹的想像重构,还是辛苦得来的可靠洞见呢?”《出三峡记》出版的时候,作者在后记中借用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伊赛亚-柏林式的拷问,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在工业化的车轮下,在全球化的喧嚣中,透视移民这一背井离乡的特殊群体的命运,具有不同寻常的社会学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者在书中试图还原的移民的个体记忆,是不容忽略的,在历史的大背景下,他们的身上有整个时代的缩影,他们不该被滚滚浪潮所淹没、被世人所忘却。

  中国水利建设史上大多重建设轻移民,与此相关的文本也大多见物不见人,但自三峡工程建设开始,这一情况有所改观

  问:《出三峡记》没有把目光集中在民俗、典故、风物上,而是关注了三峡移民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整本书中,每章所写的主人公都十分独特,请问书中所写的移民故事是怎样遴选出来的,他们身上有怎样的代表性?

  答:水利工程的实施大都是以为人民造福的名义进行的。包括三峡工程在内,也是如此。但同时,它又在剧烈地改变着一部分人———水库移民的命运。与举世瞩目的大坝比照,这一卑微群体的命运就特别值得关注与探究。

  1949年以后,中国水利建设史上大多重建设轻移民,与此相关的文本也大多见物不见人,但自三峡工程建设开始,这一情况有所改观,这也为了解一代移民提供了契机。

  本书界定在探究外迁移民———这一特殊群体上,因而书名叫《出三峡记》。按照移民的身份类型,做了大体分类,如老中青三代农民、小学老师、外出打工者、回乡的城里人、儿童等等。他们是外迁移民的主体。每一章既独立,又有通盘考虑,既有平面的描述,又包括了1949年以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大背景,这样做是想呈现出一种整体的面貌来。在书中着力探讨了与移民问题相关的身份、记忆、遗忘、家族链条及心理、丧失、变故、死亡,甚至包括不可知、隐喻、神话等基本问题。

  在这样大的变故面前,或许,以我们正常的思维,探究真相的努力是徒劳的

  问:在写作中你在努力地还原“私人记忆”,在这种还原的过程中,有时是借助第一人称“我”来表述,有时是第三人称来叙述,期间还夹杂了作者作为局外人的很多感慨和评论,这样的“私人记忆”在细节的真实性上能否经受挑剔?

  答:“我不能给你说出他的名字来”。全书的第一句话规定了我的写作方式。“我”是一个转述者,“你”是诉说对象,“他”是事件的主体———移民。我曾经打算按照一定的逻辑,如时间、事件顺序,或地域分布来叙述,但后来放弃了这样的写法。在外迁移民结束之时,我抛开了所有的笔记,抛开了宏大叙事的念想,开始依照记忆来描述、或重述事件,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混杂、黏稠状、甚至相互冲突的“历史”。引入“你”,不只是为了写作方便,更是为了开放文本,增加解读的另一个重要维度。

  这一切都是真的吗?当我一个人在三峡腹地的小山村中居住时,也时常产生类似的困惑。我只能说自己探究了,并呈现了自己解读的内容,其中的一些解读甚至与真相无关。在这样大的变故面前,个体的真相、群体的真相都超乎寻常,或许,以我们正常的思维,探究真相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在这些河流身旁发生的故事,在它们生成时就已经快消失了———所谓的正史对此从来就不屑一顾

  问:我发现,书中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三个移民的脚,他们都穿着清一色的草鞋,“或许过不了多久,有关这种鞋的一切都将变为传说及考古学的意义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书中还有一句话:“在这些河流身旁发生的故事,产生的语言,在它们生成时就已经快消失了———所谓的正史对此从来就不屑一顾”。我在图注中还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话:“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近年来,关于长江的各种文本中,有关移民的叙述大体也是这样,在我们的正史中见不到“人”的状态,他们只是被大而化之书写出来的符号。

  问:在书中,所有的照片都是黑白图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历史感吗?你是如何在大量的图片中对于自己的摄影作品进行筛选的?

  答:黑白照片的感觉与这一主题是吻合的,也有利于我更好地传达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理解,传达自己的态度。另外,我想剔除色彩对观者的干扰。筛选图片永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考虑事件过程、又要考虑人群分类,还要传达统一的情绪,不能让图片彼此冲突、消解。最后,还要考虑文图之间的关系,能否形成很好的第三效果等。

  问:在书中的最后有一份“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大事记”,从1998年确定移民政策写起,一直记录到2004年8月28日最后一批外迁移民抵达江西浮梁县。但同时,你又特别标注“经多方查找、求证,但仍然无法得到一份完整准确、表述事件主体———三峡外迁移民本身的大事记”,这是为什么呢?

  答:这样粗略的东西都难以弄到,那些移民们刻骨铭心的个体记忆不就更容易随风而逝吗?大家都在追求那些好大喜功的东西,对体现文明细节的工作还很少有人做啊!

  应当建立一个三峡移民博物馆,以记住那些响应“舍小家、保大家、为国家”号召的普通人,为现代化进程的另一面做见证

  问:在公众的视线中,三峡移民似乎已经成为昨天的历史。那么,对于这些移民目前的生存状态,有没有继续关注的必要呢?

  答:我以为,应当建立一个三峡移民博物馆。这不只是为了保存记忆、开展学术研究用,更是为了记住那些响应“舍小家、保大家、为国家”号召的普通人,为现代化进程的另一面做见证。这中间有各种各样无尽的价值,最主要的是代价,刻骨铭心的代价。但是,与热热闹闹的大坝游及其投入比较,这项工作目前还是零。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