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纽约_纽约倾城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摄影 > 纽约倾城 > 玩转纽约
草草不工 纽约倾城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9-08 16:09:13

玩转纽约

蔡澜称除了香港他最想生活的城市是纽约,因为“纽约是个有选择权的都市,只要有生活的智慧,就可以公平地活下去。”言下之意,纽约是一个各色人等杂处,锦衣玉食、不拘一格的都市,冒险家的乐园。而读《纽约倾城》不必考虑那么多,需要的只要是一点点儿,年轻。因为只有年轻才能够不顾一切地专注。

钱申申,一个在德州大学读完艺术硕士,去纽约发展的女孩,摄影的目的在于用影像记录“断断续续的片段,关于青春的,过去的。”按常理,接下去似乎顺理成章地该哀悼青春。而《纽约倾城》本身没有一点伤春惜时、羁旅难耐的感慨,它镜头一转,更多地沿着钱申申个人的视角,扫视繁华的纽约,集中表现了作者面对国际化大都市时的新奇感受,以及在融入西方城市文化这个过程中的思维火花与即兴灵光,就其创作姿态而言,是优雅而自信的。如果你年华正当,对飞跃重洋跃跃欲试,不妨打开《纽约倾城》跟随钱申申一道玩转纽约;但如果你心怀不轨,妄图从中发掘跨国畸恋,就请立马自缚入瓮吧。
        
再次提醒,这不是一本纽约旅游指南或浮世梦华录,而是精心设计的私生活,空间上极为跳跃,所以要跟紧导游才不至于掉队。从洛克菲勒广场的初冬盛雪到帝国大厦的午夜钟声,从中央公园的秋天到第五大道的“绿色”,还有,千万别落下位于切尔西的现代艺术区,那里有大量令人悸动的创意活动……钱申申化身为都市漫游者,穿梭在纽约的大街上,把感官经验与幻想合而为一,又摄为似真似梦的片段影像,在技巧和美感上,显露出娴熟,不负作者当年专业的科班训练。而对于其中的浮光掠影我们无需多作思考,把它们当作个性的展示(作者的和城市的)就好。用片段代替完整,用游戏消解意义,用零碎分割统一,本身就极具后现代性,书中所录不外乎旧瓶新酒罢了。关键是,后现代超级市场般的纽约,在钱申申的镜头下竟然显得那么静谧、精致、安详得近乎可亲,真是难为了她。
        
再者,书中的年月日被模糊化处理,线性结构也干脆被放弃。“我记性不好”、“纽约一夜之间就白了”、“而在很久以前,这里是艺术家频繁出没和聚集的地方”、“过去仿佛历历在目”、“六月的世界,浮生若梦,渐渐走远”云云。宇宙洪荒,如梦初醒般的独白在书中俯拾皆是。而《旁白。食时间》一章,零碎时间反而被精确地放大,这一切都与都市忙碌的生活节奏暗合。
        
那镜头前的人物,或天真、或犬儒、或沉溺,有的还有些愤世。他们穿着随意,通常还戴着墨镜,香烟不离手,专注于自己的世界,是群体中的孤独者。导演特吕弗在詹姆斯·迪恩死后写过:今日的青年在迪恩的身上发现自己。他们并非暴力、残忍、悲观,而是共同地有直率的感情、不断幻想并有自己的道德水准。对于现成的社会,他们会去树立自己,或放弃合群,这是他们的选择。
        
青春几何?一百张照片并不多,然而既然是纪念加精选,收录又不算少。如此光与影、人与物,虽然事无常态,但由《纽约倾城》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却还是一贯的,其中有欢乐有寂寞,有叛逆有渺茫,但纯净的情感、不落俗、热爱生活是贯穿始终的脉搏和灵魂。非要贴标签的话,《纽约倾城》不是甚嚣尘上的“世纪末”告白文本,而是作者徜徉于方舟之上,立象而出的青春宣言。
        
钱申申在书末的《后记》里表达了自己的创作理想,以此可作为影志的定盘心:“我有时候想,纽约自然有其固有的性格,只是我更多的是去感受人对它的影响,感受人们是怎么用梦想和创造力来影响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的,这让我举起相机的时候便有了一份生动。其实我们生活的每座城市都有让人怦然心动的画面,只要有爱就看得到。”话说到了这份儿上,“梦想”和“爱”都来了,对于一个童心未泯的追梦人,我又能强求些什么?但使愿无违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玩转纽约”的回应

v.blala 2011-10-11 11:43:48

我居然是2011年10月才看到你的评论,非常的感慨,今年再来看我的书,似乎变成了一种回忆,当初也不曾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