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来自民间的倾诉和报告_镜头里的社会(上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摄影 > 镜头里的社会(上下) > 于无声处听惊雷:来自民间的倾诉和报告
鬼子不言 镜头里的社会(上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9-08 10:09:15

于无声处听惊雷:来自民间的倾诉和报告

赵铁林在《聚焦生存——漂泊在都市边缘的女孩》、《另类人生》、《聚焦生存》——《赵铁林另类人生拍摄手记》、《即将逝去的记忆》、《黑白宋庄》之后又推出了沉甸甸的另一部大作《镜头里的社会》。
这部图文结合的摄影集让我早已被现代社会蛰得麻木的心灵受到巨大的冲击,心灵在泪水的呼啸声中复活,心灵的震颤的浪淘还没有退去,我在寻找一支笔,我需要倾诉。
从叙事方式上,赵铁林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图和文字真正做到了“水乳交融,浑然天成”,一千五百多张照片从我们眼前掠过,让我们的心灵发出澎湃的啸声。
打开书,我再也没有听到海南椰子落入湛蓝的海水中那天籁般的呢喃,也没有看见太阳透过松林洒在松软的沙地上的美丽的白影,我也没有品味到晚霞将落之时那海南万丈的霞光。我看到的是一群挣扎在社会底层,流浪在城市边缘的人真实的生存状态,我听见他们睡梦中沉重的叹息声,啜泣声。
在都市富丽堂皇的阴影下,有看一群群“村妓”们,民工们他们沉重的身影在孤独地向着坚硬的生活宣战。生活犹如沉重的大山压在他们的肩头,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坚强地生存,尽管有的生存样法那样令人鄙视那样令人痛彻心扉。公仆们遗忘了他们,诗人们遗忘了他们,经济学家遗忘了他们,赵铁林没有遗忘,他用照相机真实地记录了他们艰难的生存状态。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了解到各种各样的边缘人物,底层人物的生存场景及其相关的制度环境。了解到城市平民文化的旧有脉络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的不绝如缕。那些为生计所迫的住在十庙村,机场东路,大英村的15——25岁的“村妓”们,她们那一双双无辜的却带有风尘的眼睛直逼我的灵魂,抵达我的心灵。那些依靠女人吃软饭,平常只喜欢举起拳头可恶的男人们,让我几近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纪文明和他的小伙伴们,“垃圾王国”的孩子们,那些幼小的行走在街头卖艺的孩子们,郑海英们。这群自幼便失去教育的孩子们,他们的经历是那样令人心酸。照片上那一双双童稚的渴望的令人心碎的大眼睛望着你,你忍不住泪下。但“孩子们的生命力是顽强的,他们是大地和太阳的子民,就像无数乱蓬蓬绿油油的水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茁壮成长(赵铁林语)。”
一千五百多照片上裸裎着活生生的现实和纷来的场面。那些倾斜的瓦屋,那些破败的渡口,渔民的作业,南渡江水的污染,那些小姐们艰难的生存样法让我触目心惊。也许这些照片与摄影艺术相差甚远,但它的震撼是空前的。
于无声处听惊雷,赵铁林以民间的视角猛然之间推开我们的心窝。《镜头里的社会》是一本来自民间的沉甸甸的报告。
每一个官员应该看看这本书。
每一个学者应该看看这本书。
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应该看看这本书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