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coach的忧伤_优雅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女性 > 优雅 > 一只coach的忧伤
林间的猴子 优雅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5-30 11:05:42

一只coach的忧伤

翻开这本号称时尚圣经的《优雅》,读了几页之后,心中的感觉竟是释然----当然不是因为我已经满足了所有条件,达到了豆瓣女神的标准,而是恍然大悟:其实不优雅也没啥关系,反正大家都一样,毕竟按照作者这标准,再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文化水平,除了金字塔尖上的少数我等p民无缘得见的名媛贵妇,其他人都是不优雅的,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条件优雅。

要知道,人家作者可是常年只买爱马仕、Germaine Guerin和Roberta的人,而作为读者的某,此刻,我,连同我的coach,已经处于了一种精神上的劣势。即便如此,我还是很骄傲自己知道一只爱马仕大概在10w+左右,而后两个牌子,山货如我,根本都没听过。还有,当养听所殖的珍珠算仿制的,属于丢人现眼的、订婚戒指至少要3克拉以上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共享单车骑个几十公里,买张故宫的门票,好好长长见识。

这还不算,就算你是富二代、拆二代、煤二代、矿二代,不缺钱,你还要有时间---足够的时间,就是所谓的有钱有闲。因为作者不仅说,“一件衣服扦边的缝合方式有时比标签上的价格更能说明问题,所以你买了一件成衣后,在第一次穿出去之前,通常应该去掉机器缝纫的扦边,将它全部重新缝一遍”,她还说,“—个女人只穿了—套服装,那么她怎么能在—天中的任何时候、在任何环境下都显得穿戴得体呢?”她的意思当然不是出门穿外衣,进工厂换工作服,晚上换睡衣,而是说,你出门的、工作的、会客的、逛街的、午餐的、下午茶的、晚餐的、晚宴的、鸡尾酒会的,和最后的睡衣……脱脱穿穿仿若行云流水,我不禁在想:如果要是一位性工作者一天脱衣的次数能达到此,大抵就离在帝都买房的日子不远了。

恶趣攀升之际,我不禁怀念起文学类的书籍。当我读文学时,当作者的精神境界高于我很多,以致无法交流时,仰望的同时,我至少可以学习,可以提升;然而,读《优雅》,一旦从精神文明上升到物质文明,我是学不来的。药王爷他老人家都无药可医贫,何况我,but,谁说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的???!!!

当然,既然已经在潘家园花了一块钱买这本书,为了勉强物有所值,我还是读出了其中中积极的东西,比如一些理念方面的内容。在作者看来,东西不要买多,而是要买精,买那些设计出众、做工精良、质地上乘,同时又适合自己的,于是可以每天穿,一直穿上个三年,而不是看到花哨好看就买,虽然看着便宜,但总数也是惊人,而穿不了几次就扔进柜子,更是不划算。再比如,她说香水不能喷太浓的,自己想想确实是,出门谁不烦别人香水味道太浓烈。

另外,我任何很重要的一点是,作者说,“真正的富裕和真正的奢侈一样,应该是无法被人觉察的”,那么,尽管我们买不起爱马仕,可当我们用mk的时候,可以把那个悬挂的大logo拆了用----事实上,那些大logo的款式并非真正的mk,而是mmk,是mk的副牌,样子往往比mk差不少,价格也便宜很多。或者,当我们有一天可以在菲拉格慕和lv中间做选择时,我们是不是可以选择前者,选择前者中那些logo不明显的,而不是选择后者那些满身logo、不仅贵到死,而且也不符合质地标准的(lv的经典款几乎都不是皮的)。其实,你观察一下近些年buberry的设计风格也能发现,他家现在的很多包包早已经不是满身格子了,有些是在侧面或者一些并不非常明显的角落体现传统,有些则干脆几乎没有格子,然而,它们大气的设计就是让你有一种试图寻找logo、确定它的出身的冲动。

总的来说,这本书在中国真的没必要被捧得太高,不仅物质和时间达不到,生活习惯也完全不一样,有几个女人不是整天不是晚宴就是鸡尾酒会的,再者,书中的很多色彩搭配是给欧洲人的,而我们的肤色、发色和她们是不一样的。所以,基本的理念看个大概就好。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