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耶利内克(节选)_钢琴教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女性 > 钢琴教师 > 采访耶利内克(节选)
蓝萍大战圣母 钢琴教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4-02 12:04:43

采访耶利内克(节选)

采访耶利内克(节选)——摘自《书城》

问:你跟汉内克(《钢琴教师》电影导演)一样,也是奥地利人,并且跟他一样,你也不断探讨人类心灵的黑暗面和丑恶面。这其中有某种强烈联系吗?

答:这样说也是另一种陈腔滥调。但我们确实都不是特别“轻”的人——我的意思是说,在艺术上。就我对汉内克的了解而言,我跟他一样,都较擅长从负面角度批评社会。正是由于在我国哪怕是正面的陈腔滥调也令人窒息,我才寻求针对它自己最引以为荣的东西,也即它的音乐和音乐天才们来开刀,呈现他们消极的一面:数以百计的女钢琴教师弃绝她们的性欲本能。

问:你是由一位专制、中产阶级的天主教母亲带大的,她梦想你成为一位职业钢琴演奏家,而你的父亲死在精神病院。你的小说有多少自传成分?

答:我宁愿不回答这个问题,我也宁愿我的小说不被理解成自传式小说,尽管小说含有很多自传成分。在故事中,令我感兴趣的东西是其反响——就我这个故事而言,是揭开一个奥地利女人的世界,她像很多奥地利女人一样,背负着奥地利极度崇拜的高雅文化。被压抑的性欲通过窥淫癖表达出来:一个不能享受生活或欲望的女人。就连观看的权利也是一种男性专属的权利:女人永远是被观看的对象,而不是观看者。从这个角度看,用心理分析的话说,我们是在谈论一个生殖器崇拜的女人,她挪用男性的观看权,也因此以生命为代价。

问:你如何解释艾丽卡的精神错乱?

答:她一点也不是精神错乱,是神经官能症。就像我刚刚想解释的,这是一个事实的血腥结果,这个事实就是:如果一个女人宣称拥有一个不属于她的权利,就不容许她活下去。她只可以获得机会最微的东西:艺术名声。选择一个男人并强令他虐待她——也就是在屈从中凌驾——她是不被容许拥有这权利的。事实上对一个女人来说,除了生孩子和养孩子之外,其他一切几乎都是假设。

问:你特别不轻易放过女人。

答:那不是我的职责。我尽量以诚实的眼光看女人,尤其是当她们成为男人的同谋时。

问:小说出版时,奥地利某些批评家把它称为色情小说。这种反应,是否使你受到伤害?

答:这部小说恰恰是色情的相反。色情表明处处是性欲,时时刻刻是性欲。我的小说根本没这东西,它是一部旨在使女人保持不违背自身愿望的作品,因为不管怎么说,她们往往是色情的对象,而男人则观看她们,几乎可以用他们的目光穿透她们的肉体。但我已习惯于被误解了。我甚至因为我企图在我的作品中进行分析而被指摘。事情往往是这样,受攻击的总是传达信息的人,而不是她所传达的东西。没人对她所传达的东西感兴趣。

问:关于你的人物,你曾说:“我对笔下人物决不留情,使他们所到之处什么也长不出来”,救赎是不可能的吗?

答:我的作品仅限于冷静的描述现实的恐怖,但也爱争辩讽刺。救赎是其他作家的专长。我的作品,我的方法,是基于批评,不是基于乌托邦主义。

问:在这个病理学案例背后,难道没有对奥地利音乐文化的谴责?音乐文化是你们国家的身份。

答:是的,一点没错。崇拜高雅的音乐文化,奥地利以此为生,也为此付出代价。(想想看,那些音乐大师在世时,经常受到怎样的待遇。以及当代艺术家受到怎样的待遇!)一种黑格尔式的主仆关系。高雅文化是主人,那些女钢琴教师是女仆。她们无权去拥有创造能力,甚至无权去拥有自己的生命(我想,我在小说里把这点推向极端)。

问:跟汉内克的摄影机一样,你的笔也像解剖刀。你们的作品中有相同之处吗?

答:这就是为什么汉内克如此适合把这部小说搬上银幕,因为我们都注重分析和不带感情,也许像科学家研究昆虫的生活。你从远处观察那些结构,要比处在那些结构中观察更清楚。

电影《钢琴教师》中引用的舒伯特作品:
重奏
第二钢琴三重奏 Piano Trio No.2 D.929 1827 降E大调
奏鸣曲
第20钢琴奏鸣曲 Piano Sonatas No.20 D.959 1828 A小调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采访耶利内克(节选)”的回应

走走 2016-08-29 21:50:29

很棒的采访,这是我看到关于耶利内克和此书最有深度和价值的文字,谢谢转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