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_婚外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女性 > 婚外 >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
小偷爱女警 婚外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9-23 20:09:49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

 可能跟审批有关,也可能是为了更宽泛的理解,情妇影响婚姻的概念。《情妇史》三个字,没有印到书封上。而是用含蓄的“另类女人的历史”,来描述婚姻之外的情史。在我看来,这样的改动,掩盖了阿伯特的初衷,本该是直接点出叙述中心,却因为“婚外”二字的改动,显得中心框架,模糊不清。

对男人来讲,情妇如同一件藏匿的艺术品,珍罕备至,只有男人自己,可以占有她,可以欣赏她,任何人都不能分享她,她是一件独属于自己的“宝贝”。占有,独自占有是男人对情妇的理解。对情妇而言,这个给予她安逸、舒适、快乐、享受的男人,不过是情感列车上的一位旅客,情妇知道,她不可能成为男人牵手终身的伴侣,却很想用身体去尝试,去触碰那看不见,摸不到的情爱归宿。

情妇最吸引男人的是美色的型体,感官上最直接的吸引。情妇也毫不避讳老天的赐予。这是换取安逸享受的资本,是追求舒适感的门径。不用挥汗如雨,不用辛苦的劳动,只需要陪着心爱的男人,整天让他开开心心,就是情妇们的工作。富甲商人,更希望让情妇完成“借来的子宫”待产工具,完成根脉的延续。情妇们不以为然,感觉这是牵爱的纽带,是拴住男人的筹码,但实际看,男人不过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情妇们不过是产子工具。一旦完成任务,情妇的价值,会大打折扣。

“要满足对一个伴侣的优点的渴望,那他自己必须得首先是最好的伴侣,虽然色情是男人和女人相互表达爱意的方式,但魅力当中的关键因素还是美德。P20”

美德在情妇和男人那里,都是浮云,根本不值一提。挥霍男人给予的财富,情妇理所应当,但在古代帝王、奴役制度下的情妇来讲,所谓的财富,就是尽可能的活下去。可以这么理解,情妇最早的雏形,应该是被奴役的女人,奴隶是没有基本生存权的产物,被奉为君王的玩物,是可以随意买卖的物件。妾室的寡众与否,体现了一个帝王的权势能力,雄厚的男权魅力。美德呢?从哪儿看出来,能让女奴服侍、侍奉帝王之尊,已经是一种极为厚重的恩泽。女奴怎么敢奢求更多的赏赐,奴性从侍奉之初就已经建立,对男尊女卑的信仰,助长帝王霸气的升级。美德建立在赏赐与恩宠之上,女权和男权根本就不在一个平台上。这种感情伊始,就是一种剥削压迫。妾室之间为了站稳恩宠厚泽,为了寻求更稳定的庇护,子嗣继承王位,成为后宫争斗的最终目标。

从东方王室,走到西方王室,情妇的含义更加深厚,情妇们的思想更加直白简单,没有过多的奢望苛求,只是单纯的想做王族情人。但她们往往遭到民众的唾弃指责。卡米拉就是其中之一,英国民众始终忘不掉戴安娜的慈眉善目,雍容华贵。作为第三者的卡米拉,始终是被动的一方,直到英国王室接纳她的存在,小三上位,成为正室。这段风波才算勉强过去。想要当王室的情妇,除了能有高超的忍耐力和毅力,还要有持之以恒的不要脸作风。坚持和等待的背后,是杀身成仁的贵气。

作为贵族、神职、作家的情妇,通病就是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情妇们可以为其,付出所有,渴求神仙眷侣,双宿双飞,但越是抓的紧,就越容易扯断纤细的情爱线。贵族,具有极其敏感的情爱观点,没有任何一个情妇是贵族的唯一,是贵族的归宿。神职人员为了体验泄欲游戏的快感,带着信仰救赎的观念,与情妇保持秘密的私通,但毕竟神明的祷告,会让他们忏悔,惶恐不安,遭遇背叛和惩罚,是神职情妇的罪恶下场。作家的情妇,带有强烈的崇拜眼光投入到作家的怀抱,作家的寡淡和孤僻,让作家分不清爱情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作家把情妇当成工作助理,帮助自己完成一项项工作,然后给他们甜蜜的许诺和爱情宣言,当死亡掩盖一切,当走到不欢而散的尽头,泪水、无奈、卑怯都无法掩饰内心的荒凉,情妇们的下场很可怜。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对于情妇们而言,不用踏入婚姻的围城,不用去纠缠繁杂琐碎的家庭纠纷,不用照顾孩子和双亲,更不用担心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情妇们只需要快乐,微笑、享受的分享每天的拥有与收获,每天都是新鲜的,每天都有很多期待等着她们分享。逃避现实中的遭厄,远离烦恼和凌乱的纷争,情妇们的世界,永远是彩色世界,但她们也在失去家庭中最敏感的爱情外衣,情感枢纽,情妇们不在乎与人分享同一个男人,男人只需要给予她们足够的金钱、性爱和缠绵的语言,足够腐化她们的心智与寄托。

从现代情妇的角度看,没有真爱,感情都是虚伪的,只有真金白银才是靠谱的。婚外情,不用浇筑太多的情感投入,性与爱,完全是分开看,分开做的。情妇们在用更加明朗的情爱哲学,拆分爱与被爱,情爱与爱情的关系。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源于网络上的十二个字,充分体现了当下的爱情观点,回头细看,有些帝王之相的奴性包含其中。爱从来就不是平等的,而情爱可以达成共识,可以用换取和补偿来完成交易。享受彼此欢愉的同时,彼此都保持着清者自清的姿态,欺骗和伪善,自圆其说的诡诈遗作。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