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皮囊内的曲别针消消磁_那些曾让你哭过的事,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女性 > 那些曾让你哭过的事,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 > 给皮囊内的曲别针消消磁
魔云兽 那些曾让你哭过的事,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11-15 23:11:49

给皮囊内的曲别针消消磁

人都说”女人心,似海深。“

其实不光是女人,是个人都心似海深。

当然造成这种结果,并不一定是说人们个个都似心机大师。实际上有可能只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特别的,并且人与人沟通太难,而且无时无刻都存在着欲望冲突。

你是你,我是我,我们天赋不同,性格各异,又受了完全不同的教育,就算是一样的教育,各自理解起来,也必然会有差异。生活不是解数学题,未必只有唯一答案。于是不可能每个人都用同样的逻辑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就算是差异性很少的两个人,长期相处也必然会有罅隙。心情、利益、时机等等有一样不对,心里即可能会产生对对方的亲疏反应。我们靠知觉表象来揣测人心,于是误解几乎必然产生。加上各自智慧不同,对人际摩擦的耐受和保持稳定的心性这些事情上千差万别,于是伤人与自伤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

看起来复杂吧,但是人与人之间如果真的这么简单的话,那也还好了。最大的问题是:我们,那个成长中的自己,其实是个人历史的堆砌物。人们很难忘却,尤其是伤害。于是面对自我的情绪和外在的人与事的时候,其实是没办法彻底用逻辑来理清楚,大家都是从我的感受出发的。哪怕你做到了设身处地,但事实上,那也是从你认为的开始的。只要是你认为的,那就必然带有你的个人历史印记。

打个比方,大家都见过一堆曲别针堆在一起的景象吧。如果你把他们拿走一些,剩下很少的放在那里,虽然也乱,但并不复杂,这实际相当于你童年时的样子。在皮囊之内,你之所以成为你,正是那些曲别针的状态导致的。伴随成长,执念渐增,就相当于给曲别针上了磁性,并且越来越多。那一堆曲别针堆在一起,就变得又硬又乱,而且极其复杂。外在表现出来的就是成年人很多都有各种各样的执念。

大部分人都向往清明疏朗,怡然智慧。这么多曲别针如此的乱该怎么办?无他,消磁或者增加磁场。于是我们看到出世和入世两种人生态度。入世难修,增加磁场需要以极强的耐性和增长经验和智慧,最后能做到与外物相处无碍。出世亦难修,消磁相当于逐渐放弃执念,可是放弃执念本身也是一种执念,于是这件事就变得异常吊诡,非得有大智慧也许才能化开。

对于你我这种凡夫俗子来说,如果不想在人生路上做太多无谓的自我消耗,就必须学会梳理我们灵魂中的那些伤痛经历。观察你的固执、欲望、虚荣、仇恨与不舍,然后开始化解它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变好的,只有化开那些个人历史中的不堪与伤痛,我们才能以较为新的姿态来接纳和享受你的当下时光,进而把很多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很多有智慧的老人说,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简单。这可能真的不是胡说。

怎么梳理你的情绪呢?这就需要一些技巧了。我给凡是容易沉溺在过去的伤痕中的,裹足不前的人,推荐一本好书。这本书的名字是很鸡汤,但内容我真的觉得非常不错。因为我虽然是个男的,但是在心理构成上,可能还真是有些偏女性,于是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总是被这个叫陈默安的打动。这本书叫做《那些曾让你哭过的事,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心灵上的事,总是要先被人驯服,然后才会听别人的。不然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只是喜欢被哄着,而不是喜欢被分析。

陈默安非常有灵气,写的文字很走心。因此我相信如果你恰好是那种心中有隐痛,感情无法释怀,常在深夜独自忧伤,甚至流泪的人。那么读这本书一定会让你获益。因为他总是猜中你自己都未必清楚的心思,也因为自我完善其实最需要的恰恰是那些有耐心帮你梳理心事的人。

比如,他对总沉浸在记忆中的人说:

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场景并不会因为过去了,就成为弃儿。假如你总是让自己紧抓着过去不放,对往事恋恋不舍,到最后你将发现,你已经将自己深深地遗弃在世界之外,而且没有人能够抓住你孤立无援的手。

这几乎是在说我某个同学,她私下聊天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她前男友对她多好,多合适,可是由于自己的任性,却没能在一起。她长期回忆这件事,于是好多年遇不到一个能接受她这一点的人。

这类人的可悲之处在于,放不下过去,便把珍贵的当下也浪费了。如果说过去是弃儿,那么这种放不下其实就是在制造更无助的弃儿。于是时间过去以后,这一段儿也成为你不忍放下的过去,你的生命竟这样徒劳轮回:沉浸过去、幻想未来、忽略现在。

尼采说:只有不断引起疼痛的东西,才不会忘记。疼痛是本能,是维持记忆力最强有力的手段。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人不愿意从过去走出来,并且深陷在痛处中。在《那些曾让你哭过的事,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中陈默安说,没有人愿意深陷痛处,但是有很多人难以拒绝痛处的诱惑。因为痛楚让人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它是一种刺激,激发你心底最深层的憎恨或者悲伤,在那个时候,你觉得整个世界在围绕你打转,整个世界只有你。

陈默安又说:你不愿意去开始新的关系,因为躲在记忆里虽然痛苦,但是却有一种奇异的安全感。你害怕再一次的突如其来的伤害,这更恐怖。可是你意识不到很多伤害,其实就是一次性的。只是因为你的执念,你的允许,你的反复演练,于是它像一把锯子,在你心上拉拉扯扯。你疼痛,但这握着锯子的人正是你。

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我们一旦被情绪控制就很难审视自身。所以,时常通过读书来反省就变得有意义了。就比如沉浸在过去这件事,当你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关于内心的梳理已经就开始了,这就是所谓“念起即觉,觉已不随”。念头一起本来你感觉不到,但是通过别人提点和自己修炼,等念头一起你已经觉察到了,一旦有所觉察,自然而然就不是念头的奴隶了。

在这本《那些曾让你哭过的事,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里,除了写逃避情绪之外,还写了后悔的情绪,写了那些让人几乎不能承受的心事,挥之不去的念想,还有不堪回首的伤痛,等等等等,一言以蔽之,陈默安写的是如何整理记忆,因为它正是皮囊之内的曲别针。他写的也是如何爱自己,因为我们虽沉溺于痛苦,却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快乐。

最后,希望大家人生中那些不堪的历史,不要成为自我成长的绊脚石。离“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再近一点。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给皮囊内的曲别针消消磁”的回应

东方松 2014-11-19 01:28:32

难怪我觉得人越活越蠢,原来是执念增加了

Bonnie 2014-11-17 22:39:28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Bonnie 2014-11-17 22:34:43

观察你的固执、欲望、虚荣、仇恨与不舍,然后开始化解它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变好的,只有化开那些个人历史中的不堪与伤痛,我们才能以较为新的姿态来接纳和享受你的当下时光,进而把很多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很多有智慧的老人说,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