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力沟通始于听众_演讲力沟通始于听众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人际关系 > 演讲力 > 沟通始于听众

演讲力——沟通始于听众

第一部分听众 第一章沟通始于听众 在这门课里你要做的就是学习如何和人说话。这听起来不难,是吗?你生命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跟人说话。但是现在你要学习的是同时跟3个或4个以上的人说话,让他们理解你的意思,从你提供的信息中获益,甚至被你说的话所影响。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演讲。演讲有着一个骇人的光环,然而实际上它不一定要顶着这个光环,它的恶名被夸大了。我们要将它分而治之,将每个部分逐个击破,从而驯服这只"怪物"。 第一件要记住的事是,演讲中演讲者和听众之间不是敌对关系。合作的状态才能让双方获得令人满意的经验。听众知道你所做的并非易事。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可能像你一样曾经面对听众。他们希望你能成功。他们希望听到你的信息,理解你说的话。他们希望你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感觉良好。最重要的是,他们希望理解你告诉他们的东西,并从中获益。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就不会来听你演讲了。当你能接受并消化这一点时,你就在克服演讲的恐惧心理这条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一、听众 你要了解,没有听众,就没有交流过程。必须要有某人接收你发出的信息。你不会在一间空屋子里费心思讲话,除非你是在为演讲做演练。只有在其他人在场时,我们才有沟通的可能,只有有人听到我们讲话且有能力理解我们的话时,沟通才会发生。有时演讲者认为他们的话会被复制到听者的脑子里,但是事实并不总是这样。你必须正视自己的沟通能力,要明白信息是被接收的信息。你希望你的信息是什么样子是你的事,而接收信息是听者的事。 1.1信息 人们在学习演讲的时候,通常认为最困难的部分是克服面对听众的恐惧感和学习演讲技巧。这两点可能会是学生们关注的首要问题,但是在演讲中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是信息的质量。当学生们开始了解演讲是关于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最基础和最困难的部分是收集信息并组织好这些信息。 内容在传统修辞学中,制订演讲内容的过程被称为"inventio"。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准备内容"。你要浏览你的资源,找出在演讲信息中需要包含的内容。你的演讲内容应该是你自己认为有趣而且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它必须在某方面对听众来说有用。演讲材料最好的来源是你的头脑中已有的东西,但是你应该用你的观点和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来的证据证实这些东西。在计划阶段尽可能多花时间。不要想什么是最容易讲的,而要考虑什么对听众来说是最有价值的。 组织先前已经提到过,演讲是有组织的沟通-从头至尾,思维以一定的形式发展,观点以逻辑顺序推进。这并非其他口头交流形式的显著特点。例如,在一般的交谈中,我们可能漫无边际,离题万里,而且很可能不会得出任何结论,因为我们不会像准备演讲那样对交谈进行准备。因而,交谈中包含的真实信息数量有限,观点表述冗杂,常常流于细枝末节。有准备有组织的沟通的优势在于,它以更快更便于理解的方式将信息传送给听者。交谈可能有趣,而且常常让人获益,但是往往很耗时间。班级讨论也可以让人兴奋雀跃。但是从效率方面看,教授精心准备的一次讲座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涵盖更多的内容。 1.2演讲者 找机会在公共场合演讲对你来说可能花不了多少时间。就算不去找,你也会发现这样的机会很多,它们让你有机会与人分享自己的信念或经历。可以让你演讲的场合可能是毕业典礼、商务会议、悼念活动、市政中心集会,等等。演讲的地点可能在学校、教堂、家里、会议室、礼堂,等等。培养演讲技能最好的办法是成为国际演讲协会(ToastmastersInternational)会员。你可以在电话簿中找到当地的分会。 但是,首先要说的是,为什么一个人会自愿发表演讲呢?坐在听众中间比站在讲台上要舒服得多。是什么原因让人们愿意冒着被批评和被反对的风险站在公共论坛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呢?这些人在演讲时比大多数人的恐惧感更少吗?不一定。他们和其他人有着一样的焦虑。他们比别人更聪明或者知道得更多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你可能和他们知道的一样多。区别在于他们自愿发表演讲。 1.3对演讲者的价值 在培养演讲技巧的过程中,自愿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了取得进步,你必须能够抛弃一切可能有的负面情绪,让自己相信付出的努力是有切实价值的。自愿演讲的心理能够帮助你认识到你需要讲些什么;但是,如果你觉得跟回报比起来,任务显得更重,这一点恐怕就无法构成你发表演讲的充分动机了。把你的观点放到听众面前审视,你必须做到哪些事情呢? ?有机会理清你的思维,组织你的观点,更牢固地掌握你的想法,让你自己和听众能够理解这些观点和想法,让这些观点和想法有助于他人。 ?可以成功地促使他人支持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论点。 ?展现领导才能,向他人展示你能够而且乐意负责。 ?在有争议的问题上维护自己的立场,学习建立自信、提高自尊。 ?吸引他人分享你的兴趣和观点,建立与他人的联系,丰富人生。 研究演讲技巧还有一条对演讲者个人的价值,即对理性思维的洞悉。认真看待演讲这门艺术的学生会融入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之中。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人应为不能用他的肢体保护自己而感到羞耻,而不必为不能用语言和辩论保护自己而感到羞耻,这种观点是荒谬的,与使用四肢相比,理性的语言更加具有人类特色。"[亚里士多德:《修辞学》,36~37页。] 在一个崇尚身体技能甚于语言表达的社会里,我们可能会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能有多大影响。辩论赛不可能像足球赛那样吸引那么多的观众。但是,在文明的文化中,毫无疑问,我们更多地依赖语言能力而非身体力量捍卫我们的生命、财产和原则。 1.4演讲者和听众的关系 在研究演讲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培养倾听技巧,因为我们知道,作为听众,我们可以为演讲的成功添彩,也可能对演讲的成功造成威胁。质问演讲者是不可能带来什么有建设性的成果的。我知道有些人会说,在伦敦海德公园(HydePark),质问已经被精炼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在牛津辩论学会,质问被认为是公认的辩论策略;在英国议会,质问更是十分常见。然而,质问仍然是一种妨碍理性演说的行为。如果你不同意演讲者说的话,那么等轮到你说话的时候再进行驳斥。质问是一种抑制,使用过多会让那些不那么自信的人不再发表他们的观点,会压制那些可能需要被人听到的观点。 演讲之后的提问阶段是最能清楚说明演讲者和听众关系的一段时间。在讲台上,你会希望有问题提出,这样你就能知道听众是否对你的演讲感兴趣,是否理解你所说的话。作为听众,你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在与演讲者交换意见的时候表达你的思想和你所关注的问题。在你提问的时候,你可能被要求站起来,那意味着你必须使用演讲的修辞技巧。确保你的音量够大,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听众听到你的话。一条总的原则是你的问题应该简短,如果就此发表一篇自己的演讲,那是很不礼貌的。 作为演讲者,你的职责是让信息清晰明确,就算你知道你要说的是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可能会引发听众的批评,也应如此。如果你故意使用晦涩含混的语言,那么你就会威胁到演讲者必须维持的与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这违反了你的道德准则。有时我们使用"隐藏计划"这个词来代指演讲者的幕后动机。例如,一家商务公司的会计正在向一群投资人进行陈述。这个公司经历了一系列财务问题,处于破产的边缘,而管理层不希望投资人知道这个情况。因此,会计不会做清晰明确的陈述,取而代之,他会故意用抽象的语言,用听众无法听懂的技术术语。在这个例子里,隐藏计划就是向听众提供一系列的解释说明,但是隐藏真实的信息。举另一个例子,当幕后故事被戳穿的时候,政治人物有时会发现自己身处困境,那意味着他们卷入了失检事件或丑闻之类的事件。这种时候,善于应付媒体的发言人可能会得到任 用,来尽量减小批评的声音,尽量减少这个幕后故事对政治人物的形象或事业的危害。这个过程被称为"危机控制"或者"媒体公关",即指回答问题的时候透露尽可能少的信息,并澄清政治人物在事件当中扮演的角色。 二、开始 关于准备和发表一篇精彩的演讲,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在读这本书时,你会深入了解基本理论;当开始在班里发表演讲时,你会发现经验是最好的老师。这里列出的是你在开始阶段需要知道的一些重要事项: ?内容第一步,你要挑选一个符合任务要求的主题。选你感兴趣的主题,而且要包含听众认为有意义的且相关的例子。一开始要考虑那些你已经有些了解或者比较熟悉的主题。 ?组织必须以某种逻辑顺序组织信息,所以要拟定一个大纲。思考组织结构,按照这个框架呈现你的材料。一定要有目的明确的陈述、清晰拟定的内容要目、与主要观点相关的详细信息以及有着强化作用的结束语。 ?语言不要把演讲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成稿子,准备好根据你的大纲脱稿发表演讲。在演讲时,选择能够有效表达你的意思的语言。发音要准确,语法要适宜。 ?声音音量要足够大,这样才能让屋里的每个人都听到你的演讲。吐字要清楚。通过音调变化强调关键字和关键词。 ?计时和步调一定要按时开始和结束演讲。语速足够快,以此保持听众的注意,并确保你有时间把全部材料呈现出来,但是不要说得太快,让人听不清你的话。 ?态度在演讲开始之前,要对主题和听众建立积极的态度。向听众传达出这样一种感觉,即你对于你所说的很感兴趣而且充满热情,让听众知道你认为认真倾听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外表面对听众,制造一种自信的氛围;直立,保持与听众的眼神交流。你的姿势、手势和表情会对信息起到强化作用。确保着装适合当时的场合。 ?真诚诚实和真挚是有效的演讲的标志。不要试图欺骗或利用你的听众。为了你自己,也为了听众,要维持道德的高标准。 你在班里发表演讲时,这些可能被用来作为评估标准。听众中,你的同学可能对他们的所见所闻发表评论,当然,你的老师会给你评分。但是与其完全依赖别人的反应,不如自己给自己做个评价。在准备演讲和发表演讲的时候牢记这些标准,之后,评价你自己的表现。努力让自己发现哪些东西管用,哪些东西不管用,不要一点东西都没学到,就让演讲的机会白白溜掉。 ……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演讲力》其他试读目录

• 王强序
• 致中国读者
• 原版序言
• 演讲:历史和理论
• 亚里士多德和修辞艺术
• 让我们为他人所理解
• 沟通模式
• 目录
• 沟通始于听众 [当前]
• 准备见听众
• 发现共同点
• 倾听和反应
• 演讲的主题、目的和内容
• 组织和大纲
• 信息式演讲
• 思维和推论
• 劝说式演讲
• 演讲者的情绪
• 发表演讲
• 符合道德标准
• 出版后记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