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快与慢一、关于时间的哲学认识_时间,快与慢一、关于时间的哲学认识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时间,快与慢 > 一、关于时间的哲学认识

时间,快与慢——一、关于时间的哲学认识

近日,云水君送来他的译著,是挪威奥斯陆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埃里克森的经典之作。译稿只有15 万字,按理几天就可读完,但因案牍劳形,很难腾出清净的时间。赶上周末赋闲,仔细品味作者对时间的看法,甚是感同身受。我对人类学理论的研究,只能算是半道出家,但耐不过年轻人执著的学术追求,只好结合多年来个人对客家社会与文化的研究心得,谈些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时间的哲学认识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总是从自己的切身经验开始的。一切自然现象都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过程”的流逝是一切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盘古开天地、耶稣创世纪,都代表计时的开始。人类从“过程”的流逝中又抽象出了时间概念。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一切周期变化的过程都可以用来作为时间的测量单位。古人观察到的最简单的周期变化有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有四季的周期变化。于是测量时间的计时单位日、月、年也就产生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历法和历法时间。中国传统的历法把60 年定为一个甲子。西方中世纪之后的历法则把100 年叫做一个世纪。古今中外为了计时的准确,还进一步把每日划分为若干时辰或小时。在中国传统的计量时间观念中,把一日划分为12 个时辰;在西方传统的计量时间观念中,则将一天划分为24 个小时。在小时之下,又划分出分、秒、毫秒和微秒等等。 也许古人从泉水滴漏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古人又创造了滴漏计时器,时间的计时单位一下子缩短到了一滴水滴下的过程,这就接近今天的分与秒了。在古人眼中,“钟”是相同的,测量结果也应一样,要不“钟”的发明就没有意义了。古人认为事物具体“过程”的长短也是固定不变的,或者用今天的话说,古人在日常经验中看不出“时间”与物体“运动状态”有什么联系。 古人对时间的认识还有另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时间的单向性。人死了不能复生,这表明事物在发展演变中,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过程的不可逆,带来了时间认识上的单向性。时间的发展方向总是从过去流向未来的。时间是被量度的对象形式,时间计量尺度的本质是生命。离开生命与生命对宇宙过程的相对性关联,所谓时间,根本不成立。时间的本质就是宇宙和生命的量度关系,也是宇宙和人的关系法则,时间不仅按相对论与空间、运动不可分割,而且和人与宇宙的关联是直接同构的。时间的起点,永远是由宇宙过程被生命量度的计时时刻派生的,这正是所谓时间相对性的终极意义所在。时间是生命人量度一切宇宙过程的生命量纲,是生命对宇宙过程对象性的量度,它的本质是量度,不是物自体的自秉。宇宙中唯一自足自洽的时间指针就是生命,与其说时间决定一切,不如说一切都只有在时间形式上才能被定性、定量、定义。 西方哲学史对于时间的定义一直争议不断。黑格尔从主观的角度谈时间,认为“大家可以从时间的肯定意义上说,只有现在存在,这之前和这之后都不存在。”黑格尔认为事物的现在不同于它们的过去及未来,并由此否认过去事物及未来事物的客观存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时间的段落都是无限可分的”,如果对一时间段落进行不断分割,最终会达到一个不可分割的极限,这就是瞬间。神学家奥古斯丁也从瞬间和片段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他指出:“过去事物的现在是回忆,现在事物的现在是视觉,未来事物的现在是期望。”③西方哲学描述的时间,是指一种“真实的存在”,是一种主观的表象。这种时间是单线进化过程,时间包含回忆、现在和未来,因此成了一个截面。 中国传统的时间观认为时间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应该从轮回和整体的角度来把握时间。“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就是把事物的客观存在理解为从生到死的轮回,若要认识事物的存在,就要考察它从始至终的整个过程。《墨子•经说下》记载:“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修必以久。”意思是走完一段路程就要经历一段时间,路程越长,所经历的时间也越长。老子认为提出了“周而复始”的命题,认为时间之流总是循环往复没有止境。《墨子•经说上》认为:“久,合古今旦暮。”显然,时间成了从古到今、从早到暮这样一个延续的过程。 牛顿也把时间从物质演变过程中抽象出来,变成既脱离空间、也脱离物质的任意流逝的客观物。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给定初始条件,我们既可知道物体的现在,又可以知道物体的未来,还可以知道物体的过去。时间没有起点,于是时间的单向性也由相对性取代了。但是,牛顿力学的时间可逆性,并不意味着在牛顿力学体系中人可以死而复生,而是意味着时间的前后是无穷的,既可流向未来也可推测过去。时间的流向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推测中是可逆的。这就是时间流向的相对性。牛顿认为:“绝对的、纯粹的数学时间,就其本身和本性来说,均匀地流逝而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 牛顿力学中的时间绝对性可以用“同时性”的绝对性来加以说明。 所谓同时,就是两事件同时发生(时间间隔为零)之意。比如,某甲在武汉于北京时间早晨6 点钟起床,某乙在广州也是北京时间早晨六点钟起床,那么我们立即得出结论,甲乙两人“同时”于早晨6 点钟起床。我们总认为“同时”这个概念是绝对的,不管对静止的坐标系地球,还是对运动的坐标系宇宙飞船都是如此。其实这个习惯并不完全正确。上述两人“同时”起床这件事,对于地球上使用标准的北京时间来说是同时的,但对于宇宙中高速运动的飞船上的观察者,用它的钟来观察这个“同时”发生的事件却发现,这两个人并不同时起床。相对论中同时性是相对的,它取决于选用哪一个参考系,或者说相对论中时间间隔是相对的。当参考系变化时,同时的事件可能变得不同步,不同时的事件可能变得同步。可见,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相比,又挖掘出了一个同时性的相对性,或者说又挖掘出了一个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变革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发生的,他把唯物主义从传统的唯物质形态推进到唯实践的形态,创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在这个过程中,时间作为物质存在基本形式的表述,也随之转化为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持续和规模的哲学表达。马克思以前的时间观都是本体论思维方式的产物,是适应“解释世界”的需要,为说明世界的终极本原或本体的属性或存在方式而出现的。这种时间观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与本体或本原相一致,是彻底脱离人和人的生活实践的,仅仅是对世界终极存在或“世界图式”的一种追寻。马克思彻底扬弃了本体论思维方式,不去追寻世界的终极本原,而是赋予世界以属人性质,使世界向人和人的生活现实回归。 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而不是虚玄的世界乃是人生活的世界,世界的奥秘首先在于人,“被抽象孤立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把世界归结为人,使世界和自然人化,是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第一层次。马克思用实践超越了抽象的物质或自然,确立了实践活动的世界基础地位,原来作为物质存在基本形式的时间也就必然相应地向实践转移。经过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变革,时间已不局限于与物质相联结,为物质而存在,只表征物质存在的持续性和广延性。相反,时间与实践活动相关联,为实践而存在,用以表征实践活动的规模大小和持续的长短。 因此,对马克思来说,时间既是他一贯认同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它表明实践活动的持续和广延特性。这样,先前唯物主义时间观的一个致命缺点,即离开人和人的实践来谈论时间就被彻底克服了,传统时间观的抽象性及由本体论思维方式所加诸的一切弊病也就都被扬弃了。实践活动成为时间的载体,上升为时间观中的核心概念。 古代哲人赫拉克利特说“你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中去”,正是揭示事物不停变化的本质。而各种变化尽管各具特征,但它们都有一个根本的相同点,这就是随时间以一定的速率而变。时间是变的最高抽象,这也反映在文化差异中。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时间,快与慢》其他试读目录

• 一、关于时间的哲学认识 [当前]
• 二、中西时间观的文化差异
• 三、信息社会的时间观
• 3.1 写在白纸上的文明拐点
• 4.3 要速度,越简单越好
• 4.4 要速度,流水作业是必须
• 4.5 要速度,只能糙
• 4.6 要速度,信息全打包
• 4.7 速度是种传染病
• 6.2 徒劳的信息过滤器
• 6.4 信息片段取代了整体
• 7.1 “弹性”工作的假象
• 7.3 专横的时间中的家庭生活
• 8.3 保护你的慢速时间
• 译后记
• 出版后记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