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哗与骚动大"熊"露峥嵘_喧哗与骚动大"熊"露峥嵘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喧哗与骚动 > 大"熊"露峥嵘

喧哗与骚动——大"熊"露峥嵘

1992年沪深股市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致使股民和管理层都出现了心理上的误差,股民早就把风险置之脑后,而管理层的热情在于不断推出新股,也把股市的承受能力忘得干干净净。国家制订的发行股票计划与各地的执行情况形成巨大反差,中央公布1992年全国股票计划发行1亿元A股和1亿元B股,但没有一个地方以此为界线。截至1992年年底,执行这个发行计划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以上海为例,1992年总共发行了20亿元左右面值的个人股与定向法人股,超过全国发行额度20倍,如果统计一下1992年全国发行了多少股票,那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 购买"1992上海股票认购证"可以一夜致富,这点恐怕连上海股市的管理层也没想到,因为他们原打算发行10来只股票,中签率在10%左右,最后他们发股票的热情和股民们一样,芝麻开花节节高,越发越不可收,最终导致了100%的中签率。但任何股市都不会是无限抽取资金的聚宝盆,也不会永远求大于供。1992年滥发股票骤然间扭转了供求关系,使股市短期失血,从根本上决定了大熊市的到来。 1992年夏天沪市从最高点1 400点全面下挫,大"熊"初露峥嵘。一些大户们怎能甘心寂寞?他们把当时四只盘子最小的股票,兴业、爱使、小飞乐和申华称为"四小龙",进行一番狂炒,上演了最后的疯狂,以图挽回熊市初现时的大盘颓势,比如小飞乐面值拆细为10元后,从100元左右炒到了420元。 狂炒之后,必然加速下滑。1993年春节以后,多方在1 100点进行死守,以确保千点大关不受到攻击,希望上海股市在千点上方企稳。1993年5月14日,财政部发出公告,从5月15日起提高现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这意味着宏观调控、抑制经济过热开始了,多头的希望就此破灭。1993年5月24日,沪市多头苦苦支撑的1 100点心理关口被无情击穿,深市也击破290点技术支撑位。第二天,沪市千点大关不攻自破,股指下探960点后才略有上翘。6月3日,不甘心失败的多头发动了一场收复失地的顽强拼搏,沪市霎时间急剧动荡起来,高低落差竟达220点,创上海股市日波幅的历史纪录,最后多头略占上风,上证指数勉强报收于1 004点。 然而,无论是空头还是多头,似乎都已疲惫不堪,双方均不愿再战,任股指随风飘荡,交投一下子清淡起来。1993年6月23日,上海股市成交金额创1993年最低点,仅1.3亿元。6月24日,为迎接第二天深圳证管办与深圳证交所联合举行的"B股国际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深圳B股行情竟一片空白,全日交易量为零,来了个白板,真是难堪至极。 经历了如此难堪的一幕后,深圳马上推出刺激股市的利好政策。1993年7月3日,深圳证管办推出四项举措:(1)股票上市保持均衡;(2)暂缓1992年红股上市;(3)证券商自营管理办法近日颁布;(4)整顿市场秩序。 上海股市还没有落到白板的窘境,可成交金额太少就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减少,这是实实在在的损失,至于股民们的损失可以用"套死也不割"的方法解决。于是在深圳推出利好两天后,上海证交所于7月5日发布新规定:即日起调整场内每次申报买卖股票的数量。上市股票可流通量在3 000万元以上的,每次申报买卖的上限由原来的3万股放大至5万股,在3 000万元以下的,每次申报买卖的上限由原来的1万股放大至2万股。瓶口放大了,扔钱容易多了,难道成交量不放大? 可老百姓不愿意往熊口扔钱,新规定出台第二天,上证指数破900点,报收于897点,深指破260点,以255点收市。 与此同时,国内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市场过热,通货膨胀开始抬头,宏观经济指数下降。1993年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紧缩银根政策,决定从11日起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息,并对3年以上定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经济宏观调控,抑制过热投资和通货膨胀宣布正式开始,这对沪深股市可谓雪上加霜。部分资金撤离股市势在必行,对股票的需求进一步锐减。 "无边股价萧萧下,不尽新股滚滚来。"上海股市的管理层并没有因此而放缓扩容速度,反而加紧扩容,仿佛要真正认清股市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大。 1993年8月6日,上海证券管理办公室发布《上海1993年股票认购证发售办法》;8月7日,上海证券管理办公室公告1993年第一批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共有12家;8月9日,上海1993年第一批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12家股份有限公司,均已与证券公司签署了股票承销协议;8月14日,上海1993年股票认购证开始预约发售;8月22日,上海1993年首批新股认购证发售结束,共发证1.8亿多份,中签率仅为2.056‰;8月28日,上海1993年第一批新股认购证摇号……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似乎是为了追赶股市下跌的速度。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喧哗与骚动》其他试读目录

• 第一片"梧桐叶"
• 学习万科好榜样
• 疯狂的黑市交易
• "5·18"公告和涨跌停板制度
• 从仓库保管员到国库券大王
• 第一次"股灾"
• 大坑村人玩心跳
• 延中"造反"了
• "8·10"事件
• 荒芜的"原野"
• "老外"靠不住
• 股市不相信眼泪
• "银证脱钩":信用交易的末日
• 我也要收购:"苏三山"诈骗事件
• 大"熊"露峥嵘 [当前]
• "327":期货还是"欺"货
• 停市没商量
• "5·18"井喷
• A二权证:1995年最后的疯狂
• 弄把交椅坐坐
• 一纸雄文震天下
• 琼民源变成"全民冤"
• 曾荫权发动港股保卫战
• "君安教父"翻船
• "脑子不好"导致的"金百事件"
• 人穷"壳"靓丽
• 北大要当"老大"
• 麻雀变凤凰
• "5·19"行情:中国股市的质变
• 海虹:海上生彩虹
• 掀开锅炉的"盖子"
• 康赛:慷慨地塞黑钱
• 耸人听闻的《基金黑幕》
• "中科系"编织的"杰作"
• "吕梁舰队"的覆灭
• 吴敬琏单挑股市
• 死而不僵郑百文
• "股灾":给新世纪一个下马威
• 银广夏:中国股市的"9·11"
• 与其绩优,不如垃圾
• 周正毅"农凯帝国"操纵案
• 王寇之间"德隆系"
• "国九条":保卫股市第一枪
• "活着就是成功,不死就是胜利"
• 逼空,逼空,再逼空
• 无限风光在基金
• 不平不安道"平安"
• 美国蝴蝶扇翻中国股市
• 惊魂一周:次贷危机很暴力
• 3 000点保卫战引发"4·24"井喷
• 众望所归盼"平基"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