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顺驰中城房网:蹑着猫步而至_解读顺驰中城房网:蹑着猫步而至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企业史 > 解读顺驰 > 中城房网:蹑着猫步而至

解读顺驰——中城房网:蹑着猫步而至

前后不过两三年,顺驰以黑马的形象走进全国业界的视线,已是名声大振。2002年之前,孙宏斌对同行圈子采取积极靠拢的姿态;羽翼渐丰之后,不再满足于作配角,开始挣脱这个圈子,随之抛出“NO.1”目标,公然与当时的老大万科叫板。放“单飞”的孙宏斌在2002、2003年的住交会,2004年夏季的博鳌论坛,又相继展开攻势,兴风作浪掀动三轮顺驰风暴。黑马之名遂享誉海内。这一切,完全印证了企业界著名人物格鲁夫的描述:大多数战略转折点并不是呼地一下来到眼前,而是像那句描写雾的名诗一样“蹑着猫步而至”,只有在回忆往事的时候那些琐碎小事才显现出来,正是它们暗示着竞争力的改变。今天,我们回顾顺驰的黑马之路,也不得不重提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虎视眈眈的只言片语。 “那由顺驰来起草吧” 这里所指的圈子,确切定义是指王石发起的中城房网,主要成员包括北京万通冯仑、河南建业胡葆森等人。其全名为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由全国各城市的主流开发商组成,1999年在西南重镇成都问世,顺驰也是首批成员单位之一。中城房网被称为“十几个巨头携手合作、缔结合作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王石为首期轮值主席。在成都形成的《筹备会会议纪要》,核心内容为:形成中城房网共同利益及诉求,包括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集体采购、共同培训、融资互惠。 在今天看来,这些资源共享、集体采购的组织功能可能过于理想化了。后来顺驰从未拿出任何富有实质意义的行动,可见孙宏斌当年并非没有识破端倪,但他还是对天津的媒体说了一些应景的话。“中城房网的信息共享机制将增强业界操作透明度,闭门造车现象将逐渐消失;协作采购机制将降低建材及住宅设备设施的成本,惠及每个协作成员单位;融资渠道也将大大增多,与成员以前在各自地域内的单一途径相比,无论从资金量还是时间跨度上,成员均会享受前所未有的便捷。”云云。 醉翁之意不在酒。看来,孙宏斌参与这个组织的真实目的,是提高顺驰的品牌知名度。一方面,通过天津本地媒体的着力宣传,使顺驰的地位超越天津同行,鹤立鸡群,效果立竿见影;另一方面,让全国业界认识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来自于非主流城市的企业新秀。以孙宏斌后来的评价看,该组织历次讨论的“联合采购”、“新住宅运动”都不着边际;但如果没有中城房网几年来在人脉、人气、造势上的铺垫,顺驰恐怕还没有足够的底子在两届住交会上大造声势,掀起巨波。 中城房网并不是对所有的人敞开大门,它的筛选标准为顺驰的实力提供了一个标尺。其选择标准是:以住宅开发为主营业务,具有3年以上开发历史,年均开发量在10万平方米以上或年均销售额在2个亿以上,在所在城市有较高的信誉度和美誉度。1999年8月的成都,中城房网第一次正式筹备会在锦江宾馆举行, 12家成员的老板王石、冯仑、卢铿、胡葆森、孙宏斌、朱孟依、周庆治等悉数到场,当地报纸用了“地产巨头秘密集会”的耸人听闻的标题,记者还编制了一个中国地产界的明星梦之队,煞费苦心地给销售代理出身的孙宏斌戴了一个最佳前锋的帽子。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地产圈子的同行们对这个来自天津一隅的小老弟,大有提携照顾的友好态度。但是短短二三年之后,孙宏斌开始对这个圈子的做法表现出不以为然:“大腕儿们把这个行业给耽误了,他们张口就来,说什么大家都听着。他们大多是在一个城市做地产,怎么能够代表整个行业呢?!” 2001年年初,正是网络经济的巅峰时段,此时顺驰开始将互联网与连锁店相结合,打造全新的房产中介。1月15日,中城房网董事长联席会议在北京长城饭店召开,举行了盛大的新成员入会签约仪式。会上,孙宏斌作了主题发言,“新经济时代的中国房地产经纪业——从顺驰天津置业网看互联网在房地产行业的有效应用”,介绍了以二手房交易为主要切入点的顺驰天津置业网,顺应房屋主流市场转变的趋势,依靠顺驰置业公司良好的房地产开发和经纪基础,具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孙宏斌在会上称,作为专业网站,顺驰天津置业网集信息发布、查询、在线评估、在线交易为一体,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同时,交易、发布、使用三方面的稳定收入也使它摆脱了网络泡沫。顺驰置业网解决了水泥和鼠标之间的兼容问题,既发展扩大了传统主业,又避免了新兴产业的利润盲点,为房地产业在新经济时代的专业化、规模化提供了一条可鉴之路。 这次中城房网的周年会议,称作中国地产业的峰会并不过分,到会的除了万科、华远、万通、中海外、合生创展等企业的董事长之外,联想的柳传志、网通的田溯宁都成为会议嘉宾,做了演讲。但是,孙宏斌的霸气和个性在那个阶段已经初露峥嵘。当会上提出万科牵头联合买地的时候,孙宏斌不干了:“为什么要以万科为主?”别人告诉他因为倡议书是万科起草的,孙宏斌马上回应道:“那由顺驰来起草吧!” “也就是要超过在座诸位” 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孙宏斌转向低调,很少抛头露面,神秘地隐身天津,天天忙着给员工上课培训;而企业的动作则显得大刀阔斧,又是大盘开发,又是高级别墅,在天津市场极其活跃和强势。2003年7月,到天津分公司视察工作的王石,在一个饭局上见到了孙宏斌。王石对其总是淡出组织似有不满,说:“你不能老不参加组织活动啊。”于是,意兴阑珊的孙宏斌决定飞往重庆参加中城房网会议。会上,孙宏斌随便选定了一个有关企业战略的话题,然而在发言前的晚上,他还是将讲稿改了又改。当时的孙宏斌已经因为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在发言的那天上午,他不断地用手敲打着后背。开始发言了,他论述着自己的企业如何战略思考,乍一听和其他的企业家发言没有多大区别,会场上的几十位圈里人谁也没有在意。突然,孙宏斌话锋一转,轻描淡写地说道:“一个城市应该能支撑一个50亿到80亿年销售额的地产公司。顺驰今年销售额要达到40亿,我们的中长期战略是要做全国第一。”他微微顿了顿,侧脸看看王石,似乎在下决心是不是真的要一鸣惊人,然后说道:“也就是要超过在座诸位,包括王总。” 这时候,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大伙都在看王石的表情,只见他脸有些拉长,声音不高但是很干脆地反驳道:“你不可能这么快超过万科,是不是要注意控制风险?” 其实,王前辈的提醒完全出于善意,无论于公于私,就王石在地产界近20年的沉浮来讲,这种提醒都是合情合理的。可是孙后生显然没有怎么理会,他说:“王总,我们可能超不过,但是你总得让我们有理想吧。”散会后的晚饭,孙宏斌与王石、冯仑等人依旧结伴而行,每个人都带着轻松微笑的表情,但看上去客气和礼貌的成分大,默契和欣赏的成分少。孙宏斌和王石都有些心照不宣,彼此没有再怎么对话;好在有地产思想家之称的万通冯仑嘻嘻哈哈地不太理会,还相当亲热地拉着孙宏斌低着头说话。饭后到酒吧喝酒,地址被会议组织者精心选在了长江边一个法式建筑的俱乐部,是解放前的法国兵营,如今在霓虹灯和夜色的映衬下一派富丽堂皇。从二楼的法式拱廊望下去,滔滔江水就在咫尺的眼前,西南地区的暴雨说来就来,刹那间就给将近四十度的高温天气带来了彻骨的清凉。王、冯、孙等地产大腕匆匆从车上下来,鱼贯而入走进俱乐部。密织的雨线,鲜艳的霓虹灯,滚滚东逝的江水,以及这些仿佛能够呼风唤雨的重量级人物,还有那看不见的刀光剑影,都使得这一幅场景看似浓丽的油画,更像活生生的电影。 坐在望得见江水的拱廊下面,孙宏斌要了一杯冰镇可乐,非常沉默。开完中城房网的会后,他从重庆直接飞到北京,乘车来到昌平,召开了后来被视作顺驰历史上具标志意义的蟒山会议,在这次大会上,顺驰宣布推行全国发展战略,会上孙宏斌做了一个题为《鸿鹄之志向,蚂蚁之行动》的演讲。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解读顺驰》其他试读目录

• 顺驰:先行一步的大企业
• 中城房网:蹑着猫步而至 [当前]
• 住交会:兴风作浪名利场
• 博鳌论坛:扭转风向定乾坤
• 可圈可点:与黑马无关
• 销售代理起家:市场敏感与生俱来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