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纽约灰心丧气时,衣橱里总有一件蒙田式的披风挂在那里_这就是纽约灰心丧气时,衣橱里总有一件蒙田式的披风挂在那里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随笔 > 这就是纽约 > 灰心丧气时,衣橱里总有一件蒙田式的披风挂在那里

这就是纽约——灰心丧气时,衣橱里总有一件蒙田式的披风挂在那里

随笔作者是些自我放纵的人,天真地以为,他想的一切,围绕他发生的一切,都会引起大家的兴趣。此人陶醉于他的事情,就像喜欢观察鸟类的人陶醉于他的郊游一样。随笔作者每一次新的出行,每一次新的“尝试”,都与上一次不同,带他进入新的天地。他为此兴奋。只有天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才会如此旁若无人、锲而不舍地去写随笔。随笔有各式各样,一如人的姿势、姿态各式各样,霍华德•约翰逊牌冰淇淋的味道也各式各样。随笔作者清早起来,如果有事情要做,便从塞得满满的衣橱里选取他的行头:视他的情绪,他的题材,他可以套上随便哪件衬衫,扮成随便什么人——哲人、泼皮、弄臣、说书人、密友、学者、杠头、狂热分子。我性喜随笔,一向如此,很小时就忙了把我幼稚的思想和经验敷衍成文字,用来折磨别人。我最早是在《圣尼古拉斯杂志》1上露脸的。偶然有了想法,我仍然会回到随笔这种形式(其实无形式可言)上来,但我并不奢望随笔在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占有位置——它毕竟不登大雅之堂。随笔作者,与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不同,必须满足于自我设定的二等公民身分。作家如果把眼光瞄向诺贝尔奖或其他 1《圣尼古拉斯杂志》,美国儿童文学杂志,创刊于1873年,结束于1939年。许多英美著名作家都曾为其撰稿,包括马克•吐温、史蒂文森、吉普林等。 2德斯蒙德•麦卡锡(1877—1952),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为哲学家 G•E•摩尔的密友,曾为《新政治家》杂志文学编辑,1951年封爵。俗世的荣耀,最好去写小说、诗歌或戏剧,听凭随笔作者去信手涂抹,满足于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享受无拘无束的存在。(约翰生博士称随笔是“不正规的急就章”;本人写惯了随笔,无意与这位可敬的博士论辩。)不过,有一件事是随笔作者切忌的——他不可瞒哄或矫饰,因为立即就会给人察觉。德斯蒙德•麦卡锡 2在他为一九二八年E•P•杜登公司版的蒙田文集所作的序言中说,蒙田“天生真诚不欺……”。这是个基本要素。甚至随笔作者的无拘无束,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随笔虽然是一种松散的形式,也有它自己的戒律,提出了它自己的问题,这些戒律和问题,很快就显露出来,(如我们都希望的)成为对有些人的威慑,这些人舞文弄墨,只是为了归置自己的胡思乱想,要么就是因为情绪亢奋,精神恍惚。我想,一些人是将随笔视为自我主义者的最后一块存身之地,用他们的品味来衡量,操这种形式的,都是些自我意识太强,只管自说自话的人。在他们看来,作家认定他几步闲行,或一点心得,就能吸引读者,实在是有些傲慢。他们的不满,确实有几分道理。我一向清楚,我天生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满纸都是写自己,显然是过于看重自己的生活,忽略了其他人。我穿破了许多件衬衣,并非每一件都适合我。但每逢我灰心丧气时,衣橱里,掩在所有东西的后面,总有一件蒙田式的披风挂在那里,还散发一点樟脑的味道。本集中所收随笔,时间跨度很长,涉及各种话头。我选取了再读时仍觉得有趣的文字,另外的一些,似乎也还耐看。有的随笔,例如《这就是纽约》,随时光的流逝,已经成为不合时宜的断片。我写纽约,时在一九四八年夏季,属于一阵心血来潮。我描述的城市,已经消失,原地耸起了另一座城市——是我不熟悉的。但我记得前一座城市,且迷恋它。戴维•麦考德1在他的《关于波士顿》一书中曾讲到,国外一位记者访问这个国家,第一次见识纽约。他报道说,纽约“激动人心,但外观浮浅”。我明白他的意思。我最后一次拜访纽约,它似乎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像是患了尚未给人察觉的脑瘤。 1戴维•麦考德(1897—1997),美国诗人,生于纽约,曾在哈佛大学任教,并为该校募集巨额捐款。两篇关于佛罗里达的文字也时过境迁。令人高兴的是,我对南方黑人状况的评论已经失效,这些文字不过是预言性的,没有终极的意义。为拼凑这些随笔,我打劫了我的其他集子,有一些文章是第一次结集发表。我没动 《人各有异》一书,只从中抽取了三章,它记载了我大约五年的乡间生活,不致速朽——我不想把它改窜得面目全非。现在的这部随笔集是按照主题,或心境,或地点编排的,并非编年体。集中的文章,有些注明了时间,有些没有。大的格局上,有一个时间顺序,但整部集子,或其各章,并没有严格按年代划分。有时,读者会发现我在都市,而他以为我本该在乡村,或者倒过来也是如此。这可能引起些小小的困惑,却是不可避免又很容易解释的,我前半生大部分时间住在城市,后半生大部分时间居于乡间。二者之间,会有一些日子,没有人,包括我自己,能说得清(或留心)我在哪里:我出于一些不得已的原因,在缅因与纽约之间游走。有钱财上的原因,也有对《纽约客》杂志的情感上的原因。乃至对那座城市的情感上的原因。我现在终于可以歇息下来。E•B•怀特一九七七年四月鸣谢本集中的三十一篇文章,二十二篇首发于《纽约客》。“别了,我的至爱”,是与理查德•L•斯托特合作,最初以这个名字在《纽约客》上发表,后来由G•P•帕特南之子公司印行了一本小册子,题为“告别T型车”。“一头猪的死亡”刊于《大西洋月刊》。“辩驳”刊于《纽约时报》的专栏版,题目是“农夫怀特的红皮蛋”。“这就是纽约”最初是《假日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后由哈珀斯兄弟公司出版了单行本。“佛罗里达珊瑚岛”和“重游缅湖”两篇文章,最初发表在《哈珀斯杂志》的《人各有异》系列里。“大海与海风”最初刊于《福特时报》,“夜之细声”最初刊于《耶鲁评论》,题目是“瓦尔登湖——一九五四”。“书、人与写作”部分中关于幽默的意见本是科沃德麦卡恩出版社《美国幽默文库》一书序言的一个部分。同一部分中关于唐•马奎斯的文字,是从道布尔戴出版公司《阿奇和梅奇塔贝尔的生平与时代》一书序言中节选而来。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这就是纽约》其他试读目录

• 灰心丧气时,衣橱里总有一件蒙田式的披风挂在那里 [当前]
• 农场1
• 农场2
• 农场3
• 农场4
• 农场5
• 农场6
• 城市1
• 城市2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