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丽之宴三位读者_鱼丽之宴三位读者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中国文学 > 鱼丽之宴 > 三位读者

鱼丽之宴——三位读者

以前,朋友们称我为"对读者心存敬意的人",我自问无愧于这个称号,而十六年来,心迹已渐晦淡,彼者不像是秉诚阅读,倒像是寻衅调排这个著书的人,那,没门儿。由于我长时的息影,台湾的读者群已告寥落,而在我的心目中也只剩这样的三位:一位是同辈的,比我大几岁。他从报端看到我的《上海赋》的前四章,就写信来了,噢,一手好字,中英俱佳。他说:自离上海到台湾,数十春秋每兴乡愁,总想写些怀旧的文章,而一执笔,畴昔印象纷至沓来,不知如何着手才好,今读《弄堂风光》及《亭子间才情》等篇,方始明白原来写上海是要这样写的。他希望我再写下去,信的结尾一句:"你比上海人还要上海人。"--后来我是挖空心思地续写两章(谈上海人的吃和着),不知怎么一来忽然断电了,大概就是因为我比上海人还要上海人所以到底不是上海人。而他是老上海,真正赏识《上海赋》的大阿哥。 另一位读者是从台北来纽约学美术设计的,暑假返家省亲,逛书店发现三本新书,她认为好看极了,红、黑、灰,翻开来,四个字四个字,一点也不懂,但不是舍不得买而是舍不得不买,便带到纽约学校里来给大家看,都说非常好看,她是我朋友的儿子的同学,一心想得到诗集作者的签名,我就一本一本签了三个名。 第三位读者,在台湾中部,开了一家小餐馆,只有几张桌子,馆名"素履之往",我的散文集《素履之往》并不艰深但也非通俗读物,如果这位读者只喜欢这四个字,我也是乐意奉赠的。(典出《易经》) 一位是看透了我的《上海赋》,所以我高兴。另一位是看不懂我的《会吾中》而买了我的书,所以我高兴。再一位是异想天开,异想店开,用了"素履之往"作店名,所以我高兴--我安于幸于这三位读者之真实存在,不作第四位想。 误解,承当误解,有时也使人乐得什么似的,在家传的六韬三略上我添了个眉批:"逆来顺受则顺。" 一位常见名于报端的撰稿人写道:"自从木心出现于海外华文文坛,真可谓星光熠熠,四方瞩目,而近来读木心的新作,文风变了,令人不知所云,唉,这个年轻人走上了诡谲的道路,实在太可惜了。"--他"老人家"以为我是"新秀",初试啼声的小公鸡。如果他获悉我比他年龄大,就不觉得"太可惜"了。 还有一位不时写写书评的半老作家,专文估价了我的《琼美卡随想录》,说:木心的散文字句精炼,意象奇妙,没有一点"大陆气",所以,"老中青的作家都该向木心学习"(原句),"可惜的是他躲在象牙之塔中,不关心政治"(原句)--怎么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语言一派浓重的大陆气,而且"象牙之塔"云云,是老掉了象牙的新名词,"政治"嘛,我在红尘中打滚几十年,现在是"下野",就算军阀下野也是要栽花莳草的呵。 更乐的事还有--"人入中年,特别嫉才……木心的文章,我向来不服,尤其几位好友,把他当神一样崇拜,更令我愤慨--都是过了四十岁的人了,还搞个人崇拜的把戏,未免丢脸?但是最近读到《从前的上海人》,我不能不承认,木心的确有两把刷子……简直是色、香、味俱全--不,还包括声音,我从未看到过写一个城市,能写得如此够味,读后入迷,连嫉护也忘了……"--一位知名度相当高的作家,如此真心毕露,实在难得。 海峡两岸的两套意识形态,决定了两类文学模式。海外的华文活动只是其延伸,难成气候。我向来不就大陆的语言霸权之范,彼此"异己",倒也干脆,而与岛上的文学主体和媒体作周旋时,始终保持了侧身的客席的姿态,不介入其时尚、风气、是是非非--异端自有异端的牌理,或说异端首先异在牌理上,且是最执著于牌理的严密性。 陆上的意识形态是显性的硬体的(在趋软),岛上的意识形态是隐性的软体的(在趋靡),唯其隐而软,岛民不以为自己受笼罩控制,呈现为文学表象时,就来了靡靡之音,靡靡之文,靡靡乐死,靡靡送生。什么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什么圆融观照,天人合一。什么性情中人,持平常心。什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什么张力、肌理、心路历程,美丽的错误…… 起始,我的"粉墨效应"使人眼花缭乱,《联合文学》的编者毕竟高明,他为"个展"所作的按语就点到了穴道:"迥然绝尘,拒斥流俗。"不过我那时的层次还很低,灰尘满面,与俗共舞,哪里就敢拒斥,只是反媚俗的反骨被摸到了:怎么此人景中无情,情中无景。怎么天不由人,人贵独立。怎么自处于性情之外,宠辱难惊。怎么心是个不平常的东西,平常心就是没有心。怎么叼着纸烟进天堂,骑着白马入地狱。怎么从来也不肯用张力肌理心路历程不犯美丽的错误--善意的无知激化为恶意的无知,"必诛异己"的用心是时时可见字字可据的,但是曾经与显性的硬体的意识形态较量过来的"异己分子",要应对隐性的软体的意识形态,那真是绰有余地了,何况余地之地乃是指欧美,甚而指世界。于是我再一次击异域之壤而歌,歌曰:"日未出而作,日入而不息,意识形态之帝力后威于我何有哉?"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鱼丽之宴》其他试读目录

• 江楼夜谈
• 快乐的传奇
• 现代的初民
• 一个观念
• 文化中年期
• 身逢动乱,木心的经历不平凡,成就也不平凡。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他始终坚持自我的生活理念、文学立场,像在一座孤岛上一样,不间断地从事创作。因此所谓"文学鲁滨逊"之说,实深含傲然雄视之
• 海峡传声
• 散文起缘
• 知名度哪
• 只是行过
• 三位读者 [当前]
• 文化潜流
• 西方人兮
• 私人曙光
• 战后嘉年华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