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写作胡风的狱中写作_潜在写作胡风的狱中写作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当代文学 > 潜在写作 > 胡风的狱中写作

潜在写作——胡风的狱中写作

胡风自1955年5月17日被捕起,完全失去自由。在隔离审查三个月之后,被关押在功德林监狱的单人牢房中,1960年3月秦城监狱建成后第一批被押送秦城关押一般的记载都说胡风一开始就被关进秦城监狱,这一点不确切,因秦城监狱在1960年才建成。这一点承胡风女儿张晓风女士告知,特致谢意。本章标题的"射击"一词,借用自何言宏《胡风的牢狱写作及晚年心态》一文,该文刊《文艺争鸣》1999年第6期,特此说明。,直至1965年底被判处十四年徒刑后监外执行,十年来首次回到家中。但在1966年2月15日,他就与梅志被迫离开北京,到成都"安家落户",9月份又被转到芦山县苗溪茶场居住。1967年11月,被成都公安局来人单独押解去成都,在看守所单独关押。1970年1月被押解到大竹县第三监狱,被四川省革委会人保组加判为"无期徒刑",与重刑犯一起住在大监里劳改。这中间因为"看到国内形势很坏,终于对解决自己的问题完全绝望",开始精神混乱,到1973年梅志被调去照顾生活,方始有所好转。至1979年1月方获得自由参阅梅志《往事如烟--胡风沉冤录》(新版收入"沧桑文丛",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及《胡风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中的有关记述。。 胡风在失去自由的日子里的写作,最大数量的是各种各样的交代。但在交代之外,他还"写作"了为数不少的旧体诗(这种"写作"从被关押不久就已经开始,因为无法以笔墨书之,他只好凭借顽强的记忆力默吟默记。最初十年间默吟的诗歌在1965年底监外服刑后开始抄录,在成都方始凭借记忆完全抄完,得几千首。在成都期间与聂绀弩、萧军等时有书信往来,以诗歌唱和。在1967年又被单独关押在成都看守所时,也默吟了一些诗篇,记录在报纸的空白处,被搜去后作为加刑的"罪证"。1976年9月后又写作了一组《〈石头记〉交响曲》。胡风的这些诗篇,数量庞大,但现在的《胡风诗全编》中成都看守所期间的诗作一首未录,大约被抄去后已经完全亡佚,所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胡风狱中诗作仅仅是其他三部分内容的选录)本章所引用胡风狱中诗篇均依据绿原、牛汉编《胡风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下文论述引用均依据该书,不再一一注明出处。。胡风自己说:"在与世隔绝的二十多年间,由于环境的限制,创造了传统格律诗的变体,用它记录了在我的感情里反复出现的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和希望,战斗者们的坚强性格和情操经验。"《〈胡风评论集〉后记》,引自《胡风全集》(第3卷)628-62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他对旧体诗的形式颇有微词,曾经这样写道:"我对旧体诗,只青年时读过若干,毫无研究,又早忘了。它限制严,早已僵化了,很难反映现实生活。""这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产物,绝对不宜学的。"《胡风诗全编》308页。虽然如此,他的狱中诗作还是采用了这种"僵化"的形式,只是为了表现与记忆的方便,加入了"连环对"的因素:"旧格律限定每首诗内不能重复字或词,这就一开始使它自己僵化了。我打破了这一条。不但重复,而且是有意重复,这就大大扩大了它的表现力。但重复也有规则,即成对地重复。上句重复一字或一字以上,下句也就和它成对地重复。这就如同把字或词当作音符,除意义之外,还表现出一种感情的旋律。"同上书,332页。胡风在被囚期间,绕室默吟的这些旧诗,数量达几千首之多,这与他在理性思考中对旧诗的鄙视构成一种尖锐的对比。仅这种创作行为,已经给人造成绝大的震撼,尤其是在秦城的十年中,这种默吟更是构成了一种习惯,几乎天天如此。这显示了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这种欲望持之以恒地存在,既说明了胡风在心理上感受到的压力之巨,也说明了他反抗这种压力的意志的强烈与坚韧。在这种意义上,胡风的狱中诗歌可以看作是面对自己的写作,其作用主要是对他自己的:即在不断的磨炼中对自己的坚守,使自己在孤独之中不放弃自己的身份认同与精神立场。因为狱中环境的恶劣,诗人为了记忆方便不得不采用自己并不崇奉的表达形式,这使得胡风狱中诗作中不少诗显得直白浅露,尤其是《怀春曲》中的不少诗,更是如此,其文学价值不应夸大,但即使是这些直白浅露的诗歌,也显示出作为战士与诗人的胡风的独立的精神面貌,它们并不缺少成为"诗"的诗质,只是因为表达的急迫使得它们没有经过更严格的诗艺的锤炼与淘洗,更何况《怀春室杂诗》、《怀春室感怀》与《流囚答赠》中不少诗忧愤深广,诗艺也颇为成熟,即使置于最严格的批评眼光底下,也自有其卓越的一面。李辉曾经将郭沫若晚年的旧体诗与胡风、聂绀弩的旧体诗进行比较,他发现,在前者那里:"在诗的苍白无力的背后,应该有更为内在的决定性因素--精神。……作品所缺乏的并不是形式的新鲜感、或者语言与节奏,恰恰是精神的活力。而在我有限的了解中,他似乎并没有感受到这种精神的消失,至少,他没有为精神的消失而苦恼。"李辉由之引申出的判断可能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即使在旧体诗这样的一种旧体裁中,一个作者只要仍然保持着思想的流动和生活的感应,他同样能在有限的天地里展示着精神的活力。"在胡风与聂绀弩那里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陷入逆境,他们的精神并没有死去。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生活的勇气,更没有放弃思想的权利。他们以不同处世方式和性格,继续着生命的发展。这样,他们的旧体诗,以及创作过程本身,都充分表现出他们这种类型文人的坚韧、执著与真挚。在不自由的环境里,却实现了精神的自由,这便决定了他们的旧体诗,总是洋溢着精神活力。读他们的诗作,能感受到他们人格的力量和情感真挚。他们不是在营造文字,而是在拥抱生命。它们是生命本身。"李辉《太阳下的蜡烛》,引文见《李辉文集》第一卷32-33页,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这可以看作对胡风狱中诗作的诗质的一个准确的揭示。正是这种精神,显现出诗人胡风的风骨,将之置于当代文学史的背景下,更能看出现实战斗精神在特殊时代、特定环境之下的延伸与变异。 在这些旧诗之外,胡风在失去自由的时间里,也留下了部分颇值一读的文稿,尤其是1965年致梅志的一封信,其中含有丰富的思想,显示出在狱中他的思想发展的一面。下文也将重点讨论。 一、狱中诗篇中的两种声音及其内在矛盾 狱中的胡风,笼罩在一种悲愤的感情之中,这在下面几首诗中有充分的表现: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七日(第八首)《胡风诗全编》327页。 竟到周年受谪时,沉冤不白命如丝; 惯从一面窥全面,忍见红旗变黑旗; 发肤已焦犹烤火?舌唇尽裂怎吟诗? 成千手印兼签字,只为循真脱黑衣。 一九五六年秋某夜同上书,328页。 又是囚房入夜时,月光如水亦如丝; 梦中恍惚儿颜泪,墙外飞扬帅手旗; 宁向童年哀故友,不将孤烬铸新诗, 只因错把真言发,锁在囚房着黑衣。 一九五六年冬某日同上。 不堪一错各分时,友谊伤残似断丝; 狱室几间关闯将,文场一片树降旗; 东逢死叶西逢茨,拔掉鲜花葬掉诗, 极目两间休荷戟,铁窗重锁失戎衣。 仔细阅读胡风的这首诗,可以发现胡风的悲愤的几个层面:首先是因为自己而导致对朋友的牵连的"友谊伤残"的悲愤;其次,因为整个冤案的发生导致现实战斗精神的衰落,整个文坛一片荒凉,笼罩在一种向庸俗的"教条主义"与"宗派主义"投降的气氛之中;再次才是对自己被剥夺了"战士"身份的悲愤;最后,自己之所以"锁在囚房着黑衣",完全是因为"循真"、发"真言"的结果。诗中的悲愤不可谓不深广,而"发肤已焦犹烤火?舌唇尽裂怎吟诗?"更显示出创痛之巨。这也是胡风在狱中最基本的心态。但在悲愤的感情之下,他的诗作里仍体现出复杂的心态与分裂的意象。例如现在能看到的其狱中诗作中最早的一首《一九五五年旧历除夕》同上书,323页。: 竟在囚房度岁时,奇冤如梦命如丝; 空中悉索听归鸟,眼里朦胧望圣旗; 昨友今仇何取证?倾家负党忍吟诗! 廿年点滴成灰烬,俯首无言见黑衣。 这首诗在胡风狱中的写作中显然也最引起研究者的注目,例如,何言宏就指出"对于探讨其牢狱心态这首诗有着极其重要的原型意义"何言宏《胡风的牢狱写作及晚年心态》,《文艺争鸣》1999年第6期。。这种复杂性说明胡风的悲愤之所以深广,不仅是因为外在的灾难,在其精神内部也有着深刻的原因。 胡风狱中心态的复杂性使得其主体结构中固有的角色感的分裂、冲突与紧张的一面鲜明地呈现出来。在胡风的狱中诗作中始终交织着两种声音:一种是在对自己和亲友的表白中不断地确证自己,另一种则在确证之外又不断地向权势者提出怀疑、质问,同时诉说自己对党忠诚的心曲。这反映了胡风的"知识分子"与"革命战士"双重身份认同中的内在矛盾,也是一直困扰胡风的问题:启蒙传统本身要求一种独立的知识分子立场,但革命战士的身份认同又促使胡风自己认同于集体大业,表达对集体的忠顺。这是胡风狱中诗篇中刺目的矛盾,也构成了中国潜在写作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典型标志。例如,从文本层面看,《一九五五年旧历除夕》这首诗中的意象分裂与感情的复杂性,其实来自于这首诗作中隐含着两种声音的交织:一种是在内心中对自己的独白,另一种则是在对象不在场的情况下对之的表白、申诉与抗辩。例如,《一九五五年旧历除夕》这首诗已经典型地体现出两种声音与两种感情的冲突:作为写实抒怀的声音概括了自己心情的流程,难以置信、奇冤难平、孤独萧索、愤激悲苦的心情,但因为对"圣旗"满怀感情,愤激之后又马上因为"倾家"、"负党"而感到惭愧,最后是满怀失望,俯首无言;另一种声音则对不在场的权势者提出了严重的质问;"昨友今仇何取证?倾家负党忍吟诗!"在题为《一九五六年春某日》《胡风诗全编》323-325页。的几首诗中,感情形态也大半类似于此,在突然之间出现一种感情的强烈转折,前面的表白抒写了为理想与共同事业的忠诚奋战:"为射骄阳曾铸剑,因攻纸虎又摇旗"、"斫地曾挥三尺剑,开天初颂五星旗"、"曾经沧海曾经火,只为香花只为诗",后面马上转折到对现实际遇的悲愤:多少年的"心花"、"心香"、"痴情"付之东流,自己身在囚室,仿佛处身噩梦,几首诗最后一句都是"春光荡漾上囚衣",将"春光"与"囚衣"并列,对其处境与心态的矛盾作了一个意象化的定格。类似的两种声音的冲突贯穿了胡风狱中诗篇的绝大部分。 这些诗作中不在场的权威形象都颇值得琢磨,鉴于胡风冤案的特殊性,其中最值得注意的自然是旗帜的意象。可以看出胡风的心目中有两种旗帜,一种是"圣旗"、"红旗",另一种则是"纸旗"、"黑旗",在他心中,前一种"旗"与后一种"旗"断然有别,绝对不可混为一谈。所以,他一方面以孤臣孽子自比,将自己的被囚比作古代的受谪,不断表达自己对"圣旗"的忠诚,《怀春室杂诗》中不断出现的"开天初颂五星旗"(《一九五六年春某日》其二)、"牢里无花献大旗"(《一九五六年五一节》其三)、"屡梦晨昏屋上旗"(《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七日》)分别见《胡风诗全编》323、325、325页。,都是在对"圣旗"倾诉自己的衷情;在另一方面则不断对后者进行抗辩与批判:"忍见红旗变黑旗"(《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七日》其八)、"文场一片树降旗"(《一九五六年冬某日》)、"莫向文场讨纸旗"(《一九五七年春某日》)同上书,327、328、329页。,愤慨于"圣旗"被篡夺与变质。这样,胡风在潜在写作中一再表现的忠诚就可以看作是对自己观念中的理想--"圣旗"的忠诚,这种忠诚不是对一家一姓的忠诚,也不是对一党一派的忠诚,而是对自己投身的整个人民的解放事业的忠诚。不过,虽然在胡风的观念之中,"圣旗"与"纸旗"之间的界限是分得清清楚楚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却难以得到准确的划界,这种在胡风观念之中不成为矛盾的感情,一落到实处却窒碍重重。对此,胡风在观念中却没有清楚的认识,从而为他的思维与批判设置了一个固有的界限,也导致了其思维与社会身份认同的混乱。 胡风的所有痛苦与内在矛盾由之而来。他坚决认为自己与最高领导一致,对之有一种坚定的信仰,实际上无形中导致了理想与现实的混淆。因为这个原因,胡风狱中诗篇中对冤案的反思就只止于宗派势力的迫害,而始终没有反思到其制度层面与社会历史根源。这使得胡风的现实处境出现了一个莫大的矛盾,何言宏这样描述这种矛盾:"身处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历史时期",彼时"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及特殊的政治处境(牢狱),使得胡风对其政治身份的认同变得尤为紧迫,他不仅在自身的身份结构之中突现出自己的政治身份,而且要努力将其置入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威之中,这样,便产生一个相当深刻的矛盾",一方面,他被"视为'反党'和'反革命'分子,另一方面,胡风却拒不'服罪'"。何言宏进而从身份认同方面分析了胡风这种心理出现的原因,他指出:"胡风不仅在实际上具有'革命知识分子'的身份,而且在内心深处对此也有固执的自我认同。"在胡风这里,"一旦出现与'革命者'相反的身份认同(即'反革命'),那他所背叛的,就不光是党和党的领袖,而且还有其自己数十年的奋斗与追求,这在理想主义者胡风,显然是不会出现而且也是无法容忍的。"何言宏《胡风的牢狱写作及晚年心态》,《文艺争鸣》1999年第6期。不过对于胡风来说,这种身份的被强制剥夺,在内心虽然无法容忍,但现实中他实际上根本没有力量消除自我认同与外界强力的矛盾。所以,他针对外界不在场的"对象"的表白与抗辩就越来越强烈。 对于被幽禁的胡风来说,虽然独具囚室,现实中不在场的交流对象在他的心灵中却始终存在,制约着他的思维与心绪。这外界的"对象"当然不限于政治权威--所以他的诗作中除了对"圣旗"的复杂心态与对冤案制造者的质疑外,还不断出现对亲友的怀恋、歉意与痛悔:"累汝孤零依老祖,可怜白发补童衣"(对子女),"万事负卿呼负负,剩余苦恋对牛衣"、"何期累汝成囚首、从此低眉只浣衣"(对妻子)(以上见《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七日》其二、其五、其六),"赢得交情皆铸错,仅余遗憾不成诗"(对朋友)(见《一九五六年五一节》)分别见《胡风诗全编》325页、326页、327页。……在胡风狱中诗作中占最大比重的《怀春曲》,其中的《百花赞》就可以看作是在隔离环境之中与亲友在想象中的交流--但不在场的政治权威始终是他需要面对的最大的无所不在的"对象",也是他心中无法解开的"纽结"。他的整个创作不断出现的表白、交流与抗辩的声音就可以看作企图与这个"对象"对话、以解开这个纽结的努力。但这种对话始终是虚拟的,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所以,胡风始终摆不脱外界权威的阴影,后者的不在场更使得其力量无所不在,在他的心目中构成巨大的压力,从而最终导致了他的神经错乱:在幻听中,他仍然在进行那种不可能的对话与申辩。这颇类似于屈原在《离骚》之中的因忠信见嫉、但仍痴心不改、一再表白的心态。 这显示了中国的潜在写作中一种非常普遍而典型的心态。陈思和先生曾站在文学史立场上这样分析胡风牢狱心态的复杂性:"胡风为坚持自己的文艺思想和文艺理论而受难,进而也是为了捍卫'五四'以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战斗传统而受难,表现出一种现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从文学史的立场来看,胡风冤案尖锐反映了50年代两种文化规范、两种文学传统之间的冲突,而冲突的一方来自当时的政治权威。可是胡风在这场冲突的全过程中始终回避这一点,而宁可将冲突严重性质降低到文艺界的宗派之争。"而胡风的立场,是中国"潜在写作"中的某种形态的典型个案,这种形态就是"一部分作家因为文化美学领域的自觉卫道而构成了与现实相对抗以后,仍然回避了现实政治层面上的对抗。在一批批被剥夺了写作权力的受难者当中,自然有真正的殉道者,他们所殉的道,都是属于知识分子学术传统进而也是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范围的'道',而同时与现实权力与社会体制却形成相当微妙的关系。"本段上引文均见陈思和《试论当代文学史(1949-1976)的"潜在写作"》,《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而胡风的悲剧,正在于他的现实战斗精神与现实政治力量的合流。 不过也应该看到,陷身危难之后,胡风似乎也有从政治斗争的是非场中抽身而退的意思,如"学剑不成当学稼,铁衣脱却换牛衣"(《一九五六年冬某日》其二)、"避贵相如宁卖酒,让才李白不题诗;明朝还我归真路,一顶芒冠一布衣"(《一九五七年春某日》)分别见《胡风诗全编》328、329页。,但是在政治斗争如火如荼的大时代,已经绝没有可能满足他这种善良而渺小的愿望。同时,从另一方面看,胡风的狱中诗作前十年与后十年情绪上有很大区别。前十年仍然"泪眼朦胧望圣旗",后十年却"痴情已醒"。他仍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过对外界势力已不抱太大希望,而是相信自己的冤案总有按照实际情况解决的一天,这时候的自信,已是对真理的自信了。这在《流囚答赠》一辑中很明显。从这方面看,他已对庙堂意识有了一定的清醒,所以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太息书生无史识,几曾读懂党人碑?"(《步原韵戏报阿度兄·二》)同上书,490页。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潜在写作》其他试读目录

• 1949-1976年中国大陆的"潜在写作"的几个问题
• 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特殊转型
• 特殊空间中写作的品格
• 重塑记忆:潜在写作的历史意义
• 狂人康复的精神历程
• "疯狂"中的精神线索
• 文学作为生发意义的可能
• 《从文家书》的文学与精神意义
• 胡风的狱中写作 [当前]
• 剥离现实纠葛之后精神立场上的统一性
• 现实战斗精神的延续
• 生命最后的智慧之歌
• 历史的诱惑
• "我"的形成
• 两种因素的冲突
• 四季循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