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到昙华林五 海鸥的表达_春天来到昙华林五 海鸥的表达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当代文学 > 春天来到昙华林 > 五 海鸥的表达

春天来到昙华林——五 海鸥的表达

华林跟着文化馆的吴老师学了十几年的摄影。这期间,华林上完了高中,又读完了师范,最后他做了中学语文老师。一架海鸥相机一直如影随形地伴着他。吴老师说,机子的好坏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你的心对你拍摄对象的感觉,你抓捕的角度,你想要表达什么。或许你什么都不想表达,但镜头也代表着你的内心的情感。它是你的嘴巴,它代表你向外界说出你内心的东西。是俗是雅,是杂是纯,是闹是静,是脏是洁,你什么都不必说,它全都替你说出来了。 华林本来就是一个寡言的人,他想这下好了,他多了一张帮忙的嘴了。他什么都不用说,便可以表达他的心了。 高中毕业时,华林的舅舅送给华林一台海鸥照相机。华林的舅舅说,大姐家这六个孩子,我看来看去就华林会有出息。 华林的父亲揪着华林的耳朵给舅舅细看,说我怎么看不出来?我看出来的就是他是我屋里最没得板眼的人,三棍子都打不出一个屁来。华林的母亲说,就你那点板眼,怎么能看得出比你有板眼的人? 华林的母亲并不喜欢华林,但她信任弟弟。弟弟在北京做事,对华林的母亲来说,这就是天大的板眼。虽然华林的舅舅只是北京无数机关中某一家机关的副科长。 华林知道舅舅说这话的原由。因为舅舅是华林从火车站接回家的。在等待时,华林一直在翻看一本亚当斯的摄影作品集。亚当斯是个美国人,他的黑白照片拍得美轮美奂。你盯着他的照片仔细看的时候,照片上仿佛有什么魔力,让你发呆,让你久久痴想。 华林接了舅舅,让舅舅替他拿书,他替舅舅拿行李。搭公共汽车时,舅舅便将拿在手上的书翻了几下。舅舅看不明白,但他立马晓得,这东西不是一般人可以看得明白的。舅舅向华林提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很滑稽,但华林还是一一作了解释和回答。其实华林并没有很认真,因为华林觉得像舅舅这样的人,再怎么跟他说他也会闹不明白。华林只是转了一些词汇,影调呀颗粒呀层次呀什么的。像华林第一次听到这些词汇产生眩晕一样,舅舅也眩晕了。舅舅一眩晕,就晓得有大事发生。而舅舅这样常年走南闯北的人,一生能遇几回令他不懂甚至令他眩晕的事?舅舅想,不得了,这吴家,要出人才了。 舅舅离家前,问华林最想要什么礼物。华林不敢说,他想要个照相机。可是照相机是贵重东西,开这份口要勇气。舅舅拍着胸说,放开说,你就是要汽车,舅舅也答应你,不过得让我攒十年的钱。舅舅就一个姐姐,他把姐家的孩子看得很重,尤其是华林这样的人才。华林吭吭哧哧半天才说想要一台照相机。 华林的话音刚落,华林的母亲就给了他一个巴掌。母亲说,亏你还真的狮子大开口。你怎么不要根针?你宰你舅呀?舅舅推开他姐姐,大声道,我就是在等华林开这个口。我晓得这东西对华林最重要,钱我都准备好了,明天就去买,买完我就上火车。还是华林送我。 一家人都听傻了。华林的五个哥哥好几分钟都没能扭动脑袋。他们弄不懂华林用了什么魔术把舅舅搞掂。华林更是傻得厉害。他也不明白舅舅为什么会如此这般。华林想,难道我真的是个人才? 这样华林就有了一台海鸥照相机。也是在这年,华林考上了大学,虽然读的是师范,但在华林家,他却是唯一的一个大学生。华林家那时并没有装电话,华林的母亲以电报的方式把消息告诉舅舅。舅舅回的也是电报。舅舅说,我早晓得会有这天,相机就是提前给的礼物。 有舅舅这个榜样,华林的五个哥哥都慷慨地表示他们要支持华林这个人才。他们纷然问华林什么是他需要的。华林说,胶卷。哥哥们一商量,表示每人每年提供两个胶卷给华林。华林的父亲好感动,觉得想不到一个华林把六兄弟拧成一股绳,便加入了这种表示。华林的父亲也表示他算一份。这样一来,华林一年有12个胶卷的份额,几乎一个月有一个卷。跟摄影家比起来,这真是太少了,可是跟业余的玩家们相比起来,这简直是多到哪里去了。 华林用他最初的胶卷,给父母和哥哥们拍了好多照片。他们到花园山上的天主教堂以及自家的门前拍了不少。当然全家人还一起走到长江大桥照相。哥哥们一半结了婚,两个有了小孩子,老四老五也有了女朋友,一家人走出门浩浩荡荡的,一眼望去,半条街都是他家的人。街坊们便都羡慕,说吴家真旺呀。然后都抢着跟华林的父亲和母亲打招呼,想要沾这一份旺气。华林的父亲从来都没有这样威风过,心里爽得一天嘴都没有合上。像华林这样玩摄影的人,给家人照相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华林照出的照片没一张废品。张张照片的清晰度好,角度好,背景也好,每个人的表情更好。照片洗出来时,早已搬到外面去住的五个哥哥都赶了回来,一家人争着传看,笑闹声几乎掀翻了屋顶。华林四哥昙林的女朋友本来正跟昙林闹别扭,昙林正发愁用什么法子把她哄好。结果华林为昙林女朋友照了一张漂亮得不得了的相片,背景是长江大桥,阳光把昙林女朋友的脸照耀成金色,每个人拿着这张相片都惊叫着好漂亮呀。昙林让华林一下子洗了十张,昙林的女朋友拿着相片,立即消了气,扑到昙林跟前,在他脸上连连亲了几下,亲得昙林的父亲看不过去,大声咳嗽予以制止。那天晚上,华林的父亲才真正认识到,家里有个人才跟没有这个人才完全不是一回事。躺在床上,华林的父亲郑重地跟华林的母亲说,国家总说要爱惜人才,我总是不晓得人才是么家伙,现在屋里有了个人才,真的蛮好咧。国家的话蛮有道理。华林的母亲说,人才个呵欠!你老吴家的幺儿子一个,他该做么事就得做么事,跟人才没得关系。华林的父亲朝他老婆翻了一个白眼,说女人真是没得见识。华林在阁楼上,听到父亲和母亲的对话。他心里暖暖的。他想海鸥的这份表达,应该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表达。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春天来到昙华林》其他试读目录

• 一 春天来了
• 二 昙华林
• 三 起名字
• 四 四月影会
• 五 海鸥的表达 [当前]
• 六 风景在哪里
• 七 跟母亲坐茶馆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