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说,未来20年大机遇创新,经济体的“神经系统”_麦肯锡说,未来20年大机遇创新,经济体的“神经系统”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麦肯锡说,未来20年大机遇 > 创新,经济体的“神经系统”

麦肯锡说,未来20年大机遇——创新,经济体的“神经系统”

从人类第一次触碰工业革命到我们身处其中的计算机革命,基础创新始终在为巨大的经济变革提供支持。但今天有点不一样了,因为我们在本书前言部分已经介绍过,我们正身处“棋盘的另一半”。 在这个喜忧参半的进程中,两次历史性突破之间的周期一直在缩短,其程度可以用数量级计算。从古德堡印刷术到第一台电脑打印机,相隔500多年,但此后到3D立体打印机仅用了30年。从1764年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到通用公司研制的首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人类走过了200年。[13]然而,发明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Shaft只用了50年。正如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正反馈研究的开创者、《技术的本质》(The Nature of Technology)作者W.布莱恩·亚瑟(W. Brian Arthur)指出:“从18世纪60年代瓦特蒸汽机问世到1850年左右,伴随着工业革命,机器为经济建立了一套肌肉系统,而现在又为其建立了一套神经系统。”[14] 摩尔定律认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每18个月增加一倍。这一定律为我们对技术变革的期待提供了支撑。[15]更快,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以及数据访问量呈指数级增长,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测序项目堪比无数工人动用无数蒸汽铲车多年施工建造巴拿马运河。一个科学家团队花费13年,投入了30亿美元,最终揭开了人类基因图谱的神秘面纱。[16]如今,一台价值1 000 美元的设备就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对人类基因的测序。[17] 图2.1 有历史意义的突破间隔期越来越短 移动互联网 第1台电话 第1个网站 第1台苹果手机 更高级的机器人 哈格里夫斯的珍妮 通用的尤曼特 谷歌的沙人特 3D打印 印刷机 计算机印刷 3D打印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麦肯锡说,未来20年大机遇》其他试读目录

• 前 言 直觉重置:棋盘的另一半
• 破坏性力量:上帝创造的四个坏孩子
• 直觉重置:阵痛中的再思考
• 第1章 超越上海:折返的经济钟摆
• 经济重心重回中亚?
• 城市的世纪:让贫困农民变身高产工人
• 强大的增长引擎:城市的“甜蜜和美好”
• 大脑里的新经济“滤镜”
• 陌生的新来者
• 从未体验过的新服务
• 人才和创新资源
• 把城市作为试验场
• 高企的运营成本
• 第2章 Uber打车软件:科技加速变革的冰山一角
• 创新,经济体的“神经系统” [当前]
• 破坏性技术的四大突破
• 基础材料的变革
• 重新认识能源时代
• 让机器人为人类服务
• 我们如何应用IT技术
• 数据雪崩VS海量信息
• 陡峭的技术采纳曲线:微信2年狂徕3亿用户
• “早起的鸟儿”有赌局
• 技术的破坏性:与“新常态”保持同步
• 今天的数据,明天的财富
• 边际成本:移动攻击者模式
• 消费者盈余货币化
• 技术的尘埃落定
• 人才并购策略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