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说,未来20年大机遇人才和创新资源_麦肯锡说,未来20年大机遇人才和创新资源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互联网 > 麦肯锡说,未来20年大机遇 > 人才和创新资源

麦肯锡说,未来20年大机遇——人才和创新资源

对于才华出众,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来说,城市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而大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强于小城市。麦肯锡公司的研究表明,欧洲与美国的GDP差距,其中3/4的原因是更多美国人生活在大城市中,即便美国的中小城市也比欧洲的大城市规模要大。这一事实非常重要,因为与农村地区相比,大城市的网络效应更强,工资溢价也更高。人口稠密的城市对于创新者和创业者更有吸引力,他们一般聚居在更容易接触到同行、导师、金融机构、合作伙伴以及潜在客户网络的城市。城市具备超线程的规模特征;平均而言,城市人口每翻一番,每一位居民的财富就会增加15%,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升。[28] 在大城市中,挖掘人才的企业往往担忧城市的商业成本。最近,企业选址在市区或市中心,而高技能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城市郊区的传统城市生态系统正在发生逆转,这一趋势加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如今,随着工人和越来越多的白领人士选择生活在城市核心区,许多城市都在发展市区和市中心的居住空间和多功能空间。 考虑到更低的成本或者拥有厂房、仓库等大型资产,某些企业选址在城市核心区以外的地方,它们发现要将那些想要生活在大型城市中心区附近的技术人才吸引过来变得越来越难。而有能力克服这一障碍的企业则拥有了一个丰富且规模不断增加的人才基础。人才的涌入也让位于城区的大学受益,这甚至成为企业入驻这类大学周边的一个必要条件。2014年6月,美国辉瑞制药公司在麻省理工学院附近的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新设立了一个规模为1 000人的研发中心。位于匹兹堡市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吸引了谷歌、苹果和英特尔等公司,它们在该大学内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创新街区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加,它们对技术型创业公司和小型设计类生产商具有吸引力。这些城市的协同空间案例有伦敦的TechCity、1871年的芝加哥、1776年的华盛顿特区以及巴塞罗那的22@创新区。在旧金山,成立于2010年的非盈利组织SFMade旨在促进本市制造业的发展。在纽约,Made in NYC也有着类似的目标,他们的宗旨是为近7 000家本地小型制造企业提供支持。在欧洲,类似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Forum这样的组织致力于在工业设计师、工程师和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在鹿特丹这类城市群附近创建一个分散化的精益制造生态系统。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麦肯锡说,未来20年大机遇》其他试读目录

• 前 言 直觉重置:棋盘的另一半
• 破坏性力量:上帝创造的四个坏孩子
• 直觉重置:阵痛中的再思考
• 第1章 超越上海:折返的经济钟摆
• 经济重心重回中亚?
• 城市的世纪:让贫困农民变身高产工人
• 强大的增长引擎:城市的“甜蜜和美好”
• 大脑里的新经济“滤镜”
• 陌生的新来者
• 从未体验过的新服务
• 人才和创新资源 [当前]
• 把城市作为试验场
• 高企的运营成本
• 第2章 Uber打车软件:科技加速变革的冰山一角
• 创新,经济体的“神经系统”
• 破坏性技术的四大突破
• 基础材料的变革
• 重新认识能源时代
• 让机器人为人类服务
• 我们如何应用IT技术
• 数据雪崩VS海量信息
• 陡峭的技术采纳曲线:微信2年狂徕3亿用户
• “早起的鸟儿”有赌局
• 技术的破坏性:与“新常态”保持同步
• 今天的数据,明天的财富
• 边际成本:移动攻击者模式
• 消费者盈余货币化
• 技术的尘埃落定
• 人才并购策略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