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传与里根:余恨绵绵_福特传与里根:余恨绵绵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传记 > 福特传 > 与里根:余恨绵绵

福特传——与里根:余恨绵绵

与里根:余恨绵绵 里根在位于贝弗利山的家中溘然长逝三天后,福特加入了无数美国同胞的行列,哀悼这令人心痛的损失。 "里根和我是很要好的朋友。"2004年6月8日晚上,福特从位于比弗河的家中,打电话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拉里·金说,"让我再说得直率一点,我认为里根是一位一流的总统,我很珍视同他的关系和交往。" 这很言不由衷。 福特接着说,他和里根"有时"见面,当里根病情加重时,他曾到后者在贝弗利山的办公室拜访过他。 "他几乎认不出我了……我试着说点儿什么唤起他的记忆,但他已不再是我钦佩的、有老友感觉的罗纳德·里根了。" 然而,副总统迪克·切尼某次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沃尔夫·布利策说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版本。他那次说了一句无人不晓的话:那全是胡说八道。 也许我这样讲对福特太不公平。或许这就是福特纯真的另一面,总是看准时机收敛起得罪人的话语,专拣好听的说;更不用说恪守由来已久的古训:永远不要说逝者的坏话。 然而,实情是他们两人自始至终关系都十分紧张,福特对里根的恭维之词,与他在私下说的话大相径庭。事实上,作为一位一贯享有宽宏大量名声的政治家,福特本不该对里根怀有如此深的忌恨,这太不符合他的性格了。福特对里根的蔑视直到1994年11月5日才算基本消除,而那时距两人在1976年党内初选中令人作呕的角逐,差不多已过去20年了。 就在那天,里根向全国宣布,由于患严重的阿尔茨海默氏病①(10年后,里根最终死于此病),他决定辞去总统职务。 在里根对美国同胞发表戏剧性的公开信后不久,惊魂未定的福特对我说,听到该消息的那天,是他一生经历的最糟糕的一天。 打那以后,福特小心翼翼地调整了自己的敌对倾向,改变了音调,但语气始终没变。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福特鉴于里根是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再也没对我讲过一句嘲弄对方的话。 尽管如此,福特对这位前好莱坞演员既不待见,也不尊重。他认为里根是一位浅薄、闲散、反应迟钝的哗众取宠者,认为他不学无术,还死抱着一种幼稚无知、不切实际、本质上十分危险的世界观。 毫无疑问,这种看法在很大程度是由于嫉妒在作怪,是一种载重马对阵观赏马的典型情境。福特对里根无可争议的交流技巧既羡慕又嫉妒。"他很有天赋。"福特在我们的一次交谈中承认。 然而直到离世那天,福特一直责怪里根使他在1976年大选中输给了卡特。在福特这些年来的公开评论中,他通常将里根装模作样地帮其竞选,看做自己失败的几个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则是对尼克松的特赦和美国糟糕的经济状况。"他不愿意花大力气为我奔走拉票,是导致我输给卡特的三四个原因中的一个。"福特在1991年告诉我。 但那只是福特谨慎的、装饰门面的说法。福特确信,如果里根能在整个1976年秋季积极帮他竞选,自己就会赢得另一个4年任期。他绝不原谅里根毁了自己通过竞选方式成为总统的美梦。 在初选中两人经过一番殊死拼斗后,福特不希望将里根列为自己1976年秋季大选的搭档,并且很不愿意在4年之后当里根的竞选搭档。福特强烈反对将自己作为吉佩尔①的竞选伙伴的主张,为此他故意刁难地提出了涉及各方面的一揽子要求,迫使里根拒绝-这让福特松了一口气。 退休后的福特依然余恨绵绵。在他去世前几个月,福特告诉作家卢·坎农(后者为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的一项口述历史项目-有关前国务卿詹姆斯·A·贝克三世-特意赶来采访福特)说:"他(里根)生性不愿帮助别人,只想靠自己获胜。" 除此之外,福特还郑重其事地告诉我,里根本该拒绝参加1980年大选,好让他能够与卡特再度竞选;但里根并未这样做,这让他憋了一肚子火。 1976年大选后,两人之间的关系裂痕越来越大。在福特看来,里根的行为越来越不像话,已甚于违反他自己所推崇的"第十一诫"-"不可说党内成员的坏话"①。 福特对"第十一诫"有着自己的理解:你应帮助共和党人,或起码不做有损他们的事。按照这一准则,里根的行为不可宽恕,也不可原谅。 福特还认为,是南希·里根在背后推动其丈夫干坏事,尤其是推动里根在1976年总统大选中,对福特采取一种绵里藏针的策略。 "南希对里根的决定有着巨大的影响。她为人刻薄,我认为她手里攥着丈夫的缰绳。"福特于1991年告诉我。 福特对南希的不欣赏远甚于对其丈夫的蔑视。他认为里根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正派人,只是耳根子太软,尤其是对自己的老婆。 实情是,里根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病,给他和福特两人之间的关系赋予了人道主义色彩,从而改变了一切,否则,福特绝对不能容忍南希,尤其是发现她有时竟然戏称福特是"非民选总统"。 还有,福特曾于20世纪80年代在梦幻山庄听到口风,说第一夫人也一个劲地往福特身上泼脏水,指责福特利用在白宫的经历大把捞钱-她后来也激励她"亲爱的罗尼"效仿福特-于是,这种裂痕似乎更加不可弥补了。 正如福特的传记作者和前高级助手詹姆斯·坎农2006年在华盛顿的一次研讨会上所说,福特和卡特这一对政治上的老冤家,之所以在卸任后彼此成为朋友,理由很简单:"他们中间有一种默契,就是都感到被里根打败了。" 在刚退休的日子里,福特仍对里根怀恨在心,这不难理解。举例来说,在福特成为平头百姓不久,里根阵营要求福特与他1976年的对手共同签署一项筹款申请。福特这位经验老到的忠诚党员,却不假思索地一口回绝了。"他们得用一把油灰刀才能把福特从天花板上铲下来。"福特的一位身边人员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 在早期,还有另一迹象泄露了福特的真实感情:在我1978年代表《新闻周刊》对其采访时,我问他如果共和党提名里根当候选人,是否会将1980年的大选胜利拱手送给卡特。 "我不想谈论这个问题。"福特一下子回避了。 1979年,在华盛顿新闻俱乐部的宴会上,福特在抨击卡特的同时,也没忘了捎带上里根:"谈到满足美国的需要,无论是怀旧的政府还是有意识形态习惯思维的政府,都比一个没有经验的政府好不到哪里去。" 在福特决定不参加1980年共和党初选(即不再挑战里根)3天后,我与他在梦幻山庄的办公室里有过一次简短的采访,明显打不起精神的福特说他将支持里根作为共和党的提名人。 事后,我将自己观察到的要点发给了我在纽约的老板: 根据与福特的"深度背景"①谈话,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而不必担心出现矛盾:福特打算以更负责和更宽容的态度支持共和党的提名人,而不像里根在1976年那样,为福特拉票时敷衍了事。有一点明白无疑,福特认为与其让卡特连任,还不如让里根当选。 但我们还可以负责任地说,福特不会努力为里根到处做竞选拉票。他依然对里根耿耿于怀,依然对上次竞选时里根的袖手旁观感到愤恨,依然对里根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的蛊惑人心而感到气恼,依然从内心深处认为里根赢不了卡特。 基于上述考虑,福特不会全力支持里根,尽管共和党希望他这样做。这一次,该里根不好受了。 正如福特上星期在华盛顿召开的战略研讨会上所说的:"我可以支持这个人,我会的,但他要付出代价。" 说到福特对里根的态度,另一个提示是:福特在1984年告诉我,他认为根据他与总统私下交谈的情形来看,里根在扩大同中国关系的必要性方面,立场已开始向务实的方向转换,虽然这种转换为时已晚。我问他为什么如此肯定里根已经放弃了原先的亲台立场。 "哦,他听从了我的意见。"福特哈哈大笑,"要知道,这只是第一阶段。" 福特总是将对里根的厌恶放在第二位,因为他强烈地认为,即使里根当选,也比让吉米·卡特再当4年总统强。例如,即使在福特对里根的不满达到顶峰时,这位经验老到的忠诚党员,在1980年10月的一次共和党集会上,依然发表了类似的看法: "不管这次竞选活动会怎么发展,也不管共和党选择谁做总统候选人,我将在任何地方,在干任何事情时,尽我最大的努力,为1980年选出一个共和党总统和共和党国会。卡特必须下台!" 即便如此,在我们的第一次"讣闻式采访"中,福特仍对里根在1976年大选中的表现怀恨在心,尽管他与这位前加州州长的首次不愉快经历,已经过去了15年。 "那次全国代表大会前的竞选对第二次初选毫无益处。"福特告诉我,"我们认为,首要的是应当给我机会(不受挑战地)参选,而不应该给我找一个党内反对派,这既费时又费钱,并使反对派有理由发表对我们不利的政治观点。而且毫无疑问,这样做也延误了我们与苏联达成外交协议。" 福特不厌其烦地指出:里根在整个大选过程中,自始至终没有在巡回演说中竭尽全力地为他拉票。"不管在哪里拉票-他也没怎么拉票-他只是在为参议员和众议员候选人拉票。"福特回忆说。 我提示道,里根这样做与福特亲自为其四处拉票形成了反差。福特欣然同意:"我在1980年和1984年大选中都为他拉过票,没错。" "他认可过你的贡献吗?" "不是很肯定。" 那么,为什么福特与里根握手言和,是为了给公众看吗? "哦,对人背后捅刀子不是我的个性,我认为不值得这样做。我一贯的人生哲学是:这一场球赛打输了,但接下来还有很多场比赛,输了之后就应该忘掉输球,全力以赴打好后面的比赛。老想着那场输球毫无益处。 "里根不是一位"理论上称职"的总统(这句话你绝不能在我生前发表)。你要知道,他在预算和外交政策方面的专业知识,既达不到民主党总统的标准,也达不到共和党总统的标准。但他也有自己的天赋,他比罗斯福之后的任何一位总统,或许还有肯尼迪,都会兜售自己。所以,我赞赏他这点儿可贵之处,但对他的能力本身持保留态度。" 尽管有这些不足,福特还是承认:"里根比民主党的任何一位总统候选人都强得多。" 福特对里根的评价无疑是褒少贬多。 "听上去,就里根的能力而言,他不在你的"十佳"名单上。" "是的,我同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能力。" 即便如此,福特仍对里根超然洒脱和无所事事的管理方式感到惊讶,认为这有损于总统的形象。 "这一点儿毫无疑问,我曾同几位外国领导人谈论过,他们都对里根不熟悉具体情况感到震惊。另一方面,他们也同意我的观点:从公关与形象塑造及维护的角度来看,里根太出色了。" 在福特记录里根行为细节的清单上,还有一条让他不吐不快,那就是里根反对他参加1975年的赫尔辛基会议。福特始终认为,正是这次会议启动了东欧的民主运动,最终导致德国统一并促使苏联解体。同样,福特认为,里根反对达成《巴拿马运河条约》是目光短浅和心胸狭窄的表现。 "我们认为,对于我们同苏联谈判和参加赫尔辛基会议的一些活动,五角大楼有人向里根通风报信,还有人散布了一些捕风捉影、夸大其词的谣言。干这件事的就是里根和他的手下。" 除此以外,福特还指责说:"在五角大楼和其他部门内部,还有一些人在背后刺探,他们知道我们正在谈判并即将达成《巴拿马运河条约》,里根当然会极力反对。有人向他宣称我们正在出卖巴拿马运河。" 关于福特提出的带有争议的演讲合约问题,福特指责里根在日本的几次演讲共收取了200万美元,称这种行为为不合时宜的抛头露面开了先例。 "里根的访日行程安排很不妥当,他还干了其他一些我认为不大合标准的事情。"福特抱怨道。 尽管福特并没有把1976年的落败全部怪罪于里根,但很显然,他已把大部分责任归咎于里根。 福特还埋怨里根不顾自己已表达的明确愿望,允许竞选助手提出了一个馊主意(将福特与里根列为1980年大选的竞选搭档)。在这之前,里根曾就联手参选一事私下向福特吹过风,被福特干脆地拒绝了。让福特恼火的是,这件事在7月召开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又被提了出来。 "1980年,我去底特律参加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时,并未抱有当候选人的愿望。"福特说道,"6月份里根来我办公室的时候,我就告诉了他。他那天一来就大讲获胜的可能性,我说,"算了吧,我可不想被列在候选人名单上,不列对你更有帮助。我会为你拉票。" "在我和贝蒂抵达底特律一两个小时后,里根和南希说要来看我,这让我感到意外。听里根说要把我的名字列入候选人名单,我一下子傻了眼。我说,"这件事不是早就说定了吗?"但里根恳求我,问我能否再考虑考虑。我说,"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可以答应。但我想要一个书面文件,明确我当副总统都有哪些职责。"" 仅仅出于礼貌,福特把大体的想法说了说。正如他对推动此事的人所说:"我不认为这个书面协定会起什么作用,但他是候选人,我们有必要让他决定此事。" 由福特和里根双方代理人组成的协商委员会,就福特要求的副总统特别授权协议费尽了心思,但始终拿不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于是,双方便不再谈了。"福特说。 "乔治·H·W·布什一直是我的副总统人选。其实,我和贝蒂到底特律的意图,是希望对布什有所帮助。但里根非把我拖进来,搞乱了我们的计划。" 在飞回科罗拉多的飞机上,福特坦白承认,他故意把条件提到不可能达到的高度,从而避免了与里根的交易。他对一位助手说:"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做了一个很好的发言,我把布什推举为副总统人选。" 在1991年那次采访之后,我在离开沙丘路之前,在租来的汽车里信手草拟了一份观察要点,内容如下: 福特的确不喜欢里根。谈话刚开始,不等我提示,他就特别谈到了里根对他签署《赫尔辛基协定》泼脏水一事。他抱怨里根在1976年秋季按兵不动;他责备南希;他称自己被里根的浅薄所冒犯;他憎恶里根的公关效力;他认为里根离职后的有偿活动贬低了总统身份(并使得福特的行为看上去不仅不过分,而且很合时宜)。 两年之后,在我们1993年3月的交谈中,为了弄清楚福特是否对里根怨气全消,我询问了他们两人的关系现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到里根,因为我们两人都住在加利福尼亚,所以偶尔会在社交场合照面,但我们并不是真心交往。私下说一句,我和他没有共同之处,汤姆。" 我忍不住想开导一下他。 "哦,那些陈年往事你还在记着呀。" 福特会意地发出长时间的笑声,但一言未发。之后,他微笑着把话题转到了与吉米·卡特的关系上。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芝加哥论坛报》的一位记者在福特一言不发时,不由追问了一句:"总统先生,我没有听到你的否定回答。" 之后,我们又从卡特的话题转回到福特决定不参加1980年初选,不再挑战里根的话题上。我惊讶地发现,福特再次老调重弹,说从1976年输给福特后一直在为自己的候选人资格忙活的里根,应该在1980年大选时给他让路。 "我知道我能打败卡特,罗纳德·里根能不能打败卡特,我没有把握。如果没有和里根在大会前的你争我斗,我应该已经参加竞选了。但如果让我和里根再来一次短兵相接的对抗,我可不准备那么做。" "这样说来,唯一的办法是让里根优雅地退出了?"我问道。 "是的,可他不准备那么做。我本来会参加竞选-但我从来就不喜欢拉赞助,竞选得花很多精力筹款。我是说你得花大量时间四处奔波。说实话,贝蒂那时身体刚开始复原,我不想影响她身体康复。所以说,这件事既有家庭原因,也有我本人的原因。" 说来也奇怪,福特说他竟然从未想到派人去探探里根能否退出,不过据他的几位前助手反映,福特认为,对一门心思准备竞选的里根谈这一话题,纯属浪费时间。 所以,福特这一次拒绝在1980年大选中作为里根的竞选搭档,就像1976年里根拒绝担任他的竞选搭档一样,而此举对共和党和福特个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不过,福特坚信,如果自己参选,他会创造一个现代版格罗弗·克利夫兰的奇迹-后者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两届任期不连贯的总统。 "你本来会打败吉米·卡特?" "那还用说。" 福特与里根的关系就这样时好时坏,最好的时候还算不错。1986年,福特变得忍无可忍了,继承福特的军事战略遗产加强军事部署的里根,竟然肆意贬低其前任对美国国防的贡献。于是,福特把高声的抱怨传给了白宫,他实在听够了里根的厥词,好像"B1轰炸机"、"MX导弹"、"三叉戟战略核潜艇"这些计划不是在福特时代提出的,倒像是在里根执政期间魔术般地变出来的。最后里根被迫承认这样做不妥,并向福特和吉米·卡特道歉,后者也因为这事向外界宣泄了自己的不满。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福特传》其他试读目录

• 一切始于口误
• 1974年4月-无意中的真相
• 蓄势待发的总统生涯
• 白宫岁月
• "杰里·福特公司"-离开白宫之后的日子
• 与尼克松:逆境中的宽恕
• 与里根:余恨绵绵 [当前]
• 与克林顿夫妇:艰难的总统之路
• 与卡特:冰与火的和解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