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的门道(插图第2版)2.3 布 光_看电影的门道(插图第2版)2.3 布 光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艺术 > 看电影的门道(插图第2版) > 2.3 布 光

看电影的门道(插图第2版)——2.3 布 光

注意电影的布光,你将会获得不小的启发。即便电影拍得马马虎虎,但你至少可以欣赏导演布光的技巧,以便顺手习得某些经验。有的电影拍得非常不可信,比如《末日浩劫》[End of Days,1999,彼得•海姆斯(Peter Hyams)导演],但该片在布光上的匠心独运仍然值得欣赏。 以下的内容与布光的分类有关,专业的摄影师在工作时,通常不愿意受这些分类的影响。我之所以坚持这种分类方式,是因为不想让相关内容显得过于专业和晦涩。 写实布光 实践中,写实布光(practical lighting)也称为适度布光、恰当布光,甚至也有人把它称为“庄重布光”——这种布光本身不太会引起观众注意,85% 的影片都采用这种布光。《霹雳娇娃2》(Charlie’s Angel:Full Throttle,2003)就是用写实布光拍成的。这是一部由卡梅隆•迪亚兹(Cameron Diaz)、德鲁•巴里摩尔(Drew Barrymore)以及刘玉玲领衔主演的时髦冒险影片,在这部影片中,有很多上下翻腾的惊险动作,同时也会让观众发笑。害羞的导演不想强调用光,所以,尽管照明设备经过了特殊处理,但是绝大多数观众既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更不会在意这个问题。 他们付钱买票,可是为了看这三个辣妹,而绝不是用光的技巧。 与《霹雳娇娃2》相比,《泰坦尼克号》算得上是一部严肃的电影。 即便如此,《泰坦尼克号》仍然大量运用了写实布光。电影在展现那艘巨型渡轮的空间时,运用的光线与观众的预期基本吻合。当杰克、露丝以及上流社会的众人在富丽堂皇的餐厅用餐时,布光使一切都理所当然地焕发着微光。而当杰克带着露丝参加三等舱的舞会时,灯光一点都不昏暗,像其他有关泰坦尼克号的影片在表现三等舱时一样。由于舞会很欢快,所以布光也显得很欢快。没有像上流社会的餐厅布光那么富丽堂皇,但无疑要快活得多。 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写实布光意味着不复杂、不专业或者粗枝大叶。与那些具有艺术风格或者鲜明地引人注目的用光相比,为了能够获得具有现实感的布光,照明组的工作人员也同样需要耗费时日,同样需要运用专业器材,同样需要众多相应的专业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工作人员是无名英雄,他们致力于自己的工作,以便让光线自然到没有人会察觉它们的存在。但这正是重点所在:不要让光线喧宾夺主。 暗 光 如果影片不是用写实布光拍摄的,那么它几乎都是用一种被我称为“暗光”拍成的。暗光(dark lighting)包含了许多种不同风格的布光方式,比如,低调打光和抑制性打光。“低调”是一个著名的专业术语,而“抑制性”则是我的发明。 低调打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比。在这种情形下,电影场景基本是黑的,或者非常昏暗,只有一两个主角和重要的道具才能获得高光。除此之外的场景都保持暗色调。好莱坞电影制作者的低调打光技术偷师于欧洲,这种技术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获得了蓬勃发展。奥逊•威尔斯在他的很多影片中都大量使用这种技术,比如《公民凯恩》、《上海小姐》(Lady from Shanghai,1947)以及《历劫佳人》。在这些电影中,角色总是从黑暗中出现,或者消失在光源之外的无尽黑暗中。 低调打光技术也和黑色电影相联系,这是一种著名的电影类型,黑色这个词衍生自法语词汇。黑色电影是那些在主题上很黑暗的电影,它总是关于圈套和绝望。在黑色电影中,主角通常都是男性,并且他们总是处于绝望的状态中,要么就是不停地逃亡,总之,其命运多数倾向于毁灭。对于表现这类主题的电影,暗光当仁不让。经典的黑色电影——如《失去的周末》(Lost Weekend,1945,比利•怀尔德导演)、《不公平的遭遇》(Raw Deal,1948,安东尼•曼导演)以及《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1950,比利•怀尔德导演)——纷纷都展现了暗光的运用。 小练习:《德国好人》(The Good German,2006)是一部典型的黑色电影。请观看该片,并分析其中的低调打光。在观看的过程中,注意人们在光影间是如何移动的。在拍摄该片时,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导演运用了真正的黑白胶片,而非用现代技术将彩色胶片转换为黑白影像。据报道,为了拍摄该片,他还刻意起用了20 世纪50 年代的镜头和设备。那些黑色的影像是如何为影片增色的,它们又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减损了影像的价值?一些批 评家认为,这些技术手段显得有些自命不凡。关于索德伯格的更多 讨论,详见第十二章。 在马龙•白兰度和弗朗西斯•科波拉合作的两部电影中,科波拉对马龙•白兰度运用的低调打光处理都堪称经典。在《教父》的著名开场片段中,场景就显得相当幽暗。在这一场景里,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正在处理一些见不得人的家族生意,随后他将参加女儿的婚宴(婚宴设在自家的草坪上)。他答应了痛打了一个流氓的要求,因为此人强奸了一个朋友的女儿。 在这个场景中,白兰度的脸和他怀里抱着的猫看起来都相当亮,观众也看得清教父朋友的脸,但除此之外的景物都消失在黑暗中了。科波拉的用意在于:黑暗的房间意味着黑暗的交易。在交易完成几分钟后,场景将转移到充满明亮光线且洋溢着欢快的户外婚宴上——虽然当他的儿子讲起有一次自己这位父亲对一个家伙说“要么签合同要么脑袋开花”这一著名事件时,(意味深长地)和未婚妻[黛安•基顿(Diane Keaton)饰]坐在阴暗的角落里。 在《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1979)中,科波拉在结尾的好几个场景中,也运用了低调打光的技巧。在这些场景中,光明与黑暗的对比非常强烈。白兰度有一个面朝镜头的特写,在那个镜头中,白兰度的半张脸完全淹没在黑暗中,而另外半张脸则打了强光,此时的白兰度在模糊地念叨着:“恐惧,恐惧……”——不管这个单词意味着什么。这是该片的一个标志性镜头。 抑制性打光是指对比性不强的暗光。在这种打光技巧之下,某些物件看起来仍然会比其他一些亮,但它的对比性就远没有低调打光强烈。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就偏好这种用光技巧。在《七宗罪》(Se7en,1995)中,一个天才的杀人狂残杀受害者并破坏尸体后,布拉德•皮特(Brad Pitt)和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饰演的警探到现场取证,那个作案的房间就显得非常幽暗。 当皮特和弗里曼出现在犯罪现场时,已是夜幕时分,于是他们打开了房间里的灯。但即便开灯后,房间里还是显得很昏暗。幸运的是,二人随身携带有手电筒。在《曾经》(Once,2007)中,有很多场景都运用了抑制性打光,或者设法让打光显得更为柔和。事实上,这种打光技巧让一些场景显得非常自然。 芬奇的《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1999)没《七宗罪》那么黑暗,但仍然显得很幽暗。人们聚集在地下室,在互殴中达到一种迷狂状态。在这些场景中,地下室的灯光就显得很昏暗。不过,与背景相比,人们的脸部会获得更多一点的光源。整个场面充斥着暗绿色的光。 英国导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是发明抑制性打光的鼻祖。在他的影片中,常常出现昏暗的房间。但与恐怖片中的那种昏暗相比,这种抑制性打光营造的昏暗氛围要相对柔和一些。比如,斯科特的《银翼杀手》 (Blade Runner,1982)是一部讲述捕杀复制人的电影,该片探讨了这一行为的道德性。其内景的幽暗程度几乎让人难以忍受,但我们照样可以欣赏到它们。在德卡德[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扮演的警探]的寓所内,光线是从外面射入的,这让整个房间显得灰尘满天。在百叶窗外,隐藏着一个微微泛着橙色的世界。 暗光很少可以成为现实光源,而写实布光常常显得比较接近现实光源。在《搏击俱乐部》中,爱德华•诺顿和布拉德•皮特住在一个暗无天日的房间里,那里的光线暗的让人几乎无法冲咖啡。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住在这么昏暗的房间里。同样,警探在调查犯罪现场时,也不会进入弗里曼和皮特那间昏暗的房间中。此外,也没有人可以像《银翼杀手》中的哈里森•福特一样,在光源不足的房间中阅读信件。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谋杀和暴行极可能发生在夜晚、暴风雨夜,但也常常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但对电影而言,这些并不是值得关注的重点所在。电影中的场景是为剧中人量身打造的,而不是为了现实中的人准备的,他们在半明半暗的空间中存在,是为了取悦我们的视觉感受而已。 平 光 平光(flat lighting)不会产生阴影,它类似于图书馆或者医院采用的照明技术。运用这种技术的好处在于,场景四周都很明亮;缺点则是这种打光显得有点乏味。导演、摄影师以及美术指导通常都会很节制地使用平光的打光方式,之所以不能频繁运用这种打光,是有原因的:平光意味着一种精神的逃逸,意味着使所有一切无处藏身,或者意味着模仿某种机构的打光。有两例如下: 乔治•卢卡斯的第一部电影《五百年后》(THX 1138,1971)讲述了一个关于缺乏灵魂的未来地下世界的故事。之所以展现地下世界的场景,我猜想是因为在卢卡斯的设想中,地表弥漫着放射性核物质。从某种程度上说,美术指导迈克尔•哈勒(Michael Haller)以及摄影师大卫•迈尔斯(Dowid Myers)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建造了一个没有缝隙的整体的白色场景——不存在拐角,地板、墙壁和天花板之间也没有交接线。实际上背景是不存在的。在这个内景中,也没有阴影存在。这个场景运用的便是平光。只需稍加思考,我们便能明白卢卡斯的用意:平光亦即平庸的生活。 在讲述关于水门事件新闻报道的影片《总统班底》中,平光的用法与《五百年后》完全不同。在该片中,罗伯特•雷德福和达斯汀•霍夫曼近乎无休止地造访各种寓所和办公室,他们想通过调查发现华盛顿权力斗争的真相。这些场景采用的是抑制性打光,但当场景转移到《华盛顿邮报》的办公室时,场景的打光看起来既明亮又纯净。这是因为,真相即将大白于天下;此处没有欺骗和愚弄的藏身之所。在《总统班底》中,从幽暗的寓所到光明的新闻办公室的切换剪辑总能引起观者的震动。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看电影的门道(插图第2版)》其他试读目录

• 1.1 景 别
• 1.2 角 度
• 1.3 运 动
• 1.4 光 学
• 1.5 构 图
• 1.6 长镜头:艺术还是游戏?
• 1.7 生胶片
• 2.1 内 景
• 2.2 极端的布景设计
• 2.3 布 光 [当前]
• 2.4 外 景
• 2.5 电脑合成影像
• 第1版前言
• 第2版前言
• 出版后记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