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版)(二)关于“大乘”的名称_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版)(二)关于“大乘”的名称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宗教 >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版) > (二)关于“大乘”的名称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版)——(二)关于“大乘”的名称

现在我们可以讨论大乘思想的特色了。首先研究一下“大乘”这个名称。按“大乘”自是与“小乘”对说,而有其意义。“大乘”的相应梵语是“Mahāyāna”,是大的车乘或行程之意,“小乘”的相应梵文为“Hīnayāna”,是小的、低等的车乘或行程之意。说小乘,显然有贬抑之意;相应地,说大乘,有显扬之意。实际上,“大乘”是那些后来的持较开放态度的佛教徒的自称,他们称那些原来的保守的佛教徒为“小乘”。后者从未自称为“小乘”。他们也不喜欢被称为“小乘”;他们原来是属于上座部(Theravāda)。现代的佛教学者,不管是欧美的、日本的,抑是印度的,都以“大、小乘”之名,分别指那较开放的与较保守的派系,但这称呼是中性的,并无显扬或贬抑的意味,也不表示要赞成大乘,反对小乘之意。至于现代的上座部信徒,则仍不喜被称为“小乘”。实际上,“大乘”一名的渊源,可上溯至原始佛教。汉译《阿含经》便在多处提到这个名字。如《长阿含经》(Dīgha-nikāya)谓: 佛为海船师,法桥渡河津,大乘道之舆,一切渡天人。(注二) 《杂阿含经》(Samyutta-nikāya)谓: 阿难,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注三) 此外还有多处,不录。在佛之时,佛教徒当然未意想到尔后大、小乘佛教的分途发展。《阿含经》用“大乘”之名,大抵指佛的教法,而含有尊崇之意。这“大乘”自不同于尔后大乘佛教的“大乘”,但亦非全不相通。大乘佛教自有其发展,但其基本教理,并不违离佛的本意。附带一说,“小乘”一名,亦见于《阿含经》中。如《增一阿含经》(aguttara-nikāya)谓: 如来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注四) 这样说小乘,自有贬损之意。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版)》其他试读目录

• (一)大乘佛教的兴起
• (二)关于“大乘”的名称 [当前]
• (三)现代学者论大乘佛教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