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泽:影像中国佛学文化远离凡尘的人生_佛泽:影像中国佛学文化远离凡尘的人生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宗教 > 佛泽:影像中国佛学文化 > 远离凡尘的人生

佛泽:影像中国佛学文化——远离凡尘的人生

当夜我们宿于山上的寺院,次日,正当我们欲绝望地下山时,意外地遇到也是住在茅蓬的年轻法师照恩,聊天后才知前天彻如法师正是同他一起出去行脚的,此时已回。真可谓时来运转!于是我们跟着他第二次来到了茅蓬。站在我面前的彻如法师看上去三十多岁,中等个子,面目清癯,一头长发披肩,身上穿着一件破旧不堪的土布大襟服,给人以坦诚爽快的印象,很难将他与僧人联系起来, 从他身上分明感受得到生活的磨难。因是佛门道友介绍,感动于我专程远道而来的诚心,几经周折,他终于接纳了我,遂有了后来数天与他相处的日子。茅蓬内简陋至极。进去是高低不平且潮湿的泥地,里面散落地放置炊事用具,墙角堆着些干巴的萝卜、土豆、土瓜及一个腌萝卜的陶罐,这里是日常烧饭间;右边一间地上铺着粗糙的木板,周围以三合板作墙,墙边一排木架子上整齐地竖置着佛学经典及汉语方面的书籍,地板上铺着床垫,上面是一条黝黑的薄被。床边棕垫上团着一件僧人的棉大衣,想来是打坐时用的,这间就是彻如法师日常的生活空间。引人注目的是墙角挂着一团灰黑色像衣服一样的东西,上面层层叠叠地补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颜色的布,有的崭新,有的已破烂不堪,内层布上还有一摊暗红色的血迹。彻如法师说这件是百衲衣,是师祖圆寂前留给他的,那摊血迹是他行脚时留下的。平时他都穿这件,前天因行脚时打得湿透了晒在这里。接下去的时间里我们逐渐谈得融洽而深入。我初步了解到了他的身世:他出生于江西一个小康家庭,先前做基建业务,经济收入不错。他遁入佛门不但突然,而且彻底坚决,四年前起在江西一所寺院出家,但父母至今还不知!出家不久他即离开寺院,走上了行脚僧这条佛门最艰难的修道之路,世称“苦行僧”。从江西开始四处漂泊,餐风露宿,一年前他来到了苍姥山,想在山上结茅却没钱,现在他住的茅蓬是山下万愿寺一位法师借他住的……我问起一个久已想知的问题:你为何要放弃正常人的生活而住到这孤寂的深山绝顶的茅蓬中?靠什么维生?彻如法师说出家后在寺庙修习发现心难静下,因为游客太多,喧闹不堪。所以他一边云游四方,一边发愿要找一个能潜心修炼读经的地方。茅蓬区闲人少至,能清心养性,修为环境好,最合他意。至于到苍姥山是因为他一直仰慕佛教高僧虚云老和尚的德行,虚云大师年轻时在这一带深山结茅隐修,现今他如愿地在大师足迹所及处修行。至于生活上,当年出家时将一切财产都抛弃了,钱都捐出去了,出家人吃八方饭,有时候还会有些居士发善心“供养”一点,“吃八方饭”这句话含意十分模糊,但他不愿多讲。最后我问了一个让他难堪又不得不提的问题:父母至今都不知道你的死活,或许这几年他们天天在倚门而望,你是否应该以某种合适的方式通知他们,或回去一趟使他们能安心?就像佛祖释迦牟尼也能在他父亲去世时回家抚棺送葬,此乃人子应尽之道。再说父母的养老及送终之事你又如何计划呢?我这问题确实让他难堪,他沉默了一会黯然地说,他不是没想过或不想通知,但“人皆父母生养,孰能无情”?他怕一接触一见面会乱了心,动摇修禅意志,他目前还没达到那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至于养老送终则顾虑不多,他未出家时父母就在与表兄谈,要将表兄过继过来,他相信现在表兄早就过来了,一切他会操持的。中午,彻如法师煮了一锅芋艿招待我,他说,除了出外行脚,体力消耗太大要多吃点东西,他日常一直恪守着佛教“过午不食”的传统,是不吃晚饭的,有时上午咬几根黄精(一种山上生长的能食用的植物根部)打发。我饶有兴致地在墙角篮子里拿了一根尝。彻如法师劝我第一次不能多吃,否则胃会受不了,果然,第二天早上我就拉肚子了。交谈接触中,能感觉得到彻如法师的博学,他的文化底蕴高于常人,远至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近至当代的高新科技,他均有自己精妙的见地,并且能根据佛经的道理对世间万物做出独到的解释。我乘机就一些疑难问题求教于他:怎样理解佛家常说的“随缘”二字?因为按照常人的理解,随缘即人的命运一切都是先天已定,人的主观努力是不可能改变命运的。那么我若在山中遇到一只老虎要吃我,要不要躲避或逃跑?若我命中注定要被吃掉,跑有何益?若我命中注定不会被吃,又何必要跑?彻如法师说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随缘”是针对着破“执着”的,你却把它挂钩到“定数”上去了。因为要成就任何一件事需要方方面面各种机缘聚合而成,也即所谓“客观条件”的具备。“执着”指的是机缘未聚而强求或硬做,所以“随缘”是指当机缘聚合条件成熟时,你可去努力做,反之你可等待或观望,不要做无谓的努力。至于“定数”,佛教上确实有“因缘果报”理论的,但定数非不变的,它既受主观愿望的影响,叫“愿力”,也受现时所做的善恶言行的影响,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变更,都会局部甚至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来的定数命运。 他继续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人的主观努力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缘”。比如你现在搞摄影,如果你不知道适不适合你本身时,你可努力试几次,如都失败,就不必再试了;但若你经过反复分析觉得这方面最适合你时,你就应当十次、百次地去努力。所以当你真的遇到一只老虎要吃你时,你就要赶快躲避或逃跑,若不躲避就是愚痴!在谈到如何看待世上万物时,彻如法师随手拣起一块手指头大的石子说,这么小的一块石子你看不出有何名堂,但它里面有着一个完整的世界,所谓“一叶一世界”。若你把这小石子放大到对面这座山这么大,那么它的内容就像山这么丰富;反过来若将一座山缩小到石子这么大,那它也就像这颗石子一样平凡无奇了。彻如法师在茅蓬的日常功课是打坐和读经。正聊着,他说已到打坐时间了。他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若是想试就一起进来吧!我当然喜不自禁。进去后他让我坐棕蒲团上,他自己在床上打坐,边示范边告诉我要领。他说每天都要打坐几次,时间长短不定,以感觉到了为准,之后研读《华严经》。打坐能治精神散乱,能疏通经络,久了能增进智慧,还有佛教义理上其他的许多妙处……当天很迟了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因为按佛门规矩,在家人是不能住在出家人茅蓬里的,照恩法师一路护送我到数里外的山顶寺院去住。彻如法师吩咐我要小心,因为这条小路好几段是悬崖,而且这一带野猪和其他兽类经常出没,尤其下雪天时,野猪会把茅蓬周围种的瓜菜全啃完。不久前,白天他正在山路上散步,忽然看到不远处一条毒蛇昂起头向他吐信子。他的话使我想起下午我们在茅蓬边山坡上聊天时,有只野兽迅速地从我们前方不远处闪过,被告知此兽称“麂”。于是我们把两座茅蓬内大小三盏手电筒都搜罗过来,生怕半路上忽然电筒坏了或电用光。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佛泽:影像中国佛学文化》其他试读目录

• 引子
• 寻隐者不遇
• 远离凡尘的人生 [当前]
• 艰难的行脚生活
• 明天,他们将去往何方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