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导演能掌控的是主持人和颁奖人的选择,以及串联节目的安排。奥斯卡历史上有三位金牌主持,分别是1939-1977年间共主持18次的鲍勃·霍普和强尼·卡森,还有就是90年代以来最受欢迎的比利·克里斯托(1989-2003年间共主持8次)。主持人的功能不是以高八度的嗓门来夸耀美国电影有多么伟大,而是嘲笑好莱坞有多么荒谬。这跟欧洲古代宫廷的弄臣有异曲同工之处,因为颁奖礼本身是电影业的自我贴金,所以需要用自嘲来作平衡,否则观众会觉得太肉麻。但自嘲有一个很微妙的度,太轻了戳不到痛处,太重了会伤人。2004年克里斯·洛克嘲笑好莱坞没有几个是真正的明星,他举了裘德·洛作例子,西恩·潘马上替同仁作辩解,事后演员分部也一状告到董事会。跟美国最著名的喜剧小品节目《周六夜直播》相比,奥斯卡的笑话算比较温和;但若搬到中国,估计被举例的明星全得变成冯小刚遭遇娱记似的。 奥斯卡笑话是最受美国观众欢迎的内容,但离开美国后却是最不受欢迎的,因为大部分无法翻译,不仅有双关等语言障碍,还需要对美国社会有新闻和文化背景的跟踪了解。而在海外最受欢迎的大歌舞,在美国本土却最受诟病。(世面上流传的两小时版《奥斯卡精彩瞬间》,汇集了1971-1991年晚会的精华,其中有少数歌舞的片段,对于综艺节目的粉丝很有参考价值。)1989年度的总导演艾伦·卡做了一个十多分钟的开场歌舞,有白雪公主跟帅哥明星共舞等情节,结果不仅葬送了事业,据说他后来的死都可以理解成被那次口水淹死。跟他们相比,我们的春晚导演真是太幸福了。 由于是直播,而且是无线电视,ABC电视网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绝对不许出现脏字。ABC有一个监管内容的高级官员叫作苏珊·福特曼,排练时天天坐在观众席,听到哪个字属于“儿童不宜”,当场指出,要求修改。但由于主持人害怕媒体事先透露他们的笑话(笑话一经公布,如同药品作废),所以排练时经常故意用“替身”笑话,即正式表演不用的那些。有时,提名的最佳歌曲中有大量污言秽语,如《南方公园》那首《埋怨加拿大》,主办单位会要求作者自行修改,或者采取消声术。珍妮·杰克逊在超级杯橄榄球中场表演时故意走光事件后,ABC决定将直播延迟5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