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电影人的信20 理出优先顺序_致青年电影人的信20 理出优先顺序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电影 > 致青年电影人的信 > 20 理出优先顺序

致青年电影人的信——20 理出优先顺序

霍华德: 好烦啊,有关好莱坞的所有文章和博客,还有业内的所有人都只会丢给我这两个词:激情和坚持。我上小学时就学过“一而再,再而三”,真有这么简单吗? 亲爱的杰弗逊: 和很多事情一样,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而是一个亦此亦彼的命题。坚持不懈的努力固然重要,可这远不是让你一个劲儿地撞南墙。学会战略性思考常常要求你找出不撞南墙、绕之而行的办法。 三角测量法(迂回战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战略思想,它利用两个已知参量获取信息从而得出第三个量。利用三角测量法,你可以通过测量两个已知点的距离,以及两点到定点的夹角,确定定点方位,而无需直接测量就可以获得定点到两点所在直线的距离。①反之亦然,知道夹角和高也可以获得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全球定位系统就是在不断地通过三角测量,利用太空中不同人造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计算出你的具体方位。 让我再给你举个迂回战术的实例吧。 在我和彼得•古贝尔联合教学期间,他给学生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当时对戴安•福塞(Dian Fossey)的工作很有兴趣,福塞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在卢旺达山林里研究濒临灭绝的大猩猩。身为制片人的彼得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他说,“我认为这可以拍成一部有趣的电影。”说到做到,他第一步先买下了描述福塞研究成果的那篇刊登在杂志上的文章。 1985 年,福塞出版了一本关于自己研究成果的书:《迷雾中的大猩猩》(Gorillas in the Mist)。这本书出版后两年,她就遇害身亡,凶手很可能就是屠杀她研究对象的偷猎者。彼得想要购买福塞著作的改编权,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环球公司正在研发这个项目,与自己构成了竞争。 在影视行业中,竞争项目常常同时研发,制片方有时要采用战争策略来解决问题,比如暗中破坏竞争对手,或者抢先占领有利地形等等。 彼得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么做无异于自杀,所以他没有挑起战争,而是到环球公司登门拜访,并提出一个罕见的提议:“我们来联合制作这部影片吧。”彼得得到的回复基本上是:“我们需要你做什么?这本著作的版权在我们手上,而你所有的只是一篇文章的期权而已。” 于是,彼得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这也正是每一位战略家必须思考的问题:“为了实现目标,我最需要什么?”这个问题对于战略性思考过程非常重要,因为人们常常遇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但却并没有理出优先顺序,他们耗尽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到头来却并没有明显迈近自己的目标。 彼得的答案是:黑猩猩。如果你要拍摄一部关于一个珍稀物种和一个女人孤身奋战十八年保护这个物种并最终丧命的故事,你肯定不能在外景片场搭上绿幕,然后让演员穿上毛皮假扮黑猩猩。你需要的是真的黑猩猩。 彼得问自己的下一个问题是:“我怎么才能得到拍摄这些动物的专属权(他发现必须是专属权)呢?”他找到美国驻卢旺达大使的名字,然后用公司的喷气式直升机把他接到洛杉矶。在公司本部,他说服大使帮助自己联系上卢旺达负责黑猩猩的政府官员,从而获得了黑猩猩的专属拍摄权。 与此同时,这个竞争性的项目在环球公司方面似乎进展得也很顺利。剧本写好了,导演和演员已经确定,眼看就到了开机日期。这时,环球公司决定是时候派人去搞定在原始栖息地拍摄这些动物的权利了。等环球公司的外景主管抵达卢旺达的时候,彼得说,他已派人候在机场通知环球的人,自己已经获得了黑猩猩的专属拍摄权。于是,《迷雾中的大猩猩》(Gorillas in the Mist,1988)便成为了当时的特例:一部由两家大制片厂联合出品的作品。 彼得最初处于劣势,若是换作其他大多数制片人,他们可能已经缴枪了。但是,彼得通过战略性思考,利用迂回战术提出了那个关键性问题:“我真正需要做的是什么?” 有时,最有效的途径是迂回前进,你需要在自己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之间寻找最佳中转位置。 霍华德: 在某种程度上,迂回战术就是“把握市场动态”对吗?那他们不是得推测出两三年后观众的观影需求吗?那我是不是该去买个能够预测未来的水晶球了? 亲爱的达拉斯: 我经常会让班上的同学和座谈会上的听众告诉我,在他们看来拍一部电影需要多长时间。他们的推测正和你的问题暗合:需要两三年吧。但这只是“拍”大多数影片所需的时间,即从获得拍摄许可到影院发行的时间。也许,这个问题该换一种提问方式:“完成”一部电影需要多长时间?以过去二十来年的经验来看,它的答案通常是:九年。 对于制片人或其他决策方来说,只要能拍出好电影,花上几年的时间来研发一个项目根本就是稀松平常。更为常见的是,剧本通常会由不同的编剧改编出多个版本,有时要花上几年的时间才能让某些演员和导演加入到影片创作。可创作人员签署完协议,几个月或几年后又改变想法,也是常有的事儿。然后,就是融资问题。就目前看来,投资方通常有许多家公司(看片头字幕即可略知一二),这些公司有时还来自全球不同地区,而与每一家投资方的洽谈都是个漫长的过程。接下来的问题是寻找发行方。你常常会发现,这里的每家大制片厂都拒绝发行你的影片,或者好不容易有一家同意接手,稍后(有时是几年后)却突然变卦,或者干脆放弃。 九年时间一晃而过,最初可能有人认为这故事能拍出一部好电影,可到最后观众却极有可能不买账。想要搞清楚明年夏天数百万观众的观影需求都不是件易事,更何况几年后呢?水晶球这主意还真是不赖呢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致青年电影人的信》其他试读目录

• 作者简介
• 致中国读者
• 推荐序
• 前言
• 05 最重要的创造力原理
• 11 如果剧本真那么重要,为什么编剧经常被贬得一文不值?
• 17 观众需求
• 19 运筹帷幄
• 20 理出优先顺序 [当前]
• 26 进 攻
• 38 冲 突
• 42 一部影片的成本是多少?
• 45 制作一部独立电影
• 58 被骗了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