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农民的赵本山有许多雅兴,比如弹钢琴,在他的家里,办公室里都备有钢琴,闲了,弹一曲,“不是专业水平,在学校里弹过脚踏琴,和这差不多,现在在家不敢弹,俩孩子都比我弹得好,我只要一坐琴旁边,他们就会指着我,一会儿这不对了,一会儿那不对了,咋弹呢”。他幸福地抱怨着。 赵本山的毛笔字也是一绝,无论去哪,文房四宝是必带之物,“写了十来年了,每天拍完戏无论多晚都得写一阵”。在“本山影视基地”近400平方米的赵本山的办公室里,单独开辟出一间名为“墨趣”的书房,聊得兴起之时,他铺纸研墨挥毫而就“天道酬勤”四个大字,写完后,满意地站在一旁夸着自己:“看这几个字写得多有力,有时写一天都不见得能挑出一幅好字来。这比我墙上挂着那幅好多了。”赵本山“显摆”地告诉记者,他现在写的字,已经得到了著名书法家的称赞。 赵本山的办公室错落有致地摆放着许多大型木雕,办公室最里面一间休息室里竟然还有一铺炕,看着记者到处找生火的炉子,他一屁股坐在炕上说,“这楼上没法儿烧火,底下是暖气。睡炕多舒服”。整个办公室以木黄色为主打色。“这都是我设计的。我是从农村出来的人,所以喜欢木制品,喜欢泥土的黄色,看着踏实。”赵本山自称身上还保留着很多农民的习惯,吃饭顿顿不能少大葱蘸大酱,看书时手指头往嘴上一沾翻书页。“穿衣戴帽从不讲究,我们老得提醒他,毕竟他是个公众人物,他也没时间和精力顾及这些事情。”身旁的工作人员说。对于这些,赵本山不在意,也不愿在意;他不改,也不想改。 半个余月里,记者看着赵本山一忽儿是公司里的董事长,一忽儿又变成剧组里的赵导演、马大帅,这边是徒弟们的师傅,那边又是观众眼里的小品演员,他自如地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里变换着不同的角色,无论什么样的身份在什么样的场合出现,他唯一不变的就是“落后的脑袋上”永远戴着一顶“前进的帽子”,还有万变不离其宗的唐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