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前言:有所知_宿命前言:有所知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电影 > 宿命 > 前言:有所知

宿命——前言:有所知

终于违背誓言,还是写了这本书。 遥想2006年底,刚刚上任张艺谋的文学策划,我怕未来受到影视的名利诱惑渐离写作,立下个人的戒律:我要作为自己存在,保持独立性和个人判断,不做张艺谋的附庸;兴趣、能力和志向都在散文,我将尽量保持对文学的忠诚,我所写下的字,应该始终与内心有关,不看谁的眼锋和脸色行事。不想靠张艺谋的名字狐假虎威、招摇撞骗,我拒绝采访。因为我曾中过大连一家报纸的圈套,在明知我不同意采访的情况下,在聚会晚餐上,我毫无戒备,记者以“朋友”的身份潜伏下来聊天,然后他们用获取的情报伪装成报纸专访。这摧毁了我对媒体本来就存在的信任危机。我的一本笔记小说再版时,出版商准备在腰封位置标注我的电影策划身份,我激烈抗拒,强调必须摘除这条可恨的腰封。出版商屈服了,但耿耿于怀,不理解我几近矫情的不配合。 我愿做幕后始终的隐形者,既非高尚也非傲慢,是因为骨子里的害羞。我缺乏麦克风和聚光灯前的自信,也不具备静气和定力。就像免疫能力低下的人最好不要在传染病区转悠,我怕在奢华的娱乐圈沾染久了,不能再回到干净的从前。这种心态无关境界,只是虚弱。 多年来,张艺谋在风波里大起大落,忽而成为镀金的英雄,忽而成为灵魂堕落的代言人。当他被最隆重的赞美和最恶毒的诅咒围绕,成为传奇,成为笑柄或丑闻,成为众说纷纭的乱相⋯⋯我没有发声。一方面,我自私地想维护生活的宁静,远离喧嚣,明哲保身;另一方面,是因为张艺谋作为电影导演,能够自证和自救的唯有作品,其他旁敲侧击的褒贬无济于事。 张艺谋本人,也不相信口舌之争、文字之辩能够带来所谓“公正”。他说,不要幻想依靠嘴皮子和笔杆子,就能澄清事实、明辨黑白——唯法律能代表象征性的对错,而舆论,永远是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微弱的个体混响在一起,最后成为一团什么也听不清楚的喧嚣噪声。他认定自己没有盖棺论定的那天,非议将伴随他的死后。 马丁•路德•金说过:“我最大的痛苦,不在于敌人造谣,而在于我的朋友知道真相而保持沉默。”这并非张艺谋的心结,在某种程度上,他宿命,不是那种分庭抗礼的斗士,也不期待谁为他仗义执言。他将默默隐忍后果,长久以来,他一直委曲求全——结果呢?委屈,求不来那个全。我之所以想起马丁•路德•金的这句话,是因为偶尔,我对自己的沉默心生疑窦。也许,那沉默里面,冷漠和畏惧的成分大于清高,只是,清高位于表层——因为不愿看见下面遮盖的淤泥,我甚至让这清高像睡莲开花,以证自己出世般的洒脱。 无锡滨江区计生局向张艺谋夫妇寄发社会抚养费征收书:被罚7487854元,限30日内一次性缴纳。消息一出,自然又成巷议。翻看网上种种跟帖,我五味杂陈。感谢那些温暖的安慰,也感谢那些凶猛的谩骂——因为它们最终击穿我的自保防线,也给了我启动的勇气,我知道自己有一天或许会打破沉默。没有申请行政复议的张艺谋,在30天期限到来之前的最后一天,缴纳了巨额罚金。就是在这天,我动心写作这本书,写出我目睹却令他人难以置信的真相。 张艺谋,他身上融合如此剧烈的矛盾,对我来说,可以说他的形象既是最可敬,有时又是最可恨的。这个逆来顺受的人,有出色的才能优势,也有显著的性格缺陷;赢得过无比幸运的机遇,也坠入难以脱身的陷阱。他的沉浮,他的明亮与黑暗,他的得意与辛酸⋯⋯在张艺谋身上所发生的悲剧、喜剧和闹剧,一切,不仅属于他的个案,也是我们生存这个时代的某种侧证。 苏珊•桑塔格在演讲中说:“作家的首要任务不是发表意见,而是揭示真相⋯⋯以及拒绝成为谎言与讹传的帮凶。文学是微妙与矛盾之所,而不是简单化的声音。作家的工作就是让人更不轻易相信那些精神掠夺者。作家的工作就是让我们看清世界的本相,充满着不同的诉求、不同的组成部分以及不同的经验。” 我没有理想作家那种客观又传神的本事,没有公共知识分子高瞻远瞩的眼界和指点迷津的能量。我只写自己所了解的情况,无法不夹杂看法,做不到零度叙事的冷静。也许所知情节有限,也许我的判断浅薄,没关系,谁能模仿全知的神明呢?我唯有尽量诚实,不回避,不夸张,不编造。我也欢迎由此产生的质疑和监督,告诉我彼岸的盲区,告诉我忽略了什么、误会了什么、夸饰了什么。这是因为,一旦写起来,我发现这本书不是为了张艺谋,而是我从业八年以来对自己的交代。谎言像模糊的路标,易于让人为其所误,但愿回忆,能使我找到一条认出自己往昔的道路而不迷失,回到出发时的信赖与真诚。 写作过程中,我有过犹豫和顾虑,以至中途放弃。仅仅动笔数日,我对这个选题失去了信心和冲动,认为是自己失策。直到2014年6月,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金丽红老师和黎波先生,就约稿一事对我进行了劝导、开导和倡导。这次会面对我来说,具有转折作用。据说,大约在1997年左右,金丽红和黎波两位曾经对张艺谋做过长达一周的详细采访,意欲出版一本传记类的作品。那时的采访地点是在育民中学的一间教室里,所谓的办公桌是一张乒乓球案子;其时张艺谋的肖姓助理住在厕所里,是用隔板划分出一块私人空间。金丽红和黎波在积累了十余盘录音资料后,功亏一篑。张艺谋变卦了,认为此举有树碑立传之嫌,他不想做这样一本澄清或标榜自己的书。半途而废,这也成了金老师和黎先生的一个遗憾。此后,两位老师的数次约谈,尤其金丽红老师令人崩溃的连续而有力的督促方式,怠惰如我,也遭到摧毁和重塑。我无以推脱,只好重拾旧题。 那么,开始吧。我手写我心。 周晓枫 2014年7月6日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宿命》其他试读目录

• 前言:有所知 [当前]
• 张艺谋:我们这一代人,不会善待自己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