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说唐张说复出_蒙曼说唐张说复出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中国历史 > 蒙曼说唐 > 张说复出

蒙曼说唐——张说复出

开元九年(721)七月份,一纸命相制书从长安到达并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太原。 任命天兵军节度大使张说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接到制书,张说热泪 盈眶。拜谢皇恩之后,他忽然跳了起来,拉住旁边一个叫王毛仲的大臣,连蹦带 跳。蹦跳了几下之后,他又忽然跪倒在地,连连亲吻王毛仲的靴子尖。张说是唐 玄宗先天政变的功臣,开元初年被姚崇略施小计,贬到地方的。他为什么又被重 新拜相呢?张说拜相,为什么会那么激动呢? 第十五章 张说复出 一、新时代,新需要 上一章说过,经过玄宗君臣六七年的努力,唐朝出现了天下大治的局面。按照笔 记小说《开天传信记》的说法,就是“四方丰稔,百姓殷富”。国家富裕了,百 姓安定了,唐玄宗心里又在思索了,国家下一步该向何处去呢?思考来思考去, 唐玄宗觉得,现在,大唐已经摆脱乱象,逐渐实现治理,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 迎接盛世的到来。什么叫盛世?盛世的基本标准就是文治昌明、武功强盛。既然 如此,那就应该从文治武功两个角度下工夫了。当时唐朝文治武功的情况怎么样 呢?一句话,状况不好,有待提高。 先看文治。本来,从武则天后期到中宗、睿宗时期,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重视文 化。武则天经常搞赛诗会,像李峤、宋之问这样的大诗人都活跃在政坛,才女上 官婉儿更是成了几朝的文坛领袖。可是,到了开元初年,出于整顿乱象、稳定社 会的需要,唐玄宗选相趋向于重实干、崇道德、尚质朴。虽然也延请著名学者马 怀素、褚无量等人侍读经典,但是总的说来,文学之士并不受到重视。唐朝不是 号称诗的国度吗?但是在整个开元初期,长安乃至洛阳的诗坛都一片沉寂,没产 生任何一个大诗人或者任何一篇大作。这样务实的态度在开创阶段无可厚非,但 是,如果要追求盛世的话,那就显得太质朴太沉闷了。毕竟,盛世既得是政治盛 世、经济盛世,也得是文化盛世;更何况,唐玄宗本人也是个不错的文人,也不 能长期接受这样质朴无文的局面啊! 奚 族 东北地区古族名,南北朝时称库莫奚,唐简称奚。分布在饶乐水(今内蒙古老哈河)流域,游牧生活。长期和中原王朝保持朝贡关系,后渐与契丹人融合。 再看武功。我们说过,姚崇的“十事要说”之一就是“三数十年不求边功”,继 任的宋璟更是忠实地执行了他这条国策,甚至不惜让郝灵荃含恨而死,这就叫做 “不赏边功防黩武”。这个政策在开元初年休养生息的时代是可以的,但是,长 期执行就有问题了。为什么呢?因为唐玄宗开元年间,正是唐朝的几个周边民族 强盛的时刻,且不用说唐朝传统的敌人突厥,连契丹和奚这样的东北小民族都逐 渐壮大起来,不断骚扰唐朝。这就是所谓的“树欲静而风不止”了。玄宗刚即位 那年,契丹一直打到幽州城下。当时,宋璟还在担任幽州都督,因为武力不够, 只好闭城不出,眼睁睁地看着契丹大肆掳掠了一番。这还不算,开元二年,唐朝 集中了6万大军攻打契丹,结果又被打得落花流水,百分之八九十的战士都命丧疆 场。连这样号称“小番”的民族都对付不了,还谈什么盛世啊!现在,经过几年 的励精图治,唐玄宗打算加强武备,宣扬国威了。毕竟他也是一个从小就热衷骑 射的皇帝,怎么能容忍整天挨打受气呢! 唐玄宗不满足于现状,他想要发展文治武功,想要带领唐朝走向真正的盛世。那 么,当时的宰相能不能协助唐玄宗实现自己的理想呢?非常遗憾,当时的宰相承 担不了这样的责任。我们在上一章讲过,宋璟罢相之后,唐玄宗任命了一个叫张 嘉贞的人当宰相。张嘉贞这个人在历史上以“吏事强明,善于敷奏”著称。什么 意思呢?就是这个人办事精明强干,而且擅长向皇帝汇报工作。这个评价对于一 个普通大臣来讲不低了,可是对于一个宰相来说就不算高。因为无论是办事还是 说话,这都属于事务性的工作,干得好也只能说是个将才。可是,一个宰相最重 要的是要有把握方向、统观全局的能力,就像当年姚崇提出“十事要说”那样。 现在,玄宗已经着手开拓新局面了,张嘉贞这样的事务型宰相就显得力不从心。 虽然玄宗暂时还没有罢免张嘉贞的打算,但是,他的心里已经在物色更适合的人 选了。那么,谁能来协助玄宗实现文治武功呢?这时候,有一个人的形象越来越 清晰地浮现在玄宗的脑海之中。谁呢?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说。 二、 张说复出 为什么是张说呢?因为张说是当时能够把文治、武功两大优点汇聚于一身的代表 人物。文治方面,张说是少年天才,曾经在武则天时期的制举考试中击败万名考 生,拔得头筹,相当于今天的高考状元。武则天特别欣赏他的清辞丽句,还让他 在自己的面首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搞的“三教珠英”编辑部里当过编辑。后来因 为仕途坎坷的缘故,张说的文辞逐渐摆脱轻狂,变得越来越高洁醇厚。我们刚才 不是说开元初年两京没产生什么好诗人、好作品吗?当时张说在幽州当都督,倒 是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叫做《幽州夜饮》:“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 深。”这首诗因为入选了《千家诗》,所以今天很多人都会背。不过,张说最擅 长的还不是做诗,而是写碑文、墓志一类的大文章,当时天下文人都来效仿他的 文风,所以号称“一代文宗”。我们上章不是还说过,苏颋和他齐名,号称“燕 许大手笔”吗?现在如果由他来推进文治,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千家诗》 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所选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千家诗》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虽然号称千家,实际只录有一百二十二家。 可是,别以为张说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张说在唐中宗一朝就担任兵部侍 郎,自从开元元年离开朝廷后,更是没少担任军职。几年历练下来,武功也相当 了得。当然,我们说的武功不是指像李小龙那样会拳脚,而是说他会打仗,有胆 有识。举个例子。一般文人难免胆小,但是张说胆子特别大。开元八年(720), 张说正在担任天兵军节度大使。天兵军常驻太原,紧挨着天兵军的是朔方军,驻 扎在今天宁夏的灵武。这两军都驻扎在当时的胡汉交界地区,所以,境内有很多 投降的少数民族部落。这一年秋天,朔方节度使因为怀疑自己辖区内已经投降的 突厥部落谋反,把他们给诱杀了,这下子让张说管辖下的其他部落也紧张起来了 。这是不是唐朝的计划呢?先杀突厥,再杀我们,一个个杀光?所以,几个部落 都人心惶惶。这些部落要是骚动起来,那对唐朝的稳定可是大大的不利!怎么安 抚这些人呢?张说让副大使看家,自己率领着20个骑兵,直接就奔这些部落来了 。到了这些部落之后,他就住在首领的牙帐里面,给他们讲朝廷的政策,做思想 工作。听传令兵回来说张说居然就住在部落首领的牙帐里,跟人家同吃同睡,可 把副手给吓坏了,那不等于以身饲虎嘛!副大使赶紧给张说写信,让他千万不要 轻信这些少数民族,要离他们远一点,保护好自己。张说怎么回答的呢?他说: “吾肉非黄羊,必不畏食;血非野马,必不畏刺。士见危致命,此吾效死之秋也 。”意思是说,我的肉不是黄羊肉,我不怕吃;我的血也不是野马血,所以也不 怕喝。如今情况危急,这正是我报效朝廷的时候。我意已决,不必再劝!张说这 样做了,那些反侧难安的少数民族怎么样了呢?要知道,少数民族绝不像副大使 想象的那么不可信,相反,看到张说这么信任他们,几个部族都非常感动,真的 就安定下来了。这不是有勇有谋吗? 这还不算,开元九年(721)四月,有一批胡人又造反了。这批胡人本来已经投降 了唐朝,被安置在河曲地区,也就是黄河拐弯处。唐朝给他们设立了六个羁縻州 (自治州),让他们在这六个州生活。所以,这件事在唐史上被称为“六胡州事 件”。造反的胡人有六七万人,能征善战,很快就控制了六胡州。而且,随着他 们势力的增大,生活在今天宁夏地区的党项族也和他们联合起来了,眼看局面就 要失控。要知道,河曲地区离长安可不算太远,这不是腹心之疾吗?玄宗赶紧派 河曲周围的几支节度使军队联合讨伐,张说的天兵军也不例外。接到命令之后, 他就带着一万多骑兵,浩浩荡荡往西杀过去了。张说没有和造反的胡人交战,他 的目标是胡人的盟军党项。党项族后来在宋朝时建立西夏政权,以善战著称,但 是当时实力还不行,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了。怎么办呢?他们想,索性戴罪立 功吧,直接掉过头去打叛乱的胡人去了,相当于起义了。对这些先有过后立功的 党项人该怎么办呢?有人主张说,他们是反复小人,不如都杀了算了。张说一听 就火了,说:我们是王者之师,又不是土匪,怎么能杀已经投降的人呢!坚决不 干。这样一来,党项人很感动,也安定下来了。通过这两件事,张说在人们心目 中的形象一下子丰满起来,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也不是一个纯粹的赳赳武夫 ,他是允文允武,文武双全!现在唐玄宗想要提升文治武功,张说就是最好的人 选! 党项族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南北朝时游牧在今青海东南部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唐朝时,迁徙至今甘肃、宁夏、陕北一带。北宋时建立以党项族为主体的西夏政权。 可能有人会想,张说可是先天政变的功臣,当初姚崇之所以能把他挤走,很重要 的一个原因就是玄宗不想用功臣当宰相。现在重新起用张说,不是和当时的原则 冲突了吗?有道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当初不让功臣当宰相,是害怕他们政 变思维不改,不利于稳定。可是现在,经过将近十年的时间,好多功臣都已经不 在人世了,而且李唐王朝也早已稳定下来,谁也撼动不了了,所以,对功臣一味 打压、防范的思路也该改变了。张说不仅是功臣,他还是能人,总是弃之不用, 不就浪费了吗?另外,我们不要忘记,张说跟玄宗的关系可不一般。他是玄宗当 太子时候的老师,当年没少帮玄宗出谋划策,更没少维护玄宗的利益,玄宗是个 重感情的人,怎么忍心让老师一直流落边疆呢! 就这样,因为张说文武兼资,符合玄宗当时的任相需求,也因为经过了十来年的 时间沉淀,功臣不再是犯忌讳的身份了,唐玄宗就把目光锁定在张说身上了。开 元九年(721)七月,任命张说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要知道,张说上一 次当宰相还是在开元元年,经过差不多十年的历练,他终于梅开二度,复出了。 三、张说的努力 写到这里,恐怕有的朋友会感慨:在唐玄宗手下打工太幸福了!他的两只眼睛就 像探照灯一样,能够照遍各个角落,不管你在天涯还是在海角,只要你有优点, 总能把你找出来。这样一来,你只要好好修炼内功,提升能力就可以了,哪像我 们现在,还要想方设法推销自己!这话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姚崇宋璟他 们也许还可以说是内功深厚,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张说可就不一样了。张说 能当上宰相,除了皇帝赏识外,也没少费工夫包装、推销自己!他这次复出,就 和他长期坚持不懈的自我推销有很大关系。那他是怎么推销自己的呢? 按照《明皇杂录》的记载,张说第一次推销自己还是在开元五年(717)。当时, 他从宰相岗位上下来后,一贬再贬,成了岳州刺史。岳州就是湖南的岳阳,从唐 到宋一直是朝廷贬官的去处。北宋文豪范仲淹一篇大名鼎鼎的《岳阳楼记》,第 一句话不就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吗?这个巴陵郡就是岳州。张 说流落到这里,正是人生最低谷。贬官当然是人生的一大打击,古人面对这样的 困境,表现也是各不相同。有人沮丧,有人旷达,当然,还有像范仲淹那样的仁 人志士更是生出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大境界。那 么,张说是怎么面对贬谪生涯的呢?我们看一看他在岳州做的诗就知道了。张说 《岳州作》是这样写的:“夜梦云阙间,从容簪履列。朝游洞庭上,缅望京华绝 。潦收江未清,火退山更热。重欷视欲醉,懵满气如噎。器留鱼鳖腥,衣点蚊虻 血。发白思益壮,心玄用弥拙。冠剑日苔藓,琴书坐废撤。唯有报恩字,刻意长 不灭。”也就是说,我虽然身处岳州,但是,日日夜夜忘不了长安,忘不了朝廷 。我无心弹琴,也无心舞剑,因为我的一腔热血,只愿报效皇上!一句话,张说 时时刻刻都想回到长安,建功立业!可是,作为一介贬官,怎么才能翻身呢?张 说瞄上了刚刚当上宰相的苏颋。他和苏颋的爸爸苏瓌曾经长期共事,关系不错。 怎样才能借助这个关系,让苏颋给自己美言几句呢? 张说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办法。当时,苏瓌去世好几年了,而且忌日快到了,张 说就精心构思了一组诗,题名为《五君咏》。所谓五君咏,其实吟咏的就是唐朝 的五个著名大臣,苏瓌是其中之一。张说想把这首诗拿给苏颋,去祭奠苏瓌。不 过,这首精心写就的诗可不能随随便便地送,而是要送得恰逢时机、恰到好处。 怎么叫恰到好处呢?张说找了送诗使者,并交代他,你提前几天去,在苏颋家附 近找一间旅馆住下来。等忌日那天,你别早也别晚,一定要等黄昏时候送过去。 然后看看苏颋的反应。使者按照张说的吩咐,在苏瓌忌日那天傍晚,就来到苏颋 家门口了。苏颋父子可都是宰相啊,威望高,影响大,所以,当时很多人跟他们 结交,要攀附他们,这时候,已经坐满一屋子客人,满朝文武基本上都来报到了 。正在这时,张说的使者把诗送进来了。苏颋拿过来一看,这首诗写得相当有水 平:“许公信国桢,克美具瞻情。百事资朝问,三章广世程。处高心不有,临节 自为名。朱户传新戟,青松拱旧茔。凄凉丞相府,馀庆在玄成。”此诗写得不仅 深情款款,?且,把苏瓌父子两代人都夸到了。按照这首诗的说法,苏瓌虽然长 眠地下,墓木已拱了,可是,后继有人,儿子又当了宰相,这就叫做积善之家有 余庆!全诗遣词造句好还不算,关键是最后一句用典用得好。“馀庆在玄成”是 什么意思呢?这里用了西汉韦玄成的典故。韦玄成的爸爸韦贤是汉宣帝时候的宰 相,韦玄成本人又是汉元帝的宰相,用这对宰相父子来比喻苏颋父子,那是相当 贴切。更重要的是,《汉书•韦贤传》说得很清楚,韦玄成不仅在仕途上不输其 父,而且文采方面还超过了爸爸。这不恰是苏颋的写照吗?要知道,诗虽然是写 给死人的,但是读诗的可都是活人,张说这么拐着弯地夸苏颋,苏颋能不明白其 中的意思吗?况且,送诗又是在这样一个高朋满座的重要时刻,在黄昏落日这样 一个容易让人感情脆弱的特定时间。苏颋果然被打动了,看了诗后,当堂呜咽流 涕,悲不自胜,客人们也都为之动容。那苏颋不能白感动,转过天来,他就在朝 廷大讲特讲张说的忠贞正直,说:这样的大臣怎能长期沦落蛮荒之地呢!苏颋这 样说了,那天到过他家的大臣们也都纷纷附和。结果,唐玄宗很快把张说升为荆 州长史了。 可是,荆州长史绝不是张说的终极目标,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罢了。革命 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张说还要接着推销自己。 张说第二次推销自己就不是对宰相,而是直接面对皇帝了。怎么回事呢?根据 《新唐书》的记载:开元七年(719),张说已经担任幽州都督了。有一次入朝,张 说穿着一身军装就来面见皇帝了。玄宗一看张说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不由得大 喜过望。有人可能不解,张说穿军装,皇帝有什么可高兴的呢?要知道,当时已 经是开元七年了,玄宗心中开疆拓土、建立武功的思想已经开始抬头。张说虽然 一直远在边疆,但是,对皇帝的思想动向摸得一清二楚。他这次军装秀其实就是 一次自我包装,目的就是想告诉皇帝,我虽然以文知名,但是,您别以为我只是 个文弱书生,我也可以成为赳赳武夫!我的军事才能和我写文章的才能一样高明 !您不用我用谁呢?果然,在这身戎装的视觉冲击下,玄宗上钩了,马上提拔他 为并州长史,兼天兵军节度大使了。这并州可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长官都由 王子兼任,所以长史看起来是副手,实际上就是最高领导,一般不会轻易授给普 通大臣的。并州长史是个文职,天兵军节度大使就是武职了。天兵军也是当时最 强的军队之一,是唐帝国的北方长城。所以玄宗这一次任命,就等于认可了张说 文武兼资的身份。这距离他当宰相不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吗? 不过,一步之遥也是距离,张说是怎么走完这最后一步的呢?通过上面两个故事 大家肯定能猜出来了,他一定又推销自己了。没错。这次推销的对象是谁呢?就 是我们在本章开头提到的王毛仲。他本来是唐玄宗的家奴,为人聪明伶俐,唐玄 宗两次政变他都帮了大忙,所以,是唐玄宗的心腹红人。张说明白,要想让皇帝 赏识,打点好皇帝的亲信最重要。他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很可能比别人千言万 语都管用。怎么打点王毛仲呢?两个途径。第一,用彼此都是当年政变功臣这个 身份去沟通感情。我们讲过,张说和王毛仲都是先天政变的功臣,虽然开元初年 贬逐功臣之后就分道扬镳了,但是,曾经的患难经历岂能轻易忘掉!第二,利用 人的贪欲加强感情。张说知道,王毛仲出身寒微,容易被金钱打动。所以,从张 说担任并州长史起,他就经常给王毛仲敬献金银珠宝,王毛仲当然对他印象特别 好。刚才我们不是说开元九年六胡州的胡人造反吗?不仅张说派兵增援,王毛仲 也被唐玄宗派来增援了。两个人见面分外亲热。就这样,张说在战场上英勇杀敌 的战功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就通过王毛仲这条渠道一一输送给唐玄宗。王毛仲的美 言让玄宗下了最后的决心:让张说复出,让张说辅佐我走向盛世!正因为王毛仲 在这里所起的特殊作用,张说在接到宰相委任状的时候,才会在他面前手舞足蹈 ,甚至去亲吻他的靴子尖。确实,张说能够复出,付出了多少心血啊,他能不激 动吗? 那我们怎么评价张说的这些努力呢?好多人会说,这不是小人行径吗?太没有大 臣风骨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倡谦谦君子,恬淡退让,像诸葛亮高卧南阳,单等着 让人三顾茅庐,那才叫有气度。像张说这样费尽心机,主动营求当宰相的,我们 往往会觉得过于巴结,甚至会觉得是个小人。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人之为人,不 仅仅在于他有人的身体,更在于他有人的灵魂,有人的追求。有本事的人往往是 不甘寂寞的,他有自我实现的欲望。可是,如果把自我实现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 ,那又是不牢靠的。就连毛遂那样的聪明人,也要靠自荐才能被赵国的平原君赏 识;孔子那样的圣人,不是也还要周游列国,到处寻?理解吗?这些人之所以不 清高,是因为他们有才华,也有雄心。这种才华和雄心如果不能施展,那不仅是 对他们个人的浪费,其实也是历史的损失。张说正是一个这样的人。不可否认, 张说的功名心确实比较明显,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功名心,没有这种孜孜不倦的 努力,他和玄宗之间的君臣遇合就不能实现,唐史也不会这么精彩了!皇帝到处 寻找人才,臣子努力让皇帝了解自己,这不同样是千载难逢的君臣遇合吗?那么 ,经过这样曲折的经历才终于重登相位的张说,会为唐朝作出怎样的贡献呢? 请看下章:二虎相争。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蒙曼说唐》其他试读目录

• 书评:"三郎"最倾城的男人
• 风流帝王多情亦专情
• 英雄美人潞州构筑温柔乡
• 后妃争宠,从此玄宗不再立皇后
• 父纳子妻,杨贵妃三千宠爱集一身
• 贵妃二出宫门,明皇寝食难安
• 华清水温美人丽,从此君王不早朝
• 玄宗宠禄山,贵妃上演洗儿闹剧
• 唐玄宗逼死杨贵妃?
• 天子风流
• 忧患王子
• 因祸得福
• 异军突起
• 诛杀韦后
• 太子监国
• 荣登大宝
• 巅峰对决
• 姚崇拜相
• 稳定皇位
• 姚崇新政
• 姚崇罢相
• 宋璟守正
• 贤相满朝
• 张说复出 [当前]
• 二虎相争
• 牛刀小试
• 封禅大典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