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人三、外在因素:制度的不可抗力_大商人三、外在因素:制度的不可抗力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中国历史 > 大商人 > 三、外在因素:制度的不可抗力

大商人——三、外在因素:制度的不可抗力

    企业家在近代中国的起步,离不开当时具体的外部环境,国际的和国内的因素。就国内来说,就是从农业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型,即从古代向近代转型这个重大的历史背景;从国际来说,西方世界叩开中国的大门之后咄咄逼人的经济压力,他们不仅要把本国的产品倾销到中国市场,而且还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材料,以及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他们的一切特权,包括治外法权等居高临下的优势,在中国大办企业,就地消化产品,而中国当时民贫国穷,处于绝对的竞争劣势。中国人从一开始投身办企业,就注定不光是赚钱发财这么简单,而是有着迫在眉睫的救国压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企业家带来空前的机会,张謇、荣氏兄弟的企业高潮都在这时,许多人的创业起点也在这时。从1904年到1909年,中国平均每年有50家工厂注册,而1914年到1919年间,每年注册的工厂达到90家。     另有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从晚清到民国,中国主要还是一个农业国,工业在整个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未达到过1/5,据估计,1920年只有4.9%,到1936年才达到10.8%,1949年也只有17%,中国尚没有从农业社会全面进入工商业社会。     外在制度环境永远是每个具体的个人创造的前提,从1898年开始,清政府出台了许多鼓励民间办企业的政策。1903年起,清政府成立商部,制定商律,开办实业学堂,设立劝工陈列所,举办劝业展览会等。截止到1907年,光是奖励工艺的章程就颁布了五种,投资办企业,可以按投资额得到顶戴花翎。     我们可以看一下1907年的《改订奖励公司章程》:     集股20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仿宝星式样特赐双龙金牌,子孙三代可以世袭四等顾问官。     集股8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     集股6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二等顾问官,加二品顶戴。     集股4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三等顾问官,加三品顶戴。     集股10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头等议员,加五品衔。     集股20万元以上可以成为商部五等议员,加七品顶戴。     另外的奖励还包括子爵、男爵这样的爵位。当然,正如《东方杂志》1905年第一期中一篇文章所指出的,中国并不需要这些荣爵虚衔,而需要政府真正有效的保护措施。     《奖励公司章程》最后一条说:向来官场中出资经商的不乏其人,只是碍于旧习惯,往往耻言贸易,或改换姓名,或托他人代为经理,官商之间多有隔阂,现在朝廷重视商政,希望能尽快破除成见,官、商合力倡导,才能广开风气。     在清政府允许和鼓励下,各地商会纷纷成立。以商人为重要成员的“立宪派团体”诞生于1906年,在三波国会请愿运动中,他们曾发挥重要影响。     辛亥革命中,张謇、汤寿潜等代表的立宪派也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上海独立时,李平书、王一亭、沈缦云等人都有功劳,比穆藕初大两岁的哥哥穆湘瑶武举人出身,曾参与攻打江南制造总局。从晚清进入民国,商会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对公共事务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力。     民国之初创办有《中华实业丛报》、《劝业日报》、《实业公报》和《中华实业界》,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纷纷创办这类实业报刊,译介了许多关于工业、农业、金融、商业理论的文章。民国初年,大生集团掌舵人张謇先后在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出任实业总长、农商总长,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包括《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商人通例》、《矿业条例》、《证券交易所法》、《公司注册规则》等。     布衣出身的荣氏兄弟在商言商,但自1912年以来,不断就工商业的重大问题公开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建议曾得到政府的重视。     1928年,棉纱大王穆藕初在办企业失败之后,受邀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常务次长,经手制定了40多个法律、法规,许多是保护并有利于民营企业成长的。     这就是从张謇到卢作孚这些企业家创业的外部环境,我们不能将他们从这块土地中拔出来,孤立地看待。每个人物的崛起一定都有时代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个背景,一切都无从谈起,但是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他们自身的素质、他们的追求不重要,这些恰恰构成了他们的内在动力,使他们最终站到了时代的前面,而不是被时代的浪头卷走。     我的心中一直有个疑问,近代民营企业在做大、做强之后,共同面临的最大难题首当其冲的是什么?一般都说这个威胁来自外资企业和外国产品的竞争。这里我只想简略地指出一点,对于近代中国的企业家来说,事实上,最大、最致命的威胁还是来自官资和官企兼并的威胁。我们平常说中国近代新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来自五个方面,包括外资的竞争、政府的软弱、资本的不足、技术的落后和动力的缺乏。这五点,我大致上同意,这也可以概括1927年以前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情况,当时,包括张謇、穆藕初等企业家在内都感叹政府的软弱无力,没能给企业提供有力帮助。而民国时代风气渐开,“公司法”也有了,许多企业为什么还要选择租界或租界附近?甚至连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部、几个大银行的真正首脑部门,抗战前也一直都在上海,而不是南京。缪云台感叹租界力量之大,其中奥秘不难琢磨。     荣德生的大女婿李国伟回忆,北洋军阀比较容易应付,他们的办法也简单,一般是把各银行、各厂的主持人请去开会,关上门“讲斤头”,不满足他们的胃口,就不让出来。但是,如果你事先看出苗头,可以托故不去,也可以硬挺软磨,讨价还价,到了国民党时代就不行了。蒋介石控制长三角不久,荣宗敬不愿全额接受摊派的库券,就横遭通缉,无锡家产被封。     自1927年到1949年,以宋子文、孔祥熙为代表的豪门资本力量,包括资源委员会掌握的官营资本力量,处于绝对强势,荣氏企业、刘鸿生企业、民生公司和永利公司等,几乎所有成熟的大型民营企业,都处在他们的虎视眈眈之下,多次面临被吃掉的危险。这些企业家寻求国外贷款时不仅得不到官方支持,反而常常受到要挟。     1944年,眼看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刘国钧的大成公司与美国签订价值270万美元的订货合同,他自己只有100多万美元,美方同意交货后三年内付清,但需要中国银行担保。宋子文提出的担保条件是:中国银行可以投资大成,但大成要成为官商合办企业才行。刘国钧担心大成被吃掉,婉言谢绝,新机器订单也就成了水月镜花。本书在叙述每个个案时将提供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一点。1943年,卢作孚曾写过《一桩惨淡经营的事业——民生实业公司》一文,他孙女卢晓蓉对《中国企业家》记者说,1999年出版的《卢作孚文集》收入此文时,有一句话被删,大意是:“我自从事这桩事业以来,时时感觉痛苦,做得越大越成功便越痛苦。”我相信,“做得越大越成功便越痛苦”和豪门资本对民生公司一而再的觊觎有很深的关系。     凭着企业家们坚定的个性和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智慧,充分利用官僚资本集团内部不同派系之间的相互角逐,他们的企业才有了一个脆弱的空间,侥幸一次次逃过劫难,幸存下来。     制度变迁是决定企业命运的根本原因,左右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死亡,这几乎是一种不可抗力。制度是刚性的,与此相比,其他的障碍都微不足道,因为那些障碍总有办法可以克服,可以超越。因此,企业的发展有赖于环境的不断改善,特别是制度的保证。企业家在商言商的同时,不能不关心国家命运,包括上海总商会在内的许多工商业团体为此做过长期努力,从张謇到穆藕初始终都热切地关怀时局。     1944年12月26日,中国全国工业协会、迁川工厂联合会、中国国货厂商联合会、中国西南实业协会、中国战时生产促进会等五个工业团体联合发表时局声明,提出10项政治主张,包括组织各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等,在山城重庆引起震动。     抗战8年,西迁企业历尽艰辛,胜利之时,大后方的各民营企业却遭遇停工减产的危机,陷入了困境。1945年9月12日,中国经济事业协进会发表《对时局的严正宣言》,提出“立即废止管制政策,取缔官僚资本,以舒解工商业8年来的痛苦,并使民间企业得以自由发展”等9条主张。10月4 日,胡厥文、胡西园、李烛尘等代表企业界向国民政府提出挽救工业危机、工业建国计划。10月31日,中国全国工业协会、迁川工厂联合会和重庆工业协会分会通过《后方工业界对目前紧急形势宣言》,106位厂长、经理在上清寺集会,前往行政院请愿,公推新民机器厂总经理胡厥文、亚浦耳电灯泡厂总经理胡西园、中国标准铅笔厂总经理吴羹梅为代表。宋子文答复:“你们来个三吓头,吓不住我。”“你们的情况我都不知,你们对我讲,真是对牛弹琴。”把他们推到经济部部长翁文灏那里去。当时的重庆英文报纸《自由西报》报道这次企业界请愿时,加了一个按语:“以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而被资本家所包围,一个国家最高行政长官、行政院长为群众所窘,弄得被迫屈服,这真是一桩世界新闻。”     同年11月5日,胡厥文、胡西园等企业界代表当面向蒋介石陈述困难,要求贷款,并提出9条解决工业危机的建议。这些请愿最终未得到有效的结果,令企业界深感失望,成为许多人抛弃国民党政权的重要原因。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商人》其他试读目录

• 百年回声
• 图书目录
• 一、我的追寻之旅
• 二、近代企业家的五个来源
• 三、外在因素:制度的不可抗力 [当前]
• 四、内部因素:企业家精神
• 五、重温企业家的本土传统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