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帝国史中华帝国的气候_中华大帝国史中华帝国的气候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中国历史 > 中华大帝国史 > 中华帝国的气候

中华大帝国史——中华帝国的气候

中华大帝国的气候多种多样,这是因为帝国从南到北相距遥远的缘故。靠近大陆的海南岛位于北纬19度,据说有的省份则位于北纬50度,据信在更北边,仍有省份与鞑靼人接壤。这很容易使人理解为什么这个帝国居民的肤色有着极大差异。在帝国要城广州府内就有很多不同肤色的人,这已被葡萄牙人所证实--广州由于离早就被葡萄牙人居住的澳门很近,所以有很多人经常去那里进行贸易,把从那里带出的货物再转运欧洲。广州及附近海岸出生的本土人,皮肤暗褐犹如费斯人费斯是摩洛哥的一个城市,古代曾是摩洛哥的首都。--译注或贝韦里亚人贝韦里亚系指古代北非诸国。--译注,因为广州与贝韦里亚同在一条纬线上。帝国内地各省份的人则肤色白皙,越在寒冷的地方的人肤色越白。有的人肤色与西班牙人一样;有的人呈黄色,也有的人与德国人一样,肤色介于金黄和红色。 总之,整个帝国气候,不能笼统地说是冷或热,但中国大部处在地理学家所说的温带,其气候和意大利、法国和其他温带地区的国家一样。由此,我们也就会理解中国土地为何如此肥沃。毫无疑问,它是世界土地最肥沃的国家。其肥沃程度将秘鲁和新西班牙指当今的墨西哥。--译注这两个以土地肥沃而著称的国家加在一起也不能与之相比。这一点在记述关于中国物产和富饶程度的下一章将会看到。省区大主教马丁·德·拉达及其伙伴(在本书中,我将在很多地方引用他们的话,因为他们是目击者,他们的话是可信的,谁也不可漠视他们所写的东西)也曾说过,那里随处可见孩子,好像他们女人每月都能生育一样,小孩子都非常漂亮。那里的土地如此肥沃,以至每年作物能有三或四熟,所以东西便宜得就像白给一样。 第三章帝国的丰饶及其物产   有翔实的证据表明,这个帝国的第一批移民是挪亚的孙辈。他们乘上帝为拯救挪亚而下令制造的方舟从亚美尼亚一路航行,后来洪水退去,方舟停止前进。他们寻找适合的土地。结果,再也找不到像中国这样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的地方了。良好的环境、有益于健康的空气以及其他有益于人类生活的条件使他们决定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知道即便找遍全世界也不会找到比那里更适合的地方了。根据当今我们在那个帝国所见到的一切和在这一章所选择收集的那里土地出产的产品来看,我认为他们没有搞错。尽管本章所述已能说明问题,但仍不得不遗漏很多其他东西,如各种花草、各种动物等。如全面叙述,将会是一部卷帙浩繁的长篇巨著,我想将来会有人写出这样一部巨著的。 当地人勤奋的劳动和高超的技术使土地更加丰饶,就连谷地、山脉和岸边所有不能耕种的地方,他们也根据地质情况种上果树、小麦、大麦、水稻、亚麻、大麻和其他作物。由于那里人口众多,每个人又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财产,再加上不允许臣民移居国外,没有发生杀人甚多的战争,不允许有人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等--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之徒除受到严厉惩戒之外,还会留下无耻之徒的骂名--使得包括耕种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均发展得极为迅速。皇帝只喜欢自己的国家,他认为他有世界上最好的帝国之一。另外,很自然,这里人个个都好吃、好喝、好穿、好打扮,喜欢把自己的家园装饰得漂漂亮亮,这样便有了竞争,竞争鼓励人们勤奋劳动,争做优秀的农场主。这一切加上土地的肥沃,坦率地讲,这就是为什么它配得上世界上最富足国家称号的原因。中国有很多蔬菜和水果西班牙也都有,但也有很多果蔬西班牙没有,因为这些果蔬的样子很特别,水果的味道也都很好。柑桔有三种:甜桔--甜得比糖还甜、半甜的桔子和稍带酸味的桔子,这些桔子口感很好。另外,还有一种类似洋李的水果叫荔枝,味道极美,百吃不厌,且不会伤及脾胃。帝国盛产甜瓜,个大味美,还有一种褐色的大苹果,也味美无比。 为不使读者厌倦,不浪费读者时间,我不再赘述各种水果及其名称。现在,叙述其他更重要的情况。 整个帝国盛产蔗糖,这就是为什么蔗糖那么便宜的原因。一担西班牙重量单位,一担合46千克。--译注雪白的蔗糖最贵也就相当我们的六雷亚尔西班牙古币名。--译注。蜂蜜产量极大,因为中国人善于养蜂,因此蜂蜜和蜂蜡都很便宜。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大量的蜂蜜、蜂蜡一次就装很多船运走。帝国丝织业发达,丝质也很好。丝绸被染成各种悦目的颜色,质量远远超过格拉那达同类产品西班牙南部产丝的省份。--译注。尽管丝绸在帝国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价格却很便宜。绒、绸、锦、缎和帝国出产的其他丝织品的价格如此便宜,以至让那些了解西班牙和意大利行情的人咂舌不已。在帝国内,所有的织物,甚至连粗布也不论巴拉西班牙长度单位,一巴拉约合08659米。--译注卖,而是按重量称,这样可以减少欺诈行为。那里亚麻布很多,一般平民均穿麻衣。大麻用于堵塞船上的漏洞,做麻绳和缆绳。农人在干硬贫瘠而又多石的土地上种植棉花,在其他地方种植小麦、大麦、燕麦和其他多种谷物,所有作物产量都很高。这个大帝国有很多河流,因此有很多水浇地,农民在这种耕地上种植能够养活所有国内臣民及帝国周围地区人民的水稻。水稻产量很大,因此连最贵的时候,每一法内加容量单位,一法内加约合555公升。--译注也不过值一个雷亚尔。水稻和其他谷物往往一年收获三至四次。 为了不浪费一寸土地,在高地不适合耕种的地方,种上了松树,松树生产的松子很大,味道也很好。栗子个头也很大、很香,一般比我们欧洲的更香。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在这些树木的中间种植小米,还有墨西哥和秘鲁印第安人作为主食的玉米。实际上,确实整个帝国所有土地都被利用了,那里没有一块荒弃或不长庄稼的土地,这是因为那里土地本来就肥沃,也因为人们对土地付出了劳动。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中华大帝国史》其他试读目录

• 推荐序
• 出版前言
• 致读者Ⅰ
• 致读者Ⅱ
• 中华帝国及其疆域
• 中华帝国的气候 [当前]
• 再述帝国的丰饶及其物产
• 古代中国
• 帝国的辽阔以及人们所用的计程单位
• 帝国的十五个省份
• 帝国各省的城镇
• 帝国宏伟的建筑和它的五百里格长城
• 这个帝国臣民的体质、服饰及日常的劳作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