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内忧外患:艰难的抗战 7_安史之乱内忧外患:艰难的抗战 7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中国历史 > 安史之乱 > 内忧外患:艰难的抗战 7

安史之乱——内忧外患:艰难的抗战 7

(六)永王璘事件 在抗战激烈进行时,在平叛战争正处于艰苦阶段时,统治者内部尚有余力打内战。皇位的保护和争夺,有时比对付叛军还重要。 永王李璘,是郭顺仪所生,顺仪是皇宫里嫔妃的称号。郭顺仪早死,李璘从小失去母爱。据说是肃宗李亨把他养大,当哥哥的睡觉常抱着他。李璘随玄宗入蜀,玄宗命诸子分总天下诸道兵,谏议大夫高适曾劝玄宗放弃这种做法,以为这样做可能造成太子与诸王的矛盾,但玄宗不听。 李璘总领四道节度都使,镇守江陵。这时,江淮租赋像山一样堆积在江陵,李璘在这里招募勇士数万人,每天消耗的费用数以万计。李璘长于深宫,不谙世事。他的儿子李玚勇猛有力,好战,有薛镠等人为他出谋划策,以为天下大乱,只有南方安定富庶,李璘手握四道大兵,管辖数千里地区,应该占据金陵,割据江南,像当年的东晋一样,建立一个偏安半壁江山的朝廷。 肃宗听到这个消息,担心李璘把事情闹大,下了一道敕书,命李璘返回蜀地,归觐父皇。李璘不听。 江陵长史李岘不想参与李璘的行动,他也担心一旦李璘举兵,永王与肃宗的矛盾必然发展成兵戎相见,李璘不是肃宗的对手,他不想陪李璘遭祸。他假托生病,来到肃宗所在地。肃宗又把高适召来,与李岘一起商议如何处置李璘。高适认为江东乃财赋重地,如果李璘有割据之心,危害甚大。而且他还认为如果交兵,李璘必败无疑。 至德元载(756年)十二月,朝廷置淮南节度使,领广陵等十二郡,任命高适担任此职;又置淮南西道节度使,领汝南等五郡,任命来瑱担任,让他们与江东节度使韦陟共同对付李璘。 本月二十五日,李璘擅自引兵东巡,沿江东下,军容甚盛。此时李璘并没有打出反叛的旗帜,没有暴露其割据江南的意图。许多人还以为他将引兵北上,参与中原的平叛。所以诗人李白应邀入幕,写下《永王东巡歌》的组诗,热情赞扬他的行动,幻想“长风一扫胡尘净,西入长安到日边”。 但是,按照玄宗的任命,李璘并没有进入江南东道的权力,何况肃宗已经下令命他返蜀归觐父皇,因此,吴郡太守兼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立刻提出抗议。他以平牒形式发了一通文书,牒是一种公文、凭证,平级之间互相传达的文书,称为平牒。在这件公文里,李希言诘问李璘擅自引兵东下的目的,李璘看到一个地方官竟然以平等身份和贵为亲王的他说话,立刻大怒,分兵数路向对手出击,他命浑惟明率军进攻吴郡李希言;季广琛率军进攻广陵李成式。李璘兵至当涂县,李希言派将军元景曜及丹阳太守阎敬之率兵抵御,李成式也派将军李承庆抵御。李璘击败阎敬之军,杀阎敬之示众,元景曜、李承庆都投降了李璘。 此事震动江、淮,高适与来瑱、韦陟在安陆相会,结盟发誓讨伐李璘。 李璘与以肃宗为代表的新朝的矛盾终于发展为兵戎相见。 第二年二月,李成式与河北招讨判官李铣会合,讨击李璘。李铣有数千兵,驻扎在扬子县;李成式派判官裴茂率兵三千,广张旗帜,虚张声势,在长江边排列成阵。李璘和儿子李玚登上当涂县城头,远望对方军势,脸露惧色。 在平定安史叛军的关键时刻,永王的起兵也是不得人心的,他手下的将领们纷纷离他而去。季广琛率部下逃奔广陵郡,浑惟明率众逃奔江宁郡,冯季康率众逃奔白沙镇。众叛亲离,李璘既忧虑又害怕,无计可施。当天晚上,江北的军队打出许多火把,火光映照到江水中,一个变成两个。李璘的士兵也以火把隔江相应,李璘以为对方已经渡过长江,急忙携家属与部下潜逃。第二天早上,没有看到对方有人过江,才又进城收兵,乘船而去。 李成式率赵侃诸将渡江至新丰陵,李璘派儿子李玚和将军高仙琦率兵进击,赵侃等人迎战,有人用箭射中了李玚的肩膀,李璘的部队便溃败下来。李璘和高仙琦收拾余众,南奔鄱阳郡,又整顿库物甲兵,想逃奔岭南。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派兵追讨,活捉李璘,就在路上把他悄悄地杀了。李玚则死在乱军中。 皇甫侁派人把李璘的家属送到蜀中。 肃宗假惺惺地说:“皇甫侁抓住了我的弟弟,为什么不送到蜀中见太上皇,却擅自把他杀了呢?”皇甫侁想讨好肃宗,却没有受到肃宗的重用。肃宗要除掉李璘,但又不想落一个不仁不义的骂名。 李璘和他儿子两个楞头青死了也就算了,在这次事变中,最令人叹惜的,是把唐代令人尊敬的诗人李白拉扯了进去。 李白当年到长安任翰林供奉,因为高力士、杨贵妃等人谗害他,过得很不舒服,就要求还山。玄宗觉得他“非廊庙器”——不是朝廷和官场上的料,批准了他的要求,“赐金放还”——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归隐。离开长安后,李白南北漫游了几年,最后决定好好炼丹,将来服食以后,成仙算了,离开这个令人烦恼的尘嚣。安史之乱发生后,他避乱南下。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安史之乱》其他试读目录

• 1
• 2
• 3
• 投机与冒险:安禄山崛起 1
• 投机与冒险:安禄山崛起 2
• 投机与冒险:安禄山崛起 3
• 投机与冒险:安禄山崛起 4
• 投机与冒险:安禄山崛起 5
• 投机与冒险:安禄山崛起 6
• 帝国裂缝:张九龄罢相 1
• 帝国裂缝:张九龄罢相 2
• 帝国裂缝:张九龄罢相 3
• 帝国裂缝:张九龄罢相 4
• 口蜜腹剑:李林甫误国 1
• 口蜜腹剑:李林甫误国 2
• 口蜜腹剑:李林甫误国 3
• 口蜜腹剑:李林甫误国 4
• 口蜜腹剑:李林甫误国 5
• 弄巧成拙:杨国忠逼反 1
• 弄巧成拙:杨国忠逼反 2
• 弄巧成拙:杨国忠逼反 3
• 弄巧成拙:杨国忠逼反 4
• 姑息养奸:唐玄宗自食其果 1
• 姑息养奸:唐玄宗自食其果 2
• 姑息养奸:唐玄宗自食其果 3
• 姑息养奸:唐玄宗自食其果 4
• 虎斗烽烟四起:仓促防御战 1
• 虎斗烽烟四起:仓促防御战 2
• 虎斗烽烟四起:仓促防御战 3
• 虎斗烽烟四起:仓促防御战 4
• 虎斗烽烟四起:仓促防御战 5
• 虎斗烽烟四起:仓促防御战 6
• 虎斗烽烟四起:仓促防御战 7
• 虎斗烽烟四起:仓促防御战 8
• 虎斗烽烟四起:仓促防御战 9
• 虎斗烽烟四起:仓促防御战 10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1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2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3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4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5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6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7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8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9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10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11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12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13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14
• 长安沦陷:国破山河在 15
• 内忧外患:艰难的抗战 1
• 内忧外患:艰难的抗战 2
• 内忧外患:艰难的抗战 3
• 内忧外患:艰难的抗战 4
• 内忧外患:艰难的抗战 5
• 内忧外患:艰难的抗战 6
• 内忧外患:艰难的抗战 7 [当前]
• 内忧外患:艰难的抗战 8
• 内忧外患:艰难的抗战 9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