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思想史讲义消费者行为的早期研究_经济学思想史讲义消费者行为的早期研究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思想 >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 > 消费者行为的早期研究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消费者行为的早期研究

效用思想是源远流长的,我们在上一讲已经回顾过,古希腊时期的“效用”是一个伦理学概念,但它有着经济学的内涵。在古代,效用是指“达到除道德之外其他善的目的和手段”。这就赋予了效用一种工具性的含义。休谟认为,仁爱和正义这两种情感带给我们巨大的效用,“把我们所赋予社会性的德性的称赞归因于它们的效用,这似乎是如此自然的想法,以致人们会期望在道德作家们那里处处遇见这项原则,作为他们推理和探究的重要基础。”当然,休谟在这里所说的是社会效用而非个体效用。这是对上一讲的回顾。 受到休谟的影响,斯密在他的《原富》第四章中系统论述了效用概念。这里我们参考的主要文献是斯蒂格勒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经验研究的早期历史》(1954),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从“财富”概念到经验的、实证的消费行为研究,再到效用的度量,这方面的最早的整理工作是由斯蒂格勒开创的。他找到了两篇重要的文献,它们的作者是18世纪90年代的两个学者,一个是Davis,一个是Eden,下面是斯蒂格勒给我们整理的图表。 早期的工作十分复杂,从很多文字材料造出一张表,这是很不容易的。作为对比,我们知道,斯密担任苏格兰海关署长时的年薪大约650英镑,而当年英国普通的农业工人的家庭收入在1787至1793年的平均年收入最高不过30至45英镑。这些收入在家庭支出中是如何分配的呢?它服从恩格尔发现的规律,食品支出占大约70%的收入,食品加上服装的支出占了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这是第一张表的内容。 第二张表是1794年英国农业工人和非农业工人的收入和支出对比。农业工人的家庭支出,从30英镑/年到63英镑/年,在“血汗工厂”里劳作的非农业工人的支出则为26英镑/年到55英镑/年。在寒冷的北方,取暖费是一大笔开支,我们可以从表格中看到,燃料支出比衣服还要多。(下面论述农民比非农民富,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60个农民家庭的40镑以上的高收入家庭为8个,但26个工人家庭就有10个在40镑以上;低收入家庭,工人家庭不超过一半,农业家庭则超过一半,故此段不予整理。)这是斯蒂格勒的一个开创性研究。 上页的文章是经济史名家麦克罗斯基(McClosky)的著名论文《英格兰公地的租金、风险和利率》,被芝加哥大学的《历史上的市场》论文集选为开卷之作。这篇文章考证了1300—1815年间英国的地租、利率等问题,作者研究的时间上限是1300年,气魄很大,一般的学者很少能研究这么早期的历史数据。在这里我们只想指出两个数据,作者考证,1688年,一般农民的年收入是50英镑,比对斯蒂格勒的表格,我们看到农民收入的英镑数目在100年以来并没有太大增长。 在Davis和Eden的工作之后,恩格尔的研究最为重要,恩格尔是一位统计学家,他真正把抽样调查和案例研究带到了统计研究里面来,而这已经是1857年的事情了。他对德国的家庭收入和支出进行了很详细的研究。 恩格尔做了一个表格,指出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食品开支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会趋于下降。当然,这是一个经验律,并不是逻辑推演的结果。经验律可以被经验所推翻,有大量的反例可以推翻这个结论。一个重要的反例是,杭州人的食品开支占总收入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升高,这是因为收入增加之后,年轻人更喜欢下饭馆,很多家庭收入的1/3是在饭馆里消耗掉的,这大大超过了几十年以前的比例,所以杭州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上升。这可以看做经验律的一个局限性。 接着恩格尔的工作,经济学家开始计算各种消费品的弹性。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食品的收入弹性是067,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它的收入弹性很小。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的收入弹性很大(187),也就是说,教育是一种奢侈品。这合乎我们的直觉,虽然教育实际上是不可或缺的。另外,妻子的衣着的收入弹性远大于丈夫的,这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观念。这是早期的很有价值的研究。 随之而来的是对于需求曲线形状的研究。虽然很多早期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理论,但真正的数据研究是由恩格尔在1861年完成的。在恩格尔之后,拉斯贝耶斯(Laspeyres)接替他的工作,给出了更为显著的谷物收获量随价格负向变动的统计结果,论证了向下倾斜的谷物需求曲线。 斯蒂格勒接下来说,需求曲线实际上未必向下倾斜,可以想像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若商品的价值与它们的昂贵程度呈正相关,例如,购买者只能通过价格来判断商品的质量的时候,需求就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张五常曾经举过“卖字”的例子,即消费者出价越高,他就越愿意把字写得好些。周其仁举过买茶叶的例子,杭州的龙井茶质量参差不齐,有很多假冒伪劣,这时,可以通过价格来判断质量。当然,这里的前提是,信息传递必须真实,茶叶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保证支付较高价格的买主得到较高质量的茶。但玉器市场、古玩市场之类的市场,往往没有良好的信息传递机制,比如,标价几万元的玉器,也许成本只有几百元。当然,需求向上倾斜并不意味着边际效用是递增的,它只意味着效用不仅是价格的决定变量,而且依赖于价格。 效用思想是源远流长的,我们在上一讲已经回顾过,古希腊时期的“效用”是一个伦理学概念,但它有着经济学的内涵。在古代,效用是指“达到除道德之外其他善的目的和手段”。这就赋予了效用一种工具性的含义。休谟认为,仁爱和正义这两种情感带给我们巨大的效用,“把我们所赋予社会性的德性的称赞归因于它们的效用,这似乎是如此自然的想法,以致人们会期望在道德作家们那里处处遇见这项原则,作为他们推理和探究的重要基础。”当然,休谟在这里所说的是社会效用而非个体效用。这是对上一讲的回顾。 受到休谟的影响,斯密在他的《原富》第四章中系统论述了效用概念。这里我们参考的主要文献是斯蒂格勒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经验研究的早期历史》(1954),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从“财富”概念到经验的、实证的消费行为研究,再到效用的度量,这方面的最早的整理工作是由斯蒂格勒开创的。他找到了两篇重要的文献,它们的作者是18世纪90年代的两个学者,一个是Davis,一个是Eden,下面是斯蒂格勒给我们整理的图表。 早期的工作十分复杂,从很多文字材料造出一张表,这是很不容易的。作为对比,我们知道,斯密担任苏格兰海关署长时的年薪大约650英镑,而当年英国普通的农业工人的家庭收入在1787至1793年的平均年收入最高不过30至45英镑。这些收入在家庭支出中是如何分配的呢?它服从恩格尔发现的规律,食品支出占大约70%的收入,食品加上服装的支出占了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这是第一张表的内容。 第二张表是1794年英国农业工人和非农业工人的收入和支出对比。农业工人的家庭支出,从30英镑/年到63英镑/年,在“血汗工厂”里劳作的非农业工人的支出则为26英镑/年到55英镑/年。在寒冷的北方,取暖费是一大笔开支,我们可以从表格中看到,燃料支出比衣服还要多。(下面论述农民比非农民富,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60个农民家庭的40镑以上的高收入家庭为8个,但26个工人家庭就有10个在40镑以上;低收入家庭,工人家庭不超过一半,农业家庭则超过一半,故此段不予整理。)这是斯蒂格勒的一个开创性研究。 上页的文章是经济史名家麦克罗斯基(McClosky)的著名论文《英格兰公地的租金、风险和利率》,被芝加哥大学的《历史上的市场》论文集选为开卷之作。这篇文章考证了1300—1815年间英国的地租、利率等问题,作者研究的时间上限是1300年,气魄很大,一般的学者很少能研究这么早期的历史数据。在这里我们只想指出两个数据,作者考证,1688年,一般农民的年收入是50英镑,比对斯蒂格勒的表格,我们看到农民收入的英镑数目在100年以来并没有太大增长。 在Davis和Eden的工作之后,恩格尔的研究最为重要,恩格尔是一位统计学家,他真正把抽样调查和案例研究带到了统计研究里面来,而这已经是1857年的事情了。他对德国的家庭收入和支出进行了很详细的研究。 恩格尔做了一个表格,指出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食品开支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会趋于下降。当然,这是一个经验律,并不是逻辑推演的结果。经验律可以被经验所推翻,有大量的反例可以推翻这个结论。一个重要的反例是,杭州人的食品开支占总收入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升高,这是因为收入增加之后,年轻人更喜欢下饭馆,很多家庭收入的1/3是在饭馆里消耗掉的,这大大超过了几十年以前的比例,所以杭州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上升。这可以看做经验律的一个局限性。 接着恩格尔的工作,经济学家开始计算各种消费品的弹性。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食品的收入弹性是067,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它的收入弹性很小。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的收入弹性很大(187),也就是说,教育是一种奢侈品。这合乎我们的直觉,虽然教育实际上是不可或缺的。另外,妻子的衣着的收入弹性远大于丈夫的,这折射出当时的社会观念。这是早期的很有价值的研究。 随之而来的是对于需求曲线形状的研究。虽然很多早期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理论,但真正的数据研究是由恩格尔在1861年完成的。在恩格尔之后,拉斯贝耶斯(Laspeyres)接替他的工作,给出了更为显著的谷物收获量随价格负向变动的统计结果,论证了向下倾斜的谷物需求曲线。 斯蒂格勒接下来说,需求曲线实际上未必向下倾斜,可以想像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若商品的价值与它们的昂贵程度呈正相关,例如,购买者只能通过价格来判断商品的质量的时候,需求就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张五常曾经举过“卖字”的例子,即消费者出价越高,他就越愿意把字写得好些。周其仁举过买茶叶的例子,杭州的龙井茶质量参差不齐,有很多假冒伪劣,这时,可以通过价格来判断质量。当然,这里的前提是,信息传递必须真实,茶叶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保证支付较高价格的买主得到较高质量的茶。但玉器市场、古玩市场之类的市场,往往没有良好的信息传递机制,比如,标价几万元的玉器,也许成本只有几百元。当然,需求向上倾斜并不意味着边际效用是递增的,它只意味着效用不仅是价格的决定变量,而且依赖于价格。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其他试读目录

• 对日常生活的反思
• 经济学思想史:概念梳理
• 演化视角下的长期经济史
• 人类文化的演化与非血缘关系的合作
• 引论
• 经济学和经济学思想史介绍
•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
• 鲁卡斯论经济增长
• 环境与能源问题
• 人类发展指数
• 知识和思想
• 思想的三个特征
• 民主制度与思想
• 专业化与思想
• 对经济学的讨论
• 经济子系统和其他子系统的相互作用
• 对经济学抽象方法的说明
• 分析概念的三个维度
• “历史情境法”角度下的众多杰出经济学家
• 为什么要有曲面?
• 从三个方面考察基本概念
• 概念的生命与张力
• 作为性质的善和作为关系的善
• 至善即“可达到的最高善”,亦即幸福
• 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适度与中庸之道
• 美德与选择
• 仁爱与正义
• 就其本身而言的善
• 第三种文化
• 幸福和正义
• 对形而上学伦理学的批判
• 应用伦理学
• 赫希曼:《激情与利益》
• 经济的文明化影响
• 奈特论发展
• 打通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者
• 影响幸福预期的三个行为学要素
• 财富与效用
• 财富的定义
• 齐齐尔尼斯基:内生资源禀赋
• 亚当·斯密论财富
• 斯密论财富的源泉
• 《原富》的结构
• 分工的原因
• 古诺的财富理论
• 门格尔论财货的四个要素
• 罗雪尔论“财”与“富”
• 消费者行为的早期研究 [当前]
• 效用的科学考察
•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行为经济学研究
• 阿罗:效用理论的发展回顾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