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思想史讲义对经济学抽象方法的说明_经济学思想史讲义对经济学抽象方法的说明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思想 >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 > 对经济学抽象方法的说明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对经济学抽象方法的说明

雷诺兹在《经济思想史》的讲义里提出这样一种看法:由于人类行为太复杂,社会交往或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太复杂,所以有必要抽象。抽象的方式有不同,包括模型、类比、隐喻等。通常,在非经济学的学者看来,所有这三类抽象方式都叫做“叙事”。这些叙事是要表达社会与经济系统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我们不是像科学那样去描述实体,在社会科学里,我们所关注的和要表达的,是实体之间的关系。“关系”不像科学家研究的实体那样具有客观性(由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主体间客观性太强,我们可以直接用“客观性”一词),它受到叙事者的价值的影响。我们所持的价值影响我们所相信的确信体系,然后再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建模、我们采纳的理论或者我们讲的故事。 故而,社会成员所持的价值可以受到我们相信和使用的理论、模型或故事的影响。我们所学习、所讲授、所接受的东西,就是我们文化的实质。讲故事是传播价值和文明的机制之一。经济学家是讲故事的人,他们的理论和模型就是参与塑造社会特征的故事。我们从西方老师那里学经济学,看上去使用了和西方人一样的标准教科书,都是哈佛、普林斯顿的老师写的,但在特定的社会语境里,学习的效果会有本质的不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人叙事的传统叫做“历史叙事”,西方人的叙事传统叫做“科学叙事”。西方人不像中国人这样注重历史。他们按照逻辑或者科学知识的建构把事情展现给你——对西方人,这种展现就有说服力,但这对中国人就未必有说服力。对中国人最有说服力的不是科学话语展现出来的生活方式,而是我们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最能说服人的发言者并不靠雄辩的逻辑,他只是给你讲一段故事,讲某某人是怎样生活的,其他人又是怎样生活的,于是就得到了听讲者的赞同。至于是否合乎理性,中国人通常不加考虑,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区别,这是我们文化的实质。所以东西方的叙事方式是不一样的,它是不同的文明机制造成的,经济学家不能例外,他们也是叙事者,他们的理论和模型受到社会的塑形,同时他们讲的故事也参与塑造社会特征,是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课程的整体框架 我们的这门课其实不叫经济思想史,而叫做经济学思想史,因为经济思想史不等于经济学思想,经济学思想是对全部经济学的反省。经济学思想史试图寻找贯穿着既有的全部经济学思想的核心议题并加以论证。根据我自己的阅读,下列议题贯穿着近代以来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全部论述:“幸福”、“财富”、“效用”、“价值”、“成本”、“利润”、“价格”、“货币”、“均衡”、“正义”、“理性”等。对上列诸核心议题的不同看法,往往构成了不同经济学流派的思想基础,例如亚里士多德学派、经院学派、重商主义、重农学派、劳动价值学说、奥地利学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女性主义经济学。 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把这些经济学流派全部浏览一遍,我们主要是以一些首先是思想家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的思想为案例,也许可以逐一考察上列议题的渊源与含义。 雷诺兹在《经济思想史》的讲义里提出这样一种看法:由于人类行为太复杂,社会交往或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太复杂,所以有必要抽象。抽象的方式有不同,包括模型、类比、隐喻等。通常,在非经济学的学者看来,所有这三类抽象方式都叫做“叙事”。这些叙事是要表达社会与经济系统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我们不是像科学那样去描述实体,在社会科学里,我们所关注的和要表达的,是实体之间的关系。“关系”不像科学家研究的实体那样具有客观性(由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主体间客观性太强,我们可以直接用“客观性”一词),它受到叙事者的价值的影响。我们所持的价值影响我们所相信的确信体系,然后再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建模、我们采纳的理论或者我们讲的故事。 故而,社会成员所持的价值可以受到我们相信和使用的理论、模型或故事的影响。我们所学习、所讲授、所接受的东西,就是我们文化的实质。讲故事是传播价值和文明的机制之一。经济学家是讲故事的人,他们的理论和模型就是参与塑造社会特征的故事。我们从西方老师那里学经济学,看上去使用了和西方人一样的标准教科书,都是哈佛、普林斯顿的老师写的,但在特定的社会语境里,学习的效果会有本质的不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人叙事的传统叫做“历史叙事”,西方人的叙事传统叫做“科学叙事”。西方人不像中国人这样注重历史。他们按照逻辑或者科学知识的建构把事情展现给你——对西方人,这种展现就有说服力,但这对中国人就未必有说服力。对中国人最有说服力的不是科学话语展现出来的生活方式,而是我们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最能说服人的发言者并不靠雄辩的逻辑,他只是给你讲一段故事,讲某某人是怎样生活的,其他人又是怎样生活的,于是就得到了听讲者的赞同。至于是否合乎理性,中国人通常不加考虑,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区别,这是我们文化的实质。所以东西方的叙事方式是不一样的,它是不同的文明机制造成的,经济学家不能例外,他们也是叙事者,他们的理论和模型受到社会的塑形,同时他们讲的故事也参与塑造社会特征,是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课程的整体框架 我们的这门课其实不叫经济思想史,而叫做经济学思想史,因为经济思想史不等于经济学思想,经济学思想是对全部经济学的反省。经济学思想史试图寻找贯穿着既有的全部经济学思想的核心议题并加以论证。根据我自己的阅读,下列议题贯穿着近代以来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全部论述:“幸福”、“财富”、“效用”、“价值”、“成本”、“利润”、“价格”、“货币”、“均衡”、“正义”、“理性”等。对上列诸核心议题的不同看法,往往构成了不同经济学流派的思想基础,例如亚里士多德学派、经院学派、重商主义、重农学派、劳动价值学说、奥地利学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女性主义经济学。 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把这些经济学流派全部浏览一遍,我们主要是以一些首先是思想家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的思想为案例,也许可以逐一考察上列议题的渊源与含义。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经济学思想史讲义》其他试读目录

• 对日常生活的反思
• 经济学思想史:概念梳理
• 演化视角下的长期经济史
• 人类文化的演化与非血缘关系的合作
• 引论
• 经济学和经济学思想史介绍
•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
• 鲁卡斯论经济增长
• 环境与能源问题
• 人类发展指数
• 知识和思想
• 思想的三个特征
• 民主制度与思想
• 专业化与思想
• 对经济学的讨论
• 经济子系统和其他子系统的相互作用
• 对经济学抽象方法的说明 [当前]
• 分析概念的三个维度
• “历史情境法”角度下的众多杰出经济学家
• 为什么要有曲面?
• 从三个方面考察基本概念
• 概念的生命与张力
• 作为性质的善和作为关系的善
• 至善即“可达到的最高善”,亦即幸福
• 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适度与中庸之道
• 美德与选择
• 仁爱与正义
• 就其本身而言的善
• 第三种文化
• 幸福和正义
• 对形而上学伦理学的批判
• 应用伦理学
• 赫希曼:《激情与利益》
• 经济的文明化影响
• 奈特论发展
• 打通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者
• 影响幸福预期的三个行为学要素
• 财富与效用
• 财富的定义
• 齐齐尔尼斯基:内生资源禀赋
• 亚当·斯密论财富
• 斯密论财富的源泉
• 《原富》的结构
• 分工的原因
• 古诺的财富理论
• 门格尔论财货的四个要素
• 罗雪尔论“财”与“富”
• 消费者行为的早期研究
• 效用的科学考察
•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行为经济学研究
• 阿罗:效用理论的发展回顾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