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面临这样的境况,进入戏剧学院的学生因为中小学戏剧教育困乏,在入学之前对戏剧知之甚少。对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戏剧普及就成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有限的课堂时间需要用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于是希望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将这块内容补上。然而当下戏剧发展流派众多,各种观念和理论批评杂陈,缺少一部专业的、客观的、综合性很强的,与当下尤其是与欧美戏剧同步并且梳理得很好的戏剧理论书籍。 机缘巧合,经朋友推荐,笔者遇到这样一本书,此书在美国已经出版至第七版,被多所大学选为戏剧类课程的教科书,可见其权威性。这本书不是枯燥的罗列戏剧史料,而是将戏剧的发展置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将戏剧活动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让读者对戏剧的发展历史有了深入、宏观的认识;对戏剧各个流派的源起、产生背景、理论主张、消亡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做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涤清了一些模糊的戏剧概念。特别值得推荐的是,本书还详细论述了不同时期剧场建筑的特点,将剧场建筑和同时期的戏剧活动结合在一起,将各章串联起来,就是一部简明的剧场空间发展史。在行文结构上,除了正文部分,其中的“全球交叉”、“活的历史”、“时间线”等单元,横向拓展读者的阅读空间,让读者直观感受戏剧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同时,本书的视角并不囿于欧美的戏剧发展,而是将视角扩展到东亚、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既关注这些地区传统戏剧的发展,又准确概述了当代戏剧的发展做了。本书收录的戏剧资料十分翔实,资料很新,特别是美国部分,对戏剧从业者和戏剧专业的学生是很好的信息来源。 因此,笔者作为教师,翻译此书已然是件责无旁贷的事情了。笔者的专业背景无疑是翻译此书的优势。因为本书有近似工具书的功能,在翻译的时候,笔者力求每个细节准确的同时还要做到易于理解。在行文中,对一些专有名词、戏剧家、剧院名称和剧目名称,保留了英文原名,便于读者查阅进行拓展阅读。对观剧经验较少的读者,本书在提供一些基本戏剧知识的同时,还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译书是要花些笨功夫的,不如自己立论写本书来得潇洒,但与其积累不到家而盲目出书,不如先做些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教师承担的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工作,听起来很荣耀,实则担责甚重。有了几年教龄后渐渐觉得,提供基本信息,让学生慢慢生长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做法。这也是笔者翻译本书的动力之一吧! 愿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对戏剧从业人士有所助益,也为戏剧爱好者开启一扇有益且有趣的知识之门,让更多的人了解戏剧、喜爱戏剧。 特别感谢杜定宇老师的著作《英汉戏剧辞典》,使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受益良多。 孙 菲 2012 年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