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卢浮宫的中国参观者! 这本书并非卢浮宫参观指南,它的作者是一位热爱卢浮宫的人,他曾在卢浮宫工作过40余年,他非常乐意帮助您了解卢浮宫。 这本书无需像读小说那样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其结构是以首字母顺序排列的词条及其释语。打开这本书,可以查询某一具体信息,也可以获得一次偶遇体验。书中丰富的内容均与卢浮宫有着或远或近的瓜葛,这些内容兼具娱乐、趣味和教益几重特点。有些内容具有私人性,有些内容则具有信息的价值,甚至具有学术价值,但无论怎样,这些内容无不是活生生的。说它们充满活力,是因为与人们惯常的错误理解相反,任何一座博物馆都是充满活力的,是发展变化的。这部词典即是一个证据,它出版于2007年,迄今已经6年。看看“伊斯兰”这个词条吧。6年前,卢浮宫新设的伊斯兰展部,亦即卢浮宫的第8个展部(见词条“卢浮宫的8个展部”)的建设工地才刚刚动工,而2012年这个展部已经竣工并隆重开幕;在我编写这部词典的时候,承担着“卢浮宫管理委员会主席兼馆长”这个光荣使命的还是亨利•卢瓦莱特,他在卢浮宫工作了12年且无意更换工作,2013年他还是被“希腊、伊特鲁利亚及罗马古文物部”(见AGER)的负责人让吕克•马尔迪内所接替(他们二人或许都会成为我新版词典中的词条)。令人难过的是,朗贝尔府邸(见该词条)新近被一场大火吞噬掉了一部分。我记得在我的词典中说过这样的话:1774年路易十六(参见“路易十六”)买下了朗贝尔府邸的大部分装饰品,尤其是“厄斯塔什•勒•叙厄尔(1617—1655)的漂亮画作”,这些画来自爱神厅和缪斯厅。有谁会想到,那次购买竟让这些画作躲过了一劫!还有些较为重要的变化本词典没有提及,可参见“朗斯卢浮宫”、“大画廊”或“约瑟夫•凡尔内”等词条。 在这部词典里可以找到实用的信息、博物馆开放时间表、咖啡座、免费参观规定以及大量历史资料。这些资料涉及法国大革命时期卢浮宫成为国家博物馆之前的皇宫、皇宫先后的所有者、皇宫从未间断的变化(变化远未结束,卢浮宫永远都会是一个工地,永远处于建设当中)。卢浮宫数世纪的收藏及藏品的历史,其主要作品,名作或鲜为人知的作品,以及卢浮宫收藏这些作品的故事,都在该词典中占有重要席位(见“耗资巨大的艺术品买进”、“捐赠者”、“以画抵债”、“卢浮宫之友”词条,还有供人消遣的“格朗岱普莱塞特尔(索朗日)”词条,不要忘记“拉图尔(乔治)”及其作品“《持矛的圣托马》”)。 这部书当然是一部词典,但它首先是一部与“爱”有关的词典,一部任由作者随心所欲的词典。打开这部词典吧,不要带有什么目的,任由自己随着书页的翻动从一条释语到另一条释语。你会读到“佩鲁贾(文森佐)”,这是一位意大利画家,正是他在1911年8月21日的早上盗窃了“全世界最著名”(它何以最为著名呢?)的《拉若孔德》,即《蒙娜丽莎》《蒙娜丽莎》的外文名更有Monna Lisa 和 Mona Lisa两种写法。——译注;您当然还会读到“手”或者“G.”这些词条(还是由您自己去发现惊喜吧)。 翻阅这部词典应该在参观卢浮宫之前、参观过程中,还是参观之后?或者完全无关于参观而阅读它呢?我可以好不谦逊地回答,任何情况都可以。参观之前阅读它,可以更好地了解卢浮宫的运转情况(参见《2006年统计数字》,卢浮宫总面积为22公顷,包括所属杜伊勒里的各个花园);若是在参观当中,您抬起眼睛会看到一些天庭画,但您所在之处是什么画廊?这些天庭画绘于何时?又是谁画的呢?“阿波罗画廊”、“布拉克(乔治)”、“查理十世(博物馆)”等词条可以解答您的问题。当然,本词典未能涉及2010年揭幕的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1928—2011),美国著名抽象派大师,作品以对白色的神奇运用、将潦草书写、素描与涂鸦和油画相结合等创举而著称。——译注天庭。您若是第一次参观卢浮宫,以后还想再来并希望有更多的收获,您可以翻阅一下“尚帕涅(菲利普•德)”、“米开朗基罗”、“七米厅”等词条。从更通俗的意义上讲,如果您不满足于泛泛地了解卢浮宫,想知道它的过去(见“左拉(爱弥尔)”)、它的现在(见“卢浮宫的常客”),甚至知道一点它的未来(见“卢浮宫未来的工作”),想了解它的内容是如何多样和纷繁复杂,直到喜欢上它,请您徜徉这部书中,就像您在好心情时偶尔步入卢浮宫一样。这部书应该能够回答您的疑问,满足您的好奇…… 我没有提及那些自中世纪以来为卢浮宫作出过贡献的设计师的姓名(见“卢浮宫的建筑设计师”以及“贝尔尼尼”、“柱廊”、“佩西耶和封丹”和“勒菲埃尔”词条),但有一个名字是令人敬服的,那就是你们的同胞贝聿铭,在巴黎迎接您的金字塔即出自他之手,不久便是他的百岁华诞了。 皮埃尔•罗森伯格 杨洁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