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计划_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计划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二战 > 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 > 计划

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计划

德中央集团军群左翼防守的所谓斯摩棱斯克方向,以交通线分布看,又可以分成 两段:一个是北面的斯摩棱斯克,一个则是南面的罗斯拉夫利。由于斯大林的基 本战略是阻止克卢格把兵力调往决战中的东线南部,便将主攻定向了罗斯拉夫利 。这个任务主要由西方面军中部集团负责实施。 西方面军右翼则与加里宁方面军左翼协同,转向斯摩棱斯克总方向。如果红军在 奥廖尔的攻势顺利的话,则西方面军主力也转向斯摩棱斯克。 简单的说,斯大林的战略就是先攻南再攻北。虽然如此,红军兵力却并没有形成 特别的重点。苏联的2个方面军将同时进攻。沿着整个战线从北到南,德军盘踞的 杜霍夫希纳、亚尔采沃、多罗戈布日、叶利尼亚、斯帕斯杰缅斯克等据点,都在 打击之列。 因为事关莫斯科方向,而且将影响未来向白俄罗斯、波罗的海、甚至东中欧的发 展,斯大林本人对斯摩棱斯克之战颇为重视,为此还很难得的离开了办公室,跑 到前线视察(见上一卷)并接见了索科洛夫斯基和叶廖缅科。为了鼓舞前线士气 ,他将战役命名为“苏沃洛夫”。其先期作战称为“苏沃洛夫Ⅰ号”行动,攻占 斯摩棱斯克则称为“苏沃洛夫Ⅱ号”。 为此集中的兵力包括125.26万人(加里宁方面军428400人,西方面军824200人) 、火炮和迫击炮2064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436辆、飞机1100架。和第聂伯河方向 投入的兵力相比,斯摩棱斯克方向红军倒不算特别雄厚,而且得不到太多战略预 备队。当地的苏联士兵和德国人对峙了很长时间,进攻的感觉已经遗忘的差不多 了。 加上面前还有不少森林沼泽地,红军攻势的前景并不乐观。 俄国人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当面的庞大德军和他们的坚固阵地。德军在斯摩棱 斯克以东600公里正面展开了40多个师,主要隶属于第3装甲集团军、第4集团军、 第2装甲集团军第55军。遥远的北翼,还有北方集团军群的一些兵力。 其中,赖因哈特的第3装甲集团军5月兵力为二十九万二千人(11个野战师)。中 间2个月间战事不多,编成只有局部变化,兵力应该也没有太大变化。加上第4集 团军,兵力合计约65万人。连同侧翼在内,总的陆军兵力在70万左右。苏方则估 测其总兵力为85万余人,如果考虑空军和辅助人员的话,这个数字倒也差不多。 由于战线一直比较平静,这里的德国师有不少员额充足,如第134步兵师就有141 00名德国士兵。而且有大量从战争第一天就投入战斗的老兵。即使不怎么满员的 师,也比已经七零八落的南线兵团强得多。 由于克卢格把主要装甲兵团都交给了莫德尔,导致这一线德军装甲兵力不强。但 这个缺点得到了坚固阵地的弥补。防守的5个月甚至一年半间内,德国人有足够时 间把这里构筑成牢不可破的堡垒。除了头二道最坚固的防线外,他们的预备阵地 一直延伸到了130公里纵深内!俄国人要啃穿这漫长而深远的防线,需要很长的时 间并流尽鲜血。 斯摩棱斯克——罗斯拉夫利方向德军阵地概述: 前沿是2—3道铁丝网和纵深200公尺的雷场。随后则是由3—4道阵地组成的第1防 御地带,纵深5—8公里。最前方的壕堑每100—120米配置一挺机枪。这些机枪不 仅配发了专用装甲护板,还拥有2个机枪座可供机动。后面依次的专用阵地内,配 置着重机枪、迫击炮、各种火炮。每公里正面的土木发射点多达6个。 第1防御地带除了常见的壕堑、掩蔽部、支撑点外,还有单面胸墙的反坦克壕(通 常是第三道阵地),胸墙上挖有散兵壕和机枪巢穴。 越过第1防御地带,则是式样相近的第二防御地带。两个地带构成为战术防御地幅 ,纵深达12—15公里(甚至20公里左右)。 继续向前,德军还构筑有第3、4直到 第5、6道防御地带,总纵深为100—130公里! 各防御地带之间,到处都是雷场和各种障碍物。必经道路附近的制高点上埋伏着 大炮和机枪,居民点被独立壕堑体系和碉堡变成了坚固堡垒。 资料依据:《德国野战筑垒1939—1945》、《伟大卫国战争的苏联步兵师战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概要》下册 德国人对苏军的进攻企图也了如指掌。早在7月底,他们的侦察机就发现了苏军的 集结。恰逢莫德尔开始撤出奥廖尔突出部,克卢格趁机从他那里调动援兵。其中 8月1—6日就抽出3个师。包括第36装甲步兵师和56步兵师。这两个师在奥廖尔损 失都很大,现在则被交给第4集团军充当预备队。克卢格还将从莫德尔那里抽调机 动兵力,首批抵达的是第2装甲师。 一场对双方来说都不突然的战役,即将开始。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其他试读目录

• 夏天的回音:姆加战役
• 夏天的回音:米乌斯河—北顿涅茨河之战
• 苏军攻势:米乌斯河防线
• 苏军攻势:突破
• 苏军攻势:北顿涅茨河之战
• 米乌斯河反击 :霍利德的兵力集结与反击计划
• 米乌斯河反击 :进攻受挫
• 米乌斯河反击 :清除登陆场
• 战争主动权的易手与斯大林的新计划
• 希特勒的东线屏障
• 顿巴斯之战:兵力与计划
• 顿巴斯之战:西南方面军攻势
• 顿巴斯之战:南方方面军攻势
• 顿巴斯之战:德军撤退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南方集团军群北翼态势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苏联中央方面军的攻势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草原方面军与沃罗涅日方面军攻势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曼施坦因与希特勒的争吵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第聂伯河与德军防线
• 被排斥的罗科索夫斯基
• 追击-沃罗涅日方面军:建立布克林登陆场
• 追击-沃罗涅日方面军:第聂伯河空降战役
• 追击-草原方面军:波尔塔瓦——克列缅丘格
• 追击-草原方面军:克列缅丘格以南登陆场
• 斯摩棱斯克会战
• 计划 [当前]
• 罗斯拉夫利进攻
• 叶利尼亚—多罗戈布日战役
• 布良斯克战役
• 夺取斯摩棱斯克
• 希特勒的撤退计划
• 红军的进攻企图
• 登陆与强攻
• 高加索会战的终结
• 新的态势与新的计划 :上阶段的损失
• 苏军增强战线的努力
• 德军增强战线的努力
• 曼施坦因的防线与实力
• 第聂伯河下游战役与科涅夫的攻势
• 扎波罗热之战
• 梅利托波尔战役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