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第聂伯河与德军防线_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第聂伯河与德军防线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二战 > 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第聂伯河与德军防线

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第聂伯河与德军防线

第聂伯河,苏联欧洲部分第二大河,仅次于伏尔加河。而据1954年苏联内务部测 绘总局《苏联地图集》,则为全苏第十四大河。全长2285公里,流域面积50.3万 平方公里。 曼施坦因1943年秋季依托的基辅至扎波罗热一线,属于第聂伯河中游,长555公里 (一说621公里)。下游从扎波罗热至河口,长325公里(一说331公里)。 中游宽度,基辅以南1943年为200—1200米;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约2000米;中 下游个别地段甚至宽达3500米,深12米,流速2米/秒。加上西岸高峻陡峭,东岸 低缓,非常有利于德军防御。 但由于1941年第聂伯河水电站被炸毁,河流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过去是岛的地方 成为了半岛,一些支流和河湾因水位下降而消失。某些地段,灌木丛林甚至长到 了河边,便于隐蔽兵力。 根据规定,第聂伯河属于“东方壁垒”的重要设防地区,沿着河岸应构筑连贯严 密的防线,将各支撑点和抵抗枢纽,用壕堑和交通壕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防御 体系。 但由于前述种种耽误,至秋季,防线尚未完成,预定完成时间是10月底或11月中 。德军撤退前后,根据苏方的评估,多数河段仅有支撑点防御。只有在一些固定 渡口,构成了由壕堑连接的堡垒体系。在曼施坦因的纵深内,这样的堡垒体系主 要修筑于扎波罗热、第聂伯罗彼德罗夫斯克、克列缅丘格、基辅。这些阵地多数 是征用当地民工构筑起来的。 《苏联地图集》、《苏联军事大百科全书·军事地理》、《1943年苏军强渡第聂 伯河的工程保障》、《失去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卷七,《苏德战争 》、《装甲战役—劳斯将军的东线回忆》 曼施坦因的撤退命令虽然下达于9月中旬,但撤退迹象在月初就已经相当明显。德 军甚至在白天撤离部队,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了1000—2000辆汽车的庞大车队, 排成2—3行沿着同一道路行驶。一些铁路枢纽内竟集中了50辆以上的运兵列车。 这样明显的撤离,当然无法逃过俄国人的侦查。9月7日,苏副总参谋长就致电各 方面军,要求集中空军实施打击。 几乎同时,斯大林也给各方面军下达了行进间强渡第聂伯河并夺取右岸登陆场的 指示。 如曼施坦因所担心的那样,俄国人的重点目标正是他北翼的基辅方向。9月6日, 斯大林就要求沃罗涅日方面军沿着罗姆内、普里卢基、基辅的路线进军;其北面 取得重大突破的中央方面军,也将指向基辅。他们最强有力的对手,将是德第4装 甲集团军。 稍南一些,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应进攻波尔塔瓦、克列缅丘格方向,打败德第8集 团军。 顿巴斯方向作战的2个方面军:西南方面军指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扎波罗热 方向,对付德第1装甲集团军; 南方面军指向莫洛奇纳亚河,企图击溃德第6集团军,以推进到第聂伯河下游,堵 住克里木德军A集团军群的退路。 为激励前线部队,斯大林还在9月9日发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命令:对强渡杰斯纳 河,或者类似河流的指挥员,授予苏沃洛夫勋章。 强渡斯摩棱斯克以下第聂伯河的兵团和指挥员,则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战场态势瞬息万变。苏各方面军除了领受上述任务外,并没有更多时间制定详细 周密的计划,就尾随着德军开始了迅猛追击。他们和撤退的德国人有着同样的目 标——第聂伯河! 1943年9月中下旬,追击红军和撤退德军,同时涌向第聂伯河。此时斯大林表现的 相当老谋深算。早在8月底,他就扣住了不少增援部队。9月初,又把全部5个坦克 集团军调入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进行补充。 斯大林的意图非常明显:已遭到严重削弱的坦克部队,对有组织撤退的德军实施 追击,未必能占到太大便宜。倒不如暂时调离战线,补充好人员和装备,待红军 推进到第聂伯河后,再以新锐力量猛击立足未稳的德军,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 果。看起来,斯大林在获得主动权后,表现要比一心只想撤退和要援兵的曼施坦 因沉着得多。 由于苏联坦克集团军撤离,留在前线的红军坦克部队实力也不很强,给曼施坦因 减轻了不少压力。尽管如此,德军的撤退工作依然艰巨。 除了奥库宁诺沃的一座浮桥外,第聂伯河上的永久桥梁非常有限。按照德国将军 劳斯的说法,第1、4装甲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平均只有一座完好桥梁可用,再就是 指望一些载重12吨的渡轮。而修建新桥,德国人至少需要2个月时间。 这迫使曼施坦因的3个集团军(不包括给A集团军群的第6集团军),必须集中在5 个渡口的方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克烈缅丘格、切尔卡瑟、卡涅夫、基辅 。而在其他地段,则只能部署少量后卫兵力。 根据苏方证实,在主要渡口方向,由于德军兵力强大抵抗激烈,红军进攻速度每 昼夜只有5公里以下;但在其他方向,却可以达成15公里。 正是这每天10公里的差距,决定了在曼施坦因撤过第聂伯河,然后全面展开占领 西岸阵地前,红军将有时间穿越德军之间的巨大空隙,提前控制西岸的很多地段 。用曼施坦因自己的话说,俄国人将可以“为所欲为”! 在这个过程中,德军4个撤退集团军和红军5个追击方面军间的战斗,依然极其激 烈。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其他试读目录

• 夏天的回音:姆加战役
• 夏天的回音:米乌斯河—北顿涅茨河之战
• 苏军攻势:米乌斯河防线
• 苏军攻势:突破
• 苏军攻势:北顿涅茨河之战
• 米乌斯河反击 :霍利德的兵力集结与反击计划
• 米乌斯河反击 :进攻受挫
• 米乌斯河反击 :清除登陆场
• 战争主动权的易手与斯大林的新计划
• 希特勒的东线屏障
• 顿巴斯之战:兵力与计划
• 顿巴斯之战:西南方面军攻势
• 顿巴斯之战:南方方面军攻势
• 顿巴斯之战:德军撤退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南方集团军群北翼态势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苏联中央方面军的攻势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草原方面军与沃罗涅日方面军攻势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曼施坦因与希特勒的争吵
• 曼施坦因北翼动摇 :第聂伯河与德军防线 [当前]
• 被排斥的罗科索夫斯基
• 追击-沃罗涅日方面军:建立布克林登陆场
• 追击-沃罗涅日方面军:第聂伯河空降战役
• 追击-草原方面军:波尔塔瓦——克列缅丘格
• 追击-草原方面军:克列缅丘格以南登陆场
• 斯摩棱斯克会战
• 计划
• 罗斯拉夫利进攻
• 叶利尼亚—多罗戈布日战役
• 布良斯克战役
• 夺取斯摩棱斯克
• 希特勒的撤退计划
• 红军的进攻企图
• 登陆与强攻
• 高加索会战的终结
• 新的态势与新的计划 :上阶段的损失
• 苏军增强战线的努力
• 德军增强战线的努力
• 曼施坦因的防线与实力
• 第聂伯河下游战役与科涅夫的攻势
• 扎波罗热之战
• 梅利托波尔战役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