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世界,需要直面真实 虽然真实并不都是美好的,但是直面真实可能是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一种品质了,这可能也是本书最大意义所在。相比之下,周立太从一个文盲奋斗起家,一次就通过律师考试,直至成为社会名人,倒更像是一条副线,虽然这同样是社会所缺失的东西。 当一个律师辛苦帮打工者讨回工钱和赔偿,却发现自己出钱帮助过的这些民工却从人间消失、拒不支付代理费。此时,我们希望这位律师怎么做呢? 按我们习惯的套路,应该是这位律师讲述了自己的辛酸以后,对打工者表示理解,甚至要祝福他们有幸福的生活。 偏偏周立太没有这样做,他跑到博客上去破口大骂,而且又把一些当年的委托人告上了法庭。 看了文定笔下的周立太,立刻想起了当年打假的王海。某种意义上来说,周立太和王海都是同一种人物,他们通过自己成本高昂的举动,弥补了我们这个社会中某种政府职责的缺位,让社会受益匪浅。但是他们的举动又都有明显的追求商业利益的成分,所以被我们这个喜欢用黑白两分法看人、喜欢让他人舍生取义的社会所不容。 许多不喜欢周立太的人,大概是出于以下这种逻辑:所有公益举动,应该是动机纯正的。周立太既然要求了高额的律师费,就说明他动机不纯,既然动机不纯,那说明他的举动不可能是公益的,一定是自私的,就是有害的。 在一个推崇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的社会里,这种逻辑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作者也不得不在书中拿出一些篇幅,来为周立太辩护。其实按我非常浅的经济和社会学知识来看,辩护完全没有必要。经济学的一个常识是,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大,胜诉后那么多逃之夭夭的委托人,已经证明周立太打的这种官司风险有多大。 书中地方官员以周立太所打的劳动维权官司是简单重复,不应收高额律师费的观点当然也是荒唐的。如果周所在的领域,收益真的非常高,那肯定会有更多的律师介入,竞争发生了,周立太自然就很难再收到很高的律师费。而现在愿意代理这些官司的律师这么少,恐怕已经说明周立太并非只是在简单重复。 更何况,在中国这样一个法治环境还说不上健全的国度,打维权官司在很大程度上会被看成与政府作对。而与对社会有强大控制能力的政府不一致,已经很难说到底成本会高到什么程度。 作为一个曾经在一线采访多年的记者来说,我非常不喜欢以动机揣测人的文化。人有私心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雷锋,我们认为他是无私的,就算我们假定关于他的报道全是真实可信的,他是一个异于常人的人物(对他大肆报道传播本身就说明了雷锋是社会所稀缺的)。但是,难道雷锋没有从好人好事中获得愉悦吗?这种愉悦发自内心,他人很难获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私”吧。 那为什么非得要去区分这种“私”到底是属于精神还是属于物质呢?只要这种“私”是以一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公益的方式而获得的,为什么不承认和赞赏它呢?雷锋毕竟只是极少数“典型”,而这个社会的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他们要谋生,要养活家人孩子,与别人一样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有什么理由,非得要求他们损己利人呢? 伤害自己的利他行为,毕竟是长久不了的。如果我们不希望公益和利他行为绝种的话,还是少宣传“无私”为好。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收律师费的周立太,要比“雷锋”更有现实意义。 说这么多,当然不是为周立太唱赞歌。事实上,我相信本书作者陈文定,作为一个优秀的媒体人,目的也是讲述一个真实的周立太。对周立太的非议,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出在这个真实上。我们的文化,还深受“高大全”的影响,并不乐意看到周立太这样的人存在。 我与陈文定,共事多年,算是名副其实的搭档。作为记者,文定有一种特质,就是非常擅长与社会中的各种人物打交道,三教九流,从高官显贵,到街头流民,都能搭得上话。 与很多记者不同,文定很少有那种精英意识,不知这是因为他的职业态度还是不平坦的人生经历。我没有见过他轻浮地给采访对象定性为“好人”还是“坏人”,在他眼中,每一个采访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人,而非一种类型。他从未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审视采访对象,或者像救世主一样,视自己为解救他人苦难的英雄。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文定的这本新书,我对周立太这个人物可能不会有太多关注,毕竟已离开新闻圈很久了,这样一位扎根在南国、专为民工打官司的新闻人物,离我的生活似乎已经很遥远。 但是阅读了文定传来的书稿,还是感慨很多,甚至勾起了自己当年做记者时的很多感悟。不身处其中,是很难品到其中三昧的,更难了解,身为记者冷静报道事实、直面真实世界的难度。 真实世界之复杂可能是超出我们想象之外的。就拿书中周立太曾大骂过的那些拒付代理费的打工者来说,我们天真地以为中国人应该是知恩图报的,所以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应该发生。但是当一个收入微薄的打工者终于得到大笔赔款时,你很难想象他内心的活动有多剧烈,特别是他曾经对生活已经绝望过。 此时,在社会信用普遍缺乏、监督普遍缺位的社会背景下,不少人选择一溜了之,拒付代理费,其实并不是件难于理解的事情。因为他们每天目击的、耳闻的许多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息,给他们树立的榜样并不都是正面的。 说穿了,在一个公开、公平、公正还没有取得主流位置的社会时,一些为我们所认可的社会良知,不足以真正扎根在每一个人心里。 虽然真实并不都是美好的,但是直面真实可能是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一种品质了,这可能也是本书最大意义所在。相比之下,周立太从一个文盲奋斗起家,一次就通过律师考试,直至成为社会名人,倒更像是一条副线,虽然这同样是社会所缺失的东西。 一个多元的社会,不可能用某种原则去概括和定性。让领袖走下神坛固然重要,让公众能够直面真实的人性和真实的事件,也是美好社会的前提。否则,当人性被扭曲,不管是通过拔高还是贬低,不管是官方强制还是民众自愿,都只会让真实被过滤,从而使丑恶假以各种名目横行。 谨以这些啰唆的文字,来向大家推荐陈文定这位媒体人的新书--《从底层滚出来:文盲周立太何以名值千万》,并且真心地希望,我们这个社会能有越来越多的周立太。 陈峰 酷六网副总裁兼总编辑 首届中国风云记者之一 2009年10月